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国家安全顾问科林·鲍威尔因新冠并发症于10月18日不幸去世,享年84岁。
鲍威尔的家人在脸书公布了这一消息,他们表示此前鲍威尔已接种两剂疫苗。短文写道:“我们失去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充满爱意的丈夫、父亲、祖父和伟大的美国人”。
里根政府时代,身为共和党人的鲍威尔曾于1987年至1989年担任国家安全顾问。1991年,鲍威尔在海湾战争期间担任老布什政府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指挥美军和盟军与伊拉克军队作战并大获全胜,成为海湾战争时期美国象征性人物。
在发动闪电战驱逐入侵科威特的萨达姆军队之后,鲍威尔声誉鹊起,有一度甚至考虑竞选总统。但妻子阿尔玛担心他的安全问题,最终他改变了主意。尽管如此, 鲍威尔一直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非裔人物之一,并从2001 年至 2005 年在小布什总统任职期间,成为美国有史以来首位非裔国务卿。 
鲍威尔为了伊拉克战争力抗布什政府内部的鹰派,同时又不得不负起说服盟国支持发动战争的使命。2003年2月5日,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后引发争议。当时,身为国务卿的鲍威尔拿出一管白色粉末状的东西,指称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拥有化学和生物武器储备,对世界构成紧急威胁。但是,美国实际上一直未能找到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证据。
鲍威尔出示的白色粉末状物品后来遭俄罗斯总统普京讥讽称“很可能是洗衣粉”。
鲍威尔后来承认,这份报告充斥着布什政府其他人提供的不准确、扭曲的情报,是“一个污点”,将“永远是我记录的一部分”。鲍威尔在其2012年出版的著作《我赢定了:鲍威尔生活和领导的艺术》一书中写道,“我主要是生我自己的气,因为我没有感觉到存在问题。我的直觉让我失望了。”
鲍威尔是一名温和的共和党人与实用主义者,但是后来的公共生活让他渐渐对共和党大失所望。2008年,他与共和党决裂,转而在两次选举中支持民主党人巴拉克·奥巴马,后者成为首位入住白宫的非裔总统。此后,鲍威尔在每次大选中均选择支持民主党候选人。
鲍威尔生于纽约市贫民区的一个牙买加移民家庭,父亲于1920年乘坐一艘运送香蕉的“香蕉船”来到了美国。鲍威尔年青时代就读于纽约市立学院,获得了地质学学士名衔。毕业后鲍威尔加入美国陆军担任军官,服役超过35年。冷战时期,鲍威尔先在美国驻西德部队服役,并参加越战。
在越南,陆军军官鲍威尔负过伤,也搭救过战友的性命,因此获得“紫心勋章”。离开硝烟弥漫的越南战场,鲍威尔历任国防部参谋、军事学院教官。鲍983年到1986年,鲍威尔担任国防部长高级军事助理;1987年,里根总统任命他为国家安全顾问;1989年,他晋升为四星上将并出任小布什总统政府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并延任至克林顿上台。1989年鲍威尔仅52岁,比历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都年轻,也是担任该职务的第一位黑人和第一位后备军官训练队的毕业生。
鲍威尔被认为是1990至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取胜的一大功臣。他于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最后一年正式退役。 
鲍威尔是小布什政府第一任内阁中的鸽派,因为他在多项军事政策上都和内阁其他鹰派人物持相反意见。鲍威尔强调多边主义和以外交手段解决对外关系,与以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首的鹰派人物强调单边主义和以军事手段解决对外关系截然不同,但他在反恐战争(包括阿富汗战争及伊拉克战争)中依然全力支持布什的对外路线。
由于布什在决策中常常倾向于采纳以拉姆斯菲尔德为首的鹰派人物的主张,身为国务卿的鲍威尔在对外政策上受到极大掣肘,加上与内阁中官员多次意见不合,鲍威尔终于在2004年12月14日宣布辞去国务卿职务并即时获得总统批准。鲍威尔于2005年1月正式离任。
获悉鲍威尔去世消息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评价说,“世界失去了我们所见过的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阿尔玛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丈夫,这个家庭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父亲。我失去了一个巨大的个人朋友和导师。”
是什么让这个黑人穷小子平步青云?
这是一位出身贫贱的美国军人和政治家。他并非科班军校出身,而且大学期间成绩平平。尽管如此,他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毅不拔的决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通过个人的努力和种种机遇晋升至美国责任最重大又最受信任的岗位。他受到公众普遍尊敬,自艾森豪威尔以来没有任何人物能够与之相比。
美国人民希望他竞选总统,但被他婉拒了。
发自内心的激情和归属感
这就是被誉为美国军界、政坛“黑马”的前美国国务卿(美国第一位黑人国务卿)科林·鲍威尔。这位海湾战争的名将,是一位能在瞬间征服公众的将军。1995 年,美国总统大选, 《时代》周刊的民意测验表明,鲍威尔得票数远远超过克林顿,许多政界要人也在支持他。面对沸沸扬扬的外界舆论,鲍威尔保持沉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措辞之谨慎犹如一份外交公报”。9 月,他的回忆录《我的美国之旅》第一版印数达 60 万册,人们向他欢呼致敬,但在 11 月鲍威尔却宣布,由于内心缺乏一种从政的“召唤”,还是应该更多地和家人待在一起,而拒绝了参加总统竞选。
鲍威尔这位极有才能、又极有人缘的将军,由于出色驾驭了海湾战争的命运,恢复了美国军队的公众形象而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有人称他是马歇尔第二;有人称他是艾森豪威尔再世;在当时的总统布什和国防部长切尼的眼中,他是文官控制将军的总管;在将军们的心目里,他是军人利益的守护神;在普通平民的心中,他是“美国梦”的最佳体现和诠释。连最挑剔的新闻界也高度赞扬了他。
鲍威尔的父母是来自牙买加的贫苦移民,他们性格豁达,对生活充满信心,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这使鲍威尔从小就有极强的荣辱意识,爱读书,天真活泼,兴趣广泛,与周围各国移民的孩子相处融洽。但他似乎缺少恒心,他中学和大学成绩平平,只是他加入了大学里的陆军后备军官训练团后,才如鱼得水。他说:“这身军装使我有了一种归属感,有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感觉,我觉得与众不同。”毕业后,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激情和事业在军队
坚韧不拔、把握时机、尽展才华、不露锋芒
1958 年,21岁的鲍威尔正式参军,但军队中的种族歧视使他屡遭侮辱,他为此极度苦恼,但他并没有陷入愤世嫉俗和暴力对抗的误区。他说:“如果我要被限制在赛场的一角,那么我就要成为那块场地的一颗明星。”“我不会让别人对我的看法变成我对自己的看法。有时,我是受到了伤害,感到愤怒,但更多的时候是感受到挑战。我要让他们刮目相看。”他说到做到,他津津有味于枯燥、艰苦的训练;他受到的欺侮连白人朋友都看不下去,要替他打抱不平,却被他制止;他忍辱负重,在各种肤色的军官中左右逢源。最终,他以诚心和才能征服了所有与他共事的人,并得到上司的器重。以后他又以战场上卓越的协调能力和组织才华荣升到少校,其间他用了两个星期把一个最差的营整顿成全师的标兵。
这之后,鲍威尔经过三次专业院校学习,获乔治华盛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中校军衔,入选五角大楼。在此期间,他与一批陆军栋梁之才志趣相投,结为挚友。1971 年他经推荐考试,获得了就职美国最高决策机构的资格,进入了白宫。
由于工作出色,他又进入陆军战争学院深造,获得晋升将军的资格。此时的鲍威尔已成为陆军里出类拔萃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解决复杂事物的能力,可以瞬时摸准部队的脉搏,并以恰当的举措做出令人信服的成绩。鲍威尔晋升为将军后,不仅获得了处理各种危机的经验和方法,并对为官从政之道有了深刻理解。他发现白宫和五角大楼不乏才华横溢、锋芒毕露者,但最终能出人头地、站稳脚跟的是那些善于把握时机的人,是那些能准确体会总统和国防部长意图的人,是那些身为政客却又不做政客的人。高处不胜寒,在华盛顿,方式比见解更重要,既要从容大胆,又要小心谨慎,每一个细节中都蕴涵着致命的杀机,都需要认真对待。因此他作为国防部长温伯格的高级军事助理,参与了五角大楼的所有重大决策,虽然尽展才华,却又不锋芒毕露。
敏锐的洞察力和解决复杂事务的能力
让我们看看鲍威尔是如何驾驭海湾战争与自己的命运的:海湾战争爆发前,他对沙特阿拉伯驻美大使说:“假如有人问我们该不该去(海湾),我会说,不该。如果有人命令我去,我会去。但是,我去是为了打胜仗,我可不想去吃败仗。”他认为,政治家们经常把战争视为外交政策的一种工具,而将军们则热衷于把战争作为建功立业的途径,虽然无可非议,但均可能酿成一杯苦酒,给国家和个人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当第一缕烽烟升起时,战场就应该成为军人的天地,华盛顿必须完全放权,让军人去处理一切,直至战争结束。”这是对温伯格制定的美军出兵海外基本原则的延续,鲍威尔在战场上完善了这些准则,为美国战略转变奠定了基础,这是他的贡献之一;贡献之二是鲍威尔确立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在国家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会参加听证会时,他曾说:“无论是对国防部长,还是总统,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我没有顾虑,也不害怕向他们提供最好、最真诚和最坦率的建议,而不管他们是否喜欢。”但在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做出了决定后,他会无条件服从,并督导全军遵照执行。事实上,布什和切尼的许多决定都是鲍威尔最初建议的翻版,尽管他们早先曾否定了鲍威尔的建议,但鲍威尔总能不露声色,巧妙地引导他们最终接受自己的意见
海湾战争期间,鲍威尔要应付双重压力。一方是被萨达姆搞得肝火旺盛的总统,用鲍威尔的话说,布什“仿佛是双手各握一把六响手枪,左右开弓,乱放一气”,一天之内会发出迥然不同的信息,让人摸不着头脑;另一方面是美军战场指挥官施瓦茨科普夫,就像“一座喷发的火山”,要求一切都按照他的意愿行事,稍不如意,就暴跳如雷。而鲍威尔镇定自若地协调着白宫和战场之间的关系。他密切注视着布什的一举一动,时刻把握总统的思维脉搏,利用一切时机影响总统,促其做出符合战争规律的决定
当萨达姆拒绝撤军,战争已不可避免时,布什迫不及待地主张用空袭降服萨达姆,这时的鲍威尔却力排众议,坚决支持施瓦茨科普夫增集地面部队和航空母舰,反对仓促开战。战争开始,鲍威尔劝说布什:“你越是放手让我们职业军人相机处理、解决问题,事情就会变得越好。”
而对施瓦茨科普夫,鲍威尔则直截了当地以军人对话方式,满足他的一切合理要求,赋予他战场的指挥权,但坚决保留开战与停战的决定权,并对他的作战计划的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直到挑不出任何毛病,才交给切尼和布什批准,同时严格管制他的坏脾气,并全力帮他协调与部属、盟国指挥官的关系。
一位五角大楼的官员说:“如果没有鲍威尔,施瓦茨科普夫那时必定会毁掉自己。”结果,一切均按鲍威尔的设想顺利推进,盟军出击,势如破竹,伊拉克部队溃不成军,战争胜利已成定局。这时是否一举解决萨达姆政权已成为争论的焦点。鲍威尔审时度势,力主及时收兵,给萨达姆留一条生路,他认为战争已达到目的,要为战后问题的处理留出余地,减少美军伤亡。布什采纳了他的建议,使海湾战争在 100 小时后结束,成为一场干净利落的歼灭战。鲍威尔在政治与军事上的双向成功与他的家教,军旅磨炼和官场较量是一个相通的完整过程。
恰如其分的分寸感
里根执政时期,鲍威尔受任国家安全顾问,成为华盛顿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也是第一位居白宫要职的黑人。在布什就任总统后,52 岁的鲍威尔越过 30 余名资历胜于他的四星将军,于 1989 年 10 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那些视他为政客的将军们。他恰当地行使着主席的职责,一言一行都有极好的分寸感和目的性。
有记者评论他:“可以说他是在创造这个主席的职务,在确定这个职务的现在和未来。” 科林鲍威尔的路是一条实力之争的路,他的综合素质使他成为美国人中的精英,他每一次如愿以偿,都给人一种水到渠成、恰如其分的印象,无论他面对屈辱还是身临战场,也无论他面对辉煌还是身居高位,都能始终清醒地在事业与权力编织的密网中找到恰当的位置和合适的做法,所以他在美国这种崇尚并擅长竞争的社会中能够走向顶峰,一生过得豁达、稳健、称心。这其中浸透着高品质的“度”的创作艺术,克制与进取的精神。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作者:本号综合,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