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腾腾的豆皮
美滋滋的生活
即使在大学时期习惯了不吃早饭,但工作后,上班的路上,还是习惯在清晨过个早暖暖身子。
热干面,巷子口的随便哪个小馆子味道都不会差;包子,大多稀松平常,用来果腹倒是不会有什么差错;牛肉面,各家有各家的特色,找到对自己胃口的那一家属实不易。
等等,怎么就这点好吃的,说好的武汉是早餐之都呢?
我的豆皮、剁馍、糊汤粉、鸡冠饺、欢喜坨、发米粑,都上哪儿去了?
许多曾经在武汉随处可见的美食,如今已逐渐消失在武汉街头,若不特意去寻,仅凭“上班顺路”就想吃到,可不容易。
而其中最令我意难平的,还是豆皮。
未见过豆皮的人,常常会将其与千张、豆油皮之类的常见豆制品联系在一起。
初见豆皮的人则往往会感到讶异:这不是一碟糯米饭?
但实际上,豆皮就是豆皮,独一份。
当第一缕晨光洒下,整个武汉还没有从睡梦中完全醒来,豆皮师傅们的大铁锅已经被烧得热气腾腾。
舀一勺由大米和绿豆混合磨制的豆皮浆,缓缓淋入锅里,再细细地摊开来,铺上打好了的鸡蛋。
按传统来讲,铺鸡蛋这一步是要用蚌壳的,只不过如今如此讲究的店家已不多见。
待到鸡蛋铺满了每一寸角落,豆皮师傅就把整张皮翻个个儿,让蛋液在下方与滚烫的铁锅来个亲密接触。
这时,就该轮到糯米登场了。
提前煮好的糯米饭被整齐地码放在豆皮上,再铺上一勺勺的馅料。
最常见的三鲜豆皮,馅料以笋、鲜肉和香菇三鲜为主,也有的会以香干代替笋——这是传统豆皮中所不常见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有许多人就好这一口香干的味道。
等馅料平铺开来,卤水渗透了每一粒糯米,最让人期待的那一刻就到来了。
只见豆皮师傅屏气凝神,气运丹田,双手青筋暴起,抓住铁锅,围观的食客们不自禁得往后退了一步,却还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的豆皮仿佛听见“喝”的一声,豆皮便在空中整个翻过身来。
为了练就这一手翻豆皮的功夫,每一个豆皮师傅都花了数不清的心血。
翻过来的豆皮,金黄焦脆,喷香四溢。
师傅们再拿上锅铲或是蚌壳,把豆皮分割成方方正正的小块,盛放在盘子里。
如果把武汉过早美食届比作江湖,那扫地僧的头衔,非豆皮莫属了。
平平无奇的相貌下,是鸡蛋的香、糯米的软、皮和笋的脆、肉和香菇的鲜以及师傅们深厚的功力汇聚成的“金色传说”。
提豆皮,就不得不提老通城。
始创于1929年的老通城,一开始平平无奇,生意不温不火,直到后来,老板竖起了“豆皮大王”的霓虹灯,重金聘请名厨,将三鲜豆皮在武汉推广开来,才变得门庭若市。
现在,历经风雨的老通城,即使开通了外卖渠道,来店里吃豆皮的食客,仍然一点也不见少,坐在店里等上个十几分钟是常有的事。
近百年间,老通城的传人们遍及了武汉的大街小巷,可以说,现在武汉的千百家豆皮店,或多或少地,都与老通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高雄路的王师傅豆皮馆就是其中之一。
你以为店里豆皮锅前的那位大叔就是王师傅?
那就错啦,王师傅是现任店老板的母亲,也是王师傅豆皮馆的创始人。而这位豆皮师傅,则是老板的叔叔,姓杨,正儿八经的老通城传人。
王师傅店里最为特色的牛肉豆皮,就是由杨师傅所创。牛肉软嫩多汁,卤水辣味十足,被食客戏称为“牛肉糯米盖浇饭”。
有人认为这牛肉喧宾夺主,掩盖了豆皮本身的特色,算不得正统的好豆皮。
但每天清晨,王师傅店门口的长队,终究是不会说谎的。
其实,要说正统,现在的三鲜豆皮也不见得高明到哪里去。
西大街的豆皮大王,那一锅金闪闪的蛋光豆皮,才是豆皮最原始的形态。
所谓蛋光,就是不放糯米或者只放一点点,单纯用豆皮包裹住馅料,是最纯粹的豆皮。
开在一众过早馆子间的豆皮大王,远远地就能认出来。
只需要认准队伍排得最长的那家,准没错!
每天早上六点,天刚刚亮,严老幺的门口就已经人头攒动。
严老幺分三个档口,分别卖烧麦、豆皮和粉面,但只有豆皮的档口才会有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
人们拿着碗,眼巴巴地等待着豆皮出锅的惊喜。
懊恼也是有的:等了半天,好不容易快轮到自己了,结果前面那位不知道哪儿来的大叔一口气买光了锅里剩下的五六份,只好暗自骂一声“个斑马”,默默地等着下一锅。
还有水陆街的阿斌三鲜豆皮、桃花岛的周记豆皮、广埠屯的味美香豆皮……豆皮或许各有特色,但长长的队伍,是一点区别也没有的。
如果你问一个武汉人,哪里的热干面最好吃,他通常会回答:“我家楼下那一家。”
但如果你问他哪里的豆皮最好吃,答案往往就是那几家口碑老店。
现在的豆皮馆子,越来越少了。
走进豆皮店里,无论是锅前忙活着的,还是门口排着队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
想来也是,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凑的时代,还有几个有情怀和毅力的年轻人,愿意学这一门吃力不讨好的手艺,来养家糊口?
要知道,做好一锅豆皮,必须提前一天,磨上细细的浆。
这浆可有讲究——磨得不好,那摊出来的皮便会厚薄不均,甚至易破、有颗粒感;磨多了,卖不完也存不了,扔了只是白白亏钱;磨少了,那就早早收工,赚不了大钱。
数量有限,卖完即止,这是豆皮师傅们独有的高傲,却也是他们独有的无奈。
做豆皮还是个体力活,沉甸甸的铁锅,没有练过两下的普通人,甚至端不起来,更不要提颠上半天。
还有各个材料的配比、火候的掌控……都有数不尽的学问在里面。做做热干面差不多啦,学做豆皮?怕是冇得那个情怀。
同时,又有几个奔波于生计间的年轻人,有那个闲情雅致,愿意起个大早,排上个把钟头的队,来买一份豆皮呢?
///
我们常常骄傲于武汉丰富多彩的过早文化。
那一锅金黄喷香的豆皮,那一碗热乎乎的糊汤粉,那一颗酥脆香甜的欢喜坨,都是我们心心念念的美好存在啊。
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武汉的过早文化正在走向一个不太明朗的未来。
我不知道这样算是城市的发展进步,还是别的什么。
但是我知道我永远不能没有武汉的那些过早美食。
在他乡
每次想到武汉
最难受的都是舌头与胃
编辑 / 富贵
摄影 / 虎子
设计 / 青山秀智
你对武汉的哪样过早美食念念不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