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Wapi。

上周发了美国两岁女童小可莉死亡的案件,可先点击阅读:
(可莉与凯西)
她妈妈可太会撒谎啦!为了不影响案情的连续性,我在那两篇中没有展开聊凯西说谎的部分。今天这篇属#那些我悟出的道理#系列,以前还讨论过美貌、情感等话题。
很多案件里的当事人为了不承担法律责任或者不遭到世人谴责,会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即便在证据面前也咬死不改,这太正常了。所以我们听凶手陈述自己的动机时要特别小心,不要被他们愚弄。
我每次在看其他作者写的文章时,总会问清楚,你写的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不能把案件中某个人的言语直接当成事实来陈述,这会误导读者。特别对于有争议而没有其他事实佐证的观点,我们必须得加上“某某声称”,让读者知道这只是某一方的说法。
当然,我今天要写的不是那些为了脱罪说谎的人,而是另一些更离奇的谎话精。他们活在自己多年精心编造的谎言中,虚构了许多看似毫无意义、也没必要的人和事。
这些谎话精男女都有,譬如有我写过的冒充国安诓骗两个跟班替他杀害女友的洪某(虚构身份成瘾后的疯狂与残忍| 谁要“叫醒”他,谁就是他的敌人),譬如从伪造高中成绩开始一直到伪造读大学、当医生的珍妮弗·潘(乖巧女儿雇凶弑亲,“优等生”身份背后竟是编织多年的弥天大谎……),譬如向除了家人外的所有人虚构白富美人设的木岛佳苗(以结婚之名诈骗十人、谋杀三人、敛财一亿的女“海王”:木岛佳苗(上)),譬如在谋杀林俊前两年就开始精心虚构神秘男子的卢卡(加拿大林俊案 | 一个疯子,一把冰锥)。
当然,现实中也有许多病态说谎强迫症患者,他们并不犯罪,只是控制不住喜欢说谎,自己也对此很苦恼。
(本文字数:11,212)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我前不久写了凯西涉嫌杀害两岁女儿的案子,关于她的素材也比较丰富,所以就以她为例。
(凯西) 
凯西高中辍学后没有工作,但对所有人谎称自己在环球影城当白领。保安不让她进公司大门,她却依然敢带警察进“办公楼”找“同事”。
大多数人哪怕再嘴硬,发现谎言即将被拆穿,还是会低下头服软。这是一个自己把危楼(谎言)炸掉,又在废墟上重建真相的过程。承认自己说谎的过程肯定不好受,但总比这楼不知哪天自己倒了好,多半会造成更可怕的后果。
凯西不同于常人。哪怕这楼已经摇摇欲坠,她还是竭力维护。
虽然我们不知道凯西童年的事,但她的说谎历史由来已久。
有记者和网友挖掘了她的一生,发现她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宏大的谎言世界,里面至少有十几个虚构人物,个个都有全套的人生背景。她总是向家人朋友(主要是她妈)提起这些人。
譬如,她说她在环球影城的老板叫Thomas Manly ,经常会和她争论工作问题,后来和某个女性结婚了。还有个女同事叫Juliette Lewis ,和自己关系最好,Juliette有个女儿叫Annabelle。Juliette Lewis常常做志愿者工作。
有趣的是,她甚至真的带辛迪去和这些“人”见面。假人怎么能见到呢?她最终不过是用另一个谎言让“见面”流产。
(辛迪,凯西和可莉)
譬如有次凯西带辛迪去帮Juliette筹集慈善资金,结果等了一个半小时,Juliette Lewis都没有出现。再后来,凯西就称Juliette去纽约了,让这个角色领了便当。
凯西还总对她妈妈说起一个前男友叫Jeff Hopkins,在加州工作过,很有钱;Jeff有个儿子和可莉差不多大,叫Zachary,两个孩子经常一起玩。辛迪看到凯西手机上存了一个男子和小男孩合影,备注名“男友”。凯西还说起Jeff Hopkins的妈妈再婚了,后来又得了癌症等细节。有年圣诞节为了见Hopkins和他妈,辛迪特意烤了个蛋糕,但就在最后一刻,凯西说对方临时取消见面。
后来警方发现,凯西的中学里确实有个男生叫Jeff Hopkins,但两人只是普通校友,毕业后再无联系,这些年只在酒吧里撞见过一次。
凯西把她妈妈耍得团团转,是为了捉弄她吗?不是。
凯西只是以此来无限拉近谎言和现实的距离,致力于增加自己的可信度。
辛迪或许有时也会怀疑,但再一想,如果是假的,女儿怎么敢带我去见呢?怎么会让我烤蛋糕呢?不可能,不可能,所以她也迷惑了。
为了分析这类谎话精的心理成因,我再详细讨论几个凯西的核心谎言,看看她和她母亲的表现。
凯西的谎言

   一,高中辍学
凯西高中时不好好学习,被学校开除,但她一直对父母隐瞒这件事,还假装每天出去读书。一直隐瞒到何时呢?高中毕业典礼前一天。
(凯西的父母)
那天,她母亲忙着在家准备第二天庆祝凯西毕业的派对,邀请了许多亲朋好友来参加。凯西突然告诉她妈,她没法参加毕业典礼了,原因是学校弄错了。
一般来说,正常母亲听说后肯定会大为震惊,至少也会不解,去向学校核实。但是猜猜辛迪怎么做?她竟然当作什么都没发生,按原计划“自豪地”举办了派对。在派对上,凯西对所有人撒谎,她高中毕业了,只是因为可恶的学校失误,导致她不能参加毕业典礼。
二,被掩盖的怀孕
2005年下半年,凯西的哥哥李在举办婚礼时,发现凯西穿上礼服后像怀孕了。他问了妈妈这件事。辛迪却完全否认了。她告诉李:“凯西告诉我们(她和乔治),她得先和人做爱才能怀孕,而她从未和任何人做过。”
这显然不是真的。当时凯西已经在和格伦德公开恋爱,此前也有过不少男友,并据她闺蜜说,她也和其他人发生过一夜情。看妈妈说得这么斩钉截铁,李也不再说什么。
(凯西和未婚夫格伦德
但是没过几天,凯西就把可莉生了下来。李后来很生气,觉得是妈妈和凯西合伙骗自己,导致自己作为舅舅都没第一时间见到出生的可莉。
由此可见,凯西明知这事迟早瞒不住,也没有及早处理,只是靠一个又一个谎言来拖延。
三,虚构保姆
大家知道,凭空想出那么多谎言是很累的,简直就跟每天写一本小说似的,所以这些说谎者不约而同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加工。
凯西把她常吃的药物Xanny拟人化为一个替她看孩子的保姆,还对她妈绘声绘色描述,这个保姆25岁,长得特别美,来奥兰多是为了上大学,和凯西的前男友谈过恋爱。(她的潜台词似乎是,妈,你看,念大学也没用啊,最后还是给我当保姆。)
那么这个保姆Zenaida Gonzales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经过网友的考证,在安东尼家住的那个街区附近,一头住着一个叫Zenaida Almodovar的人,另一头住着一个叫Peter Gonzales的人。凯西很可能是把这两人的名字给结合一起,她觉得这名字这么古怪,肯定没人叫这个。但很不巧,刚好奥兰多有女性叫这个名字。
2008年案发,2011年凯西被释放。2014年,同名的奥兰多女子起诉凯西诽谤罪。但凯西直到那时依然坚持,的确有个保姆叫Zenaida Gonzales,是她在环球影城认识的,替她看过孩子,尽管从没人见过她口中的保姆。
四、可莉生父之谜
我并不相信凯西说的遭到父亲乔治及哥哥李性侵一事。有人猜测,凯西的孩子会不会是这两者之一的呢?警方做了亲子鉴定,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关于孩子的生父,凯西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她斩钉截铁地对格伦德说孩子是他的,尽管怀孕时间差了好几个月。
(格伦德和可莉)
她对她妈说是一个叫Eric Baker的男子的,Eric后来结婚了又生了一个孩子。有天,凯西突然给她妈打电话,伤心地说,Eric出车祸死了。她还自称有份关于Eric的讣告,但自己弄丢了。但警方没查到任何和凯西有关的叫Eric Baker的男子,凯西也从没带任何人见过Eric。所以可莉的生父至今成谜,或许连凯西自己也搞不清楚。

病态说谎强迫症特征
病态说谎强迫症有以下特点:
一, 他们的谎言常常持续许多年,甚至终身,有时他们到死的那一刻都在坚持自己有某个虚构的朋友,或者有某段虚构的经历。
二, 不同于妄想症的夸夸其谈和离奇失真,这种人的谎言贴近现实、听上去像真的,他们往往编造出大量细节和复杂的故事背景。
三, 他们会讲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成就,显得自己很厉害、很幸运,获得别人的崇拜和羡慕,但有时他们也会讲一些自己遭到伤害的故事,扮演受害人的角色,以博取别人同情
四, 故事是假的,但素材和细节往往是真的,来源于别人的生活或者影视,他们把元素偷来进行重组、加工。
五, 他们往往反应速度很快,说上一大堆细节,但又总是答非所问,在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辞。
六, 如果有人揭穿他们的谎言或者批评他们,他们会表现的生气、震惊,奋起反击,成功骗到对方会让他们沾沾自喜。如果有人看穿他们,他们会自动远离。
七, 一个谎言常常有多个版本,主要原因是谎话说多了自己也记不住细节。
八, 他们缺乏共情能力,对别人的感受漠不关心,很在意自己的面子
九, 他们通常都很会讲故事,也是好演员,知道怎么抓住别人的注意力,因此擅长操控别人心理。
十,他们不仅仅欺骗特定的目标,而是习惯性欺骗自己遇到的人。他们有认知能力,知道这是错的,但难以抑制说谎的冲动
说谎原因
凯西不断地撒谎,被识破也坚决不承认,一种猜测是,她有妄想症,另一种则是,她有人格障碍。
专家们一致认为,凯西肯定没精神病及妄想症。那她有人格障碍吗?当时媒体都称凯西是精神病态、反社会人格、边缘型人格和说谎强迫症,但她在开庭前接受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由辩方律师Baez请来的心理学家Harry Krop认为她都不是,反而表扬她“聪明、有趣、温暖”,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但她也是个特别不成熟的女人。”
这里要提一句,辩方和检方都可以请自己的痕迹鉴定专家、笔迹鉴定专家、精神病专家来作证,经常双方给出的结论是完全相反的。你被哪方请去证人,显然结论要对哪方有利。
2010年11月,Harry Krop接受Dr Drew节目采访,主持人Dr Drew的话代表了我的心声:“这不可能!我不相信!你说她没有说谎强迫症,那或许是你的诊断结果,但你说她不具备这些特征,怎么可能呢?她说了那么多谎!”当时Harry Krop只在节目上讪讪地笑。
(左边是Drew博士,右边是心理专家Krop)
如果大家了解凯西是如何擅长说谎和表演的,就会相信,心理专家也是可能受骗的。心理专家虽然时不时探访她,和她长谈,但毕竟不是真的生活在一起,对她的基本情况了解还是不够。譬如凯西自称自己高中顺利毕业,Harry Krop就傻傻当真了。
有人问,凯西会不会自己也把虚构的生活当真了?答案是不可能,她是有意识地欺骗。我在上篇写过,曾替她工作的私家侦探在法院作证,凯西曾告诉她的律师,她谋杀了女儿。这说明她并没有糊涂到连自己都骗了。她在想让律师给自己辩护时,必须要交代实情,才能获得更好的辩护角度,所以她对其他所有人装疯卖傻,只对律师吐露真相。
凯西为何说那么多谎呢?
从表面上看,这类人这么做无非两个原因:一是迫于压力,为了逃避责任和惩罚;二是出于动力,想要获取他人的关注、赞许和羡慕。
以雇凶谋杀父母的珍妮弗·潘为例,潘汉辉夫妇对女儿的教育方式从小就非常严厉,要求珍妮弗事事争第一,不仅成绩要拔尖,在课外活动中也是如此。即便珍妮弗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他们也很少表扬,以免孩子自满。可一旦珍妮弗成绩下滑,潘汉辉就会表现得很失望。
(珍妮弗·潘 )
珍妮弗的童年很优秀,四岁开始学钢琴,六岁起学花样滑冰,拿了不少奖杯、奖状,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而珍妮弗开始说谎是什么时候?是当她不再能满足父母期待的时候。
(珍妮弗参加花滑比赛的照片
像她这样过早刻苦读书的孩子通常都后劲不足,到了高中就跟不上了。终于,当有一年她成绩糟糕,没有拿到任何奖,她选择了伪造成绩。
说谎强迫症和普通人一样,刚开始说谎时肯定是紧张、焦虑的,害怕被拆穿。但是一旦第一个大谎没被抓到,他们就轻松了:原来一场危机这么容易就应付过去了。她的潜意识里一定认为,与其花时间费力学习去追求不可能的名次,不如打磨自己的谎言,最终效果是一样的。
这个想法意味着:她的人生似乎是没有意义的,终极目标是获得他人的认可。
一旦这条获取认可的捷径开始,她就停不下来了,伪造了三年高中的成绩。
现实和谎言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谎言中她是精英学生,必然能考上名牌大学,而现实是,她高中都没能毕业。
于是,她索性伪造了高中毕业证、大学录取通知书、奖学金证明、助学贷款文件,还买了二手课本、文具,然后假装自己去读大学了。
“学期”开始后,她每天假装去大学上课,其实是找个图书馆或者咖啡厅坐着,从网站上找资料炮制听课笔记。不仅如此,为了增加谎言的可信度,珍妮弗还编造了许多校园生活的细节,讲给家里人听。
随着时间的推移,把谎话讲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珍妮弗有时候会一整天都坐在图书馆里,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再后来,珍妮弗对父母谎称自己转学进入了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这让父母为她自豪。而实际上,她只是在餐厅打工,并搬进了男友的父母家。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清晰的过程。当珍妮弗第一次发现自己不可能满足父母的期望时,她选择用一个谎言应付,并成功了,此后为了圆小谎,逐渐说成了大谎。
这类人在编造谎言时,是有意识的、清醒的、逻辑清楚的。他们的浅层目的也很明确:逃避责任和惩罚,避免让自己在意的人失望。
自恋型说谎强迫症
虽然同样是说谎,但也并非都一样。凯西和珍妮弗就不同,她是自恋型说谎强迫症,即,她想要获得褒奖和优越感的动力大于逃避惩罚的压力。杀害多名男子的日本死刑犯木岛佳苗和杀害林俊的凶手卢卡·罗科·马尼奥塔也是这个类型。
(木岛佳苗 图源:网络)
木岛佳苗向众多诈骗受害人以及她供养的男友S,都虚构了自己的身份,从自己的家境、学历到职业、情感史等等没一样是真的。此外,她还编造了至少另外十个身份,每一个都有完整的人物前史,父母亲及职业,不过相同点是这些身份都是家境优渥的高知女性。这些女性会在博客上互动、点赞,制造虚假人气。
她曾虚构出一个叫“木内和歌子”的闺蜜,会在自己和男友吵时发短信劝架,还会在博客上和木岛点赞、互动,因此其他人对这个闺蜜的存在深信不疑。
木岛向男友S自称名叫“吉川樱”,父亲是律师、母亲在北海道经营家族企业,自己是一名钢琴教师。自己本是富家女,坚持出来体验生活。她还曾拍下自己从金主那诈骗到的大量现钞,发照片给S说:“爸爸可能热到脑袋坏掉了,居然寄这么多钱给我。我要去分给弟妹们。”她对另一个诈骗受害人说,自己是皇太子妃雅子的远亲,要去剑桥大学留学学音乐。
她的谎言细节在现实中有迹可循,只不过全貌是完全相反的。她从小生活在北海道小镇,家境并不宽裕,家里没有电视机,平时开二手车,四个孩子要挤在一间房间里睡。她的父亲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学系,梦想着当一名律师,可惜最后不得不回到小镇当一名代书,郁郁不得志,母亲是一名钢琴教师,做过护肤品生意,父母很早就因感情不合而分居。
她父亲虽然收入不高,但在吃穿用上都特别讲究,认为妻子应是照顾家人的贤淑女人,这些在木岛的谎言中也有体现。她虚构的人设就是擅长烹饪精致佳肴的贤妻类型。她父亲是大学生,而她作为颇为受宠的长女却没能考上大学,所以,她编造的身份往往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
她成年后的谎言其实就是一种补缺,把她和家人的人生缺憾都用廉价的谎言来填满了。
林俊案的凶手卢卡·罗科·马尼奥塔和木岛佳苗虽然各方面都迥异,但在说谎这点上也有共同点:卢卡为了引起网友关注,注册了至少70个不同假名的脸书账号,和20个不同的网站,用这些账号佯装狂热的粉丝,给自己的自拍照点赞。

现实中他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底层色情演员和性工作者,却通过PS把自己伪装成穿戴奢侈品、在世界各地旅游的名流。
(卢卡)
此外,卢卡还在案发前两年就向律师、医生以及家人虚构了一个叫曼尼(Manuel Lopez)的男人。他自称2010年在纽约从事性工作时认识了曼尼,从一系列的虐猫视频到杀害林俊,都是在曼尼对他半威胁、半怂恿下进行的。
警方自然找不到这个曼尼,卢卡也提供不了证据。那么,这个曼尼是怎么编出来的呢?
卢卡的母亲曾告诉警方,卢卡最喜欢的电影是1992年上映的《本能》。片里的女主人公叫Kathrine Tramell,而与她有性关系的男人之一叫Manuel (曼尼) Vasquez。
(电影海报《本能》)
而卢卡在杀害林俊后逃亡期间,在巴黎订酒店时用的假名就是Kirk Tramell,这是把本能女主人公的名字变成男版。而电影里女主人公的男伴曼尼,成了卢卡口中控制他的男人。
那么22岁的凯西又是如何想到要“成为”一名环球影城的活动策划人呢?
凯西的一个中学女同学接受采访时说,她在十几岁时曾告诉大家,自己的职业梦想是去读大学,毕业后去奥兰多那些主题公园跨国公司当一个活动策划人,当时凯西也在场。

她一段时间后遇见了高中辍学的凯西,凯西却声称,自己已经在环球影城当活动策划人。那个朋友当时还在读大学、为理想奋斗呢,听说凯西已经轻轻松松实现了她的梦想,感觉很挫败。
综上,从自恋型说谎强迫症的说谎规律可以发现:他们虚构的自我形象就是他们渴望成为而无望成为的那类人,虚构的经历也是渴望拥有却无望实现的。
谎言对于一些眼高手低、贪婪而又懒惰的人来说,就像夜间华丽的美梦,在弥补他白天现实的贫瘠。
珍妮弗希望自己能真的考上医学院,在医院实习;凯西希望22岁的自己是个风光的大公司白领,雇得起念过大学的保姆帮自己照看孩子;家境普通、没考上大学的木岛佳苗吹嘘自己是高学历的富家女;从小幻想成为女孩而性格又内向的卢卡,希望自己成为像《本能》女主角那样有魅力、性感、有主动权的女人。
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在我看来,谎言也是。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说谎强迫症?

自恋型说谎强迫症,是通过谎言塑造一个理想版的自己,以此自抬身价,获得周围人的认可、赞美、重视和尊重。谎言中的事实是他们希望事情能成为的样子,由于在现实不可能,便愈加沉迷谎言带来的自欺欺人。
他们用谎言来逃避责任,也用谎言来控制、利用别人。譬如凯西在开庭前已经声名狼藉,她利用自己被家中两个男性性侵的谎言来博取专家和陪审团的同情,以逃脱惩罚。
但是,人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美梦,正常人不至于如此沉迷于谎言,这必然要回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会得说谎强迫症?
家教过于严厉,要求太高,对小事加以指责,确实可能会造成一些孩子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但自恋型说谎强迫症通常不是这个起因。他们更容易出现在另一种家庭:无意识的自恋型家庭。
据我观察,这种家庭通常对说谎者根本不严厉,反而在道德上很宽容,甚至没有底线。
这种家庭中通常有一对父母或者其中一人(家庭主导者)从小就过度吹捧、夸赞自己的孩子。由于孩子来自他/她的基因,所以这种对自家孩子的迷恋其实是出于该成年人的自恋。
这种自恋行为就像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虚幻的倒影,每天围着倒影跳舞,宝贝瞧,你有多完美,妈妈/爸爸太骄傲了。
这会让孩子从小从父母那里获得大量的情绪快感,如上瘾般欲罢不能,以后也会通过说谎去从家长及别人那里窃取这种快感。
当孩子接触其他小朋友或者上学后,内心其实会隐隐没有安全感:父母若发现他和那个倒影不像的话是不是会失望,会收回情绪供养?所以孩子自发地想拼命维持倒影。换言之,孩子认为自己在父母心目中形象“完美”,也认为自己的“完美”是父母的骄傲,会觉得肩负重任,不能打破父母的这种自恋光环。
我在现实中也见过这样的自恋型家庭,自己家孩子什么都是完美的,小时候就夸耀孩子像神童,孩子读书后又吹嘘孩子的任何一个表现,孩子申请到了国外一所烂校,依然夸耀那所是名校,几年后又声称大厂都要争抢自家孩子。
这种自恋型家庭很容易被旁人看穿,但一般人不会戳穿,只会附和。
孩子从小沉迷于父母给自己提供的夸赞,为了不失去情绪“毒品”,他出国后就用编造假成绩、假奖来哄父母开心。但谎言就像气球越吹越大,他最终没有拿到文凭,回到国内,父母当然不会承认孩子失败,而是故作开心地说是他们要求孩子回国的。他在国内找不到工作,每天在家打游戏,却欺骗父母和亲戚自己在完成大项目,父母也是照单全收。
这些父母真的那么好骗吗?不是,只是当他们发现真相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自尊心很强,喜欢攀比,不想被周围人笑话,索性和孩子一起自欺欺人。
从种种细节看,凯西的家庭属于这种。她做错事——就说她隐瞒可莉死亡一个月,天天夜店狂欢一事——放一般家庭里,父母都不能接受。但她父母几乎没怎么怪她,反而还心疼地安慰她。
(辛迪问外孙女下落,凯西暴怒,辛迪赶紧安慰女儿)
辛迪说起女儿凯西,永远那么骄傲,她有好多小男友,她从小长得美,就连女儿19岁未婚产女,也对记者说自己当时“很开心”。
尽管凯西的生活从中学开始早已失控、崩坏,这对母女依然装作一切都很完美。
无论凯西的谎言多么可笑,辛迪一直无条件“相信”。而且她的角色也逐渐从一名脑残粉、好听众,变成了同谋,会帮凯西圆谎、掩盖,直到最后公然在法庭上做伪证。
辛迪真的不曾怀疑吗?不,辛迪智力上可不傻,这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那就是她自己也不想戳破这个泡泡。这对母女掩耳盗铃,仿佛只要自己听不见,事情就能变成谎言中那样。
卢卡的母亲在儿子成年后几乎没怎么管过他,但是在儿子杀害林俊出了恶名后,她也蹭足了热度,频频接受采访,还出了本书叫《我的儿子,那个杀手》。
她在书中不断表达自己对儿子的爱,一再称之为“我的很棒的儿子”,引起很多读者的愤怒。而且她的道德底线很低,似乎觉得儿子当色情演员、男妓、虐杀动物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于杀死林俊,她认为儿子有精神疾病,是法院判错了。
木岛佳苗的父亲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学系,到了小地方当代书很郁闷。但他维持着高品质生活,“只抽雪茄,喜欢穿西装外套、围丝巾、戴贝蕾帽。天气暖和的时候会带孩子们去摘葡萄,给孩子们带烟燻鲑鱼和牛肉干作便当。”这么穷讲究的一个人,极可能看不上自己的妻子和小镇上其他人。但继承自己基因的长女是他生命的延续,因此对于女儿他可能又是另外一番态度:宠溺和赞美。
此前有个网友留言,说她觉得自己就是习惯性撒谎。
从小不和家人说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比如考试成绩差,打架吃亏,丢东西之类。我会撒谎说‘东西被人偷’‘和xx打架我赢了’。初中比较严重,当时是私立寄宿学校,我花了一两年编造了一个虚拟的生活给两个好朋友听,是一个十分魔幻的关于‘特工、死亡、收养’的故事,细节丰富情节曲折,好朋友深信不疑。某天我忽然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我编的,因此失去了那两个好朋友。

大学上了北京高校,因为XXX学业完全耽误,直到大三每周两三次通电话都还在骗爸妈说自己有好好上课。直到最后学校约谈留级纸包不住火。之后退学……
工作两年现在某国重念本科。但是还是有习惯性撒谎的行为,比如把约会说成是和同性朋友约饭,去咖啡厅放空说成是上班,虽然都不是大事,但真的很困扰我。
与其说是害怕被爸妈训,不如说是觉得承认自己差很丢脸。我家人都是认强不认弱,我是女孩,从小爸爸就不让我哭。被训被打就憋着两眼泪恶狠狠盯着鞋,因为觉得哭出来就更丢脸。除此之外父母都是很好的人对我也很好,家庭氛围也轻松愉快,别的小孩一周去一次游乐场我爸妈每天放学都会带我去公园、滑冰、游泳。关于性、婚恋这些比较敏感的话题也都比较open。
后来我问了她父母的具体情况,答案果然符合我对其他一些撒谎者的观察。
我爸爸是极度自恋的,家庭、尤其外形条件客观来说都是人上人水平,智商高、音乐语言绘画天赋都很好,但是念书的年纪贪玩没有念很好的大学,在事业上也因为‘清高‘没有走很远,这个落差我爸也有和我坦然提及。对我不吝赞美,大概就是‘瞧不上除了自己、父母和自己孩子外任何人’(甚至包括我妈妈)
可惜美梦总是要醒的,谎言吹大了像危楼总有一天要倒塌。沉迷于谎言的孩子时不时会捅出篓子,譬如辍学,给那些得意的家长以惊吓。
如何避免?
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无意识自恋,很容易对自己的孩子过度溺爱、过度宽容、过度赞美。说到底,还是自恋自己的基因,对其他人都瞧不上。当父母给孩子描绘了一个完美的倒影后,表面看是助长了孩子的骄傲,但其实也会引发他们内在的低自尊。孩子一点点长大,特别和同龄人接触后,会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平。他们把自己和父母眼中那个完美的自己比较后,很容易感受到挫败和焦虑。于是他们为了继续从父母和其他人那里获取夸赞和羡慕带来的情绪快感,不惜用谎言去弥补这个落差。长大后,他们也习惯了通过谎言去弥补人生缺憾,去“拥抱”自己渴望的身份和形象。
有人或许会问:凯西和乔治还有个儿子,为什么凯西的哥哥李看起来很正常呢?首先李的信息太少,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其次,畸形的抚养方式只是土壤,最后到底长成什么样,和种子、雨水、阳光等等都有关。

更重要的是,人不是只由外部条件决定生长的植物,人还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意志。亲兄弟也可能一个好吃懒做,一个勤奋努力。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要对自己最终成什么样的人负责。
有些人虽然也有类似自恋的父母,但自己很警醒,努力,现实经营得不错,和倒影差距并不大,那自然不会产生靠说谎去弥补缺憾的动力。
讨论父母这一方的教育,也是因为我作为家长,唯一能做的是反思自己能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土壤。
Q:那么,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说谎强迫症患者,应该怎么办?
A:有些人只是说谎,而有些人的说谎是他们其他人格障碍的表现,譬如反社会人格,所以不要和他们纠缠。他们清楚知道这是假的,没必要和他们理论,驳斥他们的谎言,他们会坚决否认,反而以愤怒回应你。

如果他们的谎言和你没有利害关系,可以忽视他们的谎言,并保持警惕。

如果他们的谎言和你有利害关系,那就坚定地告诉他们,如果你不诚实的话我不会继续和你对话了,切断交流,逼他们反思。
Q:如何避免抚养出爱说谎的孩子?
A:我认为两点很重要。

第一,要让孩子知道:“哪怕你做错了事,哪怕你有缺点,我们看见了,也会同样的接纳你、爱你。”
这些说谎强迫症患者的父母通常持有一种错误的态度:“哪怕你做错了事,哪怕你有缺点,我们也会装没看见、没听见,依旧把你当成完美的,来接纳你、爱你。”
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父母一直照后面那种态度操作,孩子的内心对于爱是不确定的,是没有安全感的。
第二,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知道,人生做每件事的动力应该是来自他们自己,而不是为了获得外部的认可。如果他们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取得令父母满意的成绩,而是对自己的人生有益;交喜欢的朋友不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人缘好”,而是为了自己身心愉快,那他们完全没必要撒谎,因为谎言再美丽,也只是轻轻一拨就碎裂的倒影。
最后,是写给有说谎强迫症的人:其实很多心理疾病都是源自对自己的不喜爱、不接纳。要知道,世界上每个人都和自己的倒影有差距,更诚实、更坦荡的面对自己,才是爱自己的第一步。
资料来源:
https://www.forbes.com/sites/shenegotiates/2011/07/06/did-cindy-anthony-negotiate-to-save-daughter-caseys-life/?sh=7a432fd52aa9
https://abcnews.go.com/US/casey_anthony_trial/casey-anthony-trial-defense-claims-caylee-anthony-drowned/story?id=13674375
Medically reviewed by Timothy J. Legg, Ph.D., CRNP — Written by Adrienne Santos-Longhurst — Updated on August 27, 2018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nation-now/2017/03/07/things-know-casey-anthony-case-6-years-later/98847440/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nation/2016/05/26/private-investigator-claims-casey-anthony-lawyer/8495466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s5TjFmk4c&t=0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wLzpksqNQs&t=0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Zoaomc5xPU&t=0s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034341/Casey-Anthonys-lawyers-accuse-ex-fianc-Jesse-Grund-cashing-book-deal.html
https://www.lifeandstylemag.com/posts/casey-anthony-brother-129690/
https://www.nbcnews.com/id/wbna4356100https://edition.cnn.com/2008/CRIME/09/15/florida.missing.girl/index.html
https://www.wtsp.com/article/home/dna-expert-no-blood-found-in-anthonys-trunk/67-387612683
https://abcnews.go.com/US/casey_anthony_trial/casey-anthony-trial-cindy-anthony-search-chloroform/story?id=13981375
https://www.orlandosentinel.com/news/breaking-news/os-jeff-ashton-casey-anthony-book-quotes-20111114-story.html
https://abcnews.go.com/US/casey_anthony_trial/casey-anthony-trial-mother-caylees-imaginary-friends/story?id=13988365
https://www.yourtango.com/2017300603/spoilers-casey-anthony-american-murder-mystery-guilty 
https://www.boston25news.com/news/casey-anthony-paid-attorney-with-sex-investigatorclaims/304578794/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world/americas/casey-anthony-killed-daughter-chloroform-caylee-judge-belvin-perry-trial-a7606776.html
https://www.csmonitor.com/USA/Latest-News-Wires/2012/1126/Casey-Anthony-Did-she-do-a-Google-search-for-fool-proof-suffocation
https://www.cbsnews.com/news/casey-anthony-mental-evaluations-released-doc-says-she-was-surprisingly-cheerful/
https://www.biography.com/news/casey-anthony-muder-trial-timeline-facts
https://www.jacksonville.com/article/20110624/NEWS/801249148
https//abcnews.go.com/US/casey-anthony-trial-tony-lazzaro-describes-romance-caylee/story?id=13682814
版权声明
作者:Wapi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字版权归没药花园和创作者所有
转载或引用文字请联系我们
精选案件专辑 
关注后回复专辑名称 
连续阅读专辑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