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第十五次会议在云南昆明正式召开。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400余名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青年、妇女、原住民、地方政府以及公众代表参与了线上和线下会议。
大会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努力达成公约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积极案例
往往更加可贵
和以往不同的是,大会更希望用极的案例来正面推动生物多样性的长远保护。人们经常听到“如果继续恶化,将会如何”的预测,也经常看到自然保护失败、物种灭绝的惨痛案例。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成功、积极的案例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助推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提供珍贵的思路
“貉以为家”,是希望用积极的方式推动城市环境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

为了更加积极正面地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9月27日,COP15的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正式发布了“全球生物多样性100+案例”。“貉以为家:公民科学助推城市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科教”从26个国家258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课题组博士研究生翁悦代表复旦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益心华泰“一个长江”联合项目组领奖。翁悦还作为青年学生代表,参与了以“如何跨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圆桌论坛。

“貉以为家”:一座城市,
300位市民科学家
“貉以为家“”项目,是在上海市林业局、益心华泰“一个长江”项目、爱德基金会和腾讯公益众筹工作的支持下,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发起的“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项目。
高校、主管机构、社会组织、市民志愿者形成的共同团队
项目开展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科研工作模式,和市民志愿者一起开展城市野生动物调查。调查区域覆盖了上海数百个小区,而红外相机网络包括了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复旦大学校区、南汇边滩、上海海洋大学、辰山植物园、虹旭社区、闵行体育公园、世纪公园、顾村公园和浦江郊野公园等超过30个城市区域,收集野生动物分布和影像资料超过10万条
在公民科学家的帮助下,零星调查点扩展成覆盖全市的超过30个区域
科研工作进行的同时,我们探索了科普和科研同步推进的新思路。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项目相关的文章和视频浏览量过亿。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前后多篇城市生物多样性科普文章微博阅读量超千万,转发过万。2021年为《光明日报》提供内容讨论城市生物多样性,“手绘上海貉分布地图”话题阅读量460万,“上海100多个小区出现貉”话题阅读量达到1.8亿
在微博、B站等平台的科普文章和科普视频
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撰写的文章成为了著名学术期刊《Nature》杂志(Nature Correspondence以及Nature News)的短文和新闻报道,得到了《Science》杂志观点性文章的引用。汇总之后的核心思路,成为了发表在著名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的科研论文。这也是“貉以为家”项目,在科研和科普结合方面的有趣探索。

没有“所有者”的
开放项目

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上海市林业局、复旦大学、“一个长江”、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多个团队都是工作的主持者,共享数据、共同工作,努力将研究结果转化为城市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方案
政府、高校、市民团队代表一起参与人貉冲突紧急讨论
对于成果的共享,以及多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得到了积极评价。9月23日,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提到:“有关团队共同发起“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项目,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城市野生动物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这种动物的观察和科普宣传,当地居民进一步了解它们的习性,降低对这一动物的恐惧实现与貉的和平相处
。”

《光明日报》评论“调查城市中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还能从市民代表的热烈讨论中收集人们对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社区管理的宝贵意见”。《新华每日电讯》评价“帮助人们窥到野生动物种群的变化,探索它们和城市的关系”。《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南方周末》、《新京报》、《中国国家地理》等数十家媒体均对于这一工作进行了积极评价。
通过科普努力,让城市生物多样性进入公众视角

未来的
跨城市联动
我们正在和上海市林业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上海自然博物馆、蚂蚁森林、大自然保护协会、一个地球基金会等一家家小伙伴一起努力,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管理和宣传推广到更多的城市。
欢迎联络,欢迎成为我们的伙伴。上海、北京、杭州、南京......
下一站,会是哪里?

【相关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