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新闻,让许多网友大呼恐怖。
杭州一位妈妈,因为担心13岁的女儿身高长不到1米6,逼着她早中晚各跳绳1000个。
半年后,小姑娘不仅身高没有变化,还被诊断出了骨垢炎。
医生说,还好发现及时,不然只能通过手术治疗,而且今后还可能影响女孩的出行和运动。
这位想帮孩子逆天改命的妈妈,竟然差点把孩子害成残疾。

但,为了让孩子变美,把孩子逼成这样,真的值得吗?
两厘米的身高,真的会对孩子的人生有巨大的改变吗?
孩子的身高,家长的心病
新闻中的女孩叫媛媛。
因为平时不爱运动又喜欢吃零食,比同龄人稍显圆润。
13岁的她,刚上初一,体重接近60公斤。
虽然年纪小,但她的身材,已经成了家里人的心病。
为了让女儿变得更苗条、更美,妈妈给她制定了严格的变美计划。
她笃信的理论是:
“虽然已经来月经,但她的骨骺还没完全闭合,如果能抓住最后这一年的机会,还是很有希望爬上1米6的。
于是,原先每天1000个跳绳的任务,到了暑假直接翻了三倍,加码到3000个。
女儿有时候抱怨膝盖疼,妈妈还觉得她是娇气、偷懒、找借口。
直到去医院就诊之前,母女二人都还在争吵:
“为什么你就是不相信我呢?我的膝盖真的痛,连走路都隐隐作痛。
直到,媛媛被医生诊断出胫骨结节骨骺炎,妈妈这才吓傻了。
媛媛的经历被新闻报道之后,不少网友被媛媛妈“逆天改命”的变美计划震惊了。
身高难道不是受遗传影响的吗?
肉蛋奶营养跟上了吗?
为了健康就算了,为了变美,就离谱

然而,像媛媛妈妈这么焦虑孩子身高的家长,其实不在少数。
“身高增加5厘米,未来淘汰千万人”,孩子身高的数字也像考试分数一样,让家长们分毫必争。
甚至还有不少家长已经不满足于运动+食疗,这种听天由命的老办法,开始打起了“黑科技”的主意。
杭州的王女士因为担心12岁的儿子,身高会落于同龄人后面,便带着儿子到处就医问药。
在听闻一些机构注射生长激素能长高的经历后,仿佛抓住救命稻草的王女士,立马给儿子购买了全年的疗程。
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年下来“增高针”花掉了整整48万元,儿子却只长高了1厘米。
更糟糕的是,儿子的身高没有增加,体重倒是蹭蹭飙升。
仅仅一个疗程不到,儿子就足足胖了20斤。
其实,这种所谓的“增高针”并不是机构口中的万能药。
而且市面上出售的“增高针”大多数并不适合还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注射。
作为生长激素的一种,“增高针”在注射生长激素后,会出现甲状腺功能暂时性减低,以及疲劳、乏力、虚胖等副作用。
严重者还会出现糖尿病,甚至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并发症。
更离谱的是,价格昂贵的“增高针”,每月注射的基本费用都在3000元至15000元之间,2至5年的完整疗程过后,少则数十万,多则无上限。
花高昂的价格,购买未必有效的产品,还带来一堆副作用,真的有必要吗?
然而令人叹息的是,拼上了血本却被增高针“坑了”的父母孩子比比皆是。
在非正规医疗机构的编排下,家长们的身高焦虑变成了一个糟糕的健康问题。
尽管,家长们的出发点其实也是,为了孩子:在“颜值即正义”的社会氛围里,不能让孩子的外貌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当他们他们主动拉着孩子参与这场颜值内卷,却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还赌上了孩子的健康风险,实在是得不偿失

颜值,卷起来了
光长高远远不够,较真的父母从小就开始关注孩子是否能有一双笔直修长的腿。
社交网站上搜索“儿童腿型”,满屏都是家长在问:我孩子这个腿型,需要矫正吗?
其中不乏2岁半甚至刚3个月的孩子。
实际上,1岁以内,婴儿的腿部会呈椭O型腿,3-6岁会呈X型腿,7岁左右才会确定和变直,这都是正常的发育阶段。
如果两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6厘米,并且没有严重长短腿、变形的情况,是无需矫正的。
但医生的专业知识,并不能安抚老母亲们的焦虑情绪。

有网友的孩子,1岁半时发现足外翻,咨询医生,医生说是正常现象,不用干预。
2岁体检时又咨询了另外两位医生,结论依旧是正常情况,继续发育就会改善。

但网友的家人还是不放心,他们目测,“感觉已经变形了”。
于是坚持反复求医,直到有医生给出了矫正建议,才终于安心。
评论区有同样经历的网友,最终去医生推荐的店,给5岁的孩子订制了矫正鞋垫,一双鞋垫2500元。
到底是花钱买个安心。
好在这都只是过度干预,除了父母紧张、伤害钱包以外,不会带来太多负作用。
有更病急乱投医的家长,遵循长辈的经验,直接用布条和毯子绑住了孩子的腿,试图把腿绑直。
这种绑法,不仅孩子被束缚住受罪,还可能会造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变浅、股骨头变形,严重情况下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保证孩子的颜值,家长需要操心的事儿实在是太多了。
有网友吐槽:长高、近视、腺样体,一关接一关,做父母真难。
这里说的腺样体,其实是腺样体面容,是指一种牙列不齐,上牙突出,缺乏表情的“痴呆”面容。
这通常是因为小朋友的腺样体肥大,阻碍鼻腔呼吸,长期用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使得硬腭变形,久而久之,面部的发育变形、肌肉僵硬。腺样体面容一旦形成,难以恢复。
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的家长震惊了,不少人回想起自己的口呼吸习惯。
再看一看口呼吸和正常呼吸容貌对比图,简直悔不当初。

自己既然已经没救了,那孩子就得从小抓起。
为了纠正口呼吸可能带来的容貌变丑,不少家长让小朋友们贴着口贴睡觉,时刻谨记“闭嘴”。
殊不知,没有检查腺样体,贸然贴住孩子的嘴,很有可能导致缺氧乃至窒息的严重后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孩子的容貌,已经成了父母标配。
腺样体面容的概念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只是日常爱张着嘴的孩子,只要家长发照片就不断有人提醒:是不是腺样体有问题?带孩子去看看吧!

孩子腺样体面容、长得不够高、头型不好看,条条都是家长自责不称职的罪证。
还有的家长,为了矫正孩子的扁头,有家长斥重金订制了矫正头盔,让孩子24小时带着,连续带了4个月。
大夏天,孩子戴得满头大汗,脑袋两侧最宽处都被头盔挤压红了。

家长一边心疼孩子,一边说自己“挺有成就感”。
而评论区更是一边谴责扁头审美,一边不断夸这位妈妈:
头型关系到一辈子的颜值,虽然现在很苦,但孩子长大了一定会感激你的。
但这真的是必要的吗?
没有影响健康的严重畸形,只是出于审美需求,折腾孩子至此。
他们似乎忘了,
当年他们的父母,也曾经彻夜不睡也要给孩子睡出一个扁头,并同样为此感到十分自豪。
总而言之,看似是颜值内卷,其实背后还是家长的焦虑。

一位眼科医生,说自己曾经遇到一位家长,带着自己9岁的孩子来配角膜塑型片。
孩子的眼睛比较敏感,试戴时,反复试了一个小时,在验光师的帮助下才带进去。之后还不断小声嘟囔眼睛感觉不舒服。

孩子第三次嘟囔的时候,家长爆发了。推搡了一下孩子,对他嚷嚷开了:你就不能忍忍,你们班第一名的**都带了,也没你这么矫情!
验光师想要上前劝阻,却被家长推出了验光中心。关上门后,屋里不依不饶叫骂了很久。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位家长前一天去接孩子的时候,看到班上考第一名的孩子竟然没有戴眼镜。输在成绩上了,不能连颜值也输了。家长当机立断就带孩子去配角膜塑型片。
满腔的恨铁不成钢,才不仅仅是因为孩子戴不进角膜塑型片。
只是积压已久的焦虑,在这一瞬间爆发了而已。

他们把容貌焦虑贩卖给你
打开社交网络,有太多的信息在不断告诉你:你少做一分,将来孩子就多怨你一分。
商家、自媒体,都在玩命渲染,你的一个疏忽,是如何毁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颜值,成了新晋流量关键词,也成了新的财富密码。

卖矫正头盔的商家,一边说着别家矫正头盔不及时跟进打磨,导致孩子的头型受到挤压畸形,一边强调孩子的头型对颜值影响很大,一定要及时矫正,找正规售后品牌;

甚至有商家为了卖货,称孩子的头型影响到脑容量,孩子头型越圆,容量越大,大脑发育越好,智力越高。反之则会影响到智力发育。

但实际上,这一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婴儿的大脑发育与头围有一定关系,头围过大或者过小都要引起警惕,但头型有个体差异,圆或者扁一些,对孩子智商并不会产生影响。
但是,这些信息,每一条都足以让家长们神经紧张。
其实家长们的焦虑并非不可理喻,毕竟有可能自己就经历过“颜值不够高的痛苦”:
家长自己就曾因为身高不到1米7,自卑多年;
被父母睡成了“无敌大扁头”,扎什么发型都不好看,从小被人叫“头文字D”;

自己骨性龅牙自卑多年,长大后不惜手术正颌,术后三天只能吃流食,痛苦不堪……
他们一路看着网络上漂亮的男孩女孩们毫无社交压力,一路顺风顺,自己相比之下已经相形见绌。
为人父母之后,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优异还各个长相端正天真可爱。
自己本来就没有给孩子完美的基因,还不后天努力一把,岂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但必须指出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对孩子外貌产生的焦虑,并不是不是孩子的问题,是自己的心病。
不得不说,我们的社会充满了颜值崇拜。
尤其是社交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完美的脸蛋,标准的身材,让我们产生一种,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完美外表的错觉。
但很显然,现实生活并非如此。
而且大多是时候,焦虑都只是焦虑,不过是建立在自己的想象和假设之上的幻象而已。
当我们并不认同那种单一的审美,标准的脸蛋,对多元和个性不包容的环境的时候,不参与,就是我们能做的最大反抗。
与其忧心忡忡孩子的落后,还不如和孩子一起追寻内心的充盈,思想的丰富,健康的体魄。
他们的天真、善良、优秀和可爱,都可以建立在颜值之外。
作者丨hiraku  闫如意   编辑 |米利暗

广阔天地,别只看颜值▼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