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童玩具又被爆出毒素超标!
前段时间央视又曝光了网红玩具“史莱姆”水晶泥毒素超标,在网上引起了不少的讨论。
“史莱姆”水晶泥看上去软软黏黏,有点像果冻,可塑性极强,可以捏成任意形状,很多孩子喜欢玩。
可是,这款网红玩具却引发家长的担忧,听说“史莱姆”含有硼砂,会对身体产生危害有人购买了四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史莱姆”水晶泥,请专家进行检测。
在实验室中,专家首先给四种“史莱姆”水晶泥分别进行了编号,再从4种样品中,各取5克放进试管,加入40毫升纯净水以及1毫升盐酸溶液,搅拌后摇匀,进行10分钟超声处理。这样,四个样品经充分溶解后已完全成为液体状。
专家随后分别拿姜黄试纸蘸取了四个样品溶液,并用吹风机将试纸吹干,我们发现,试纸明显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红色
最终,按照国际相关标准和测试方法得出结论:1号样品每千克硼元素迁移量387.7毫克;2号样品826.2毫克;3号样品338.7毫克;4号样品564.7毫克。均超过欧盟每千克300毫克的相关标准,其中二号“史莱姆”水晶泥超标量最大,达到欧盟标准的近三倍。
2
硼砂究竟有多危险
这四款“史莱姆”水晶泥全都含有硼砂,而且相关剂量超标。因为硼砂毒性较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国,都禁止其作为食品添加剂。
不能进入食品当中,硼砂却混进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玩具“史莱姆”水晶泥里。实际上,为了增加软泥玩具的延展性,国内市面上大多数产品中都会添加硼砂。硼砂,化学名为四硼酸钠,工业上用途广泛,可用作生产清洁剂、杀虫剂等日化产品。硼砂因具有较强毒性,人体若摄入过多,可引发多脏器蓄积性中毒。
专家介绍,硼酸会通过破损的皮肤或容易感染的器官进入体内。而这些硼砂会与胃酸结合,形成硼酸。
来源:央视公开课
而硼酸在进入体内后, 不易被排出,会在体内蓄积,会影响消化系统,引发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对生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癌症和畸形病变。
一个玩具,毁掉的可能是孩子未来一生的健康!
专家说,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史莱姆”水晶泥内全都含有硼砂成分再加上这种玩具质地黏软,极易粘在皮肤上,孩子们经常接触,就有可能会发生轻微的皮肤过敏。如果皮肤有破损,再接触硼砂,毒副作用的显现就会更快更大。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唐爱伟对于成人来说,硼砂的中毒量大概是1到3克,致死量是15克;对婴幼儿来说的话,致死量就是2到3克;对儿童来说,致死量是5克。
如果儿童在使用水晶泥的过程里,不注意卫生的话,不洗手直接吃食物,可能硼砂会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内,造成一些严重的危害。
玩这个东西中毒的案例国内国外都发生过!
  • 意大利一名九岁的小男孩在玩耍水晶泥之后,中毒身亡;
  • 广州一名8岁的女孩和一名1岁男孩,因误用装过水晶泥材料的杯子出现严重呕吐等不适。
  • 据广州媒体报道,市民杨女士的一对儿女买硼砂水做水晶泥后,因误用了装过硼砂水的杯子,出现严重呕吐等身体不适现象。
小孩子在徒手接触这种硼砂玩具的时候,使用不当会导致儿童化学烧伤、过敏、流鼻血及咽喉疼痛。
△英国曼彻斯特就曾发生过一起此类烧伤事故。受害儿童皮肤红肿,伴随严重脱皮现象。
据报道,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皮肤科专家称,临床上因防腐剂过敏引起的儿童皮炎患者并不少见,尤其是手部的皮炎、湿疹、荨麻疹等,平均每周都有 3~4 例儿童因此前来就诊,医生发现其中有不少孩子都玩过软泥。
市面上的很多软泥玩具存在健康隐患,却用“天然、安全、无害”等虚假宣传标语迷惑家长。
希望家长们在给孩子购买类似的软土玩具时能够保持理性判断:
  • 不建议给 3 岁以内的宝宝使用软土类玩具;
  • 在使用前要和孩子说明,绝不可以把粘土、或水晶泥等玩具放到嘴里去;

  • 在使用时,要留心孩子有无误吞误食的风险;

  • 在使用后,一定要让孩子清洗小手。
也许父母要问,到底有没有硼元素不超标、质量过硬的玩具呢?
这样的玩具肯定是存在的,但我们无法拿孩子的健康去实验。因此,选择玩具,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含有硼元素的玩具,碰都不要碰!
3
这些危险玩具
赶快扔掉!
在给孩子选购玩具时,除了要避开这些“毒玩具”之外,也要远离那些具有安全隐患的玩具。
央视新闻总结了三类具有安全隐患的危险玩具,父母在选购时可以参考,避开那些“隐秘的角落”。
1)小零件易脱落的玩具
有一些不合格的玩具,它的一些小零件,配件非常容易脱落,孩子觉得好奇就会容易误食,损害内脏器官,甚至会因为窒息死亡。
之前有一种特别火爆的玩具磁力球,原本是成年人的一种解压玩具,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造型。但这种成人玩具却在很多母婴店售卖,为了吸引父母购买,还被挂上“益智”“开发右脑”等充满噱头的标签。
但这些磁力球体积小而滑,对于低龄孩子来说,特别容易误食。而且本身又带有磁力,很容易造成粘连,两颗就能造成肠穿孔。
前几天,陕西一个小男孩因为好奇,吞下了整整74颗磁力珠!等到三天后就医时,由于肠穿孔严重,医生只能把孩子的80厘米小肠切除。
除了磁力珠,很多磁铁类玩具都存在被孩子误吞或吸入的安全隐患。
2)有 “尖点利边” 的玩具
对于带有明显的尖利边缘和锐利尖端的玩具, 父母都能用肉眼辨别。但有很多玩具,表面上无法分辨出来的,比如回弹软轴乒乓球。
这款玩具的原理很简单, 用一根软轴连接乒乓球,反复回弹,孩子一个人也可以打球,非常受欢迎。在电商平台,月销量能达到上万,尤其是刚刚过去的暑假,销量更是火爆。
但回弹乒乓球却可能存在脱落,断裂的风险,相当于尖锐的软轴直接暴露在外,造成孩子受伤。
福建一个3岁的女孩,就因为左眼被不锈钢软轴戳入,造成了开放性颅损伤,险些失明,后果十分严重。
另外常见的气枪, 水弹枪,弹弓,网红气球,无人机……都是父母要注意的重点。
3)不应使用的非玩具产品
生活中有一些常见的物品,很容易被孩子拿来当做玩具玩耍,造成危险。比如说激光笔。
这几年由于孩子玩激光笔误伤了眼底黄斑区,导致视力受损的新闻屡见不鲜。
南昌一个男孩,出于好奇,拿着激光笔照了眼睛几秒钟,随即感到左眼不舒服,在蒙上右眼后,眼前一片漆黑。经过医生检查, 男孩的左眼被激光笔灼伤,造成了眼底黄斑区变性,左眼视力仅为0.04,并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演示人员打开手中的激光笔照射气球,瞬间就将三个成排的气球击穿。
所以对于这些根本不是玩具的玩具,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平时给孩子买玩具,可以参考人民日报给出的建议:一看、二闻、三摸、四试。
通过正规途径购买,不要盲目迷信海淘,尽量选择大品牌产品。最重要的是,要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的玩具。这样才会让孩子玩得开心,充满成就感之余又避免了安全隐患。
安全永远没有小事,与孩子有关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轻易去赌,去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内卷”如此火爆的今天,一些黑心商家丢弃安全底线,生产制造出一些危险重重的玩具,危害着孩子的安全。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慎重,慎重,再慎重!
点个“在看”,让更多的父母看到这篇文章,你的一次“分享”,可能就帮助了一个家庭。
—END—
# 推荐阅读 #
纸尿裤给宝宝穿到几岁?这个问题坑了无数爸妈!
男孩2岁多不会说话,爸妈急了!导致宝宝说话晚的4个误区,你一定要知道
秋季给娃吃啥好?饮食的6大要点,妈妈们要注意!
   月子帮为您 免费介绍  
   专业月嫂、育儿嫂、催乳师...   
坐月子,找月嫂,就上月子帮!
— 带娃就业两不误 —
垂询热线| 
18976842148 
、17766950779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龙华路17号财盛大厦12楼月子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