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语无疆
6月23日中午,莱西市人民法院司法警务辅助人员崔超,与战友在沽河法庭依法依规处置非法滞留法庭、扰乱法庭秩序、阻挠执行公务的执勤中,突然倒地,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后不幸牺牲,年仅32岁。
崔超长期坚守在政法战线和平安建设最前沿,把对党和人民的挚爱牢记心中,用无悔青春谱写了一曲赤胆忠心的壮歌,用宝贵生命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7月9日,莱西市人民法院向全体干警发出号召,向崔超同志学习,学习他信念坚定、履职尽责的忠诚本色,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爱岗敬业、执法规范的职业追求,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
(一)
今年6月23日上午,莱西市法院沽河法庭开庭审理原告栾某与被告刘某离婚案。
庭审结束后,原告栾某坚决要求法官当庭判决离婚,并扬言“要是今天不判离,我就呆在法庭不走了。”
在办案法官、原告之子和负责法庭安保执勤的司法警务辅助人员崔超反复劝说近40分钟无效后,办案法官通知法警大队依法处置。
为维护法庭秩序,保障其他案件正常审理,莱西市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到场执法,对栾某进行劝离和警告,栾某不听劝阻,执意滞留法庭。警告无效后,在法警大队大队长指挥下,崔超和另一名法警将原告栾某强行带离审判法庭。
中午时分,骄阳似火。从审判法庭到大厅门口,原本只有20米的距离,也是崔超再熟悉不过的距离,因为他每天都要往返无数次,为的是搞好警务保障,不出任何纰漏。
可是这次执勤,20米的距离对他来说却是那么的沉重和漫长。11时55分许,崔超与战友架着原告栾某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下大厅门口的六级台阶,走到安全、开阔的地带后,崔超身子猛然倒下,任凭战友同事们万般呼唤,他再也没有醒来。
(二)
从崔超生前有关材料和同事们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人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的不凡壮举的清晰身影——
2014年,25岁的崔超以“辅警”身份加入到莱西市法院,他的岗位职责是担当维护法庭秩序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守护神”。
和同事共处了一段时间后,大家很快喜欢上了这个高高大大、淳朴憨厚的“大超”“超哥”。“认真、负责、踏实、忠厚、让人信得过”这些标签贴在崔超身上,也成了大家的共识。
他通达社情民意。在进村办理公务时,崔超经常开自己的私家车,因为有些村子民风保守,开警车到当事人家,周围邻居可能会有闲言闲语。
他饱含为民真情。2016年7月,60多岁的刘某某步行到法庭参加庭审。因为天气炎热,崔超担心他中暑,庭审结束后,用私家车将老人安全送回了家。
他热心排忧解难。2017年冬的一个大雪天,来自东北的当事人赵某在法庭办理完事务后,需坐动车赶回东北,但因天气原因总也打不到出租车。崔超向庭长说明情况后,冒着大雪驾车将她准时送到了车站。
他真诚淳朴善良。2018年,一个父母双亡的大男孩到法庭打听办理户口的事情,崔超并不知道如何解答孩子的疑问。虽然办户口的事不归法庭管,可是他并没有就这样打发了这个孩子,而是让他稍等,自己向庭长汇报了事情原委、寻求帮助。后来庭长为这个孩子指了路,办户口的问题顺利解决了,崔超还啧啧称叹,说庭长真是个好人。
他专注“为民小事”。崔超进村送达法律文书时十分亲切,既暖心又贴心,村民遇到矛盾纠纷都爱跟他唠叨上几句。2019年,莱西市院上镇隋坊村葡萄种植户老张拿着一张货款的欠条找到了他。老张打听聘请律师需花费4000元,村里人给他支招,让他问问法庭的“胖小伙”。崔超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因案情简单、证据充分,建议他不必聘请律师,并当场帮他网上立案,仅预交25元的诉讼费,老张就赢得官司拿回了货款。
他心怀“国之大者”。2020年初举国战“疫”中,崔超主动请缨参与社区执勤工作,他在凛冽的寒风中连续值守三天三夜,累计执勤54天。在执勤期间,他还帮助居民转交快递、外卖。见环卫大爷年事已高,他就帮忙打扫执勤点附近的卫生。面对环卫大爷不住的感谢,他腼腆地解释道,自己只是太冷了想活动活动。
……
(三)
平凡处见真情,细微处润民心。
崔超7年值守在政法战线和平安建设最前沿,亲历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参加了5000多场庭审执勤,接待了12000多名当事人,没有一个投诉他的,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没有一个群众人身财产受损事件……
只有他献出了32岁的青春,用生命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托举起一方百姓对公平正义的向往。
崔超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用行动诠释了人民法院干警不忘初心、担当使命、默默奉献的赤子之情。他用点滴小事彰显了“把群众当亲人”的为民情怀,用忠诚和担当书写了对人民法院事业的诚挚热爱。
有人说,仰望苍穹,崔超一定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斗之一,一定是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之一。在他用血肉之躯守护的这方热土上,崔超永远是温暖的存在。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张宇 谭美娜 报道)
欢迎加入法律人那些事读者讨论群,入群方式:后台回复关键词“法律人那些事”即可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你的点赞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