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加拿大之声 汉加风 Canadian Voice 》youtube视频频道(请上www.google.com搜索即可),点击subscribe提交。
   祝贺加拿大之声出品的视频节目“温哥华街头游行抗议大PK:中国留学生大喊:妈妈叫你回家吃饭;香港人士踩场大陆游行者这一边“在youtube点击突破
5.9万;

     “在加拿大如何选择看家庭医生”视频在腾讯上,点击超过
122
很多人为了追求瘦,宁愿节食也不肯通过运动减肥。这种盲目,让你丢掉的不只是体重,还可能是“扛病”的肌肉。
众多研究发现,与体重秤上的数字相比,从年轻时起就攒点健康的肉,尤其是骨骼肌,日后才会少生病,生了病也能挺过去。
权威专家告诉你趁年轻练肌肉的办法,帮你“攒”够长寿的本钱。
骨骼肌,为你存够长寿“本钱”
肥胖的确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关,但过瘦时健康也会出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稍微胖点反而寿命更长。
专家分析,这可能是因为年老后身体需要多一些的脂肪和蛋白质来对抗疾病,而消瘦的老人缺少这些“本钱”。
“本钱”不仅仅指肥肉,更多的应该是肌肉,尤其是骨骼肌。
骨骼肌是最主要的运动器官,它连接骨头、支撑人体,对保持姿势起着重要作用,任何身体活动都离不开它。
骨骼肌附着在骨头外,就像一个保护层,如果骨骼肌流失,保护层变薄,骨折和骨质疏松的几率就会增加。
此外,骨骼肌还是重要的代谢器官,比如它能储存蛋白质,当食物中的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可分解产生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供机体合成其他物质。骨骼肌也是储存糖原的主要部位,能够帮助稳定血糖。
若肌肉衰退,老年人站立不稳容易摔倒,死亡率升高。同时,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自理能力也受到限制,会逐渐变得不愿意出门,难以融入社会,进而引发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因素让骨骼肌悄悄流失
随着年龄的增加,细胞萎缩、运动神经元丢失、激素分泌减少,肌肉便开始衰退。
衰退一般发生在40岁后,
55~60岁
时会出现较明显的肌肉流失和肌力下降,特别是更年期的女性。

日本研究发现:衰退最快的是下肢肌肉。人过了20岁,上肢和躯干的肌肉量还可能有一定的提升,但下肢的肌肉量大多呈减少趋势。
日本顺天堂大学运动医学教授樱庭景植表示,下肢衰退最快的肌肉是位于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它一般在25岁左右迎来巅峰,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到60岁时,肌肉量只剩下60%左右。
以下因素也会使骨骼肌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1
久坐不动
骨骼肌遵循“用进废退”法则,你不去刺激它,它就不会生长。
因此,长时间不运动、久坐久卧,会出现肌肉流失、萎缩、功能退化,这也是年轻人肌肉不足的主要原因。
2
营养不良
除了运动,肌肉量还与营养密不可分。
因为肌肉的形成要经过“肌纤维撕裂—身体自动修复—形成更粗的肌纤维”这一过程,而修复需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所以有些老人不吃肉,肠胃吸收功能差,年轻人靠节食减肥,或爱吃营养价值低的零食等,都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肌肉的形成和保持。
3
身患疾病
疾病也是肌肉衰退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经历手术或患感染性疾病时,身体里储存的能源物质减少,缺少某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势必会影响肌肉的形成。
肌肉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肌肉,是人体保持健康的关键储备。但是,从三四十岁开始,人体的肌肉量开始走下坡路,只是正处于青壮年的身体有很强的代偿功能,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
一旦到了50岁骨骼肌含量以每年1%~2%的速度减少60岁以上慢性肌肉衰减达到30%80岁以上50%左右
通常肌肉减少30%时,其正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1
增加摔倒几率
据统计,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伤残死亡的首位原因。
很多人以为,只要骨骼健康就能保证正常的走路、跑步,但其实人的自由活动,需要依靠肌肉带动骨骼运动。
因此,肌肉的流失,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几率,尤其是骨质疏松、平衡力差的群体。
2
影响糖代谢
肌肉是糖消耗的主要场所,肌肉流失过多,胰岛素受体也会减少,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升高血糖指数,从而增加二型糖尿病的风险。
3
危害心脑血管
肌肉衰退会累及心脏,成为诱发心血管病的“帮凶”。研究发现,肌肉强度高的人,患心血管疾病早逝的概率会降低20-35%
4
缩短寿命
肌肉功能下降,吞咽能力、消化能力、排泄功能等都会衰退,人体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寿命自然就缩短了。
3个原则,助你练出好肌肉
对大众而言,要想增加骨骼肌或减少肌肉流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包括自重训练、轻器械训练和重器械训练三类。
无论是哪类训练都要遵循专业人士的指导,科学规范,动作标准。如果动作错误,练得越多危害越大。
疼痛是重要的警告信号,训练中如果出现疼痛,很可能是姿势不正确造成了拉伤或扭伤,要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有时运动后会有酸胀感,两三天内即可缓解,这是正常现象,若无法自行辨别疼痛和酸胀,可以请医生等专业人士来判断是否可以继续锻炼。
专家建议训练时要遵从以下原则:
均衡锻炼,有的放矢
一次完整的训练要有8~10个不同动作,涉及人体的主要肌群,覆盖不同部位,不能只练腿或只练臂,还要将每个部位练到位,然后再开始练下一个部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很多老年人认为,每天跳广场舞运动得足够充分,实际上广场舞只是“活动”,对肌肉的训练效果较差,跳一晚上也未必比得上做20次单腿蹲
老年人要想增肌,可以在家做一些简单的自重训练或轻器械训练,比如俯卧撑、蹲起、举哑铃等。
先练大肌群,再练小肌群
大肌肉群训练指涉及两个以上关节的运动,比如卧推;小肌肉群训练则是指活动两个以下关节的运动,比如小臂弯举哑铃。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运动量要超过日常活动量,感觉略微有点费劲才会有效果,一般以每周2~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48小时,器械重量以重复8~12次动作后就做不动了为宜。
但要注意保证动作规范,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渐增加次数和重量,最后再尝试增加速度,切不可本末倒置。除了进行规范的训练,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专家表示,外卖、智能化、机械化等现代生活方式剥夺了不少人的运动机会。人们可以适当抛弃这些便利,自己做做饭、洗洗衣,对保持肌肉功能都有一定作用。
何选择优质的蛋白质?
我们在挑选健康的蛋白质来源时,需要考虑的不是蛋白质的种类,而是脂肪的种类,因为不同种类的脂肪对健康的影响,远超过不同种类蛋白质的影响。
一般来说,红肉(牛羊肉)比鸡肉、鱼肉及包括豆类在内的植物蛋白含有更多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及饱和脂肪会使得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而与大多数红肉相比,鸡肉和鱼肉含有的饱和脂肪酸相对较少。
鱼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健康有益处,比如三文鱼。鱼类及一些植物制品中含有的Omega-3脂肪酸,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豆类不含有胆固醇,只有动物性食品才有胆固醇。豆类有很多种——花腰豆、四季豆、鹰嘴豆、黄豆等,都是有益健康的,当然还得算上扁豆、豌豆、黑眼豌豆。以上这些豆类自身都是不含胆固醇的,除非是与肉类(如猪肉炒豆)或猪油(如炸豆泥)一起烹饪。
只要
控制好进食的量
,其实吃红肉也是可以的。

美国心脏协会推荐每日可以摄入的肉类,包括瘦肉、去皮鸡肉和鱼肉的总量少于6盎司(约180g);

每周应该至少吃两次鱼肉,首选Omega-3脂肪酸含量高的鱼类,如三文鱼、鲑鱼和鲱鱼;选择不含或仅含有少量盐和脂肪的调味剂,比如用香辛料、香草以及其他一些调料烹饪。
可供您选择的蛋白质来源
  • 鱼类和贝类。与大多数的鱼类相比,对虾和小龙虾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但是总脂肪量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多数的猪牛肉和家禽肉类低。
  •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有鲭鱼、湖鳟、鲱鱼、沙丁鱼、长鳍金枪鱼和三文鱼。
  • 去皮的鸡肉、鸭肉、鸽子肉、火鸡肉等。
  • 瘦牛肉(后腿肉、里脊肉、腰脊肉)。
  • 瘦的牛排(不超过15%的脂肪量)。
  • 瘦火腿肉、瘦猪肉(里脊肉或猪排),但加工的火腿及培根比其他肉类盐分更高,不建议选择。
  • 瘦羊肉(羊腿、羊胫骨、羊里脊肉)。
  • 瘦的水牛肉或鸵鸟肉,这些食物的总脂肪量、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及钠含量都很低。
  • 野味(去皮的野兔、野鸡、野鹿和野鸭),这些野生的动物肉类比圈养的(鸭、鹅)含有更少的脂肪;但是,吃野味可能存在其他安全性方面的风险,比如吃到病死或被毒死的野味,所以请确保食材安全,谨慎食用
  • 加工过的三明治肉(低脂火鸡、鸡肉、火鸡腿、黑椒火鸡或熟的瘦火腿肉),但要注意含盐量,有些肉的含盐量可达到每日正常需求量的25%及以上,要注意看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 可以用豆类及豆制品代替肉类制作炒菜及汤,如干豆、豌豆、小扁豆、豆腐等。
简单易学的增肌运动
正坐,一只脚抬起与地面平行,勾脚尖,坚持10秒,放松,重复动作10—20次为1组,一天做10组。

站立,提踵,坚持10秒,放下,重复10次算1组,一天做10组。
【专家提示】年轻人可以单腿练习,中老年人在做练习的时候最好扶着凳子或墙壁,防止平衡感不好的时候摔倒。
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可以延缓它~教大家两组简单易学的增肌运动

延伸阅读(可点击蓝字)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聚焦于新闻热点、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