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初,内蒙古救助了一只雪豹。这个个体很神奇,出现在了大草原当中——这不是它们的典型生境。这只倒霉家伙可能是一个处于种群扩散前沿的个体,走错了路,下了山没找到回去的路。其实,这也不算特别难以理解的一个事儿。在新疆,野保工作者还曾记录过雪豹溜达到沙漠旁边。
后来,这只雪豹就被救助了:
那时,新华社的新闻明确写了:“这只雪豹身体状况良好……待雪豹达到放归标准后,工作人员将对其进行野外放归。 ”这是个还算不错的“结论”。但当时,我内心略觉不祥,所以跟着一位网友的转发,略微质疑了一下:既然新闻里说判断没有受伤,那为何要抓了再放?
然后,就在今天,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宣布:
【好消息】雪豹已成功搬迁生活场馆,即将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标题就是公告原文,大家可以详细看一看。反正看完我就震惊了。

图片来自鄂野的官方推送。
总之就是,这只雪豹,不明不白的搁动物园里,还要见客了?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可是明确的说:“目前雪豹已成功搬迁至生活场馆内适应新环境,在鄂野召开新闻发布会后,欢迎大家前来观看。”
就还真的放动物园里当展品了。
我十分好奇,这只雪豹为什么没有被放归。从之前的新闻看,这只雪豹的身体没有问题。从鄂野这次的推送看,这只雪豹的身体还是看不出问题。那么,有放归的目标地吗?有,而且有两个:要不然可以国际合作,同外蒙一起搞放归,如果成功,将是一段佳话;要不然可以省内放归,贺兰山内蒙古段有雪豹的猎物也有雪豹,是个好地方。
那为什么又见客了呢?而且动物园欢迎大家来观看,这就不像是要放归的啊?如果说是条件有限,暂放在游客可以看到的区域,那就有个很大的问题:对人的脱敏。
西宁野生动物园救助的猞猁。
西宁野生动物园有个案例,我们可以对比看一看。今年,他们救助了一只猞猁。经检测,这个个体身体健康,应该可以放归。但是,西野需要一定时间研究放归地、协调各处关系,还得把它放在动物园里饲养、观察一段时间。搁哪儿养呢?没别的笼舍,只能放在豹馆的空笼子里。
问题来了,这地儿有游客来回走。西野发现,这只猞猁出现了一点对人脱敏的倾向——通俗说就是不怕人了。这不好,在野外生活的动物,还是得怕点人,否则没事儿就靠近人,这不安全。所以,西野把这个笼舍的玻璃参观面给整个都蒙上了,让猞猁没法看到人。
同样的道理,如果鄂尔多斯这只雪豹放动物园里,一直给游客看,它也会对人脱敏。那再野放就不好办咯。

图片来自鄂野官方推送。
还有一件事我很在意。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表示:“我园模拟雪豹野外生存环境,考虑到雪豹适应的温度,特意安装了空调。确保它能很好的适应,并模拟雪豹栖息地多岩石、多雪山的地形特点,活动场人工布置木床、栖架和玩具,营造生活氛围,极大提升雪豹的福利。”
木床、栖架、空调我都看到了。但是,“模拟雪豹栖息地多岩石、多雪山的地形特点”,意思难道就是场馆后面那个雪山贴画?这也未免太滑稽了!

图片来自鄂野官方推送。
归根结底,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是否【放归】
今年,动物相关的新闻,数次震惊世界。年初,黑龙江的老虎进了村被人抓了,最终被安全放归野外,广受大家好评;云南的大象向北漫游又向南回家,一路围绕着的是人类的善意,成为了中国形象的最好宣传;浙江的三只豹子逃脱野外,遭遇暴力抓捕,到现在还有一只没有被抓到,遭遇了连连的恶评。

而现在,在中国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马上就要开幕了。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上,能否好好处理这只雪豹,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考验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林草系统乃至于内蒙在生态问题上的政治站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