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我们的情感慢慢被“庸俗化”
《长津湖》热映中,票房一路攀升,正不断刷新纪录。欢呼之际,一小部分网友开始呼吁吴京捐款,认为其靠这部电影赚钱是“发爱国财”。还有一些网友认为这部电影是“消费志愿军”“吃人血馒头”,投资方应该捐出全部收入给志愿军老兵。

逼捐,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今年7月河南水灾时,鸿星尔克捐赠5000万物资备受赞许,同样捐款捐物的运动品牌李宁和特步,却因为少于鸿星尔克捐赠数目而被群嘲,甚至有主播在直播间被骂哭。

荒唐的逼捐行为,实质是“爱国旗号”下典型的道德绑架;而给演员和制片方扣上“发爱国财”的帽子,实质是庸俗化倾向下的狭隘理解。
《长津湖》出品人、总制片人,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曾表示,国际上关于这场战争的描述多以西方角度为主,中国电影人有责任有义务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全世界知道这场战役的真相。吴京接受采访时也说过,拍摄《长津湖》是为了纪念那些牺牲的志愿军前辈们,让更多人知道他们当年做的事情。客观上看,《长津湖》确实票房可喜,但在逼捐者眼里,客观因素和主观意图似乎已被硬生生地剥离,只剩下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他们一边认为爱国不应与赚钱挂钩,一边又坚定将捐钱与爱国划等号,这逻辑岂不感人?
尤需警惕的是,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一些人正一步步地把家国情怀、亲情爱情、友善分享等高尚的情感变得“庸俗化”。
王小波曾说的“一切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在不少领域仍是一种现实映照。知乎上一名大一新生宣布“要彩礼的一律免谈”后,回答评论超过十万条。有人认为女方要彩礼是“卖女儿”,有人认为男方不给彩礼是“空手套白狼”,而婚姻关系中最为重要的爱情,如此玄妙的情感,竟被堂而皇之地隐匿,最终只能靠彩礼的多寡来衡量裁定。
在这样的语境下,人们也难免在不知不觉中给他人贴上“逐利”标签。如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分享内容,常会被认为是为变现或带货做准备。前不久,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发长文谈论社会现象,本是一次寻常的探讨,但笔者从看第一段起就认为他要“安利”点什么,待看完全文,发现没有任何广告,竟有怅然若失之感——正常的成为不正常,不正常的反而被视为正常了。
说到底,一些人或多或少被裹挟着,用金钱关系庸俗化地理解一些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它让我们不愿轻易相信他人能心甘情愿地因为某种情感去做一些事,似乎总得“图”点什么。比如疫情最严重时期,走街串巷为武汉居民义务送药的吴悠,就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说他“发国难财”。
人们遭受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于是开始习惯于用消费关系来理解世界。那些“一针见血”式地“洞穿”他人意图的行为,将一切关系简化为金钱关系的人,实际上已剥离了人最宝贵的情感部分,把人的理性与感性对立了起来。或者说,有的人已慢慢退化为不能理解深刻的、复杂的、崇高情感的人,却成为被金钱或消费这种单一思维“控制”的人。
语言是一种“魔咒”。当“发爱国财”“吃人血馒头”等论调在网上泛滥,它就容易由一种外在的观点,内化为个人意识,慢慢消磨人的情感。但人是高级动物,我们的理想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更需要以高尚的情操来对抗消费文化所带来的情感剥离、认知刻板和思维碎片。
所以,何妨用美的眼光看世界,多一点诗意情感,别简单地庸俗化一切关系,或者至少别随意“逼捐”他人?
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推荐阅读-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