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是怎样的体验?这是个审美问题
作者   |  小乐
“我们的一生是边走边加工的即兴创作,而不是对早被定义的幻象的追求。”   
                                   --Mary Catherine Bateson
又是一年母亲节,紧接着还是我的生日。虽然最近一个月能写一篇就不错了,但我还是承受不了泰山压顶的使命感和仪式感的煎熬,连续两天用功到半夜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准备今天发。
但是刚刚陪在在睡觉的时候,看到了一篇接一篇的关于母亲节的公号文,心里憋得难受。于是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那篇我熬了两晚上写的文章不发了,就任性写点心里话吧。请原谅我文字的粗糙和最简单的排版。嗯,看着眼熟就对了,还是去年母亲节那篇的排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全是关于作为母亲的苦难的文章:对肉体的摧残,事业的重击,精神健康的折磨,身份认知的破碎。电影和娱乐公号里,关于母亲题材的影片介绍简直都成了恐怖片电影节。 这场比惨大赛里,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是,这也许是对社会文化中曾经歌颂母亲的伟大和牺牲的一场反抗,也许是对父权社会和女性被物化、在职场受到不公待遇的抗议。的确,那么多妈妈暗夜的独自哭泣,孤独的一声叹息都那么真切又让人绝望。
但这真的是关于母亲的全部真相么?
当然不是。
而哪怕批判,一味聚焦在生产过程中的“血腥” 和孩子出生后的最初几年的生活动荡,也是狭隘的。更让我觉得跑题了的是,很多这种文章,都把错误归结在生孩子这个行为,或者孩子、父亲或老人这些群体。把个体当作问题源头,激化家庭中的对立关系,却看不见每种人群都在挣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真的是为妈妈好么?
如果做母亲注定通往毁灭,摧残身体破坏家庭推翻事业,为什么妇产医院还排大队,越来越多的夫妻用现代技术想努力怀上孩子,身边的二胎妈妈越来越多, 甚至找代孕,找精子都成了热门生意?
孩子又不是我们的仇家丢来的炸弹,孩子是我们自己做决定怀孕生下来的啊。都是成年人,生孩子会经历什么之前毫不知情么,玩假扮游戏过家家么?
行吧,不吵架,不煽情,就把我装在心里很久没有说的一些事和一些话说出来吧。
01
怀在在的时候我34岁,生他的时候刚到高龄产妇的年纪。当时正结束了做了一年半的田野调查,在写博士论文。怀孕过程还算顺利,因为坚持锻炼,身体负担不重。但是身体出现各种奇异的现象,让我感觉孕期长出尾巴来都是可能的。最严重的就是耻骨联合分离,疼得不能走路, 戴上像斯巴达克斯的绑带也毫无作用。
1
2
原来以为身体状况很好,可以自然生,后来发现生娃真是个玄学。经过37小时催产也只开到7指,这其中还有好几个小时麻药因为被放置歪了,没起作用,疼的在在爹一靠近我就骂人。最后却还因为在在体温升高,怕他出现感染,拉去紧急剖腹产。 我只记得在麻药的作用下我一直身体冰冷,失控得发抖,觉得很没有尊严。
也因为这个原因, 在在一出生就被带去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那两天我和他爹每两到三个小时就得从病房去NICU, 努力让他喝奶,但我的母乳一直没有来,在在也一直无法成功latch,倒是我们的睡眠碎成了渣渣,当时就想他能下来和我们一起睡就好了。
第三天医生经过检查,确认他健康,终于来到了病房和我们一起住。 原以为这下可以一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结果他完全不是传说中吃了睡睡了吃的新生儿,反倒不吃不睡只会哭闹。 我到现在都记得的一个场景是他爹哄了一两个小时他还在干嚎,爹双手捧着襁褓中的阿在绝望的仰天长叹 :“孩子啊,你到底要什么?”
接下来的两年,我长胖了三十多斤,搬了两次家,跌跌爬爬的写完了论文终于毕业,完全没有意志力和干劲留在学术圈。怀孕那年原来已经要参加的三个国际学术会议都被我取消了,他一岁时我才重新开始写已经放下了一年多的论文,明明那是曾经让我热血澎湃的领域,但这一两年的断档已经足以让我和学术圈离得要多远有多远。
这还远不是最胖的时候,实在是懒得在几万张照片里找了,最胖的时候根本不想照相 ,不过现在已经对胖的态度已经变化了,拒绝把胖当成shame
我是快30岁才开始读博的,曾经尝试了中国和美国好几份工作,才确信自己真的热爱环境研究,下了很大的决心开始博士项目。 那么多年的寒窗苦读——我读博的城市每年有半年下雪,真的是寒窗,那么饱满的热情和野心,随着在在的出生,消失的无影无踪。
要接受这样的现实是很痛苦的,因为实在不想面对那么多年的投入付诸东流,不愿接受和已经稳固的专业身份的断裂。更痛苦的,是深深的内疚和负罪感, 对导师的,论文committee的,采访对象的,还有无数交换过研究想法,给过我善意的人们。那些曾经我接受到的期待,鼓励,帮助,都成了我放在自己身上的负担,让我充满愧疚。
而和最好朋友,和在在爸爸的关系也在过去一两年降到冰点。曾经最让我踏实和有安全感的亲密关系,也在我极度疲惫和焦虑下,变得岌岌可危。
而更折磨人的,是这一切都无处释放。身体,专业,关系,曾经一切让我骄傲和喜悦的东西几乎全遭到重挫,我却无法说出口。对谁说,怎么说呢?而每天面对着在在,我也得把这些东西全都压在心里。 我知道也许不必,可是我想。
02
但是过去的这大半年里,很多事情都想绝地反弹一样出现了转折。我接受变化,开始了和环境无关,却可以让我安放热情和理想的工作。重新开始锻炼身体,虽然第一次上课弱到直接晕了过去,但是现在已经越来越健康强壮。
和在在爹的关系经过重新理解和连接往更深入的阶段走下去。在在的语言愈加丰富了以后,我们的互动也充满惊喜。更让我踏实的是,我不是稀里糊涂的到这些走到这里的,而是清晰的知道这条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又将如何走下去,很大程度上,因为在在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这个过程里帮助我的一些书,接下来会写笔记)
怀孕,生产,以及孩子还是婴儿时期的辛苦疼痛大多都是我之前预料之中当妈必经的,然而孩子带给我的幸福和成长却是我未曾料到的。 当妈给我带来怎样的美好我不好意思在这写,放几段三个好朋友写的,每一段都也说出了我的体会:
“当妈让我有机会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生命和周遭的世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好,不管其中经历多少酸甜苦辣。“
——Ran Ran
“Being a parent is one of the most rewarding things I ever have done. Kids are like mirrors, the only way to teach them love, respect, passion, persistence, and empathy is to through modeling those ourselves. Through this process, I become a better person and a more compassionate human being. What I get in this process is far more than what I could ever imagine.
No matter what my other titles are, I am first a mom; among all my achievements, raising two happy constant kids is always on the top list of everything else.”
——Mina 
“从孕育生命开始,可以看到自己身体的变化,感叹身体部位的各种可能性。当孩子在肚子里慢慢长大,胎动的出现让我会有无比亲密的体验。当孩子出生,让我看到生命的坚韧以及脆弱。
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仅让我们享受最单纯的爱也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大多数时候都让我变得比之前还要更好。而且发自内心希望世界和平,希望人与人都相处可以更友善。他们的举手投足都让我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很多的温暖,也让我们本身更加敬重生命,而孩子们本身就是最珍贵。是孩子们让我们成为了母亲。所以,要真诚的感谢他们。
——德邻和雨玲的妈妈
我常觉得,没有娃的时候,生活状态总是小幅震荡,所谓小开心小伤感小确幸。但是有了娃以后,一切都推到极致,累是真特么累,幸福也是贼特么幸福。 有娃之前,也就谈恋爱会常有甜蜜,但有娃之后,我高频使用的词是幸福。 幸福比甜蜜或开心都深邃的多。
我想说的重点不是生娃有多苦,或多美好,而是如何看待生活。
03
生活的意义,从来就不在于一番风顺,万事如意,按部就班,计划之内。生活的意义,在于预料之外,破碎重建,失去一些得到另一些,在于不断发现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不然的东西,然后从头学起,比如如何爱与被爱,如何倾听和凝视。
准中年人或者中年人学习和成长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是我们已知和已拥有的东西,比如经验,自尊,我们以为的自我,是看不到或不愿承认自己的无知,又或者是内心知道但却不敢面对的空白。而孩子,也许是这时候唯一能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八级地震,交出自尊和骄傲,坦然甚至渴望面对自己的无知,亲手把长期建筑起来的高墙推倒重来的人。  
我曾经可以洒脱,可以挥挥手就不去想的一些东西,现在横梗在面前,再也无法回避。比如那些我脱口而出的话或者出于本能的行为,是从哪儿来的? 原来急匆匆奔跑的30多年里,原来有那么多不愿去想,潦草掠过,现在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的创伤和幸运。
失去了旧世界,然后一砖一瓦建起新的世界,新的自己。那些能失去的,就是不重要的,而留下的, 也是我们该加倍珍惜的。
开头那句引言,来自文化人类学家Mary Catherine Bateson 的书“Composing a Life”, 她是人类学大师 Margaret Mead 的女儿。这是我的博士导师在我艰难重启论文写作的时候推荐给我看的。在过去两年多的我倍受煎熬的时候,常想起书中的这句话:
“我相信我们的审美观,无论是在艺术中还是生活中,都过于聚焦在顽固的追求单个目标,而非一些流动,变化不定,和即兴创作上。 我们认为成就是充满目地性和单一性的,就像把森林中巨树的树干看成是被雕塑出的劳动成果以彰显艺术家的远见,却看不见那是被数不清的困难和绝境所塑造出来。“
点击图片查看以往文章
- 我们仨社员 -
- 版权声明 -
文章版权归成长合作社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孩子最需要的

是和他们一起成长的父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