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中搜索小坡生活小程序,查看新加坡生活分类信息|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10月3日新增确诊病例2057起,含本土病例2049起,累计10万3843起。
其中社区病例为1676起,373起来自客工宿舍,其余8起则是境外输入病例。
本地再有6名年长者死于冠病并发症,死者年龄介于68岁至91岁,累积死亡病例为113起。
本期疫情报道重点为:
一、新加坡九月底Rt有效传染数高达1.53
二、科兴、中国国药接种逾20万剂
三、医疗资源增容
四、部长对清零派和共存派喊话
五、深红区维持在12个
六、昨天通报4起死亡病例
七、昨增孩童病例119人
八、重症人数比前一天增18人
九、普通住院病患少22人
九月底Rt有效传染数高达1.53
根据Our World in Data信息,新加坡9月29日的有效传染数(Rt)为1.53。
有效传染数指的是,采取了防疫措施后的传播平均数。
换句话说,在目前的措施下,每100人会传给153人,传染圈在扩大。
我们仔细看6月1日以来的数据:
在7月7日之前,新加坡Rt基本在1.0以下,除了6月14日至19日这几天处于1.0至1.05之间。6月9日Rt甚至已经低至0.61的水平。
6月21日恢复堂食。七月中旬,先后出现KTV感染群、裕廊渔港感染群,Rt激增至7月19日的2.53,为历史新高,每100人传染253人。
7月22日禁止堂食。到了8月10日,Rt降至新低,为0.67。
8月10日开放。Rt开始攀升,先后出现巴士转换站感染群、白沙浮感染群、牛车水大厦感染群。到了9月10日,Rt达到1.86。
之后,逐渐下降。图表中最新数据是9月29日的1.53,每100人传播153人;此时已开始出现客工宿舍感染群。
9月27日开始,限制堂食、居家办公、居家学习,应该会对Rt有所作用。但是,本轮限制措施十分温和,不太可能出现前几次限制所能带来相当显著的收紧效果。
昨天本土病例新增2350起,如果按Rt=1.1推算,那么今天很可能新增2600起左右;按1.2推算,就2800起左右;按1.3推断,就3100起左右。 
科兴、中国国药疫苗
接种剂量破20万剂
截至10月1日,新加坡人口85%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82%人口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在国家疫苗接种计划下,一共459万4688人接种了辉瑞/复必泰、莫德纳疫苗,累计接种923万5990剂,比前一天增3万1134剂,其中197人为首剂,9743人为第二剂,2万1194人为加强针。
至于世卫组织批准紧急使用的其他疫苗(科兴、中国国药),则累计10万2915人接种,接种剂量为20万零358剂,比前一天增1825剂,其中包括加强针以及首剂施打mRNA疫苗,第二剂改用灭活疫苗的。 
累计25万8043人已接种加强针
过去14天,61岁以上新增病例(见下图)持续增加。
普通隔离病房的61岁以上住院病人(见下图)也持续增加。
年长者转重症的风险较高,尤其是未有疫苗保护的。
截至10月1日,逾50万名六旬以上年长者已接到当局的加强针接种邀请,累计接种加强剂25万8043剂。
从昨天起,新加坡开始陆续邀请50岁至59岁人群接种加强针。
10月2日,卫生部透露,从5月1日至10月1日,重症和死亡病例当中,0.12%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1.12%部分接种,1.67%未接种。
各年龄层的具体情况如下:
重症、死亡病例疫苗接种情况
80岁以上年长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当中,1.85%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5.88%部分接种,14.15%未接种。
70至79岁年长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当中,0.67%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4.23%部分接种,7.56%未接种。
60至69岁年龄组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当中,0.07%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2.91%部分接种,5.56%未接种。
50至59岁年龄组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当中,0.02%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1.59%部分接种,1.93%未接种。
40至49岁年龄组,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部分接种的没有出现重症或死亡;出现重症和死亡的当中,1.07%未接种。
30至39岁年龄组,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部分接种的没有出现重症或死亡;出现重症和死亡的当中,0.70%未接种。
20至29岁年龄组,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部分接种的没有出现重症或死亡;出现重症和死亡的当中,0.16%未接种。
13至19岁年龄组无论有无接种疫苗,皆未出现重症或死亡。
0至12岁年龄组未接种疫苗,未出现重症或死亡。
医疗资源增容
10月2日,卫生部长王乙康介绍目前医疗资源使用情况和增容情况如下:
部长对清零派和共存派发话
10月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跨部门抗疫小组联合组长、财政部长黄循财对本国的清零派和共存派发话。
清零派要求重新封锁,压低疫情曲线;黄循财说,新加坡疫苗接种率很高,无须再关注新增病例有多少,应该关注的确诊医疗系统能照顾好重症病人,减少死亡病例。
共存派要求尽快开放;黄循财重申,重新开放的整体策略没有改变,目前所作,只是争取时间调整医疗系统和增容。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其实,这个信息并非首次发出,但很多人之前没注意。
黄循财说,去年尚未有疫苗的保护时,欧洲许多国家出现大规模疫情,死伤惨重。
但,它们人口之后获得自然免疫。后来,它们恢复大型活动,疫情并未反弹。
但是,新加坡社区在本波之前,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疫情,人口并未形成自然免疫。
在本波疫情开始之前,新加坡大部分人口已有疫苗保护,因此,不会出现欧洲去年那种群死群病的惨状。 
黄循财表示,新加坡重新开放的整体策略不变。
他说,新加坡可能会在几个月后,疫情趋向稳定,能够更加自信地重新开放,不用担心出现新一波疫情。
本波能否在年底之前结束
在这波疫情之前,八成人口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目前,五旬以上人口开始接种加强针,不久将来,医护人员和前线人员有可能也要开打加强针。
除了疫苗保护,本波疫情会增强本地的自然免疫。
本波疫情高达98%的确诊人员是无症状或轻症。这些是已经确诊的,应该还有更多是不但毫无症状而不自知,甚至体内病毒早已尽数脱落,连核酸检测都测不出来,只有血清抗体才检得出阳性。
《新加坡眼》注意到,许多国家的疫情从爆发到下降,通常要花两三月时间。
新加坡的本波疫情,有可能在本月底达到峰值,十一月初开始缓缓下降,到了十二月下旬降至二三百起。
如果顺利过渡到每天二三百起,而且仍然98%左右为轻症和无症状,到了圣诞节之后、元旦之前,很可能会有一次新的开放,而且是大范围的开放,包括开放国际旅游、大型宴会等。
到了明年,应该会有合适孩童的疫苗,也会有新的抗体药或其他针对性的药物。
深红区维持在12个
10月2日发布的疫情地图显示,最高警戒级别的深红区维持在12个,与前一天的相同,分别为:
东部和东北部:淡滨尼东、勿洛北、芽笼东、阿裕尼、盛港镇中心
北部:兀兰东、圣诺哥南、北海岸
西部:裕廊河、建德、裕廊西中心、云南 
昨天通报4起死亡病例
新加坡卫生部昨天通报4起死亡病例,三女一男,年龄介于55岁至80岁,皆为新加坡公民。
四人皆未接种疫苗,有基础病病史。
这4起死亡病例,3起发生在10月1日,1起10月2日。
根据《新加坡眼》统计,从卫生部通报死亡病例的疫苗接种情况以来,新加坡一共出现74起病例,分布如下:
从身体健康情况看,九成以上是有基础病病史的;从疫苗接种情况看,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有14人,占18.9%。
此14人皆为皆为有多种基础病病史的年长者,其中多数为八九旬高龄老人。 
总体病死率升至0.105%
从2020年1月23日出现首起病例,至10月2日,新加坡一共出现10万1786起确诊病例,其中107起死亡,病死率从前一天的0.104%升至0.105%。 
分解到社区病例层级,病死率为0.278%(见上图),社区病例绝大多数在60岁以上有基础病人员。
10月2日,本波疫情的总体病死率从前一天的0.182%降至0.181%,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为0.058%。换句话说,本波疫情总体上病死率是之前的3.12倍左右。
本波疫情的社区病例至今出现70起死亡病例,病死率从前一天的0.215%降至0.214%,是本波之前社区病例病死率的23%。
目前社区病例的病死率比去年低,一个原因是疫苗的保护作用,另一个原因是病程未完全发展。
另,本波主流病毒为德尔塔,去年是原始病毒。有人认为,德尔塔传染性很强,但烈性比原始病毒低,
希望本波疫情病死率能维持在上一波的病死率以下。究竟如何发展,目前言之尚早。
《新加坡眼》盘点自8月18日以来的确诊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我们密切关注接下来两三周重症和死亡病例的走势。 
过去28天新增病例
病情轻重与疫苗接种的关系
在过去28天内,新加坡新增3万3155起本土病例,其中3万2549人(98.2%)为无症状或轻症,504起(1.5%)曾为/现为输氧重症,53起(0.2%)曾为/现为ICU重症,累计49人(0.1%)死亡。百分比数据四舍五入。
输氧重症和ICU重症合计557人,约49.4%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约50.6%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死亡49人,36人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13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根据卫生部信息,大多数输氧病例在输氧二天至五天之后,病情转轻,不再需要氧气支持。 
新加坡昨增孩童病例119人
新加坡昨增0岁至11岁孩童病例119人,比前一天少41人。昨天是小一至小五生居家学习、小六生居家备考第六天。
普通隔离病房住院病人则有0岁至11岁孩童76人,比前一天少7人。
居家康复不适用于0岁至11岁孩童。
虽然9月27日已启动居家学习、居家备考,但是病毒有潜伏期,目前仍须几天才能把9月27日之前感染的逐一测出来。
从明天(10月4日)左右之后,希望能见到新增确诊孩童人数逐步下降;然后再过几天,希望能见到住院孩童人数同比例下降。 
10月2日疫情报道
新增2356起确诊
现在回顾新加坡卫生部昨夜通报的疫情数据。
10月2日通报新增确诊2356起,累计10万1786起,破10万起。
在昨天的新增病例当中,境外输入6起,本土病例2350起,其中包括客工宿舍病例412起。
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年龄分布
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年龄分布如下:
近期新增本地社区病例年龄分布如下:
近期新增客工宿舍病例年龄分布如下:
重症人数比前一天再增18人
截至10月2日中午1200时,ICU重症病房有31人,比前一天少3人;需氧重症243人,比前一天增21人。
ICU重症病患和输氧重症病患的年龄分布如下:
输氧重症和ICU重症合计274人,比前一天再增18人;其中233人(85%)为六旬以上年长者。
新加坡目前已开130个ICU重症病床,在用31个。
输氧重症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离病房,并不使用ICU,用的是面罩式呼吸机,无创,无须建立人工气道,不插管。
备用ICU重症病床还有1200个左右。不过,如果被迫开启这1200个ICU床位,将严重影响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行。 
普通住院病患1100人
普通隔离病房住院病例比前一天少22人,为1100人。按年龄分布如下: 
普通隔离病房住院病例当中,0岁至11岁儿童比前一天增14人,有90人,占8%。
过去几天普通隔离病房的住院情况是这样的:
尽管普通病房住院人数增幅相对来说不大,但是它绝对数高,对医疗资源也会形成压力。 
在社区护理/康复中心/居家康复的
轻症、无症状病例1万9530起
在社区护理/康复中心、在居家康复的轻症和无症状病例增683起,为1万9530起。
确诊病患昨天从医院出院109人,累计6374人;从社区护理/康复中心、居家康复病愈1494人,累计7万4353人。
死亡病例新增4起,累计107起。 
相关阅读:
编辑:ABC
《新加坡眼》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内容!
或直接搜”新加坡眼“也可以找到我们的视频号~
— END —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