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314 篇文章
题图:来自网络。

作者:夏妈,海归硕士,前第一财经记者和美国上市公司高管。家有熊孩子两枚,坐标上海。本文来自:夏娃看世界(ID:xwksj66)。
上月初的时候,我们搬家了。由于种种原因,搬得特别匆忙,新家的很多细节都还没有搞定,就入住了。
入住后的一个月是这样子的:一边是家中已开火做饭,孩子在一旁上蹿下跳,另一边是各路的工人来来往往,陆陆续续地在做后续的工作,木工师傅,清理人员,电工师傅……
一边是烟火气的慢生活,一边是现代化建设的快节奏。还有孩子的喧闹和做工机器的噪音声,分分钟让我不知置身何处。
大概两年前,我们从热闹的上海城市中心搬到了城乡结合部。住在郊区的一个问题是人口密度低,孩子不太能找得到同龄的小伙伴,有些冷清。
尤其是我家的嘎嘎,两岁多,还没上幼儿园,家和家里的几口人就是他的全部世界。
所以和大人的反应不同,最近家里人来人往的热闹不但不让他感到烦恼,被打扰,反而特别开心、兴奋。
这几天,他尤其喜欢一个木工叔叔。隔几分钟就要跑过去看看,用他有限的语言和师傅交流:陈叔叔,你在做什么?陈叔叔,你要一起玩吗?陈叔叔,你多大了?
▲ 还像个工地的客厅一隅。
有一天,到饭点了,我们一家人摆好碗筷叫孩子们吃饭。嘎嘎和夏娃看到在院子里忙活的陈师傅,立马跑过去,隔着窗户,扯着嗓子喊“叔叔吃饭了,叔叔吃饭了”。
留下我们一桌大人满脸的尴尬。因为做工的协议里事先说明了不包餐,所以每次工人师傅们都是到了饭点自行到外面的小餐馆解决。
而且我们也没有预想到孩子们的这个突袭,根本没有准备更多的食物。一边是屋里孩子热情的呼唤和一桌大人的无奈,一边是屋外陈师傅的不知所措的尬笑。
娃爸第一个反应过来,赶紧招呼陈师傅进屋一块吃饭。
1
1
1
木工陈师傅在我家干活有些天了。这些天,他准时来,按时走。我常常听见他在屋里屋外和娃爸商量一些工作细节。
他在听了娃爸的要求后,会说“好的好的,您放心吧”。或者有时他也会急急地争辩几句:“这里应该是这样做就可以了”、“您相信我的吧,我做这行很多年了”。
我在家里和他迎头碰上的时候,会和他点头打招呼,但几乎没有其他交集。只等着他的活完工的那天去仔细检验一番。
我的确没有想过和我的木工师傅一起围着我们的新餐桌吃饭。
可是嘎嘎的一声热情呼唤让一切成为可能。于是我们一家人加上木工师傅有些尴尬地坐了下来。
孩子们很高兴。他们很开心有新的元素的加入。
这是一件挺奇特的感觉。原本的陈师傅是一个在屋里屋外忙活的木工。你和他聊工期,谈质量和价格。忽然之间,他就像一个朋友一样降临在你的餐桌边,一起进餐,一起谈各自的生活。
▲ 图片来自电影《天堂电影院》。
一顿午餐结束,我们互相了解了各自基本的情况。陈师傅来自安徽的北部,和娃爸相仿的年龄,家人全在老家,一人在外打拼。也有两个孩子,一个马上要考大学了,一个和夏娃差不多大,也是小学生。
于是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孩子和教育。
陈师傅说,在外奔忙一年了,到了年底,由于疫情,可能还不能回老家过年。说到这里,他叹口气。
我家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思乡心切。一直想过年期间回老家一趟。也是怕疫情隔离的问题,一直忧心忡忡不能成行。
都是漂泊在外的异乡人,在一张餐桌上得到了共情。
2
1
1
木工陈师傅,一个原本很模糊的代号,忽然之间变得很鲜活,有血有肉。
和我们一样,他也有家庭有奋斗,有挣扎有幸福。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太阳下,我们的世界却如此不同,但同时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将我们链接起来,让我们在某个层面看到我们的生活互通的地方。
作为成人,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社会符号,一些不同,那些巨大的阶层鸿沟和思维差异。
而孩子们的眼睛却如此纯粹,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本身,一个他喜欢或者害怕的人,不外加任何的社会属性。
一顿饭结束,我在想如果我们还可以抱有孩童般的单纯,无分别心的眼光,我们的世界是不是会变得更好一点。
▲ 夏娃八个月第一次去泡吧时和服务员叔叔的互相打量。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也有一次和嘎嘎很相似的经历。那年,我家在家门口要砌一个洗衣池子。来帮我们砌的是一个很善谈和蔼的老人。
我特别喜欢他,一直叫他爷爷。每天在大门口坐在小板凳上看他干活。他会和我聊天,给我讲故事。
再后来,他去邻居家干活,我也会去找他,和他说话。我们一老一小就像两个好朋友一样互相陪伴,度过了我那一小段本来单调的只能发呆的童年时光。
几十年过去了,记忆有些模糊。但我知道,的确有这样一个爱和我一直聊天的老人曾经出现在我的生活里,这些记忆过了多少年还是有温度的。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话唠的、爱和人亲近、无比信任他人的小女孩变成现在似乎生性凉薄、处处设防的中年妇女。
我想是这个社会开始教会她用有色眼镜看世界,有了分别心开始的吧。
我们选择过这样的生活,和相似的人群来往,和同样信仰和爱好的人交谈。无形中好像生活被画成了一个封闭的圈。
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天空下,却好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彼此没有交集,没有好奇。
3
1
1
但是真的没有交集吗?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个流动的世界里,互相影响着。
譬如,去年年初疫情大爆发以来,每个小区都严令封锁。人心惶惶。原本未曾觉得那么重要的人变得可亲起来。
比如快递小哥,消除了物资短缺的恐慌,让足不出户成为可能。
比如物业小伙们,严防死守小区安全。小区封闭后,帮忙一车一车的分发快递。
还有附近的农民伯伯们,他们卖的菜及时出现在了小区的外围,新鲜便宜又便利。
在那段时间,天天都有坏消息来袭,倍感焦虑,但看到他们,还会心头一热。
你以为不重要的人,在很多时候,严重地影响了你的生活。
最近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感觉很温暖。
有一个四岁的小萝莉 Norah 在和妈妈去超市的时候,搭讪一个 82 岁的孤寡老人 Dan。“嗨,老人,今天是我的生日”,Norah 说。
▲ Norah 和 Dan。
老人自多年前妻子去世后,便举目无亲。他几乎不和陌生人说话,过着寡淡重复循环的日子,直到遇见了可爱的 Norah。
一老一少就这样在超市愉快地攀谈起来,还合影留念,从此成为忘年交。Norah 经常去拜访 Dan,这个超市搭讪而来的好朋友。
两个人像亲人一样互相陪伴,聊天,画画。Norah 给 Dan 带去了快乐,她很喜欢 Dan。她说,“他走路慢慢的,和我一样”。
故事的结尾,几年后 Dan 最终去世了,Norah 哭成小泪人,但我想她小小的心灵已懂得了爱与被爱的意义。
而这一切,始于四岁 Norah 一声“嗨”,始于她的无分别心的单纯和善良。
4
1
1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你突破了你的舒适区,褪去盔甲,向和你很不同的人伸去友谊之手。
尽管我们依然如此不同,却可以在沟通交流中感受到人性共通的地方。于是,距离感近了,之间的“不同”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心中升起的是同理心、尊重和关怀。
这种无分别心的善意可以跨越阶层、种族、年龄、性别、信仰和宗教。
我很喜欢的一部美国电影《撞车》,描述的是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种族间碰撞的故事。
它用错综复杂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因着不同的信仰、理念,乃至生活习惯会产生碰撞,继而互相影响带来痛苦、误解和伤害。
但是超然于“不同”之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宽恕和大爱,才是让这个世界有秩序的运转下去的能量。
▲ 图片来自电影《撞车》。
《撞车》里说:
你和人们擦肩而过,邂逅相逢,在洛杉矶,没人触摸你,我们总是躲在冰冷的建筑物后面。我想我们很怀念那种触摸的感觉,我们彼此碰撞只是为了感觉到彼此的存在。
5
1
1
很感谢孩子的无分别心,让我们和木工陈师傅有机会围在一张桌上聊一聊,让我们因此看到了我们共通的生活,相似的情感,也了解了他完全不同,但一样奋斗的人生。
而另一方面,我相信,孩子的善意也会给漂泊在外的陈师傅带去一点点的温暖。
在生活中人常会有“遗世独立”的错觉,实际上我们都不是孤立的岛屿。
我们更像是被排好的多米诺骨牌,相互关联着,影响着。又像大海里的水滴,不断运动也不断发生联系。
我们的生活其实紧紧相连,一个人的行为或观念,都有可能影响他人的命运。
既然如此,多些宽容,看到共性,包容不同,像孩子一样用无分别心来对待彼此吧。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你我皆凡人,寻宝人世间
内卷机器下的自我救赎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