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传承Legacy” 
回复“001”,围观传承君朋友圈,要注明一个理由才会通过哦
传承君,坐标美国,经历过学术+投行+创业,有趣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这是个聊养育牛娃渣娃、油腻职场创业、真实北美见闻、与你共同成长的圈子,值得一看再看。
之前有粉丝问如何才能进MIT麻省理工学院。此文为纯干货,适合收藏,别忘了点个”在看”和“”哦~
的确,MIT等理工类学校,是比较公平看重学生成绩等硬核指标,而比较少看重父母背景、捐赠、课外活动等其他软性因素。毕竟,就算让你放水进了,实力不够,学得也很痛苦,还可能毕不了业。
那如何能进MIT等顶尖理工院校呢?除了优异的GPA,尤其是理工科成绩外,还有考SAT subject2门以上考试、AP考试等,溪汐总结了以下竞赛。这些竞赛要是获了奖,一只脚已经踏进MIT等顶尖理工大学的大门了,堪称捷径啊。
1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
第一类当然是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大家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中国教育内卷,席卷美国》,这个竞赛含金量之高,让前赴后继的中国学生来美国,代表美国学生参赛为美国摘金夺银,已经形成产业链。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我们都都知道的数理化生、计算机外,还有个天文与天体,在国内是比较少的,所以你懂的,只要中国人少参与的,竞赛人数就几何级下降啊。溪汐以前就有个高中师弟对天体超级感兴趣,还有个小行星被他发现,所以,有折方面天赋的孩子家长不要错过了。
另外,不要以为都是理工科,还有个文科的:国际奥林匹克语言学竞赛。不要看到语言学就以为是比英语演讲。语言学是研究世界上各种语言、发音等的社会科学,溪汐在大学上语言学专业课的时候,老师每讲到某个读音,就会问有没有会讲XX方言的同学?在你们的方言里,这个字怎么读?然后,来说,看,虽然这个读音在汉语里已经没有了,但在XX方言里还是有的。所以,语言学在哪里学?通常在大学的中文系、外语系等语言类专业里,能找到教授学习。
2
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竞赛玩这个项目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就是组队参加各种比赛。但机器人也很多华裔玩,也属于红海赛道。所以,哪个竞赛都不容易。
除了机器人,不妨也看看其他类似机器人的比赛,比如无人机、飞行器等等,或许更少人参加,容易获奖。
3
科学研究竞赛
科学类竞赛又是一大类捷径,大家都知道。但这里面,也有些侧重点的差别,有些是侧重发明的,有些是物理等理科的。有些要在国内科技创新大赛突围之后参能参加,有些在美国可以直接参加。所以,得仔细研究各个参数的规则。

4
设计类竞赛
设计类比赛就不仅仅是理工科学生参加了,不少艺术、设计
类的学生参加的比赛。

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的竞赛大多以考试为主,各种学科类竞赛居多。而美国的比赛很多跟以后工作息息相关,动手能力为主,比如,机器人竞赛,发明创新类竞赛,设计竞赛,这些大多需要组队、动手,实用性很强,就跟以后工作做一个项目类似。在中国的体制内,如果每学期都有期中、期末考,很难兼顾这些项目类的比赛。美国孩子从小就要学习如何兼顾课业的同时,参加这些比赛,从中学会了时间管理、取舍等等。
5
MIT学生主办的竞赛
不要看MIT学生主办,就感觉比较容易。不过,的确有点类似这些我们学校的比赛,所以拿奖可以拉近距离,在写Why MIT的时候,因为我参加了你们的比赛,从比赛我了解到MIT是如何符合我的,可以丰富内容。
这个比赛,除了理工科,还有个模拟联合国属于文科类哦。
以上就是MIT官方认可的各种竞赛,除了竞赛,还有个捷径,就是参加MIT组织的夏校如RSI等等做科研
,但夏校也很不容易,难度不一定小于竞赛。但在一众成绩很好的学生中如何脱颖而出,在简历上增添色彩?无非就是展现你除了成绩好,还为自己的热爱项目付出了额外的精力获得了奖项,同时兼顾了学业,比除了学业优秀的学生是不是能力更强呢?

End
传承君CC溪汐,纽约大学经济学兼职教授,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美国经济学博士生,美国华尔街工作多年,曾任创业公司CEO,纽约上东区私校招生顾问。现居纽约,育有一娃。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不做商业用途,侵删。转载请联系作者。
富二代勇夺奥运7金3银,3项世界纪录保持者,内驱力究竟哪来
“双减”政策治标不治本?哈佛教授建议:哈佛耶鲁录取应改为抽签
吴X凡惊天大瓜后,也来扒扒背后的深层根源
美国大选显现出世界未来教育的最大危机
纽大教授深度揭露:数十万美国留学生“假装”在留学
技不如人如何脱颖而出成为领导,张雨绮的“教科书级别”示范

传承君溪汐的碎碎念微信公众号最近改版啦!现在微信订阅框里的公众号排序变成了信息流的模式(就是不会完全按时间线排了)。
不想错过精彩、独家、原创内容的你,希望经常看到我的文章的话,请看完文章后点右下角的在看星标
为了不错过彼此
记得把传承君星标或者置顶
你对我最大的支持是转发朋友圈,
这样我才有动力一直写下去。:)

呕心原创,码字不易,点个“在看
为溪汐的真诚分享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