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是一本名气很大的书,市面上能看到各种注评和装订版本,甚至有些年份会出现好几所出版社在同时出版。那么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古文观止》最初出现在康熙年间,是由吴楚材和吴调侯编选了从东周到明代的经典篇章共222篇,供给学塾用作文章读本。苏州大学的文学院教授王英志老先生在谈到他们两人的时候,用到了一个词,非常有意思,叫做“名不见经传”。

实际上这两人确实于科考仕途不顺,不像他们的亲戚吴兴祚,清初名臣、天子门生,一路高升到了两广总督。然而绍兴吴家诗读传家,吴兴祚拿到这本刚编好的书,立刻就意识到了它的价值,并且亲自作序,在三百来字的篇幅里面花了三分之一的字数来夸赞两人。
三百多年的时光过去了,只要还有《古文观止》,吴楚材和吴调侯的名字一定会继续留传下去。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古文观止注评》,是凤凰出版社带来的名著精评本,由王英志等专业学者做了精心编校,每篇古文除了有详略得当的注释还有精致恰当的品评。

__
美和难并存的书籍
实际上读古文的难度一直很大,不仅对用惯了白话的现代人,就算对当时的古人来说,也是一件难事。
但古文之美,足够让人克服阅读之难。暂且不说古文的格律音律之美,也不说它们的文学成就和后世影响。就《古文观止》里面收录的这些文章,体裁之多变,传、记、论、书、序、表、诏、赞、碑文、墓志铭、散赋、疏、策、祭文、寓言等一一具备。光这一本书,你便能窥见古人社会生活的很多面。
学生遇到古文,最头疼的便是课本上备注的那一行小字,“请阅读并背诵全文”。古代学子考科举,谈诗论赋、引经据典,那都是要背的,毕竟那时候也没有计算机和存储器。所以往往优秀的古文更是用字克制、惜字如金。这个时候,古文的注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古文观止》的第一篇选自《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不少高中生应该读过。它讲的这个故事曲折,描述了郑庄公跟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的位置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庄公寤生,惊姜氏”。就这短短七个字,道尽了庄公的亲妈难产之际的凶险。寤通“牾”,是倒着的意思。就是在讲庄公出生的时候,脚先出来,这是非常恐怖的一种难产。惊,这个字体现出姜氏在这次难产中心有余悸。她自然不太喜欢这个一出生就给她带来灾难的孩子。
姜氏后面又生育了别的孩子,共叔段就是她宠爱的小儿子。母亲的偏爱是非常致命的,尤其对于身处高位的庄公来说。姜氏一开口就找老公改立小儿子当继承人。你想想看,被废掉的历朝历代的太子是什么下场,就能想到这是多么可怕的请求了。还好老爹比较靠谱,拒绝了。
这是第一段讲的故事,文字非常少。全文通篇阅读下来,精彩程度远远盖过现在的电视剧。书中的注评非常贴心,通假字、生僻字的字音、古文词语的各种用法这些都有,如果能够掌握,课本里的文言文阅读就非常简单了。

__
立意高远的古文选编
《古文观止》从实用价值上来说,其实是一本清代私塾老师使用的教辅材料。两位吴先生在选编的时候,是会严格把关文章格局和立意的。而且选取文章的篇幅大多不长,最短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才81个字。这样的篇幅是非常方便记忆和背诵的。 
在第5卷中选自《史记·货殖列传》的这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的管仲之口。安贫乐道是美德,但是让百姓富足安居乐业,才是有识之士应该做的。
后来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到了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面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思想就是这样,一代人影响一代人,融入到民族血脉,融入进历史长河。家庭教育也是这样。 
苏家一门三杰,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不仅都是进士,连唐宋八大家的席位都一并占了三位。他们的作品被《古文观止》收录了有24篇。
特别是苏轼的文章,因为数量比较多,你还可以从中读到他二十一岁就进士及第的欣喜,经历宦海沉浮还抱有的豁达积极,对于偶像的喜爱和赞不绝口,以及处理人际应酬的从容。
还有像王安石、方孝孺、王守仁这样的猛人,他们的人生就足够传奇了。读他们留下来的作品,即使朝代已经久远,也能稍微贴近一下这些伟大的灵魂。
《古文观止》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中推荐给初中孩子阅读的书目。这本《古文观止注评》全书32开本,封面是西式精装,正文书页使用了70g纯质纸,色彩柔和不伤眼,推荐给初中及以上的学生,也推荐古典文学爱好者乃至研究者去阅读。
▼ 点 阅读原文, 购买《古文观止注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