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树妈妈
微信号:tree2050
前几天,我在 B 站上刷到这么一则视频,乐得够呛:

课堂上,一位班主任朗诵了班上学生的作文:《我的班主任》。
不得不说,这一届孩子们「黑」起自己的班主任真的是毫不手软,金句频出:
他的腿跟鲁班 7 号一样。
他有着 39 岁的高龄,长得有点像网上的高质量男性。
他的发丝在衣服上、讲台上,在作业本上、课桌上,就是不在自己的头上。
从「鲁班」、「人类高质量男性」这些网络热词,不难看出:
孩子们都是 5G 冲浪选手,和老师的关系也不错,不然也不敢这么大胆。
不过,除了清一水的夸赞,也有人担心:
网络对现在孩子的影响是不是太大了?这些网络用语在作文里使用,是不是不太合适?
说实话,从一个妈妈的角度来看,我真的觉得:这并不是杞人忧天。
现在好多孩子张口「干饭人」,闭嘴「扎心了」,操场上疯跑都会大喊「奥利给」……
连正式的书面语,比如写作文,各种梗,各种网络词汇,纸上满天飞。
不过,比起分数,我个人觉得更值得警惕的是:
依赖于网络上「短平快」的语境,孩子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深度思考能力将不断退化。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联合问卷网的一项调查就显示:
2002 名受访者中,有 76.5% 的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
如何引导孩子使用网络用语,俨然成了咱们这届父母最新的课题。
今天就想和大家仔细聊聊,我对于这件事的一些看法。
01
15W人患上的病,
到底是怎么来的?
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孩子:
平时像个小话痨,但说话一脱离网络用语,或是正式发言、写作的时候,他就「哑巴」了。
这样的孩子可能想法不少,但因为能力有限,表达总是言不由衷,词不达意。
图片来源:电影《看上去很美》
比如看到一朵花,只会说很美,怎样的美,美到什么程度,他没什么概念,也说不出来。
这些,都是典型的「文字失语症」的表现,属于一种新型社会病。
普希金有句话可以很好的概括这种病症:
有两种模糊——一种源于思想感情的贫乏,只能用语言来替代思想感情;另一种源于语言的贫乏,语言不足以表达丰富的感情。
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这里聚集着 15 万患者。
在这里,一群成年人,好像回到了小学语文课堂,重新学怎么说话,看得人五味杂陈。
某种程度上,网络的高度普及,网络用语的滥用,的确导致了「语言退化」。
首先,是表达环境的变化,减少了对语言思维的刺激。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可以借图片和短视频来传播。
这样的方式,直观又高效,能让人获取更多的信息。
但同时,它也消磨了人们沉淀下来,遣词造句、深度阅读、深度思考的耐心。
其次,现在大部分网络用语的共性就是——简单粗暴,没有语境。
它们更多代表的是一种情感和态度,像「卧槽」、「AWSL」、「YYDS」这些词,也是因为这一点,才流行起来的。
网上还有句打油诗调侃: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
当孩子习惯了直接挪用,养成惰性,自然就不愿意思考如何去表达了。
语言和思考,作为大脑的功能之一,都是用进废退的。
就像不写字的人会提笔忘字,长时间不自主思考、表达的人,表达力自然会弱。
02
如何对待网络用语
不过,对网络用语,我并不是全然抵制的。
毕竟,语言的本质就是对现实的投射,时过境迁,不合适的网络用语自然会被淘汰。
而这届孩子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指望用「一刀切」把孩子保护在玻璃屋内,也不现实。
比起抗拒,引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才是我们这届父母更应该做的。
①了解,区分,抵制不良用语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网络用语都是积极向上,值得传播使用的。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就发表过一篇文章,点名批评了「伞兵」一词,里面提到:
网络造梗,大多时候是无伤大雅的,但不意味着没有限度、没有底线。「伞兵」被乱用,就是对英雄队伍的污名化,更是对语言环境的污染。
很多网络词汇,像「屌丝」、「X丝」之类的词,没有什么价值,恶俗低劣,是坚决要抵制的。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当下的网络流行,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规避掉这种影响。
② 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就我个人来说,如果孩子表达能力不错,偶尔说说网络用语,无可厚非。
但是到演讲、写作文这种正式场合,网络用语的出现就不是特别合适。
这些场合本身就要求比较规范的语言,而且也不是所有网络用语,都能「流行」到人尽皆知的,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语言壁垒。
如果老师看到孩子的作文,却理解不了含义,就很尴尬了。
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明确使用的界限和场合,还是很有必要的。
图片来源:电视剧《美雨》
03
如何提升思维,语言表达力?
当然,一个人语言匮乏,除了受环境的影响,更本质的原因,还是思想的贫瘠。
毕竟头脑有汪洋,才能舌若灿莲,妙笔生花。
想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养成阅读习惯,从书中汲取素材
正如科恩说的那样:阅读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加速器。
无论何时,读书永远是提升人最好的方式。
让孩子爱上阅读,一定要有持续性和连贯性,培养出习惯。
父母可以在家里搭建一个专用的读书角,把孩子的书归置在一起,建立起孩子对书的归属感。
咱们还可以约定,每天有固定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一到点,全家人要放下手机,关掉电子产品,专心读书。
对不爱读书的孩子来说,家庭的氛围,父母的示范,会起到不言而教的作用。
当然,我也听过不少的妈妈吐槽,很多孩子书读完了,要么是水过地皮湿,毫无效果,要么不知从何说起,抓不住重点。
我自己觉得,让孩子复述故事,说清前因后果,对记忆、理解、逻辑和表达能力,都是不错的锻炼。
美国的阅读课堂上,教过一种很好的方法,叫做「五指复述法」。
每一个手指,代表故事的一个要素,从拇指到无名指分别代表:
  • 背景(Setting)
  • 人物(Character)
  • 问题(Problem)
  • 事件(Events)
  • 解决方案(Solution)
按照这 5 个方向复述故事,慢慢的,孩子就能学会清晰条理的表达了。
▎细致的描述,扩充词汇量
除了阅读,孩子的词汇量,更多都是在父母的对话中扩充的。
美国的一位博士,就提出了父母跟孩子对话的 3T 原则,可以供大家参考:
  • 共情关注:关注你的孩子在做什么,从他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 充分交流:与孩子讨论时使用大量描述性的词语
  • 轮流谈话:「你来我往」的聊天方式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的父亲,就使用了这样的教育方式。
有一回,父亲和他一起读《大英百科全书》,读到了关于恐龙的部分。
书中写道:它(恐龙)有 25 英尺高,脑袋有 6 英尺宽。
费曼的父亲停了下来,开始对孩子启发式的提问:让我们看看那意味着什么?
接着他开始细致的描述:那意味着如果它站在我们家前院,就足以把头伸进窗户里来。不过呢,它也可能会遇到点麻烦,它的头太宽了,可能会击碎玻璃……
这样的讲述方式,比简单读故事,多说了近 60 个字,还让孩子对恐龙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别看这只是一段故事,但日积月累下来,对孩子的词汇储备、理解和思考能力都能得到质的飞跃。
另外还有一点,是大家在和孩子聊天时,
少使用「不能」、「不行」等禁止类的词汇,或是比较「负面」的评价。
一个孩子,只有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认可,才愿意敞开心扉,说心里话。
拒绝和打断,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沉默寡言,失去沟通的勇气。
▎从一句话开始,培养写作习惯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还分享过一个方法,非常实用,那就是每天写日记。
可以是一句话,两三百字的短文,不需要太长,也不用写得多好,只要「具体、真实,让别人能看得懂」就好。
这样的表达训练,孩子很容易就能完成,从中获取表达的勇气和自信。
在这个基础上,等孩子大一些,可以通过作文教辅书,学习一些技巧上的东西,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
04
我女儿偶尔也说些流行语,但她俩很清楚,这些话不能取代日常沟通,也不能用到作文里来。
我也一直觉得,文字和语言,一定是会随着社会发展,推陈出新的。
但它应该是往美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昧的追求时效和娱乐性。
而对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很容易被流行语反过来裹挟。
就像一位儿童教育学者说的那样:数字媒体是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如虎添翼」,利用不好它将是孩子「童年的鸦片」。
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孩子保持深度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倡导理性阅读,离梦校更近一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