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居家办公成为日常。我们在数字世界飞快地变换着,几分钟的时间,便能与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们交谈。但是我们的身体却几乎一动不动地对着电脑屏幕,有时在不知不觉中长达一天之久。这种在虚拟空间中急速转移与在现实生活中麻木停滞的状态并存,让我们觉得时间的流逝仿佛变快了。数字化进程导致的“加速”现象,因为疫情显得更加突出,也引起了德国耶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的注意。
早在2005年,罗萨就提出了加速理论(Beschleunigung),认为造成社会加速的三重因素分别是科技进步的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和生活节奏的加速。受到加速的推动,人们被胁迫去做并非出自本心的事情,这就是“异化”的形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萨又建议了“共鸣”(Resonanz)的解决方案。
那么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步伐加快,这种数字加速和过去工业化带来的加速有何区别?共鸣也可能发生在虚拟的空间中么?
罗萨认为,数字化与工业化的不同在于,它达到了一个新的速度水平。而与其归咎于数字技术的弊端,不如说它是现代竞争社会导致的结果。在虚拟情境中尽管能产生共鸣,但彼此会缺乏表情与身体的互动。共享同一个物理空间,对于共鸣来说更加重要。
记者|吴思
编辑|丘濂
三联人文城市:
让我们从您前两年经历的中国之旅开始谈起。从发展速度上来讲,中国十分耀眼。您在中国有怎样的发现呢?

罗萨:城市永远是加速的中心点。我来中国的第一站是在上海,对那里感触也最深。我无法忘记与一位上海人的交谈。我以为人们口中的“老上海”,是指18世纪或19世纪的上海,他所说的居然只是20年前的上海。而就算是修建于1990年左右的建筑,很多都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了。从很多欧洲人的角度,这种快速的城市变迁是很难想象的。当欧洲人谈到古老的建筑,通常是指16世纪或17世纪的建筑,甚至更早以前。我们能看出在中国这种加速的城市发展中,使人们对什么是“老旧”、“长久”和“熟悉”这些词语的理解已经变得不同。 
这是我2005年所写的《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一书所定义的社会变革中加速的绝佳例证:世界正在以更短的间隔改变其面貌。古典现代性的一个特征,是每一代人都诞生于一个新的世界。每一代人都有全新的使命,找到自己的职业,开启自己的家庭,建起自己的房子。以上海为例,这里的变化速度已经不再对应这一代际模式,而实现了代际内的速度——没有工作职位、房屋、甚至家庭的安排能持续一生。一觉醒来,一切也许都将崭新而不同。这属于一种晚期现代性的特征。
上海的老建筑© violetism
三联人文城市:
现实社会的发展速度是一方面。从人们的感知来讲,疫情居家之后好像时间的流逝变快了。您是否有同样的感觉?又如何解释呢?

罗萨:的确如此。这是一种由感知引起的“心理时间悖论”——疫情减少了户外活动,同时加剧了人们对屏幕的依赖。此刻我在电脑屏幕前接受你的采访,一会儿我又要对着屏幕修改论文。一整天我都坐着不动,一件接一件地处理着工作任务,每一件的完成时间都很紧迫。晚上睡觉时,回想一天,好像除了坐在椅子上对着电脑屏幕,什么事情都没做。
其实在疫情之前就已经是这样了。数字化进程让我们在屏幕上几乎就能完成所有的事情。我用手机工作、娱乐、搜索一切需要的信息。上一秒钟,我可能收到了来自中国的采访邀请,太棒了!下一秒钟,我却看到朋友去世的消息,心情瞬间就变得很糟糕。过去,人们会在固定的地点办公,回家就是和家人一起度过家庭时光,过的是一种时间和地点都稳定的生活。但现在与世界互动的方式,是一种流动的形式。因为移动互联设备,我们随时都能收到来自工作、家人、朋友,甚至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请求,我们仿佛在需求之海中溺水。但很有可能我们对着手机屏幕时处理这些事情时,所处的环境地点没有任何的改变。
疫情期间居家办公©Anna Tarazevich
我将这种以数码设备为中心的单一生活称作“单通道”(mono channel)模式,它逐渐成为我们通向整个世界的模式。为了让这种模式更有效率,我们还在不断提高数码设备的运转速率和传输速度。可事实是,我们依然觉得时间不够用。
三联人文城市:这种数字技术带来的加速,和以往工业化所产生的加速有什么区别?人们出现的不适感,应该归咎于数字技术的弊端么?
罗萨:数字化与工业化的不同在于,它达到了一个新的速度水平。交通工具的移动是一种可见的速度,另一种速度则是各种数据信息经过光纤电缆在无形中高速流动。
发展交通可能带来拥堵,所有人同时挤入网站也可能带来网站的崩溃,这都是加速带来的副作用。相比这些副作用,“异化”要更加让人不适。比如,越来越多的地方,机器交互取代了人与人的交往。很多人面对机器的高效,产生了自我挫败感以及与世界脱节的疏离感。这是我所说的“异化”。城市就是异化感最为强烈地方。
越来越多的机器交互©cottonbro
这些问题,我认为并不应该归咎于数字技术,因为加速这种现象从工业化时代开始,就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
数字技术是生活节奏的加速逻辑中距离我们最近一个步骤,但不是加速逻辑的起源。
三联人文城市:那么这种加速逻辑的起源是什么?为何人们要不断寻找加速的手段,纵使这种速度已经无法承受?
罗萨:加速的原因之一,是现代市场驱动导致了一个竞争社会。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各个层面都存在比较和竞争。个人与个人之间,从幼儿园到大学,再到公司,以及国家和国家之间,都存在着竞争。
当人们处于竞争的环境之中,进行优化就变得很重要,我称之为“参数优化”。例如,人们越发会通过各种电子设备上显示的数值来衡量生活。每天的步数、心率、睡眠质量或者血液的含氧量等等。另外也有一些社交媒体上的表现,比如点赞数量。生活的参数越来越多,竞争促使人们不断优化。需要优化的参数越多,时间越稀缺,加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竞争的链条就是,有加速就有落后,于是必须再次加速,就演变成了彼此之间的相互推动。
一个在大城市生活了20年的人,与一辈子都生活在小村庄的人是有区别的。这种对竞争和速度的追求,已然镌刻在城市人的身体和灵魂里了。在谈话中如果对方说话太长或太慢,或者对方没有迅速回复信息,你会不会感到焦躁不安?这是因为速度和优化已经被身体记住。就像在疫情封锁的日子里,明明哪里去不了,应该能节省下很多时间,但人们却借助数码设备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对在竞争中胜出充满期待。
加速的另一种来源和驱动力就是恐惧,担心自己会落后、会输或者会被遗忘。不过,仅仅将这种心态描述为“恐惧”也是不准确的。因为这其中包含着希望和渴望。这与我们现在对“幸福”的看法有关。
哈特穆特·罗萨教授
三联人文城市:您提倡将“共鸣”作为一种解决方法,来应对加速引起的社会和心理问题。怎样理解共鸣的含义?为何共鸣是能够通向幸福的途径?
罗萨:“共鸣”是指人与世间万物彼此倾听思索之后相互回应,并从中获得新鲜不同的内容来发展自身。德语中有个词叫“Aufhören”,不仅是停止做某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倾听。在某一个短暂的时刻停下,敞开心扉去倾听彼此的话语。这时就会出现共鸣,不仅是被对方感动,还有在倾听中寻找回答。不仅是已知的答案,而是有新的体会想法会从交流中延展出来。就像你要意识到你的孩子正在跟你交流,不着急要作为长辈来告知你的经验。我总说,开放就是不被束缚地互动。在这个短暂的时刻,你和你的交流对象之间的联系是开放和流动着的。
与人、艺术或者大自然都可以产生共鸣。在博物馆中的某个角落,突然在某幅画前停下来。因为你感觉到,它似乎在对你说话;在林中散步,有一瞬间你停下来倾听,也许就能被鸟儿的歌声感动;当阳光照在身上,你会感觉太阳与你相连,给了更多的温暖和能量。音乐家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有一句歌词:“有个裂缝,在万物上都有裂缝,光就是这样进来的。(There is a crack,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有时可以休息一下,在倾听和回答中充实自己。从长远看来,这样做至少我们能在短期打破仓鼠跑轮般的忙碌状态。
人与艺术产生共鸣©Negative Space
三联人文城市:数字化进程正在对生活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数字手段也会影响共鸣的方式么?比如,共鸣也可能发生在虚拟的空间之中?
罗萨:不能片面地说,只有现实生活之中才能达到共鸣的状态。我们很多人都有过在虚拟世界发生共鸣的经历。有时,线上聊天更能帮助人们敞开心扉,因为“社交恐惧症”的人不用去面对真实的社交环境。有时面对线上的陌生人,会更有勇气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也更能产生共鸣。所以在虚拟世界并不是说不能实现共鸣。
但是隔着屏幕带来问题,在于我们身体感知。对于人类来说,在千百年前,我们就能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读懂对方的细微表情和各种动作。共鸣同样是身体的互动反应。而虚拟技术,让这些互动变得不现实。好比共鸣的发生,经常来自于眼睛和耳朵。通过摄像头,我们其实只有盯住摄像头时,才是真正会进行眼神交流。视频通话中,我们也很难觉察周围细小的环境音。你的声音从我面前的电脑里传来,我们的话语和听觉所连接的现实是不同的。
因此,共享同一个物理空间对于共鸣来说很重要。比如在露台喝咖啡时,我们会听到街上的孩子喊叫声,感受到风中饭菜的气味,体会到风吹过皮肤的感觉。这些共同创造了一种亲密感。现代性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进入了一个没有接触的世界。“不要碰我”几乎成为一种文化要求。但是如果没有感官的接触,人们很快就会感到疏远和筋疲力尽。 
共享物理空间©Lina Kivaka
2020年,《三联生活周刊》发起了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期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推动未来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以此为起点,未来将在偶数年举办三联人文城市奖,奇数年举办三联人文城市季,搭建一个“人文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2021年,三联人文城市季以“跨越边界”为主题,希望激发人们去思考和面对城市的数字化和公共空间的网络化。围绕这一主题,将开启“人文城市光谱计划”。11月中旬,人文城市光谱榜的发布盛典及高峰论坛将在成都举办。届时,还将举办为期两个月的人文城市摄影展,以“建造幻象”主题,重新审视影像媒介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转变。
光谱榜即将发布之际,我们邀请了国内不同领域的城市分享人来讲述他们最为关心的一个人文城市细节。与此同时,面对城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现实,围绕“跨越边界”的主题我们还采访了诸多重量级国际学者。敬请关注有关人文城市光谱计划的更多精彩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