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的文化传播者,“不传统”的传统继承人。
△ “我是楮先生”工作室制作的《中国手工纸样册 1》,里面共有三十种纸样。他们计划做十册,将三百种纸样都收录进去。
一个北京胡同里的工作室
北京内务部街的四合院里,入驻了一家与纸打交道的工作室。
一整面墙的纸样可能是走进去之后最容易吸引你视线的地方。这些纸张无论是色泽、质感还是味道,都不同于日常的纸品。它们由杨波和崔振硕从全国各地纸坊收集而来,他们还形容说,“(这)应该是目前市面上能收集到的最全的手工纸了。”
杨波和崔振硕共同创立了这间工作室,并将它命名为“我是楮先生”。汉字“楮”(chǔ)是古代对纸的别称,韩愈曾经在《毛颖传》里写“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楮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他将笔、墨、砚、纸拟人化,称纸为“楮先生”。杨波和崔振硕就引了这个典故。
△ 左图:山西麻纸,明清时代,“平阳麻笺”被指定为皇宫用纸。右图:云南纳西东巴纸,用于抄写东巴经书。因为原材料尧花有微毒,所以东巴纸具有抗虫、抗蛀、保存时间特别长的特性,纳西族民间有“东巴纸纸寿千年”的说法。
△ 左图:浙江竹纸,古人用竹子造纸书写文章,代替竹简。右图:安徽桑皮纸,工艺讲究的桑皮纸可见明显的纤维结构。古时一直用于高档书画、高级装裱用纸,也可以用来制伞、做炮引。
△ 左图:安徽瓷青纸,其色如瓷器的青釉。右图:藏纸,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造纸术,藏汉两族的工匠们在没有中原造纸所使用的竹稻、鱼网等原料的情况下,经过多年摸索,生产出的独特工艺。
杨波和崔振硕也是这间工作室仅有的两名员工。他们曾经从事着和手工纸毫不相干的职业。为了换一份清闲又稳定的工作,他们同时应聘进了一家造纸企业。闲暇时候,二人喜欢与厂房里的老工人聊天。一位老工人告诉他们,一些纸坊造出来的东西,远远好过他们造的机械纸。
没过多久,老工人的一位旧友来到北京,他负责修复故宫倦勤斋的墙纸。崔振硕和杨波听说后,便跟去看了看。“打眼一看就喜欢上了。”崔振硕回忆道。他们还跟着造纸师傅回到位于安徽的纸坊,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完整的手工造纸工艺。
“我俩就是虚荣,没什么文化但是想要有文化。偶然间遇上了传统手工纸,恰好喜欢,就去做了。”杨波虽然这么说,但在之后的四年多时间,二人靠师傅们一个介绍一个,跑了全国大大小小几十家手工纸坊。他们都是北京本地人,没什么花钱的爱好,自认为没太大生活压力。
比起谋生,如何让更多人知道手工纸、知道他们正在做的工作,成了崔振硕当下最在意的事,也是他们最初启动工作室的缘由。
他们创办了一个公众号,除了常规的活动报名通知之外,公众号里最常出现的内容就是“手工纸介绍”,他们有一种展示纸张特性的方式:将一滴墨水滴在纸上,观察墨水晕开的速度和最终呈现出的形状。
△ 不同纸张渲染效果差异很大,厚度和纹理不同的纸张会显示出不同大小以及色层的墨迹。从左到右依次为东巴纸、青檀皮纸、山西麻纸、滇结香皮纸。
不过从数据上看,目前公众号的阅读数并不高,多则几百,少则几十,算不上成功的宣传。每次线下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们都会将公众号二维码名片铺满整页 PPT,邀请在场的观众扫一扫。
相比做自媒体,办线下活动才是他们拿手的事。通过熟人的介绍,从今年 4 月开始,几乎每个周末,崔振硕和杨波都在各种博物馆和公共空间举办或参加各类讲座沙龙。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 1:今日美术馆的浮世绘展览期间,受邀分享和纸与中国纸的渊源;图 2:在公共空间“27 院儿”开办一系列的手工纸主题讲座;图 3:儿童节在首都博物馆,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中国传统纸文化的课。
每次举办活动,他们都会带着百纸匣和一大捆手工纸。每在台上展示完一种纸,他们就会把纸样递给观众们传看,让大家自己去感受纸张的纹理和质感。
参与线下活动的观众有两个共同点,一是特别关心他俩的生存状况,二是特别喜欢“出谋划策”。线下活动结束后,总是会有观众把他俩围起来,为工作室的发展想办法,比如说,要制作什么样的文创、该怎么招志愿者、可以和什么厂商合作。
“有位阿姨跟我们掏心窝子说了好多,我当时就顿悟了,原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产品经理。”崔振硕笑道。
△ 每次“我是楮先生”工作室办线下活动,崔振硕和杨波都会把这个百纸匣摆到台上,里面装着他们目前收集到的所有传统手工纸的样纸卡片,共 100 张。
“拯救”传统手工纸坊
但仅仅是做宣传,对纸坊们来说可能意义没那么大,崔振硕和杨波的另一个工作是探访纸坊。
要想做出好纸,必须要保证好的水源和原材料。云贵和江浙地区多河流,纸坊大都集中在这里,植被丰富的山林地区更是绝佳的选址。在崔振硕和杨波的想象中,纸坊的日常是依山傍水做细活,一派田园诗的景象。但当两人踏上旅途,才发现云贵地区多山,有些地段交通不便,每次去山里的纸坊,都要搭车或租车。
“有一回半夜,我俩在山上迷路了,山里夜间温度非常低,我俩甚至被冻哭了。”崔振硕说。在他们看来,江浙一带的纸坊环境比云贵的更好。
地理位置偏僻之外,造纸的过程也费时费力。杨波觉得,造纸本质上就是一个为生活而劳作的过程,匠人们希望更有效率地造出好产品,换成钱来补贴家用。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员易晓辉用一句诗来总结——手工造纸的步骤就是“沤煮晒漂舂,捞漉抄榨墙”。繁多的工序要求多人协作,因此,传统手工纸坊大都是家庭作坊式,大家分工明确,共同劳作,没有人坐享其成。年轻男子做打浆这种力气活儿,家中的长辈则负责抄制这样需要经验的工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一个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他和团队花了十多年时间做民间手工纸的田野调查,他们发现,中国手工纸的种类非常丰富,不同的地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的纸品,比如说贵州的宣纸或藏区的狼毒纸。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纸坊实景
造出好纸最关键的因素:原材料、水源、有序的传承体系。图 1-3 均为竹纸纸坊,分别是运料、洗料、上墙烘干的步骤;图 4 为安徽皮纸纸坊的抄纸过程。
但事实是,很少有纸坊只生产一种纸,他们也没法仅靠特色产品活下来。根据崔振硕和杨波的观察,大多数纸坊都会选择生产多种纸张,覆盖不同价格区间,以期打开更大的市场。
“比如说,2010 年开始,江西沿山县鹅湖镇为国家图书馆定制生产的连史纸,这种纸有 72 道手工工艺,要一整年才能完成,那人家肯定还需要生产别的纸张作为经济来源嘛。”崔振硕解释道。
据他们所知,近些年,手工纸坊也引入了一些机器,例如,福建长汀铁长乡的毛边纸生产,用机械柴板代替了人工打浆,虽然只替代了一个步骤,效率仍提升了不少。但是机械化程度也需要拿捏。崔振硕说,一些纸坊使用机器的频率太高了,更像一个“造纸工厂”。他们真正想找的是能代表传统手艺和当地造纸特点的纸坊。
不过,目前国内的的纸品市场中,手工纸的市场规模还不到百分之一,手工纸只是在小众的圈子内流通。
崔振硕觉得,现在手工纸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买家和卖家之间互相不认识,需要的人找不到纸,手艺人的手艺无处施展。国内的博物馆会从日本进口一种用做古籍修复的纸,但事实上,国内就有造纸师傅会做,然而,造纸师傅根本不知道有人在找这种纸。
手艺的传承也没那么顺利。年轻人们更愿意选择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已是少数,若是再冒出些偷工减料的念头,造纸师傅们宁愿不教手艺。因此,有些技法就会失传,比如玉扣纸,现在基本已经找不到这种工艺了。
△ 书画修复组张旭光及徒弟,在纪录片中,张旭光曾经吐槽:“现在的绵连纸真是不行。”绵连纸是宣纸中最薄最软的一种,适合用作覆背纸,但是现在要找到和原料搭配的纸非常难,很多古代造纸技艺已经失传。图片来源  | 《我在故宫修文物》
有人可能会想着将这种生意商业化,但在遥远的台北市有过一个不那么成功的例子。几个试图挽救传统手艺的年轻人也曾抱怨过努力被金钱竞争打碎的窘境:他们曾在传统手艺基础上企划一组新的竹编工艺品,但最终被手艺人们抛弃——名声起来后,手艺人们选择了出价更高的合作方。
商业化不是唯一保护手工纸的办法。在中国,传统手工纸本身不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存在很多“非遗匠人”,而如今并没有一个组织去帮助他们传承技术。崔振硕举例说,2014 年时,日本就有师傅申请将和纸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和日本造纸师傅聊的时候,他告诉我说,在日本有造纸的协会,他们有非常完善的对于手工匠人和技术的保障体系。”崔振硕说。
△ 2014 年,“日本传统手抄造纸技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认为造纸术是七世纪上半叶从中国传入日本,“和纸”指的就是日本纸。在福井县今立町大滝的岩间平三郎造纸所,这对长年的搭档协同配合抄制大张纸。制作大张纸时,在纸与纸之间要垫上一层布以便剥离。抄纸帘很重,甚至需要用起重机来操作。图片来源 | nippon.com
△ 越前和纸的制作工艺:从抄纸帘上取出纸浆膜,一张张堆成纸胚(左);用抄纸帘抄起纸浆,缓慢晃动,制成厚薄均匀的纸张(中);传统的抄纸工艺是严冬季节与冷水打交道的艰苦作业(右)。图片来源 | nippon.com
年轻人少,也带来了一些交流上的麻烦。匠人大多不善言辞,和有关部门谈申遗事项的时候就容易说不清楚。留下来的手艺人大多说方言,有时崔振硕和杨波不得不靠着手机里的翻译软件和他们对话。另外,一些手艺人不识字,发票看不明白,也不敢贸然开给买纸的人,只好回复说等他们的孩子放假回家后再补开发票。
尽管存在种种问题,杨波仍然觉得,相比以往,当下是一个对手艺人友好的时代。据他的观察,真正有好手艺的人都过得不错,起码在当地算得上高收入群体,买车也没什么问题。“那些在短视频里一味卖惨的看看就行了,可能都是假的。但更让人气愤的是,有些江湖骗子,靠着在外面说瞎话,过着比匠人更好的生活。”他说。
“我们不仅要开手工纸小卖部,还要打假”
崔振硕和杨波想把手工纸推向更大的圈子,他们决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021 年 5 月,崔振硕从原先的公司离职,开始全身心打理“我是楮先生”工作室。而正式运营一个工作室,必然要涉及到营收问题。他们看到了“手工纸买卖”的商机。“纸坊有他们比较固定的客户群,我们则有另外一些客户。”崔振硕说道。
崔振硕和杨波在工作室里开了个小卖部,他们从纸坊采购纸张,再转卖给需要的人。美术馆、艺术家还有些收藏爱好者都是他们的常客。
△ 《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三集,书画修复组当时正在处理《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图片来源 | 《我在故宫修文物》
△ 书画修复组徐建华及其徒弟。古书画修复是师徒制,徐建华是故宫古书画修复的第二代传人,如今被单位返聘回来带后生,他们每天都要和比自己年纪大的纸打交道。徐建华印象最深的一次是 1977 年作为助手参与修复隋朝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四边用的都是乾隆高丽纸, 但现在故宫库房里的纸都成了文物,他们只能去找相似的替代品。图片来源 | 《我在故宫修文物》
为了扩大受众群体,他们也在筹备文创产品。崔振硕认为,手工纸张也是个性化消费,符合现在的消费趋势。他们最先瞄准的是艺术领域。“我们有一些艺术家朋友,他们会来试纸,之后可能会考虑大家一起做一些产品。”他说。工作室里有一些样品,包括印刷着年画、书法作品的手工纸,纸样册等。
但与此同时,手工纸的文化属性又给了商家编故事的空间。杨波讲起他的“打假”故事时会有些激动。他曾经去一家城里的手工造纸体验坊参观,却发现那里连最基本的造纸步骤都是错的。
对于一切类似“造纸大师”“造纸艺术家”的称号,他们都嗤之以鼻。因为在他们眼中,相比绘画或者写书法,造纸的创造性没那么强,本质是一种工业。
杨波喜欢用酱肘子做类比,并认为这是性质差不多的工作。“酱肘子有非遗是没错,但是你听过做酱肘子的叫自己‘酱肘子艺术家’吗?传承传统文化有必要,但也没必要创造一个假的世外桃源嘛!我们就是要和‘假艺术家’斗争到底!”
不过,崔振硕和杨波还是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在 7 月初的一场沙龙上,杨波说:“我们争取把自己知道的都传播出去,但是我俩知道的也不够多。手工纸的传承不能只靠我俩,否则这事儿迟早会黄。”
未来预想图
×
杨波
崔振硕
 —
Q:未来预想图(Dream Labo)
Y:杨波
C:崔振硕
Q:
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纸算好纸?
C:
对于好纸,我们的评价标准还挺实用导向的,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合适才最重要。纸张的作用很多,书画创作、装裱、印刷古籍、篆刻、书画、碑帖拓印等。瓷青纸一张(35*60cm)一百多块,适合抄经或装帧用。但如果是练字,那可能竹纸更适合,不仅润墨,还便宜,甚至一张才几毛钱。
Q:
最近还有去纸坊吗?
C:
最近疫情不敢去,加上雨季也不太方便。但是一直和纸坊那边有电话联系。等疫情再稳定些,一定是要再去的。另外也是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的线下活动暂停了一些,最近陆陆续续开始做些线上的推广,微店、抖音视频号都开始运营了。
Q:
你们工作室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Y:
活下去就行。我们希望的情况是“楮先生工作室正常运营,暂未倒闭”。话说我俩之前思考过一个问题:一个成年男性,每天能吃多少钱的饭?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一天一千块顶天了。我俩就是本地人,也没什么花大钱的兴趣爱好,所以对于挣大钱没太多想法。
C:
想做一些产品,把手工纸带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可以邀请书法家和画家在纸张上创作或者拓印一些年画,我们甚至想做纸灯!飘在天上的想法可多了,怎么落地才是关键。现在最想要的就是志同道合的人,但至于怎么找,就还是......看眼缘呗!
延伸阅读
文:程悦 | 编辑:邢梦妮
校对:李起光 | 微信编辑:易晓丹
图片提供:“我是楮先生”工作室
喜欢我们的文章就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