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瑞五
我们欠山西的热搜,终于还了
山西终于上热搜了。
十一期间,全国人民都在过节:
北京人在环球影城和“威震天”开心拌嘴,上海人在迪士尼乐园做在逃公主,广州人一家老小齐聚喝着早茶……
还有长沙橘子洲头的绚烂夜景、泰山顶上的壮丽日出、南京反季盛开的樱花……
当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时,有一个地方的人,却开始哭了起来。
那就是山西。
自10月2日起,山西多地暴雨。

雨越下越大了,村子里的老房子被大雨冲毁了,山西人开始求救了:求求你们让山西上一次热搜吧!
然而,大家都忙着和家人团聚,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有人还在关心供煤:不会影响山西给其他省供煤吧?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才渐渐发现,山西这次的暴雨,远远比想象中的大……
有多大?先来看几组数据:
山西这轮降雨的雨量,是常年同期的5倍以上;
太原、阳泉、临汾、吕梁、晋中等多地降雨量突破历史记录,仅太原一地3天降雨量就高达203毫米
汾城运河,近40年最大洪峰,水流量每秒1000立方米以上
5.5万人紧急撤离……
可能数字不够直观,那么再来看一张图。
暴雨自10月2日晚,不停歇地下了近90个小时。
直到7日上午,雨势渐收。
然而危机却并未消止: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接踵而至,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发生多起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山西省启动了省级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人们这才发现,原来这场雨,这么大……
对不起,我们欠山西的热搜,终于还上了。
山西人的朋友圈,我不敢看
点开热搜上的#山西暴雨# #山西加油#,看得太揪心。
在山西晋中,昌源河大桥被大水冲毁。
图/人民视觉
枕木悬空,危在旦夕。

在争分夺秒的时刻,救援还未抵达,公交车被投河堵决堤。
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第84号内墙坍塌,裂口长达25米左右。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山西临汾,暴雨造成大面积的山体滑坡。
地面断裂塌陷,车辆跌入深坑。
有的地方,整个村庄都被洪水吞没,全村所有人都被迫转移。
辛苦种了大半辈子地的老农民,仍舍不得离去,在没过大腿的庄稼地里“抢救”自己所剩无几的玉米,白发苍苍……
好在天灾无情人有情。
前不久经历过暴雨的河南人,连夜组成河南民间救援队,奔赴山西。他们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着为别人撑伞。
更令人动容的是,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当他们凌晨一抵达当地,就被朴实的山西夫妻端着整盆热鸡蛋迎接。
山西晋中一停车场,淤泥湿滑、没有借力点,一名消防员将头埋进淤泥中做支点,用身体撑起一道“桥”,并对身边人喊道:“踩住我!”
湍急的洪水中,一名消防员在队友的配合下,顶着没过脖子的激流将趴在树枝上的学生成功救起。
大桥下,一群孩子去救另一个孩子
救完人,小动物也没有被遗忘。
一个都不能少。
我不敢看,也不忍看,因为这一幕幕,实在是太好哭了……
你眼中没什么存在感的山西
却一直默默为我们倾其所有
有人说:“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在新闻上看到山西。”
长期以来,山西确实一直都没什么存在感。
说到山大,人们第一反应一定是“山东大学”,而不会是“山西大学”。
兵马俑?那是隔壁陕西的。省会西安?那还是陕西的。
到最后,实在想不出山西有啥特别的。
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以至于我们都忘了,山西原来是一个这样的地方:
北岳恒山,在这里。

北岳恒山十八景之首——悬空寺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452处,位列全国第一。

很少有人知道,全国仅有的四个唐代建筑,佛光寺、南禅寺、天台庵和广仁王庙,也都在这里。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在佛光寺考察
很少有人知道,壮观的壶口瀑布,一半都在山西。

都知道四大美女,却几乎没人知道,貂蝉和杨玉环都是山西人。
山西出文人,《全唐诗》中有5000首是山西诗人所作,白居易、王维、柳宗元、王勃、王昌龄、王焕之……

还有大导演贾樟柯、宁浩,写出了《三体》的刘慈欣……

可你能想象吗?印象中粗狂内敛的山西大汉,却个个爱用叠词:抹布叫“布布”,水杯叫“水杯杯”,内裤叫“裤杈杈”……
它太低调。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山西,更是这样一个地方——
2020年疫情爆发时,各省市对口支援湖北各地。只有山西,以一省之力援助天门、仙桃、潜江三地。
前段时间拉闸限电,全国人民一筹莫展。
山西又站出来了,二话不说,一口气和十四个省签订了煤炭保供合同,放弃高价、抽血供煤。
有人说,“十四省的火炉,烧的是我的故土”,还有人说,山地地下都挖空了,暴雨洪水以来,根本无法承受。
如果不是它牺牲了自己,多少人无法过冬。

燃烧自己,照亮全国。
疫情至今,山西各界捐了6.8亿。
河南暴雨,山西自己也受灾,可山西人还捐了1.3亿。
可你能想象吗?山西省会太原最近才通了地铁。
山西根本不是什么财大气粗的“煤老板”。
它更像你老家的爷爷奶奶,平时对自己抠抠索索,可放假你一回来,就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好东西,全都塞到你行李箱里拉走了。
山西是一座有大爱的城市,它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雪中送炭”。
而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所以,求求大家,这次多看看山西吧!
最后的最后,
请转发这份救灾指南!
抒情不如行动。
以下是一些救灾知识,每分享一次,就是在为山西加一次油。
1. 如果你是山西的灾民,该怎么办?
丢掉这些食物。

接触到洪水或雨水的食物,断电后腐烂的食物,气味、颜色或材质异常的食物。
因无法消毒,请丢弃螺旋盖、锁扣盖、铝盖、拧盖、翻盖、易拉盖的食物容器以及家用罐装的食物。
丢弃纸盒装的食物,包括盒装果汁/牛奶/婴儿配方奶粉。
别直接用自来水。用瓶装水、开水或者杀菌消毒过的水。
2. 不在山西的外地人,可以帮上什么忙?
捐款、捐物资。
以下是几个捐赠渠道:
郑州红十字会
物资捐赠电话:0371-67170099
捐赠地址:郑州市中原区互助路73号院(市政府北院)3号郑州市红十字会217B室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捐赠页面:
https://www.cswef.org/cswef/donation/index.html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捐款通道 
中国扶贫基金会
捐赠页面:
http://www.cfpa.org.cn/information/Donate.aspx
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通道 
捐赠前,需要与相关机构沟通捐赠意向,得到确认后再进行捐赠。也可以捐款,备注好捐款的用途即可。
购买当地产品,关注灾后资讯。
洪水无情,对于部分山西本地人来说,灾难过去后,很可能会面临收入锐减的难题。
首当其冲的会是以经济作物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还未大面积收获的农作物则将面临被水冲毁、泡坏的风险。
此外,这次受灾严重的,还有山西的煤矿基地。
对于很多工人来说,工厂如果受洪灾影响而停产,便意味着暂时性的“失业”。
持续地关注后续报道,才能力所能及地帮助相关产业重建。

当然,量力而行即可。

心理支持。
作为不在山西的外地人,你可能焦虑地刷着新闻,却不知道能做什么,可能正在担心家乡的亲朋,自责不能帮上忙。
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现场救援中,如果准备不足、缺乏训练冒然参与,还有可能增加救援负担。
作为普通人来说,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人,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已经是最大的帮助了。

最后的最后,请扩散下面这份物资求助清单,一起为灾区祈福!

挺住山西!
天佑中华!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郑州暴雨,普通人可以做什么?》,浪潮工作室
《每个山西人都逃不过被误解的宿命》,新世相
—往期回顾—
转发出去,点个“在看”

为山西祈福,为中国加油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