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9年之后的两岸关系史上,一共发生过三次“台湾海峡危机”——

第一次危机 1954~1955
解放军攻克一江山岛,美台签署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华实行“核威慑”,将核武器前置到日本冲绳。
第二次危机 1958
即本篇要讲述的故事——金门炮战。
这场危机的前因后果非常复杂,但今天大家普遍都认为这是一场“政治战”,而非“军事战”。
第三次危机 1996
参考《
台海危机,1996
》。

五六十年代民兵操作大炮,注意是女兵

五十年代,厦门外海的金门岛成为国军在大陆沿海最重要的军事阵地。
金门岛包含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总面积约150平方千米,大致相当于北京三环内的面积大小。
至1957年底,金门设有以国军名将胡琏为司令的防卫指挥部,下辖6个步兵师和特种兵部队,共计8万余守军。
五十年代的美国总统是大家熟悉的
艾森豪威尔(任期自1952~1960)

此人是一名坚定的反共分子,对于“分裂中国”非常积极。
1955年他主导炮制了所谓的“新西兰”提案——由新西兰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审议“中国与台湾在沿岸某些岛屿地区的敌对行动”。
把中国内政“国际化”,是这些人的一贯手段。
(大国在联合国做一些敏感问题的“发声”时通常会采取“代理人”的方式,比如中国一段时间就会委托柬埔寨……)
1960年艾森豪威尔访台,他是唯一访台的美国在任总统。艾高举双手示意,旁边穿军装者为蒋介石。如果不仔细看还会以为蒋是艾大总统的随从或保镖。
1956年,艾森豪威尔再次公开指责苏联赫鲁晓夫,称他“在欧洲支持两个德国,在亚洲却只支持一个中国”的说法自相矛盾。
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美国方面有关“两个中国”的政策已经跃然纸上。   
在美国人的设计中,为了避免台湾和大陆在“险地”爆发直接冲突(把美国拖下水),蒋介石应放弃金门、马祖等靠近大陆的“离岛”。
凭借台湾海峡天堑,专心守卫本岛。

虽然老蒋一百个不情愿,但面对美国人的要求也倍感压力——毕竟1955年刚刚生效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
北京方面对于金门炮击的初衷则非常复杂,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给国民党军军事压力,压制其所谓的“反攻”叫嚣

2、阻止苏联与西方的和解(《苏联的1956
》)

3、给蒋介石坚守金门马祖以“口实”

“1”和“3”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一“打”一“拉”,但这恰恰就是金门炮战的玄妙之处。
相隔咫尺的金门和厦门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北京和台北之间有一条通过香港中转的“秘密沟通管道”。
这个“秘密沟通管道”就是民国著名记者、蒋经国曾经的幕僚——曹聚仁。
1956到1959年间曹聚仁曾往返北京香港11次,为两岸和平对话牵线搭桥。
每当曹聚仁回到香港,蒋经国便派其机要秘书王济慈前往探望,了解毛泽东周恩来委托曹转达的信息。
因为这层特殊的身份,曹聚仁竟然事先得知了“炮击金门”这一关键情报,并提前数小时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上披露。
关于这次“泄密事件”,坊间众说纷纭。

有分析就认为,这是我方为了避免误伤美国人、控制事态扩大化而进行的“主动泄密”。
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南洋商报》这份报纸在金门炮战期间“戏份”很重,不像是偶然事件。
被《中国名记者》丛书收录的曹聚仁。曹在抗战期间是有名的“战地记者”,曾首发关于台儿庄大捷的报道
继战前数小时得到“关键情报”后,1958年10月5日这天,《南洋商报》再次在头版显要位置发表了“本报驻香港记者郭宗羲三日专讯”:

明日起一周内停止炮击轰炸与拦截补给金马船只,香港第三方面分析此举将奠定未来直接谈判基础。


据此间第三方面最高层人士透露,最近已有迹象,显示国共双方将恢复过去边打边谈的局面。据云:在最近一周内已获致一项默契,中共方面已同意从十月六日起,为期约一星期,停止炮击、轰炸、拦截台湾运送补给物资往金门马祖的一切船只,默契是这些船只不由美舰护航。

记者获得此消息后,即设法向此间接近双方的人士采访,他即表示:“请看三两天,便可揭晓。”


凭借着连续两次搞到“大新闻”,《南洋商报》一时间名声大噪。
各国记者特工蜂拥香港,纷纷打探这位名叫“郭宗羲”的记者是何来历。   
“郭宗羲”,便是曹聚仁。
因为这种战前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所以时任福州军区政治委员的叶飞上将后来回忆称——
“金门炮战并不为攻取金门,而是一场政治仗。”

五六十年代大陆一侧针对金门的高音喇叭,又被称为“政治炮兵”

聊了这么多前戏,下面开始上正餐。

金门炮战的作战方案由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和政治委员叶飞根据总参谋部指示制定。
战前我军共调集地面炮兵36个营、海岸炮兵6个连,共450余门火炮。
除此之外,海军90余艘舰艇和空军200余架飞机也投入了战斗。
1958年8月23日17点30分,我军阵地万炮齐发。
“八二三炮战”正式打响。
在第一波急袭中,解放军一次性倾泻了数万发炮弹,金门顿时陷入火海之中。
国军炮兵曾一度试图回击,但很快便被我方火力压制住。

炮击当天,金门守卫司令部三个副司令当场身亡,前来视察的“国防部长”俞大维受伤(《渔舟唱晚》)。
向来运气极佳的金门国军总司令胡琏侥幸捡得一命。
话说当年淮海战役我军在双堆集发起总攻时,胡琏和黄维分乘一辆坦克突围(最后碰碰运气),黄维被俘去了“功德林”,胡琏竟然侥幸逃脱。
果然运气也是一种实力。
在8月23日这天阵亡的三位国军副司令中,有一位名叫吉星文——吉鸿昌的侄子。
吉星文是抗日名将,1937年7月7日驻守宛平卢沟桥的29军37师219团团长便是他。
吉星文与蒋介石合影
自8月23日炮击开始,我军凭借强大岸基火力封锁了金门岛。

这样一来,岛上八万余国军的后勤补给成了一个大问题。
1955年美国不是刚刚和蒋介石搞了一个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嘛。
所以在9月7日这天,美军和国民党军组成一支“联合舰队”出现在金门岛附近,意图打破解放军封锁。
天赐良机。

当时我方高层正有意检验一下美国方面对于这份“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决心。
于是解放军奉命开火——只打蒋舰,不打美舰。
这一打美国人就露馅了。

美军舰抛下蒋舰掉头就跑,“条约”的成色一下子被验了出来。

文章的最开始我们提到过,金门炮战是一场很玄妙的战争,得一“打”一“拉”。
10月5日这天,最高层制定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方针,由新加坡《南洋商报》将信息传递出来。
探探风向。
一天后,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正式官宣。
于是接下来的炮击政策改为“单打双不打”,即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
这种断断续续、时大时小的炮击持续了二十多年,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为止。
随着军事局势的渐趋缓和,六七十年代国共双方在金门厦门展开了内容丰富的“统战工作”。
比如:成立广播站、黄金利诱、投递传单、投递土特产(糖衣炮弹)、扔收音机等等。
当时金门国军最重要的广播据点在门主岛东北角的马山——这里距大陆的解放军据点角屿仅两公里。
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一度就是从这里向大陆播出的,很多老厦门人都有“美好的记忆”。
蒋介石还曾亲自跑到马山广播站和广播员合影,鼓舞士气。
1979年5月16日夜,时任马山连连长的林毅夫,就是从这里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
从马山看向大陆
全篇完。

参考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