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进入2021年以来,中国面向阿巴尼斯孟等南亚国家,推出一系列多边合作机制,由于印度缺席,甚至出现无“印”良品式的多边合作平台。
本文共3274
阅读预计8分钟
作者 | Bipin Ghimire, Apoorva Pathak
编译 | 叶维杰
审校 | 陈安澜 穆祎璠
编辑 | 穆祎璠 陈卓
  导言  
进入2021年以来,中国面向阿巴尼斯孟等南亚国家,推出一系列多边合作机制,由于印度缺席,甚至出现无“印”良品式的多边合作平台。对此,印度究竟怎么看?一方面,印度战略界透露出一种“果然不出我所料”的神色,声称中国终于把包围遏制印度的“阴谋”坐实。另一方面,印方也体现出“叶公好龙”的惶恐,毕竟从前捕风捉影的阴谋论是自己吓自己,而今南亚地区真出现中国倡导的多边机制,反而衬托出印经营“后花园”的无能与无力。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面向南亚的应急、减贫、农村电商的合作,均以开放、包容为原则,此前曾诚邀印度参与,以后也不排斥印度加入。在这种背景下,印度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选择刻意曲解中国善意,继续以对抗思维联美遏华,这不仅与印自身抗疫、发展的迫切需要背道而驰,恐怕也会成为区域的新不稳定因素。南亚研究小组特此编译此文,供读者参考批判。
近几个月来,中国为经略南亚,已经打出一套组合拳。先是4月2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主持召开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六国外长视频会议,但印度、不丹、马尔代夫并未出席。到了7月,中国南亚国家应急物资储备库、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又在成都和重庆相继正式启用,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同阿巴尼斯孟驻华大使悉数共同出席仪式。中国意在通过这些机制帮助南亚邻国共渡难关,尤其是在新冠疫苗接种和扶贫工作方面伸出援手。
应急物资储备库旨在以疫苗开发与分配的通用解决方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同时也为气候变化引发的突发灾害提供应急储备。而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则旨在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助力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减贫攻坚。要解决这些问题,各国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也表明中国希望与南亚国家谋划长远、密切接触。尽管中国的这些举措对整个南亚区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域内主流媒体和智库对此却并未特别关注。
一、中国的南亚利益是什么?
中国保有南亚利益其实并非新鲜事。南亚对中国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全球风云变幻的地缘战略大局下尤是如此。首先,从地理上看,南亚位于东亚和能矿资源丰富的中东之间。当前,中国的贸易和经济活动仍主要依赖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海上通道,因此中国势必需要增加面向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而印度迄今为止仍在主导该地区。
其次,许多南亚国家,如阿富汗、孟加拉、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均已深度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BRI),期待“一带一路”为各自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在“一带一路”倡议常在南亚遭到媒体攻讦和学术批判的背景下,中国希望不断接触并劝诱这些国家,以维持其南亚域内新拓展的战略空间。因此,当印度优先供给国内需求而暂停向邻国出口新冠疫苗时,中国立即借机填补空白输出急需的疫苗,这成功塑造了“友好邻国”形象。这也为中国与南亚各国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氛围。从战略上讲,这些举措非常利于中国提升自身软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并助力其“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使中国在南亚地区更好对冲、制衡印度强势的政经影响力。
第三,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莫迪政府大肆打压中国商业利益以来,中印关系2021年继续恶化。意识到形势紧迫,印度已携手日本、澳大利亚,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四国集团。印度著名战略学家拉贾·莫汉(Raja Mohan)认为四国集团并非选边站队,反而有利于印度实现战略自主。印度支持印太战略,并与美、澳、日海军定期举行联合军演,均表明印美正在战略趋近——毕竟向美国靠拢有助于印度抗衡中国日益强大的军力。
印度将政策重心从周边邻国转移至更广阔的全球舞台,而中国则希望借机加强经略南亚的力度,似乎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新的区域集团以抗衡印度的区域主导地位。印度著名智库观察家基金会(ORF)甚至将中国在南亚日益频繁的动作视为“中国版四国集团”登场的前兆。
二、中国—南亚日益密切的联系意味着什么?

显然,中国与阿、巴、尼、斯、孟共建的新合作伙伴关系势必冲击南亚现存的区域合作机制。
中国200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简称“南盟”)的观察员国后,一直试图成为南盟正式成员。为此,中国还向南盟发展基金捐款30万美元。然而,在印度的长期阻挠下,中国一直无法实现成为南盟正式成员国的愿望。不过,印度虽然一直阻挠中国加入南盟,但自己又不愿真正领导南盟,导致南盟长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成为著名学者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口中“动荡非增长”的受害者。
原定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南盟峰会自2014年以来一直未能举行,主要原因是印度反对在巴基斯坦召开峰会。在外交上,印度长期不遗余力试图孤立巴基斯坦,指责巴牵涉跨境恐怖主义,对地区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由于印巴两国互相敌对,南盟各项议程一直不断受阻,陷入长期停滞状态。由于南盟议程陷入僵局,南亚诸国逐渐对除此以外的区域性平台持开放态度,这为中国主导的机制和政经影响力进入南亚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除南盟外,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是南亚地区另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区域性合作组织。自 1997 年成立以来,这个组织就致力于为孟加拉国、不丹、印度、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等成员国提供合作发展平台。南盟停摆后,BIMSTEC一直被视为“替代品”,但从绩效上看,它在促进南亚地区整合方面却并没有什么突出贡献。
在当前局势下,中国主导的“去印(minus-India)”倡议冲击南亚现有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可能性不可小觑。尤其是在南盟和BIMSTEC未来进程尚不确定之际,印度大概率将中国倡导的新平台视为对其区域一体化议程的直接挑战。
在这种场景下,印中间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竞争势必加剧——毕竟,前者是南亚地区传统强国,而后者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快速崛起、飞速提升。中巴更频繁、紧密的战略互动将使印度更难在外交上维持在南亚地区的固有影响力。此外,这种合作也使巴基斯坦面对地区经济和政治事务更为自信,也更具话语权。这对试图从外交层面孤立巴基斯坦的印度来说可能是一记重拳。
中国倡导共建应急物资储备库、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可谓“一石二鸟”之举,颇具象征性意义。一方面,这既是对印度反对中国加入南盟的有力回应,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有能力在印度周边建立替代性的区域多边组织。通过些倡议,中国成功宣示——南亚不再是印度只手遮天的“一言堂”。
另一方面,中国也向西方强国传达出一个信息,即中国在南亚仍备受信赖,有能力与志同道合的国家携手共建多边机制,并以此巩固自身地位。此次中国主导的合作新倡议有力回应了外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批评,表明中国在经济发展合作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这些倡议也表明,中国正在努力应对“后疫情时代”美西方国家在全球层面孤立中国的企图。
在变动不居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印度更应加快恢复并推进南盟和BIMSTEC等既有的区域组织的议程,以更好保护其利益和南亚地区的整体繁荣。西方大国,尤其是七国集团,也应尽快完善最近在七国集团峰会上宣布的经济援助机制。
作者简介:
Bipin Ghimire为新德里南亚大学国际关系博士生。
Apoorva Pathak为新德里南亚大学法律研究系博士生。
本文编译自The Diplomat 网站2021年7月30日文章,原标题为 China Is Providing an Alternative Regional Framework for South Asia
扩展阅读:
 更多内容请见↓ 
背景简介文章2021年8月26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南亚研究通讯 重磅 | 印学者:中国正在大搞“无印良品”,全面加强对印围堵),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孙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