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买书,就像我刚学化妆时买口红一样 ”

作者   | 小乐
过去的两周里,我打开的育儿公号文越来越少了。原因很简单,满眼都是童书大促。作为一个吃瓜群众,我看到的是什么呢?
10月23号,某购书平台前当家夫妻吵架的新闻上了热搜。24号开始,各育儿公号开始步伐整齐的加入当当大促,变着花的地毯式推荐几十甚至上百本童书,很巧是不是?
这一波团购的大风还没停下,各出版社自己的优惠,各KOL深情为读库吆喝(我很喜欢读库哈),这几天又开始为双十一敲锣打鼓。我一个急性子,忍不住冲动,写了这篇。虽然我也不想得罪人,但还是得劝大家冷静一点,理智消费,尤其是童书。
首先在前面澄清一下,这篇文章纯属我的个人想法,没有任何相关利益。虽然我们自己不搞团购,不做商业推广,但也不反对育儿公号商业化。这本来就是很符合逻辑的发展轨迹,也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妈妈们突破结构性压制开辟出的一条新路,妈妈创业家(mompreneur)。
在在的不少生活用品,玩具,绘本,我也是参加公号团购买来的,也经常学到有用的信息。但是,对于最近这几波停不下来的营销浪潮, 抱歉我要唱一下反调,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当妈三年在买童书上的教训总结,自我检讨。
买绘本,你交了多少学费?
在在出生之后的所有中文绘本,我都是从国内海淘,或者托朋友,长辈带过来的。因为不能看到书的实物,也不了解他喜欢看什么书,几乎百分之百都是跟风育儿公号的推荐书单,或销售平台的热门排名买的。
因为跨洋带过来不存在 “包邮”一说,我还都算是认真筛选,跟的也都是自认比较靠谱的公号,结果依然是浪费的比例很高。如果只是题材不喜欢也就算了,但是翻译,纸质印刷和内容差劲的也不在少数,这就让我对育儿大V们是不是真看过这些书,和热门排行是怎么来的心生疑问。
孩子刚出生的前几年,家长盲目买书可以理解。丁点大的娃娃,选书没法自主完成,只能我们代劳。而希望孩子喜欢看书,多看书,永远是不会错的。而我们哪儿知道那么小的孩子应该看什么,喜欢看什么书呢。婴幼儿绘本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讲完全是个陌生新世界。于是闭着眼跟风买,有大促就更是义无反顾。
很多绘本国内出版社是以系列为单位引进,销售的,于是一买就几十本,家里瞬间就堆满了。然而事实往往是爹妈买书如山倒,小娃读书如抽丝。我们算过没有,孩子真正会读的书,在我们买的总量里占几分之一?
阅读的起点,是和书的相遇
我自觉算是喜欢看书的人,读书是我每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逛书店也是我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最为有效的放松身心,恢复元气的方式。但真的当我回想起来这样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就觉得人生还挺神奇的。
我从小就不是文静听话的好学生,反而一直是一个做事情三分钟热度,上课不专心听讲,下课不回家写作业,时不当和男生打架的“野丫头”。
但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南京山西路儿童书店。虽然那个书店早就不复存在,但我依然记得那光线不足的小屋,坑洼不平的砖头地面,和满是宝藏的书架。我也记得每年儿童节和生日我妈都会把我丢进店里,让我一次性看个够,然后给我一个比平日高几倍的购买限量让我放肆一次。小学高年级时有一次班上组织捐书,我惊奇的发现自己捐的数量排第一种,在那之前,我以为看书这件事儿上,大家是没啥区别的。
 然后就是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寒暑假。每次假期开始,我都会激动的冲去大伯母家,她的书架里有排列整齐,用牛皮纸包着封面,在书脊上有蓝黑色钢笔手写书名的西方文学经典。那是我这辈子最密集阅读名著的时期。
虽然现在想起来,每本书也只能说出几句话的情节概括,但那种坐在书架前感觉自己坐拥全世界,在沙发上躺着坐着趴着眼睛追着文字奔跑,心情跟着人物情节起伏,脑中展开无限想象的时光,将我和书牢牢的连接在了一起。
我爸妈做的,只是把我带到书架前而已。而和每一本书的相遇,都是 “读书” 这个过程中美好又重要的第一步。那种在茫茫书海中,被一本书吸引目光,产生好奇,继而思前想后,最终捧在手心,抱在胸口,像宝贝一样带回家里的过程,今天的我依然常常经历着。
而现在这种跟着出版社,售书平台,KOL团购这一条营销链条批量买童书的方式,果断的切掉了孩子和书相遇的环节。买书不再是孩子和书之间产生的关系。而是父母和卖家之间的交易关系。
“家长给孩子买书,就像我刚学化妆时买口红一样 ”
在一浪接一浪势头强劲的促销中,育儿达人批发式的推广书单,给每一本或每个系列的评价只有草草几句 ,眼看价格便宜的让人觉得不买天理不容,给孩子买书又让人理直气壮,于是乎,情绪管理来三套,如厕训练买四本,分离焦虑凑个单。成箱的童书三天两头的从天而降,家里的书架迅速填满,那么问题来了:决定你孩子手中捧着什么书,是看书的人,还是卖书的人?
英国当代儿童文学家钱伯斯说过:“只要读过肯定会留下某种影响,正因如此,我们才认为, “读什么”以及“谁要你读什么”,非常重要。为了了解“谁要你读什么” 这个问题,我特地请教了童书出版行业的一个朋友,请她给我分享了一些套路。这其中包括:
  • 花钱找大V推,育儿达人,重点做阅读推广的大V, 甚至和育儿无关的KOL, 各种策略性的组合行动。
  • 如果以一阵子集中出现一本书的推广,那基本是被营销了没跑了。
  • 图书销售网站首页为王,不占首页就看不到,有时候搜索都搜不到,别太把首页排名当真。
  • 很多海外引进的童书翻译质量很差,以为童书的用于简单,谁都能翻译,结果就是错误百出,美感丧失。
  • 书单这种形式 并不能让大家很好地了解里面的任何一本绘本,放一个标题,一两句介绍,童书推荐什么时候门槛这么低了。
  • 爸妈的参与度很低,更别说孩子了。很多时候买书有点像集体无意识,变成了出版社、大v、社群们的操作平台。
朋友给出的建议是:多去童书馆或者少儿图书馆摸摸实体书看一看,买书不要急在一时,很多时候你摸到这个书,其实就不买,买到烂书的几率就低多了。
她还给我打了一个特别妙的比喻:“现在的家长会给你给孩子买书,就像我当初刚学化妆时候买口红一样,我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网红小姐姐推荐什么我就买什么,人家说什么颜色你一定要拥有,我就想拥有。” 
跟风买童书,是因为我们焦虑,还是孩子想要?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读书重要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是通往更大的世界,更多的知识的一种能力。近年来呼吁儿童阅读,亲子共读重要性的声音越来越多,于是家长越来越在意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好像读书也有个敏感期似的,生怕错过。
一旦因为“怕”而做事情,就容易跑偏。这也是跟风买童书这件事儿让我很不安的一个因素。选择读什么书是一种权利,购买也是一种权利。当这项权利总是被家长行使,孩子的权利就可能被剥夺了。
直升机家长,密集养育,铲雪车家长都是美国这几年蔓延开,也广受批判的育儿方式。在我看来,这些不同的称号下共通的一个问题是父母的代劳和控制,孩子的生活中越来越少的事情是他们想要的,自己掌控的,对他而言有意义的,他真的在乎的。越来越多的,是我们代劳的,我们决定好的,我们觉得重要的强赛给他们的。
看书是私人的事情,从小就是。从两三岁开始,孩子就有了对自我,对独立的要求。他们对看书,有自己的主张和偏好,把选择读什么书的权利留给他们自己,是几乎零风险的放手。让孩子自行探索,体会,让他们 fall in love with reading。
当读书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件可以自由选择,自我掌控,被父母尊重,在亲子共读时和父母又能享受亲密时光的事情,那么热爱阅读的种子就被种下了。在未来的人生里,没有人可以将这样的热爱浇灭,没有人可以将这种习惯夺走。
我们要做的只是给足这个空间,浇灌这个方式,培养他们内心滋生的需要书,寻找书的渴望,和书相遇的喜悦。在某一个阶段是不是读的比其他孩子多,是不是读了具体哪一本,哪一系列的书一点都不重要。没有任何一本书是不可以被错过的。还记得么?做园丁,不要作木匠。
成年人通过书单给自己买书无可厚非。但是孩子还在形成和书的关系的时期,越少虚拟和抽象,越多具体的体验,内在的驱动,就越能进入生命。就算是成年人,那种在书店,图书馆里,被书架包围,放心的让自己流连在纸张,文字之间,心里都是美滋滋的,那个情境下自然生出对书籍,知识,文学的渴求和抱着手机看书单,或者莫名被快递投喂一箱书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让孩子选书,他在告诉你他是谁
每个人对书的选择,很大程度上都展示了他是谁,孩子也一样。
首先,小孩子读书有一些年龄阶段相关的特性,比如他们喜欢重复读一本或几本书,而不是读很多书,每本读过就算。而这几本是哪几本?全天下只有他自己知道。
也正因为此,观察孩子选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了解孩子的过程。而和他一起聊聊他的选择,有更多交流, 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好奇和尊重,本就是对我们和她们关系的滋养。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能看到自己孩子的发展阶段,也能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些都是了解他们的机会。
如果我们也喜欢阅读,那就更好了, 聊聊彼此喜欢什么书,什么作者,为什么,也许会成为贯穿我们一生的情感纽带。就算推荐书单的大V们再权威,再专业,再真心,那也是基于她的经验,她的孩子,她的知识体系而得出的。如果因为商家大促,批发式的跟风买书错失了了解孩子,和孩子连接的机会,多可惜。
我们是谁,比我们对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Esther Wojcicki是一名记者,也是一名硅谷名妈。说她是硅谷名妈是因为她实在太擅长养育/教育。她不仅是Palo Alto 高中新闻写作老师,培养出众多人才,在和丈夫Stanley Wojcicki, 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的婚姻中,共同养育的三个女儿也都是厉害角色。
她们 分别是Anne, 著名的基因测序公司23andme的联合创始人和CEO;Susan, youtube 的CEO;和Janet, 人类学家,UCSF 副教授。Esther曾经和虎妈在一个论坛展开辩论,批判指出虎妈的做法给孩子带来痛苦,剥夺了孩子内在动力,并且让自己无法享受当母亲。
Esther在今年出版了How to Raise Successful People 。这本书介绍了她的养育理念。信任,尊重,独立,合作,善良(TRICK: trust, respect, independence, collaboration, kindness)。这套理念看起来简洁明了,她的叙述和论证也很详细,但我读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很佩服,但难执行。
为什么呢?因为整本书从头到尾,我看到的,都不是她对孩子怎么做,而是她本就是这样的人,她所提出的这些要素,只不过是“她是谁” 的一个外在表达。
比如她提到自己的消费观:只买需要的, 而非想要的 ( buy what we need, not what we want)。她们如果一家人出去吃晚饭,从不点饮料和开胃菜。而在她三个女儿写的前言中就说到, 妈妈消费观非常理性,家庭最重要支出是教育和旅行,但是旅行都住最便宜的旅馆,用各种打折券,她们眼中的妈妈从不拖延,行动力极强,追求公平正义无所畏惧,是个热心肠,真心在乎自己的学生。
Esther的这本书让我最大的收获是,少想我要对孩子提什么期待,做什么事情,多想想我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并且努力做到。同样,很多关于儿童阅读的研究都发现,和孩子是否喜欢读书相关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家长是否爱读书。
如果我们整天抱着手机对着电脑,指望多买书孩子就能喜欢读书,多读书,这条路能走的远么?反之,如果家长自己享受阅读,手中经常有书,那么孩子喜欢读书就会是很自然的事情。
黎戈在《小鸟睡在我身旁》里有很多关于她女儿阅读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
”很多人问我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事,我很茫然无措,不知如何作答。事实上,我不是在教育,只是在分享;是平级经验传输,而非高高在上的指引。就像你吃了一个好的馆子,忍不住想带亲戚朋友去吃一样,并没有刻意想提升对方的饮食品味,建立良好的餐饮习惯,只是本能的分享欲。“
这种以身作则影响孩子阅读习惯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以身作则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我观察到一种逐渐被广泛接受的“绘本万能论”。什么意思?就是说很多生活中父母不知如何解决的孩子的问题,经历的挑战,常指望看看相关题材的绘本就能解决。很多公号也常常分主题推荐绘本书单,比如如厕训练书单,刷牙书单,情绪管理书单。
这个办法行不行得通?有时候很有帮助,绘本是很好的辅助工具。但有时候就不行了。什么情况下呢?就是当我们不把绘本当辅助工具,过度依赖绘本的时候。
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那些在我们自己的成长中经历有限,自己也没想清楚,无法从容面对的一些话题,比如性教育,比如生活在海外的孩子们的种族话题,比如霸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内心如果对这些话题是慌张的,逃避的,抗拒的,那么就算手里拿着绘本,也会说的别别扭扭,无法深入讨论,也就达不到真正的教育意义。
第二是一些我们已经养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却想教给孩子一套全新的方法的时候。比如情绪管理,如果家长自身对情绪就很抗拒,无法接受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对着孩子读再多体验,命名,接受,表达,管理情绪的绘本,你的一声 “不准哭”,可能就把绘本里那些春风化雨直接清零了。
给孩子读什么书,其实本来应该是自己或家庭三观的一个自然延伸,我们的观念,言行和给孩子选择的书籍都应该是相互一致的,匹配的。书籍只是“我是谁,我们是谁“ 的一个外在表达。另一个妈妈,另一个家庭喜欢的书,另一个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有着其特殊文化烙印的书,买之前还是要多做做功课才好。
育儿中那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还是得自己坦然面对,了解和思考,言行一致,这种情况下,就算不读绘本也能解决问题。而如果我们自己不愿意去弄懂,想让绘本替代我们的思考和言传身教,那能有多大作用就很难讲了。 
过度消费,留给孩子的是什么?
书也好,玩具也好,衣服也好,今天大部分家长,多多少少都有过度消费的倾向。尤其对于新手家长,该买什么,买多少,什么时候买,这都是需要花时间和交学费来慢慢学习的。给小娃娃买的东西,比起未来上补习班,夏令营,出国留学来说,已经算不贵的了。而这其中,活动期间买书更是白菜价。于是宁滥勿缺,十几几十本的下单。我们确实享受了消费的快感,也有一种“给孩子买书的钱不能省”的理直气壮。但父母这样做,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
过度消费带来的物质堆叠本身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哪怕是书。前面说过,我们都可以算算孩子真正看的书占我们购买的总量的几分之一。在没有看到,孩子没提需求,没有参与意见的情况下就成箱的送到家,对孩子而言,可能更多的是不知宝贵,浅尝辄止,事不关己了。
著名的阅读和大脑科学学者Maryanne Wolf 在她的Reader, Come Home 一书里,用一章强调了深度阅读 (deep reading)的重要性。深度阅读的核心要素是缓慢的,更长时间的认知过程。而它对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的养成极其重要。当我们用大量良莠不齐的童书去轰炸孩子的注意力,深度阅读只怕是越来越稀缺。
而作为一个曾经研究环境的人,如果说这个学科中有几条基本核心原则,那么其中一条就是人口爆炸加上过度消费,通向的就是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灾难。当我们离开时,把怎样的地球留给孩子,和我们活着时候的如何消费,是有关联的。大量的“消费需求“是被制造出来的。当消费已经成了省钱,成了娱乐,成了过节,我们是不是已经病了?
读自己的书,长出自己的样子
所以我们别再给孩子买书了么?当然不是,我既支持给孩子买书,也支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反对的,是不理智的的跟风在孩子不参与的情况下批发式的网购童书。
我支持去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看到,摸到书,让我们看他眼中的光,嘴角的笑。我希望买书是看书的人,也就是孩子主导,父母辅助的过程。我更赞成家长自己爱看书,与孩子一起寻书,和孩子一起看书,并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了解,交流,联结。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拒绝一切推荐。需要思考的是,她人的书单对于我们给孩子买书是替代还是补充?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有丰富的和书面对面接触的体验,书单只是一个参考,一个拓展,是我们常逛书店和图书馆之外的一个补充,那很好。反之,如果给孩子买什么书很大程度上依赖公号给出的书单,孩子生活中也没有很多和书一手接触的经历,那就要冷静一下了。
当然,不是说所有公号的书单都只是营销。也有公号对童书的理解深入,推荐用心,不人云亦云。如果这个作者也是你长期了解,和你们家庭的文化接近,三观契合,那当然可参考性就更大。
在今天这样资本无孔不入的商业社会,做营销,搞团购完全无可厚非。卖家的本份是卖货,大V的本份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我们在这不讨论,但父母的本分绝不是照单全收。什么是对自己的孩子最好,最合适的,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守住底线。
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出自己的样子,成为有创意的,有独立想法的个体。如果进入他的生活,观念,知识体系的东西越来越同质化,比如读大促时批发式买的书,按照旅行攻略去同样的目的地,上一样的课后班在线课,那么这些孩子最后长成的的那个人,有多大程度会是自己的独特的样子,又有多大程度,是被“卖家”生产出的样子?
-推荐阅读-
女性主义一路高歌,妈妈的憋屈无人可说
- 版权声明 -
文章版权归成长合作社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方法请见下拉菜单
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