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5415字 | 阅读需11分钟
历代主要的封建王朝嫡长子继位的比例只是四分之一多点,看来古人设计的嫡长子继位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宠幺儿”。在古代,皇位继承是王朝的头等大事,确立储君被誉为“定国本”,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命运兴衰。西周建立之后,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最高权力传承制度,一直为后来的历代王朝所使用,堪称“百王不易之制”。
宗法制度示意图
01
何谓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即正妻之意,古代帝王大都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诸多妻室中的正妻为“嫡”,所生之子为嫡子,正妻之外的妻室为“庶”,所生之子为庶子。《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将嫡长子继承制概括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意思是说继承人选首选范围是嫡子,如果嫡子有多个,那就以年龄而不是贤明作为选择标准,立最年长的。“立子以贵不以长”,意思是说,如果嫡妻无子,需要从庶子中选立继承人,那就以庶子之母的地位而不是年龄作为选择标准,立生母最高贵的所生之子。
嫡长子继承制简单明了、便于操作,按照生母身份、年龄这些显而易见的标准来确定继承人不会出现歧义,太子的储君地位是“生而有之”的,谁也无法夺走、改变这种既成事实,可以从制度上杜绝嫡长子之外的人对储君地位的觊觎之心。应该说,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制度设计之前,这是相对最优化、最便于执行、最能让各方接受的方式。反之,历史上废嫡立庶、废长立幼现象很容易引发朝局变动和震荡。
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
02
嫡长子继承制的执行情况
嫡长子继承制根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在观念上得到了大多数王朝的承认或默认,对于保障封建王朝最高权力顺利传承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一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有多少帝王是通过这种制度继位的?
本文所做的定量分析选取的范围是汉代至清代。为什么不从秦代开始呢,因为秦代的后妃制度不明,“嫡”就无法确认。从西汉至清代,一共有多少个皇帝,由于统计标准不一,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本文确定的皇帝样本范围为古代列入“正史”的“正统王朝”,即西汉、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嫡长子”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嫡”即皇帝正妻皇后所生,古代皇后册立、封号的情况很复杂,本文统计的标准是以皇后生前被册立为准(死后追封不算)。“长”的标准是储君继位的时候,如嫡系兄长已经早夭,即可称为嫡长子。如果嫡长子早亡,由嫡长孙继位,视同嫡长子继承。
西汉皇位传承情况:
西汉(前206-9)享国210年,历15帝。其中汉惠帝、汉景帝、汉元帝、汉成帝4人是嫡长子继承,汉武帝、汉昭帝、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宏4人非嫡长子,其余汉文帝、被废的昌邑王刘贺、汉宣帝、汉哀帝、汉平帝及孺子刘婴6人为外藩入继。
西汉皇帝世系
西汉15帝除去创始之君汉高祖,14帝中有4帝是嫡长子继承,比例为29%。
东汉皇位传承情况:
东汉(25-220)享国196年历14帝。东汉皇位继承比西汉还要动荡混乱,只有汉明帝、汉章帝、汉少帝3人是嫡长子继位,汉和帝、汉殇帝、汉顺帝、汉冲帝、汉献帝5帝都不是嫡长子,汉安帝、汉质帝、汉桓帝、汉灵帝4人是外藩入继。
东汉帝系
东汉14帝中除去创始之君汉光武帝刘秀,13帝中有3位是嫡长子继承,比例为23%。
曹魏皇位传承情况:
曹魏(220-265)享国46年历5帝。只有魏明帝曹叡是嫡长子继位,自曹叡之后的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陈留王曹奂都是外藩入继,嫡长子继位比例为25%。
西晋皇位传承情况:
西晋(266-316)享国51年历4帝,其中第二任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就是那位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是晋武帝司马炎嫡长子(实为第二子,司马炎长子早夭),第三任晋怀帝是司马炎第二十五子,第四任晋慜帝是外藩入继。这样算起来,西晋帝系传承中嫡长子继位比例是33.3%。
东晋皇位传承情况:
东晋(317-420)享国104年历11帝。只有晋成帝司马衍、晋穆帝司马聃是嫡长子继位。晋明帝、晋哀帝、晋孝武帝、晋安帝4人是庶出。晋康帝、晋废帝(海西公)、晋恭帝3人是“兄终弟及”,晋简文帝是外藩入继。
除了创始之君晋元帝司马睿之外,东晋皇位传承中嫡长子继位比例为20%。
两晋帝系
南北朝之南朝皇位传承情况: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共计169年的时间。
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朝。刘宋(420-479)享国60年传8帝,其中少帝刘义符、前废帝刘子业、后废帝刘昱是嫡长子继位。
齐(479-502)享国24年历7帝,第二任皇帝齐武帝是嫡长子继位。
梁(502-557)享国54年传四帝,无嫡长子继位。
陈(557-589)享国33年传5帝,其中陈废帝(临海王)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是嫡长子继位。
南朝陵墓石像
总计南朝169年间四个朝代共传24帝,除去四位开国之君,共有20帝,嫡长子继位6人,占比12%。
南北朝之北朝皇位传承情况:
北朝包括北魏(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三朝。北魏(386-534)自道武帝拓跋珪建国至分裂之前,历经14帝,其中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拓跋氏改元氏)宏都是嫡长子继位。
大力推行汉化的魏孝文帝
东魏(534-550)只有孝静帝一世,无传承。西魏(534-557)传3帝,第二帝废帝为嫡长子继位。
北齐(550-577)历28年传6帝,其中废帝高殷、后主高纬、幼主高恒为嫡长子继位。
北周(557-581)历25年传5帝,其中北周宣帝、静帝为嫡长子继位。
总计北朝包括北魏、西魏、北齐、北周共计有28帝,除去四位创始之君,共有24帝,嫡长子继位者有10人,比例为42%。
隋唐五代皇位传承情况:
隋朝(581-619)享国39年,自开国之君隋高祖杨坚之后,第二代隋炀帝杨广、第三代隋恭帝杨侑都不是嫡长子继位。隋朝嫡长子继位比例为0。
唐朝(618-907)享国289年(包括从690年武则天建周代唐至705唐中宗复辟),共传20帝(不含武则天)。
唐代帝王对嫡长子继承制还是比较认同的,并试图将这一制度贯彻实施。唐高祖建国后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唐太宗继位后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都是嫡长子继位观念的体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唐朝第一次皇位传承就经历了玄武门之变的腥风血雨,李世民杀掉了唐高祖李渊原定的继承人太子李建成,逼迫李渊退位,开李唐皇室内斗之先例。李世民自己确立的继承人嫡长子李承乾也被他自己废除,嫡长子继位制没有得到很好执行。
唐代帝王中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只有唐顺宗李诵1人,为什么这么少?与唐朝中后期很少册封皇后有关。没有了皇后,嫡子也就无从认定。从唐肃宗册封张皇后之后,唐朝一直长期未册封皇后,成为一条不成文惯例。直到唐朝灭亡前夕的乾宁3年(896),唐昭宗才册封何淑妃为皇后。
贞元二年(786)唐德宗的王淑妃(唐顺宗生母)身染重病,唐德宗为表恩宠,破例册封王氏为皇后,三天之后这位王皇后病逝。要不是唐德宗册封了这位王皇后,进而确立了其子唐顺宗李诵嫡长子地位的话,整个唐代就没有一位嫡长子继位的皇帝。
唐代帝系传承中有两处值得注意:一是唐穆宗李恒生子5人,其中有三个都做了皇帝,即后来的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皇位传承连续两次“兄终弟及”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二是唐武宗李炎在宦官操纵下立唐宪宗之子、自己的叔叔李忱(即后来的唐宣宗)为“皇太叔”继位,皇位向上一辈传承,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唐代嫡长子继位比例只有5%。
五代时期(907-960),后梁历17年传3帝,后唐历14年传4帝,后晋历11年传2帝,后汉历4年传2帝,后周历10年传3帝,五代帝王传承混乱、在位时间较短,多有以养子身份继位者,无真正意义上的嫡长子继承。
宋代皇位传承情况:
宋代虽然分为北宋、南宋两段,但南宋创始之君宋高宗赵构是北宋皇帝宋徽宗之子、宋钦宗之弟,南北宋的血统并没有中断,应该视为一体。南北宋历年319年,共传18帝。
北宋第一次皇位传承就没有遵循“嫡长子继位”的原则,而是遵循“金匮之盟”,实行“兄终弟及”。据史料记载,宋太祖赵匡胤之母杜太后病危之际,交代赵匡胤和丞相赵普,让他们吸取前代后周世宗传位幼子,导致大权旁落、江山易主的教训,要赵匡胤百年之后将大位传给其弟赵光义,确保国有长君,赵光义百年之后再将皇位传给赵匡胤之子。这一约定由赵普笔录,收藏于宫中,史称“金匮之盟”。对于这一盟约,后世众说不一,有的说是真实存在,有的说是宋太宗伪造。这里不再讨论,不过宋代第一次皇位传承没有实行嫡长子继位,对后世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宋代嫡长子继位的比例不高。

 宋代嫡长子继位的皇帝只有3位,即北宋的宋神宗、宋钦宗和南宋的宋宁宗。宋神宗赵顼是宋英宗赵曙的长子,生母为高皇后。根据史书的记载,宋英宗见于史书记载的四子四女都是皇后所生。宋英宗赵曙除了皇后高氏外,很可能没有其他妃嫔。宋钦宗赵恒是宋徽宗嫡长子、宋高宗赵构的异母兄长,靖康之变后连同父亲宋徽宗一起被金人掳走,病死异国他乡。宋宁宗赵扩是宋光宗赵惇和皇后李氏的次子,因其兄长赵梃早亡,赵扩是实际上的嫡长子。

宋代皇位继承有两次“养子继承”。一次在北宋,宋仁宗无后,认濮王赵允让之子赵曙为养子,即后来的宋英宗。一次在南宋,宋高宗赵构无子,认赵昚为养子,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让位于赵昚,北宋初年的“金匮之盟”在赵光义死后165年才得以实现,帝系由宋太宗重新转移至宋太祖一系。
北宋18帝,除去开国之君宋太祖,17帝中只有3位嫡长子继位,比例为17.64%。
辽代皇位传承情况:
辽代(916-1125年)享国209年,共传9帝(不包括西辽),辽(有时候自称“契丹”)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契丹族部落联盟时期,实行“世选制”为核心的继承人制度,后来逐渐受到汉文化影响,逐步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所谓“世选制”简单说就是“择贤而立”,辽代前期的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都是据此确立的。自辽景宗之后,辽圣宗耶律隆绪、辽兴宗耶律宗真、辽道宗耶律洪基、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辽道宗长孙)连续四代实现了嫡长子继承。
辽代9君中,除去创始之君辽太祖耶律阿保机,8代帝王连续4代是嫡长子继承,占比为50%,这是历代罕见的。
金代皇位传承情况:
金朝(1115-1234)享国120年,传位9帝。金朝与辽一样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皇位传承称为“谙班勃及烈”,即嫡亲兄弟之间按长幼顺序的横向传承,不完全遵循汉文化的嫡长子继承。金朝嫡长子继位制要到第5任皇帝金世宗时期才最终确定下来。第6任皇帝金章宗完颜璟作为金世宗嫡长孙继位,但是由于皇室内部的纷争和杀戮,此后嫡长子继承仅仅在第8任帝王金宣宗完颜珣和最后一任帝王金哀宗完颜守绪间实现了一次,而且金哀宗继位也不是顺顺利利的,是在击败抢先称帝的其庶出兄弟完颜守纯之后才得以实现的。
金朝除去开国之君,8位帝王中只有两位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比例是25%。
元朝皇位传承情况:
元朝(1271-1368)享国98年传11帝(不包括北元)。作为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皇位传承具有蒙古民族的特色。蒙古历来有“幼子守灶”的传统,父亲将年长诸子分封到外地,而将最年幼的儿子留在身边,继承大部分家业。元朝统一全国后,帝王传承一直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皇室内部围绕帝位纷争不断、大打出手。不过元朝也有按照嫡长子继位的皇帝,一位是元英宗硕德八剌,他是其父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嫡长子,一位是元宁宗懿璘质班,他是其父元明宗的第二子,由于其兄妥欢帖睦尔(即元朝在中原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是庶出,时年仅7岁的他以嫡子身份继位,在位仅仅52天就病死了。
元朝在中原11帝中,除去开国之君元世祖忽必烈之外,以嫡长子身份继位者有2人,占比20%。
明代皇位传承情况:
明代(1368-1644)享国276年,共传16帝(不包括南明)。明朝在朱元璋创立后就建立了以嫡长子继位为核心的皇位继承制度,并将其写入《皇明祖训》,其核心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特殊情况下以“兄终弟及”为补充。从史实来看,明代皇位传承还是较好地实现了朱元璋的初衷。明朝第一次皇位传承,朱元璋立长孙朱允炆继位,首开嫡长子继位先例。此后,明仁宗朱高炽作为明成祖朱棣嫡长子继位,明宣宗朱瞻基作为明仁宗嫡长子继位,明英宗朱祁镇作为明宣宗嫡长子继位,明宪宗朱见深作为明英宗嫡长子继位,明武宗朱厚照作为明孝宗嫡长子继位,明朝先后有6位皇帝是嫡长子继位。尤其是从明仁宗到明宪宗连续四代之间均是嫡长子继位(明孝宗庶出),除了辽代之外,在统一王朝中是绝无仅有的。
明代16帝,除去开国君主朱元璋之外,15帝中有6位是嫡长子继位,占比40%。
清代皇位传承情况:
清代(1644-1911)享国268年,自顺治至溥仪共传10帝。清朝无嫡长子继位制度,清仁宗道光皇帝是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
清朝入关之前就有帝王传承,清世祖顺治皇帝不是开国之君,因此清代嫡长子继位的比例是10%。
按照朝代统计情况如下:
朝代
继位皇帝数量(总数减1)
嫡长子继位
比例
西汉
14
4
29%
东汉
13
3
25%
曹魏
4
1
25%
西晋
3
1
33.3%
东晋
10
2
20%
南朝(宋齐梁陈)
20
6
12%
北朝(北魏、西魏、北齐、北周)
24
10
41%
2
0
0
19
1
5%
17
3
18%
8
4
50%
8
2
25%
10
2
20%
15
6
40%
10
1
10%
总计
177
46
26%
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历代主要的封建王朝嫡长子继位的比例只是四分之一多点,看来古人设计的嫡长子继位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如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孝宗、明成祖、清世祖等都不是嫡长子继位,这一制度对于巩固王朝的长治久安、繁荣兴盛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主要参考资料:
柏杨,《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
杜建民,《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齐鲁书社,1995年2月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识别下方小程序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热文推荐/点击标题

为什么张学良会不抵抗?

一张图了解"九一八"的前前后后

东北是如何喂饱中国的?

1994,摇滚和电影的封神之年

"哈工大毕业,就说我是间谍??"

点击关注我们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