成为父母.Vol32
对话叶逊谦
🎧
👆  🎧
叶逊谦是个工作狂,一天深夜,他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感受,“从早到晚沉浸在孩子和孩子们的世界里~美好!”
的确,做儿童戏剧教育20余年,他每天不是和孩子们玩在一起,就是研究如何才能与孩子们玩在一起。
自幼喜欢舞台和戏剧的叶逊谦,曾在50余部舞台演出中担任过艺术总监、导演、翻译工作。从1997年开始,他与政府机关、大专院校、中小学、社团等合作,一直在推动儿童戏剧教育工作的前线。
述说他的身份和经历需要花很多笔墨,但他更愿意这样介绍自己,“我既是一个戏剧人,又是一个教育者,也是一个爱玩的人。”
两年前,儿子叶款款出生,他又多了一个爸爸身份,白天教学生,晚上陪儿子。朋友们常跟他说,“叶老师好辛苦”,他倒是乐在其中,“打住,把苦字吞进去,这叫辛乐,不叫辛苦。”
我们和叶逊谦一起,聊了聊他作为儿童戏剧教育者和新手爸爸的辛与乐。
口述/图片:叶逊谦

我是戏剧人,又是教育者,
 也是一个爱玩的人

我的关键词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戏剧,从小学开始,我就一直参与戏剧活动。后来读大学直到毕业以后,一直在从事戏剧相关工作。我也是一个戏剧导演,导演过很多音乐剧、戏剧、舞台剧等等的演出。
另外一个关键词是教育,我也是一位老师,跟青少年儿童朋友、家长、老师去分享戏剧可以带给孩子什么,以及在教育上的一些事情。
第三,我是一个爱玩的人,无论是戏剧还是教育,玩这个字很重要,但是这个玩不是瞎玩乱玩随便玩,它是一种很认真的态度去玩。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研发课程,研讨教学方向,最终还是要让孩子们有很快乐的时光,除了快乐以外,也希望在每一个课程和小环节都能让孩子有启发,有赋能,这是我们很相信的事情,所以我既是一个戏剧人,又是一个教育者,又是一个爱玩的人。
我妈妈从小就很希望我长大以后可以从医,我能理解,我也很努力去完成这个心愿。
但当我真考进牙科学院后,发现这就到大学了,开始思考未来的人生规划,就觉得难道我一辈子就是看牙吗?赚钱是挺好的,但这个不是我喜欢的,没有那种踏实的感觉,所以就开始去反思,开始有点叛逆。
当时我有个朋友知道我一直在做戏剧相关的事情,正好他朋友在找一个人去帮他们学校带戏剧课,然后我就去了,发现原来把我一直在做的喜欢的戏剧的事情,还能跟青少年儿童朋友一起去分享。所以第一次对我来说,是很rewarding很有满足感的经历。
最后也是各种机缘巧合,导致我退学,重新再考一次大学,就去考香港演艺学院。当时三轮面试以后演艺学院也收了,我就毅然说不干眼科了,去学戏剧,我要当导演,我要当演员。
进入香港演艺学院以后,认识一个学姐,她是当时香港儿童音乐剧团艺术总监,正好有一些合作,她说,你这个人性格挺好的,我觉得你应该来帮我们教教孩子,等于说她是我儿童戏剧教育的启蒙老师。
从那时开始,基本每个周末都会去跟小到四五岁、大到十一二岁的孩子分享戏剧,排练、创作、上课。那个时候无论是情感还是知识上打了一个挺好的基础,一直到现在,基本上20年左右就没停过,一直在做戏剧跟教育的结合。
其实要做儿童戏剧演出的创作也好,还是儿童戏剧教育也好,不只是要你是一个专业成功的戏剧人,同时你还得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怎么才能把我们想传递的内容和感受,传到他们的心里面去。其实还是一个挺享受的状态,就是把自己的爱好、热情以及专业能够融合在一起。

戏剧教育的过程,
是让孩子有自己的声音、创想和表达

我觉得戏剧跟教育的结合,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
我比较坚持无论是结果还是过程导向,在教学过程里面,必须尊重孩子,让孩子们能够有自己的声音、创想和表达,而不是说我给他一句台词,然后让他们看着老师的方式纯粹去做模仿,这种所谓的填鸭式、老师中心制的教学方式,是我特别反对的。
我总觉得戏剧也是艺术,去做教育,跟一般的应试和学科类教育,最大的不一样,在于我们给孩子多大的空间,因为孩子并不缺1+1=2这种有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但是孩子们在他生命里面缺的,是1+1可以等于什么的一个思考的教育的过程。
现在都是AI时代了,未来孩子要成功,甚至说得再残酷一点,他们要找到工作,只会1+1=2,肯定会失业。
所以这个对未来的思考,也在影响着我们对现在教育的一些判断。
现在这种后工业时代的教育方式,是没有因材施教的,基本上把所有孩子都定义为一个模式,给他知识,让他考试,确定他对这些知识有掌握。
但好的戏剧教育和艺术教育里面,每个孩子的成长和改变都很不一样。简单的二元分法其实不应该这样分,但比如说,对于一些所谓的内向型孩子,不喜欢过多表达,但可能是有很多思考,他们会比较慢一点,谨慎一点。我们通过戏剧其实是让他找到表达的热情或者舒适感。我有思考,然后我怎么去用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
而对于一些外向型好动型的孩子,我们有的时候会用皮、淘气去定义,他们其实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在天马行空,屁股就坐不住。
针对这种孩子,我们怎么能够尊重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原来我的表达是有意义的,但是我可能需要更深层的思考,我也要学会与人合作,不光是我想表达什么,我如何把我能够跟我们去结合在一起,既有我的声音,也有我们的声音,我经常跟这些孩子说,你要思考一下究竟是me重要还是we重要。
我们课程是有阶段性,每一个课程有它的主题和课程目标。但其实落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孩子,它的成长,是很个人的事情。

戏剧教育,
改变的是家人之间沟通和思考、聆听和说话的方式

若是把戏剧教育放在家庭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同理心,换位思考。我怕很多家长会觉得,那是不是让我们去演点啥,在家里其实真的不需要,它改变的是我们沟通和思考、聆听和说话的方式。
有时家庭的美好和和谐,是建构在一个平等尊重的状态。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会渴望被看见,更渴望被尊重,家长也是渴望被尊重和听见的。我们有时候跟家庭一起去做戏剧,不教他们怎么去沟通,但是经过创作以后,你会发现在创作里面是完全平等的。
突然发现,平时打不开的话题,平时没法交流的家庭,在创作里面别扭着别扭着到中后段就如鱼得水,就觉得哇塞,我们一家人怎么创作好厉害。
我其实也没有改变你什么,我只让你感觉到原来在创作里面,不是因为你老他小你就一定比他厉害。你认清了这一点,在创作里面跟在家庭任何的话题都一样,不因为你是大人就比较厉害,不因为你是孩子就能耍脾气,“因为我还是个孩子嘛”,没有这句话说,大家都是平等的。
我们其实特别喜欢跟家长一起玩,尤其是爸爸,一般我相信爸爸是没有不骚的,只有更骚的,爸爸们一开始都说,我不行的,逼着别扭别扭一两次以后,你会发现一打开他跟疯了一样。
人嘛,也期望被看见,只是他习惯了可能是工作或者是整个社会对男性的这种期待,要刚强,有能力,不能太感性,但是人不能只是这样的,谁没有左脑右脑、理性感性同时被触动的时候。
我们之前有一些小的任务是让家长看同样一个剧本,然后各自分开秘密行动。你发现当他们回来在同一个剧本演绎的时候,孩子是完全惊讶于爸爸妈妈的表现,之前总觉得爸爸妈妈很low,弄出来的东西很土。
经过我们的秘密行动,也推着家长们往前走,让他们离开舒适圈,离开他们最无聊的想法,孩子们说,原来我爸我妈还能还那么有意思了吗?我说其实他们很有意思,你没看见而已好嘛。
我总觉得哪怕是一节课能让他们带点东西回去,都会有一些些改变。

“是儿子让我再看清楚
一些什么叫兴趣带动学习”

做爸爸和做老师,其实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分别。
我结婚晚,现在43岁,我孩子才两岁两个月。40岁以前,有人跟我说你没生孩子,你不会完全理解孩子,我说不可能,我一年教多少孩子你都不知道。
叶逊谦夫妇和儿子叶款款
生了孩子以后发现原来真的不一样。其中一个最近的思考就是,你顺着他的兴趣去慢慢潜移默化他的学习,会出乎我们的想象,他现在两岁两个月,基本上能够把所有颜色的英文都能讲得明白,他已经开始能够把单词汇变成双词汇了。
比如说red car,blue truck。我在用他来实验通过玩学英文,为什么他学的那么快?因为他喜欢车,然后我们就跟他玩各种车,各种颜色。
垃圾车叫trash track,翻斗车叫dump track。最近他学的最复杂的一个词,推土机叫bulldozer,我得去查字典,告诉他,不知道,你等我查一下,然后下一次他就说,爸爸那个是什么,你帮我查一下。
其实就是保护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超级喜欢垃圾,就跟他从扮演垃圾车的声音开始说垃圾,跟他讲买垃圾桶,看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就跟他说每个垃圾桶应该放什么垃圾,现在你随便给他一个垃圾,他可以告诉你怎么分类。
对他,其实就是以一个平等的姿态,跟他玩儿,都不是带他玩,他带我玩儿,你给我玩这个车,你在我后面你不要撞到我,不要撞车,安全第一,这是他在教我。
玩完泡沫,款款同学自己拿起小小吸尘器没开始享受着打扫卫生  cr.叶逊谦朋友圈
也是他让我再看清楚一些什么叫兴趣带动学习,他自己对学习对世界是充满好奇的,你根本不用教,你也无法教他,其实每个孩子在每个年龄段他好奇的东西可能都不一样。
或者是我们想让他去学个什么东西,我怎么去先打开他对话题的兴趣,再去让他去学习,而不是说,好,现在打开书本第38页,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季节,额,是不是很想先睡一会儿,我为什么要学习?学季节跟我有啥关系?反过来如何去先带动他的好奇和学习动力,再让他学什么都可以了。
其实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作为一个教育者真的是潜移默化,我们自己真的要谨言慎行,压力挺大的,当爹不容易,当老师更不容易。
做父亲希望能把孩子教好已经很好了,其他的几千个几万个就尽力而为。
做父亲最享受的是,现在每一个时期都不一样,最近他开始会有自己的主意,想让我跟他一起玩的时候,不是我想玩什么,就不是我拿什么来玩,是他会去拿本书说,爸爸你给我讲,或者是拿一个玩具,爸爸你跟我玩这个车,我拿挖掘机,你拿翻斗车,我要挖土到你的翻斗车里面去了,你赶紧开过来,他有这样的一些意识,就感觉他又长大了一点。
我前几天还不由自主地说,叶款款,你以后要不要当医生,刚说出口突然觉得怎么这句话那么像我妈问的呢?
他不是对垃圾很有兴趣嘛,然后他妈妈比较搞笑,说这个孩子以后会不会当清洁工,会不会以后就研究垃圾,我就说恨不得他以后就研究垃圾,等他长到30年以后,垃圾肯定是地球最大的问题。你相信我,如果他要研究垃圾,他以后可发财了。
但其实你看这两个思考都让我重新去反思一下自己,不要老说人家家长功利,当我们自己当家长的时候,谁不功利的?
昨天我看到一个绘本就挺好,它里面有一句话我发了朋友圈,那句话是,小鼹鼠问男孩,他说长大了你想当什么,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然后这个男孩就回答两个字,be kind,我想当一个善良的人。
我说,这是大智慧吧,如果这个孩子长大,他不想其他的,就是想“我想快乐,我想善良”。家长你能不能接受孩子给你这样的一个答案?或者说我们如何去让他去有这样的一个答案,其实是作为教育者,作为父母的一个思考。
▲ 监制:Algae  编辑:Viuviu  封面视觉:萝卜咚

新城市父母养育记录
更多「成为父母」音频 
🎧
我们还和这些家长聊了聊
为你准备的礼物
♥️
💙
Lens for Kids 
陪伴3-11岁孩⼦成⻓的综合美学项目
我们通过美学教育,来守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能力以及对美的直觉。
微信号:LensforKids
美学教育  |  可能性  |  想象力  
我们也在这里
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