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点击关注以色列计划
以色列计划你全面认识以色列!精彩勿错过
汉娜•阿伦特1906年10月14日出生于德国汉诺威市。1975年逝世,享年69岁,葬于纽约州Annandale-on-Hudson 的 Bard College。为了缅怀汉娜阿伦特为世界哲学界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德国专门为汉娜拍摄了一部传记电影,请欣赏预告片:

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她的祖辈是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1924年,她慕名来到马堡大学哲学系,投师于马丁•海德格尔门下,此后一生便与海德格尔结下不解之缘。此外,阿伦特还在当代著名神学家布尔特曼那里读基督教神学课程,历史也是她选修的副课之一。1925年她转学到弗赖堡大学听胡塞尔的现象学课。1926年又经海德格尔推荐来到海德堡大学在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门下攻读博士学位。1928年她完成了博士论文《论奥古斯丁“爱”的概念》,并获得博士学位。但由于她是犹太人,无法获取教授学术资格认定,她也就不能在任何德国大学授课。

随后她移居柏林,与报刊作家G.斯特恩结婚,并从事德国浪漫派研究。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开始了大规模迫害犹太人,阿伦特放弃书斋生活,主动帮助犹太人、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逃亡,曾被盖世太保抓获。获释后逃离德国,经布拉格流亡到巴黎,并在那里与马克思主义者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结识并成为好友。在法国逗留期间,阿伦特还致力于救助犹太难民。

1940年, 阿伦特与德国诗人、哲学家海因里希•布吕赫(Heinrich Blücher) 结婚。 随着二战爆发,法国部分领土被纳粹德国占领,德国占领当局逮捕犹太人并将其送往集中营,阿伦特不得不再次流亡,离开法国。

1941年,在美国外交官 Hiram Bingham IV 的帮助下,阿伦特与丈夫和母亲前往美国;这位美国外交官非法向 2500 名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阿伦特抵达纽约后成为当地德国犹太侨民中的活跃分子,并为 Aufbau 周刊撰稿。

二战结束后,阿伦特与海德格尔恢复了联系,并在德国的一次去纳粹化听证会上为其作证。1950年,阿伦特归化为美国公民,1951年发表了多年政治学研究的成果《论集权主义的根源》,该书被欧美知识界和舆论界称为“大师的杰作”,认为可以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著作相媲美,从而奠定了阿伦特作为著名政治理论家的基础和声望。

50年代中期,阿伦特开始从政治领域转向对人的研究,试图用现象学方法重新评价人的活动。她写了一系列文章和报告,表达了如下基本观点:传统观点一直认为思维与观察优于行动,现代科学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这种传统观点彻底颠倒过来,不再是理性为行为立法,而是行动为认识立法,行动先于思维。现代哲学中思维与行动这对概念取代了古典哲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概念。

通过对人的现象学分析,阿伦特指出人的存在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生命自身、出生和死亡、人的多样性、世界性与赖以生存的大地。人的活动就以它们为出发点。人的根本特点在于:人降生后就要进入社会,与他人交往,所以人是一种社会交往的生命,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共同世界中才能经历自己的现实性:人的生命受到出生与死亡的限制。阿伦特把人的基本活动分为三种:劳动,制造,行动。阿伦特还十分关注现代社会给人留下什么样的活动空间。

在确立个人身份的时候,阿伦特并不把自己看作是纯粹的德国人,或者是纯粹的犹太人,而是一个德国的犹太人。她拒绝被德国文化同化,同时拒绝犹太复国主义。对美国来说,她也是“外来的女儿”。她要做一个边缘人,局外人,“有意识的贱民”。学者总是喜欢标榜“价值中立”,而她争取的,惟是身份的独立而已,价值倾向却是鲜明的。对自由的渴望,使她始终坚持独立批判的立场,不惮于自我孤立。

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在美国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还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关于极权主义的研究著称西方思想界。她常被称为哲学家,但她本人始终拒绝这一标签,理由是“哲学关心的是单个的人”。阿伦特认为,由于她的著作集中关注“生长繁衍于大地之上的人类,而非个人”,她应该被视为政治理论,1959年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任命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
关于阿伦特对于中国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的陈伟如是说:“阿伦特既关心现实政治,又与政治保持适当的距离,她热情与理性兼备,既不同于玩弄学问的自娱自乐者,又不同于过度介入政治的狂热文士,在此意义上,政治思想家阿伦特或可成为当代中国学人思考现实政治问题时参照的榜样。”

主要著作:
《极权主义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人的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

《在过去和未来之间》Between Past and Futuer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

《论革命》On Revolution

《黑暗时代的人们》Men in dark times

《共和的危机》Crises of the Republic

《心智人生》又作《精神生活 思维》 The Life of Mind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Lectures On Kant''s

《拉赫尔•瓦伦哈根:一个犹太妇女的生活》Hahel Varnhagen:The life of a Jewess《反抗平庸之恶》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更多以色列各方面的信息,请关注后续内容或查看往期消息,也可登录以色列计划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IsraelPlan
以色列计划-Israel Plan以色列计划是一个中以联合的非盈利媒体机构,专注于介绍以色列相关信息。来稿及联络:[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