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周起,新一本医学微小说《仁和与厚德》系列小说将正式上线,定于每周日按时更新。本书主要讲述两家医院对疑难杂症诊断与治疗的实力PK,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有风趣的医生故事,希望大家在百忙之中,休闲阅读,放松身心,若能对您的专业技能和日常生活有所启发,更是善莫大焉。
来源:医脉通
作者:望岳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第八章:
王志院长的接班人
李文是一名红斑狼疮的患者,最近出现了脚肿和呼吸困难,脚肿和呼吸困难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结合患者红斑狼疮的病史,很容易想到是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红斑狼疮引起肺间质病变,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的病例并不少见。
知识点:肺动脉收缩压10-30mmHg,肺动脉舒张压:5-10mmHg,肺动脉楔压>12mmHg提示有肺淤血和肺水肿,常见引起肺动脉压升高的疾病有:二尖瓣狭窄、肺栓塞、支扩、慢阻肺、低氧血症等等。
现在有许多学者参考“高血压”的治疗思路,建议终生服用降压药来治疗肺动脉高压,但对症缓解肺动脉高压的药物非常昂贵,如波生坦,1瓶药2万多,一般家庭无力承担,况且“肺循环”与“体循环”有天壤之别,肺循环的范围很小,糖尿病、高血压不会导致肺动脉硬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也不会影响肺动脉压。
肺循环的阻力主要来自肺部疾病,慢阻肺、肺间质病变、肺血管病变,肺小血管病变多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多是免疫病,如SLE、SS、DM、硬皮病等等。
李文很幸运,因为她的主治医师是李菲。
因为有了病因学诊断,李文的治疗就不仅仅是对症治疗,而是有了针对病因的根本性的治疗措施。
李文的肺动脉压力接近80mmHg,李菲给予了IV-CTX 0.2 qod,泼尼松30mg qd,西地那非25mg bid。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李文的肺动脉压力降到了45mmHg。
李菲又将IV-CTX更换成了吗替麦考酚酯,以免损害卵巢。
半年后复查心脏彩超,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已经正常。
李菲进入临床后的这段时间,王志院长一直默默观察,发现李菲的优点越来越多,不单纯是因为其与生俱来的特异功能,更重要的是她耐心、细致的品质,以及日趋渊博的学识。
知识点:
如何选择免疫抑制剂?
这是我最喜欢的示意图之一,提纲契领,是免疫病药物选择的总纲
细胞毒的药物是免疫病的基石,也就是图中的树根,作用由强到弱依次是CTX-MTX-AZA,尤其是TWO-TX的作用和作用在风湿科至今无法撼动。
首先亮相的是CTX,它始终是中重度风湿免疫病王牌,压舱石和镇店之宝。
CTX的用法:住院期间0.2 ivgtt qod,出院后0.4-0.6 ivgtt qw,静脉的效果明显优于口服,副作用发生率也低于口服给药。副作用主要是出血性膀胱炎,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致感染),性腺毒性。西方出血性膀胱炎明显高于国内,原因是一次性输注剂量较大,如1.0 ivgtt qm,国内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概率不高,主要担心骨髓抑制后继发感染,要检测血象,佩戴口罩,累计剂量超过8g,卵巢衰竭的发生率增加,幼童卵巢能耐受的剂量更高。
免疫抑制剂在使用前都要进行乙肝HBV-DNA和结核T-SPOT的筛查。
第二位出场的是MTX,它是轻中度风湿免疫病的首选药,尤其在RA中,它是RA的锚定药。MTX也是西方风湿科科医生处方量最大的药物。
MTX皮下注射的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现在国内有辉瑞的50mg:2ml的MTX,每周皮下注射见下图0.6ml≈15mg,一瓶药可以用三周。
MTX很少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因为其很难透过BBB,除非鞘注。
MTX的消化道副作用很常见,注射后24小时口服5-10mg叶酸可减少其副作用的发生。除了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对肺纤维化的关注是MTX重点强调的。
介绍完TWO-TX,接下来就轮到AZA和MMF,这两个药属于第二梯队,AZA比MMF可能更靠近根本一些,但副作用也大一些。
AZA和MMF在神经科用的比较多,如NMOSD、MS、MG、炎性肌病等,小于2mg/kg/d的AZA发生骨髓抑制、脱发、肝肾损害、以及后代致畸的概率不大。
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 (TPMT)与AZA的代谢密切相关,它的缺乏是部分患者服用硫唑嘌呤后出现严重副作用的原因。对于有条件的患者,用药前行血TPMT水平或TPMT基因型检测。
开始的服用剂量一般为50mg,治疗一个星期后需要化验血常规、肝功能,如果正常,就可以加量至50mg Bid,对大多数的患者,在以后的2年之内需要维持这个剂量。21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副作用出现的日期,所以使用21天以后一定要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以后每3个月检查一次。
AZA可能与别嘌呤醇、甲氧苄氨嘧啶和复方新诺明等相互作用。服用AZA时,特别禁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抑制剂,二者合用可加重降低白细胞的副作用。
通常AZA治疗3-6个月后就可以显现疗效,一般服用需要达2年,如果病情稳定,可开始减量,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减AZA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要看病人的病情来决定的,减量也需要逐渐减。
MMF相对于CTX、MTX、AZA来说属于新药,在上市之初,大有压倒CTX之势,厂家宣传每日2-3gMMF没有骨髓抑制,不会引起感染,事实证明MMF引起感染的风险并不低于CTX,但CTX有血常规可以监测,提前预判,但MMF无法提前预判,不知不觉感染就来了。MMF优势是性腺毒性小,在CTX诱导治疗后,让小弟MMF接班,为避免CTX累积到较高的剂量后的性腺毒性。
第三梯队是CsA和TAC,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sA 50mg等效于TAC 1mg。“
然而,作为第二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AC,确实是比CsA更有优点。TAC的优势在于药物副作用方面确实比CsA低。尤其体毛增多、牙龈肿胀等副作用在TAC很少发生,TAC对肾功能、血压、血钾等影响也是低一些。至于疗效方面,二者大同小异,因为都是基于“等效剂量”。当然不同的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某些个体对CsA效果不好者,更换为TAC后较好;也有些用TAC效果不理想,更换为CsA后疗效提高。
由于CsA价格比TAC低廉不少,如果临床只需小剂量,如CsA 100mg/d或TAC 2mg/d,则建议使用CsA,因为小剂量CsA副作用很低。但如果需要较大剂量,如CsA 200mg/d或TAC 4mg/d,则选用TAC会更少副作用。
但CsA在消除狼疮肾炎尿蛋白确实是有其优势。所以对于以尿蛋白为主要表现的红斑狼疮或其他风湿免疫病(如血管炎)CsA有其使用价值。
MMF联合TAC组成狼疮肾炎的多靶点治疗方案,受到业界的普遍认同。在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有助于更快消除尿蛋白。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对风湿免疫病的血小板减少症也是较有优势。在临床上当遇见血小板减少时,多会“条件反射”性地想到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从免疫治疗的角度,加上小剂量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或可增强免疫治疗的力度,或可降低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脂的剂量,符合风湿免疫科经典的联合用药思路。所以,对于疾病损害实质性脏器,危害生命或脏器功能者,即使没有出现尿蛋白或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抑制剂的选择通常是以CTX OR MMF为基本,当临床感觉单一用药不够力,需要加多一个免疫抑制剂时,建议加用小剂量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在疾病逐渐好转,可以降低免疫抑制剂强度时,不是先停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而是先把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脂改为甲氨蝶呤或硫唑嘌呤。进一步好转后,免疫抑制剂再降级时,则减停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最后才减停甲氨蝶呤或硫唑嘌呤。
另外还有一些小而精的药物,如沙利度胺对于白塞氏病口腔溃疡和炎性肠病的治疗,羟氯喹对于SLE日光皮炎的治疗等等,都有肉眼可见的神奇效果。
沙利度胺25mg qn 1-2周,风湿病免疫病的口腔溃疡可以得到预见性的疗效,之后几日一次,一周一次,直至减停。下次出现溃疡,再次应用同样有效,无耐药性。
羟氯喹首剂400mg/d,200mg/d维持,注意眼毒性。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周日分解!
责编 敬敏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
9月15日(周三)晚20:00,医脉通特邀吉林市肿瘤医院肿瘤科刘晓光主任带来一期主题为《EGFR-TKI耐药后怎么办》的患教讲座,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获得病例答疑机会、观看更多患教讲座哦!欢迎转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