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少年时去五通,系由学校组织,徒步前往,看丁佑君。又二年,举国串联,我因无钱外出,再次徒步五通。徐家有个姑妈,嫁五通桥涂家,我们称涂大孃,她给了我出门的盘缠。
两次徒步五通,并非为风景而去,却留下很深印象。那小城榕树极多,枝叶如盖,临水而立,郁郁苍苍。河岸蜿蜒,树也蜿蜒,一年四季,风景如带。我于是想象那居住的地方,定然是窗外榕树含翠,槛外江流有声。
有位女子,惊诧于我的描述,怎么会如此贴切!其实二十年前,有个五通人已经描述过五通的山水。这地方,细细看过,真的就是一座天赋异禀的小城。
过去的文人雅士,自造别墅,多以庄名。乐山有陈庄、范庄,传为佳话。五通则瓦窑沱有憩园,杨柳湾有清香书屋,四望关有种菊轩,庙儿坝有活泼泼斋。这些庄院,听名字就超凡脱俗,令人神往。今天动辄数十百万的电梯房,哪能有如此的名士风流?早年间的绅士文化,真的是美到极致。
民国年间,五通有位居停主人,姓袁名子鉴,他的庄院便称袁庄,坐落在五通桥竹根滩老菜市,他笔下的《五桥山水记》,介绍他朝夕居处的五通。数年来,我一读再读,感觉曾经的五通,真的是美到让人心醉。
五通位于乐山南面。岷江北来,流经五通境内,河道一分为二。内河称涌斯江,古名新开河,河水清涟,平静秀碧。南行至四望关,与井研东来之茫溪河汇合,约十里至和尚潦,仍流入外河岷江。竹根滩便是岷江与新开河夹流形成的沙洲,纵约三十里,横四五里。这一带有易家坝、王渡儿、四方坝、盐码头、王爷庙、三元宫。
盐码头
新开河与茫溪河会流处谓之四望关,杨明清先生提议建桥水上,曰四望桥。由桥南北望,近水远山,俨如画图。东顾有渔人泛舟仙源难寻之胜;西盼筌溪街市场繁荣、船渡争喧,有清明上河图之景。
连接四望关和竹根滩的浮桥
从四望关沿茫溪河溯流而上,溪水平静,两岸榕荫匝地,精舍林立,机关参杂。荡桨于山溪之间,风景清幽可人者五六里,至两河口而止。
两河口有五通庙,又兼域内桥多故名五通。从两河口至茫溪大桥为花盐街,昔为盐商、盐老板及商贾文人雅士之宅第。附近一带,约二十里,山水清奇,出产盐煤,通运筏船,为岷江重工业区域,用煤煎盐,运济滇黔,关系国计民生至巨。桥东里许,有多宝寺,寺周青松古秀,丛树郁勃,遥望一湾流水,清如明镜。
煮盐
由四望关北行里许,有通材初级中学耸峙山岗。昔草创时,袁子鉴先生曾主办斯校,此为当年五通桥之最高学府。复往北山行二里许,有朝峨寺,林木阴浓,乃明代松月禅师坐茅庵处。寺中花草亭园,极为清雅,高建勋居士讲佛于此。演怀法师嘱托袁先生书一佛字,方可四尺,拓于禅院壁间,风神洒落。下有朝峨洞四,危楼凭眺,天外三峨,隐现云表;岷江西山,玉屏一片;俯瞰深潭,榕荫秀碧。洞门岩壁间刻“瞻峨望云”四字,为清代张开甲所书。由山而居高临下,观览竹根滩新开河一带乡村,则山环水抱,菜圃纵横,篱落萧疏,有武陵柴桑之致。水上则扁舟往来,有浮鸥点缀江心之妙。
对岸菜市小学,由袁子鉴先生所改建。内有纪念碑一方,文字古秀。门前花木阴深,风物清疏,山清水秀,冈陵起伏,井筒参差,沙洲渔网,碧空鸟翔,好一幅自然界神妙画品。
盐场井架
再由朝峨洞沿新开河畔公路北行约八里,即三块碑,为唐绍周先生种植花果处,有塔一座,高耸山岗。犍为、乐山两地盐场,曾设有会议厅于此。至新开河茫溪沿岸,春则鱼跃柳新,夏则榕荫纳凉,秋则弦歌赏月,冬则诗酒咏雪,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各有韵味也。时而访高建勋居士于朝峨寺,研究佛学;谒萧泽恩先生于带岷园场,讨论实业;晤唐绍周、王海门二氏于杨柳湾,参观园艺;或问书法于菜市袁庄,谈诗学于庙儿坝活泼泼斋,讲习中国画于瓦窑沱憩园、杨柳湾清香书屋、四望关西侧茫溪河种菊轩;或寻求实业家杨翰周,经学家王灵生,文人王衣冈,诗人王幻云,画家郑祝堂,书家王莱轩、何子培、曾廷选、袁典臣诸先辈之遗迹,俱足以陶冶性情,宠辱偕忘,怡然而乐者矣。
袁子鉴先生乃竹根滩人,北京大学毕业,其写作《五桥山水记》时,是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元旦。袁先生曾游历大江南北,览观过秦淮、西湖、颐和园之胜,感觉五通桥山水,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平原菜圃尤觉幽美可观。风物奇特之处,并不比其他景区稍逊。抗战时期,外省途经五通桥的游客,每每赞赏其风物之美,以为堪比西湖风光,喻之为小西湖。
小西湖风光
前些年,我刚退休,常去五通花盐街、工农街寻景拍照。这一带风景绝佳,不但有盐商文化,市井风情,茫溪河也是风光旖旎。后来去雅安上里,感觉五通官员真是应该借鉴。像上里那样的地方,无论山水风景,人文历史,并不比五通花盐街一带更具优势,结果居然营造而为所谓“水墨上里”,不免替五通摇头叹息。后来再去五通,那些民国宅院,大多无人居住也无人管理,一次比一次残破不堪。甚至茫溪河这一段最为精华的水面,也遭污染,至于水面变黑。近年来略有改善。
茫溪河
这次转发袁先生的《五桥山水记》,除唤起曾经的山水记忆,也能够窥见民国时期,五通绅士文化的多彩多姿。倘若五通人能将眼光放开,珍惜这片山水灵秀之地,在茫溪河两岸之花盐街和工农街,局部恢复其旧日面貌,又何尝不能盖过雅安的上里。
五通花盐街
古代有白居易、苏轼,能在杭州留下白堤和苏堤,今天之地方官,能否也在五通的花盐街、工农街留下精彩一笔?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