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到今日,头部平台涉足产业链多个环节,关联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终于,靴子落地。

据媒体报道,9月9日下午,工信部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在9月17日前平台按照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理措施。
随后,在9月13日上午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负责人表示,要求企业按照整改要求,务实推动外链屏蔽问题分步骤、分阶段得到解决。
互联网公司也迅速响应。如腾讯第一时间表态坚决拥护工信部的决策,在以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
阿里巴巴则回应称将按照工信部相关要求,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
字节跳动表态称,将认真落实工信部决策,并呼吁所有互联网平台一起行动起来,不找借口,明确时间表,积极落实,给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便利的网络空间,让用户真正享受到互联互通的便利。
互联互通,这个最早源于1934年美国电信领域的词汇,在互联网时代被赋予新的定义,并随着国内互联网反垄断的深入,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如今终于明确了方向。
但是,这只靴子的落地只是个出发的信号枪。
随着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到今日,头部平台涉足产业链多个环节,关联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靴子落地之后,怎么制定执行细节,怎么降低对用户影响,怎么做好长效监管,都是必须仔细斟酌的问题。
监管信号:“分步骤、分阶段”有序进行
9月9日的会议之后,有参会企业人士透露,相关部门提出了即时通讯软件的合规标准,但“并非强令要求即时通讯软件平台开放所有外部网址链接访问功能”,而是向上述所有平台提出要求,要在一定期限内参照标准解封。
9月13日,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也细化了有序推进的三步骤:一是加强行政指导,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督促落实;二是加强监督检查,通过多种方式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三是对整改不彻底的企业,处罚一批典型违规企业。
监管部门强调的有序进行背后,其实是互联互通问题的复杂性,此前市场上不乏对外链“一刀切式”解除管理后垃圾信息泛滥、跨平台诈骗行为更难以监管、用户隐私泄露等问题的顾虑。
据上述参会人士透露,9日会议上,参会企业也反映了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的难度。
现实困难:外链互通不宜”一刀切”
监管释放“有序进行”的信号背后,是互联互通所面临的多方面问题和困难。
比如,平台外链开放后,用户的数据共享使用、切换平台方便了,但用户个人信息在多个平台之间传送,也意味着隐私泄露风险加大,平台数据安全保障难度加大。
微信客服近年里就频频接到相关投诉,既有“拉群”、“拉人头”的违规引流外链,还有被动投票或帮砍一刀等干扰用户的营销外链,甚至有性格测试类窃取用户隐私信息的外链。
彻底开放外链之后,谁来最终负责是个关键的问题。现在各平台只需管理好自己平台上的内容,互通之后,可能导致恶性内容在一个平台上做原发,又通过另一平台传播,造成多头监管真空。
不止这些,落实到企业行业、法律制度层面,依然有很多需要讨论、细化的地方。
比如,对于与头部平台经营范围类似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将面临因互联互通后变得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其本就狭小的生存环境将会更加严峻。在老大和老二互通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对老三老四等腰部乃至尾部企业产生灭绝性的伤害?这些都需要关注。
事实上,互联互通对于中小平台,有可能不是增强竞争,而是削弱竞争。
随着互联互通的深入,大平台势必积攒大量的数据流量,此时中小平台对大平台数据流量的依赖性也将加深,此时头部平台很可能利用中小企业不敢轻易退出平台的心理,提高企业的入驻费用。
不久前,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相互开放生态系统的消息传出后,阿里、腾讯的股价走高,但中国有赞暴跌12%,移卡跌超3%,微盟跌超2%。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在一次科技论坛上就提出,互联网巨头们今日打得你死我活,明日又能够达成协议互相合作的案例比比皆是。他提醒要警惕平台巨头互相开放后合谋垄断风险。
寻找共识:试点推进、用户自主、监管沙盒
“从长远来看平台间实现互联互通是利好之举。平台间互联互通具有长期向好的愿景,其中参与各方大概率都能从中获益。” 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陈兵指出。
9月13日国新办发布会后的互联网企业迅速表态,也印证了这点,但怎么才是多赢的方式,则需要监管、企业、用户、学界等多方主体凝聚共识,一并寻找最佳解答。
在《比较》杂志研究主管陈永伟看来,不同平台互联互通应该是有界限、有步骤的,而不是“一锅端”、“一刀切”的。他建议在实现互联互通的过程中,政府和平台都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尽可能趋利避害,让互联互通变得更有效率。
把选择权交给用户有望成为路径之一。如微信可以将打开外链的决定权在用户手上,就如同此前算法推荐的相关管理意见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
另外,还可以尝试在某些关键业务领域进行互联互通试点。陈兵就建议,对具有直接竞争关系且确需实现互联互通的平台业务领域,监管部门可以引导该核心业务场景下的头部企业进行“互联互通试点”,在监管沙盒中模拟运行效果、及时作出修正,逐步推动互联互通从试点走向全面放开。
整理编辑:Jason Lee
可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最新杂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