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诞生是一场被期待的革命。当单纯的信息互联已经无法满足波动性、跳跃性的量子时代所需时,区块链便应运而生。如果说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信息的互联平台,那么区块链则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自由互联的平台。
正如詹姆斯·索洛维基在《群体的智慧》一书中所写:“一个由独立的个体所组成的大群体能够做出更好的预测,并且能够比群体中最聪明的个体更加聪明。”而区块链则为智能社群所代表的理想平台提供了技术的土壤。那么,这个设想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企业能否将建立智能社群这一对未来的设想转换成现实?
撰 文 | 刘子琦 海尔模式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 编 | 周琪
区块链经济简史
经济学者熙代在其著作《区块链经济学》一书中,曾将区块链经济的发展总结为三次进化。
区块链经济1.0时代为数字法币时代。无论是萨尔多瓦宣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授予比特币法定货币身份的国家,还是我国的中央银行积极推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实验,都在证明,全球已经掀起了数字法币潮流。
区块链经济2.0时代为智能合约时代。在数字货币得到普及的大前提下,智能合约的实现成为可能。利用算法与程序,智能合约可以省去大量繁琐程序,自动执行合同条款,与资本、用户进行直接交互。
这也使智能合约可以被应用于大量场景中:比如司机和用户之间如果可以直接生成智能合约,那优步(Uber)等共享经济中心平台可以直接被去除,每个司机都是自己的“优步”。
区块链技术的变革引爆了数字法币和智能合约时代。但是,缺乏主心骨的技术只是一捧流水,只会流向不可预知的方向;能将涓涓细流汇集起来的,唯有人类自身。因为比技术更稳定、更持久、更智能的,永远是人类本身。
当我们试图剥开区块链被层层数据包裹的外壳、探寻其背后更深刻的社会革命内涵时,我们看到的内核不是算法,不是智能,而是人与人之间崭新的协作方式。
因此,如何通过创新协作方式,更好地发挥人类智慧,是我们在迎接物联网时代到来时必须要面对的议题。实际上,这也是区块链经济3.0时代所要面对的核心议题。
区块链经济3.0时代的代表是智能社群。智能社群的核心就是借助区块链在大规模协作的基础上,超越过去,实现分布式协作。分布式协作意味着平台上的每个个体都可以和其他个体交流,虽然不在同一个工作小组,彼此擅长不同领域,但仍可以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完成一项超出单个个体水平的任务。
海尔的回答
在理论层面来看,在智能社群中,每个人都变成了平等的节点,信息、知识、资源等所有的外在条件不再是线性传播,而是在各个节点之间平行传播,同时传播。在对等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探索自身极限,尽最大可能实现自身价值。
然而回到现实中,一家企业又如何才能将组织进化成智能社群模式呢?
针对组织应如何进化这一问题,张瑞敏认为,对企业来说,科层制、流水线是牛顿时代的模式,而在量子时代,这一切都要转变,企业必须成为一个动态的、不断进化的生态。
在动态变化的需求下,海尔借助人单合一模式,创造了独有的链群合约生态组织。在海尔的链群中,每个人都好比是一株自由生长的植物,借助链群合约,海尔为每个人提供了同样丰厚的阳光、水、养料等资源,每个人都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实现个人成长,并达成群体目标。
那么,链群合约具体是如何帮助海尔打造智能社群这一理想组织模式的呢?
一是去中心化,自我驱动。链群合约是一种将去中心化理念与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所进化出的产物。在链群合约机制下,每个小微节点都可以是中心,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并连接其他节点。
在传统的、僵化的企业组织中,大多数节点只是三面的,只是起到上传下达连接同级的作用;但是在链群合约中,每个小微节点都是无限多面的,可以自由地连接其他任何节点,每个人的能力上限被几何倍地提升,真正能够实现组织的扁平化、开源化、平等化。
在加入海尔家族以前,GEA像大多数老牌美国企业一样,秉承着“股东至上”的原则,依然严格地进行线性管理。各个部门实力有余,合作不足。但在落地人单合一、链群合约之后,2020年,在美国家电业深受疫情困扰大幅下降的情况下,GEA却因为链群合约机制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营收逆势增长10%。
这是因为在链群合约机制下,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没有被平台所支配,而是成为了与平台平等的节点,用户的需求与我直接相关。以洗衣机为例:在贯彻链群合约之前,GEA的洗衣机团队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却不能及时对用户需求做出反应;践行链群合约机制后,他们主动发现用户痛点,针对用户提出的洗衣机易产生异味、洗衣时间长等问题,研发出了超清新通风系统。2020年,这款洗衣机的销量也随即翻了两番。
二是去中介化,自我组织。基于链群合约,海尔打造了非线性的生态组织。每个链群组织在其生态系统中,扮演的不是生态中其它企业、创客与用户之间的中介,链群之中每个节点都可以直面用户。
如在智慧烹饪链群中,大厨不是像以前餐馆中的大厨一样只能在厨房中做饭,而是可以借由海尔的平台自由和用户交互,直接听取用户对其场景解决方案的需求。除了直面用户之外,生态方是否能留在生态中,也是用户来决定的。比如在智慧烹饪链群决定做年夜饭套餐前,针对选哪些生态方哪些菜品组合成年夜饭套餐这一问题,智慧烹饪链群便利用海尔智家app等平台,做了一个约有两万用户参与的问卷调研,并结合其中几百份真实的问卷回答,最终确认了可以进入年夜饭套餐的菜品和生态方名单。2021年元旦,年夜饭套餐开始预售,截止到3月初,年夜饭套餐卖出了12万道菜品,走进1.5万个家庭。
三是持续进化,自我关差。自然界中的万物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岁岁繁荣就是因为每个个体对于环境都有极强的适应性,都能够根据环境调整自身,实现不断进化。因此,想要构建一个可以持续循环、持续进化的生态智能社群,群体内部个人的自我适应、自我调整是十分重要的。
在链群合约模式下,每个节点能够根据组织和自身的目标、其它节点的行为以及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规则,以便完成整个组织的共同目标。当组织处于自关差状态的时候,不需要外部施加干预,组织可以实现“无为而治”。
平台上每个节点的自我进化可以推动整个平台的进化。上海的海尔洗衣机团队发现了上海居民的洗衣晾衣难题,于是首先提出了洗烘一体的阳台方案。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之后,团队自我关差:是否还可以满足用户们对阳台的更多需求?
于是可以用于喝茶、健身、养宠物等等的智慧阳台场景链诞生了。阳台场景诞生后,海尔的其他团队自关不足,积极学习这种模式,于是再次进化出了一系列的智慧厨房、智慧客厅、智慧卧室、智慧浴室场景。场景方案在海尔的生态品牌中彻底落地生根。链群合约所带来的不断进化,也正是智能社群所需要的核心所在。
赋能万物的时代
在智能社群时代,我们可以身处这样一个平台:不再拘泥于自己被规则所圈定的领域,不再无暇探索自己隐藏的价值,自由发展,自由繁荣:所见即所得,所学即所得,所做即所得。
在全球范围内,已有众多企业在智能社群道路上进行了一定尝试。例如《区块链经济学》一书中提到,维基百科不存在所有者的模式让其社群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点对点的简单模式下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作用,维基百科也因此能够利用最少的成本生成惊人的信息量;斯坦福大学的Folding@home项目(一款全球最为流行的志愿者分布式计算项目)利用志愿者贡献的闲置计算机算力资源来模拟蛋白质折叠,用于解决药物计算设计分子动力学问题;国内外的各界学者也在论文中积极探讨将区块链运用于打造未来智能城市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打造智能社群的愿景是具有普适性的,而海尔无疑在打造智能社群方面,已经走到了时代前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奠基者奥利弗·哈特认为:“新型契约要通过交互,不断协调双方的期望和利益,链群合约做到了这一点。”奥利弗·哈特、本特·霍姆斯特朗以及复杂性科学奠基人布莱恩·阿瑟也均围绕链群合约发表过相关看法。
作为一种将核心聚焦于人类自身、探索人类新型协作方式的平台,智能社群的应用绝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可以贯彻政治、社会、文化、生物、环境等各个领域。
但是,如同孟德斯鸠所说,自由不能是无限制的自由。在实践区块链智能社群的道路上,合理的监管必不可少。智能社群所带来的愿景是美好的,但是想要真正实现理性繁荣,需要我们结合法律道德、市场准则、国际标准等,一同打造一个适用于智能社群时代的监管方式。
赋能万物,价值互联的时代正在到来;不管前路看起来是否充满惊险与不定,我们都要迎头向前,只有冲在时代的最前沿,才能不仅仅被浪潮推动着前进,而是引领这场浪潮。
纵观历史潮流,科技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而在科技背后更持久、更温情、更有力量的始终是人类的智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只有始终坚持将人放在本位,尊重每个人的尊严,每个人的意识,每个人的智慧,才能做到真正的引领物联网时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