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开通
开篇先跟大家说一件重要事情:“翻译官奶爸”这个公众号昨天正式开通留言功能了
在大家的支持下,我这个小号从零做到了现在也能偶尔达到上千的阅读量,甚至还有一篇超过1万。
为了感谢各位的关注,今天的文章将送出一份小礼物。
下图有三本《吹小号的天鹅》,我会在留言的朋友中选出三位,分别赠送其中的一本,聊表心意。
大家只要在留言中正常对文章发表看法即可,也可以发表任何跟“翻译官奶爸”公众号有关的内容。
我会在留言中直接回复选中的朋友。届时,您可以直接通过回复,告知我邮寄地址。我不会将您的地址放出来,只有我自己能看到,所以不必担心隐私问题。
活动时间截止到本周末。
下面是今天的正文
前几天处暑,恰逢大雨,青岛顿时就清凉起来。在暑假的尾声,一早一晚的凉意也如约而至。
暑假本就是为了躲避酷暑而设计的,随着暑意消散,开学的脚步也渐渐近了。
今年这个新学期很特殊,也很关键,一切都因为“双减”。
从7月24日晚“双减”官宣以来,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各地的细则逐步出台,配套措施也渐渐浮出水面。
现在再来回头看我当时写的《“双减”官宣,以后的假期怎么过?我早替大家想好了!》,会发现里面的推测也在一步步应验。
我之所以能提前预测大致的政策方向,一方面是多年来参与新闻编译和报告翻译形成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找到了一个重要对标:
如今的一切都在回归70/80后的童年!
很多读者跟我反映,那篇文章除了文字之外,里面的配图也很令人感慨。
我在那篇文章里用到的图,都是70/80后原汁原味的童年影像。不同的是,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高清照片。
它们来自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的《你好小朋友》和《光影宛如昨》两本胶片影集,拍摄了80年代初北京、成都、昆明、广州、海南、上海、哈尔滨、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小朋友。
尽管照片里的人与我的童年并非身处一地,但一看到这些照片,我还是瞬间就被拉回到令自己魂牵梦绕童年。
在我看来,二三十年前的校园,也恰恰是此次双减的重要对标。
不信?我先来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时光普通的一天。
1
我们的童年≈“双减”的目标
“没人管”的自驱力
我小学时有一个特殊身份:负责拿教室的钥匙。
那时的校园24小时对外开放,学生似乎随时都能来学校,早晨到校时间都是自主安排。
但老师毕竟有自己的作息,所以我小学的时候,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两个每天到校时间很早的学生负责“执掌”班级大门的钥匙。
我很幸运地成了其中的一员。
所以,我印象中经常会天还没亮就起床洗漱,迎着清晨的微光向校园走去。那时的路上没什么车,似乎也不太担心安全问题。
到了学校,偶尔也会有几个同学比我到得还早,有的来踢球,有的来抄作业。
打开教室门后,便各自忙碌起来。我最常做的一件事情是去操场上踢球。年龄差距只要不太大的孩子,通常都会凑在一起组队比赛。
一个早上就能踢一场球,操场边上往往还会有周围的居民在晨练,比如太极拳、太极剑,都是常见的项目,我的母亲那时也是其中之一。
大汗淋漓过后,就该回到教室干点正事了。
此时,同学们已经陆陆续续到齐了。我记得那时每天至少会在放学后打扫一次卫生,也就是所谓的“值日”。所以,一进教室门,板凳、椅子经常都是倒扣在桌子上的,为的是方便扫地。
我那时学习不错,所以我的作业往往会被别人借去抄。
抄作业当然不对,但纯粹抄别人作业的同学其实并不多,多数人都会在家里努力思考,实在没办法了,才会回到学校抄别人作业。
而且,在抄别人作业的时候,大家经常也会相互讨论和请教。现在看来,那时学习氛围还是很浓厚的。
这种氛围很大程度上源自一种特殊的动力——老师的严格要求。
严格的老师&佛系的家长
那时的绝大多数家长真的是不太管孩子的学习,至少不太掺和学校的学习。
我父亲是大学生,那个时候大学生还不太多,所以他也算个“文化人”。他业余时间还喜欢写作,后来成了山东省作协的会员。
但父亲大部分时候只忙着自己熬夜写作、看书。我印象中,他为数不多地参与我的学习,就是给我批改作文——改了一遍又一遍,简直令人痛不欲生。
搞得我有一次迫不得已直接从作文选上抄了一篇。我至今记得那篇作文的题目叫做《突破500米》,讲的是作者通过努力,一口气游了500米的事情。
抄的作文获得了父亲的表扬。我当然心虚,所以把那本作文选藏到床底下。
可谁知后来家里打扫卫生,沉睡在床下的书被父亲发现,狠狠揍了我一顿。
在我小学时为数不多的父母参与我学习的经历中,这算是印象很深的一件事,但实际上也没有直接参与课内学习。
但老师可不一样,虽然现在的孩子怕老师也甚于怕家长,但跟我们小时候相比,那真的是天壤之别。
那时的老师应该在行政工作上投入的精力不多,而且没有微信,不会一天到晚跟家长纠缠在一起,所以有更多时间直接关注学生的学习。
我记得当时作业分成三种:课堂作业、上交作业、家庭作业。
看起来似乎各司其职,性质不同,但其实每一种作业老师都会认真批改。哪怕出现一丁点错误,都会及时纠正。
当然,纠正的方式现在看来略微有些“野蛮”。如果错题多了,可能挨罚、挨骂、挨打。脸皮厚的男生笑一笑就过去了,脸皮薄的女生还会当场哭鼻子。
为数不多的几次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往往都表示有大事发生。那个年代,“叫家长”可是天大的事情。
那时没有手机,更没有微信。所以如果发生了学生打架或者学习严重退步的事情,老师都会告诉学生第二天把家长叫来。
更严重的,甚至会当场要求学生跑回家或者父母单位去叫家长。
“叫家长”对儿时的我们来说,简直犹如五雷轰顶。而老师为了防止我们回去隐瞒军情,甚至还会特意安排住得近的另外一个孩子去通知。
在当初的家校联合中,家长的角色就像大boss:平日不过问,轻易不出马,可一旦现身,几乎相当于绝杀。
充实的校内生活
话题再回到一天的校内生活上来。早晨踢完球后,我们该抄的抄,该改的改,搞定了头天晚上的作业,就该等在教室里上课了。
课堂大部分时候都平平无奇,我虽然已经完全记不得当时的讲课内容,但老师的严厉依然历历在目。
上课捣乱的,立刻会被罚站,再严重一点,会被请出教室,甚至当场挨揍。
好容易等到下课,操场上马上就会被疯玩的孩子占领,乌泱泱的一大片。踢毽子、跳皮筋、弹玻璃球,各种各样的项目轮番上演。
就像流行歌曲一样,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流行一种游戏。但项目就那么多,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学校操场虽然都是土地,但健身器材还是有的,高低杠、双杠、吊环、吊绳、软梯……
大家一有时间就会跑去玩。小小年纪,就能爬到软梯顶上,厉害一点的大孩子甚至还会爬吊绳。
就这样一节课接着一节课,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中午时,我们学校是不提供午餐的。大家都会各自回家,吃过午饭后再回来。
很偶尔会有同学拿一包方便面,碾碎后倒上粉包干吃。我甚至怀疑,干脆面的灵感就来源于此。
下午前两节课也跟上午没有区别。但对孩子来说,真正的重头戏在下午三四节课。
那时候的三四节课叫做自由活动。具体的安排我已经记不太清,但印象中,这段时间除了写作业就是玩。
或者是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比如腰鼓队、军乐队、合唱队,到了运动会还会准备各种体育项目。
当然,受制于那时候的条件限制,像钢琴、小提琴这些高大上的项目只是极少数家庭可以参与的,大多数学校也没有资源提供这类活动。
学校里的运动项目也很全面,我甚至还参加过一段时间的举重训练。放在这个年代,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那时虽然条件不如现在,但学校依然会穷尽各种可能提供五花八门的活动让孩子参加。
等到放学时,就该值日生打扫卫生了。所有的椅子、凳子都会被倒扣到桌子上。三下五除二,教室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然后锁门,走人,等待第二天早到的同学。
不过,也有可能在学校里没写完作业,所以回家的路上也不闲着,我就有好几次在回家路上,趴在路边的台阶上写过作业。
为什么这么拼?回家再写不行吗?当然不行,因为回家后还要出来玩,写完作业就能尽情玩了。
万一在学校搞不定作业,我们回家后也会尽快做完,然后高高兴兴地跟小伙伴们玩耍。
虽然家长几乎从来不过问作业,但没有几个孩子会不写,否则第二天会到学校挨训,甚至挨揍。于是也便有了第二天早晨早早来到学校抄作业的孩子。
我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挥霍”漫长的童年。
到了期中和期末,学校还会对孩子的成绩进行排名。家长会的时候直接把全班的成绩和排名写在黑板上。考得好的喜笑颜开,考得不好的忐忑不安。
这,就是我童年普普通通的一天。
2
新学期,该有怎样的期待&忧虑?
我用这么大篇幅回忆童年,可不仅仅是为了怀旧。
你有没有发现,只要去掉了“体罚学生”和“成绩排名”这两项,二三十年前的学校,几乎就是“双减”政策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如今的“双减”政策核心,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对标到我们小时候的状态:
双减的重要目标
打击校外培训:我们小时候根本没听说过培训班这回事。
加强校内教学:那时的老师不会被多余的事情牵扯精力,更专注于教学本身。
丰富课余生活:下午三四节课的活动安排丰富多彩。
增加在校时间:下午三四节课是强制在校,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
缩短作业时间:在校内几乎都能完成,最多回家再做一会。
禁止家长批改:父母几乎就不看孩子的作业,最多就是配合老师签个名。
这不正是我们对“双减”的期待吗?
有人说,“双减”下,要么拼智商,要么拼爹。
这确实都是客观事实,可任何年代都一样。
但不应忽视的是,“双减”也给了广达普娃更大的空间。
我小时候亲眼见过不止一个同学在小学阶段成绩平平,到了初中,甚至高中才会发力。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大家都没有抢跑,按照正常节奏学习,所以给了晚慧的孩子后期发力的空间。
但如果放到现在,晚慧的孩子很可能会因为别人过分的超前学习而早早地丧失信心,也就没有了后发制人的可能。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期待。面对如此重磅的新政策,没有人能绝对看清方向,甚至连政策制定者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因此,忧虑是难免的。毕竟,校外培训这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令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形成了极大的惯性,想要在一瞬间扭转过来绝非易事。
校内学习质量
大家最担心的肯定是学习,学习也是学校最重要的职责所在。
过去这十几年,虽然也在喊减负,但只是减轻了学校的教学负担,孩子的学习负担并没有真正减轻。
这也是校外培训野蛮生长的重要原因。
之前,孩子们想要成绩好,几乎都要去机构补习。校外培训也从原先的补差变成了培优。
这一次的“双减”显然是对过往路线的纠偏,可是无论人还是事,无论身体还是思想,都会有惯性。
虽然课外学科培训并没有一刀切直接取缔,但留下的空间已经很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必然要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提高教学质量就是“双减”中最重要的一项。
以往学校教不好的时候,可以靠课外班补习。“双减”之后,时间不太允许。学校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正常学习要求?
这不可一概而论,毕竟,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落实的情况都会有差异。
这也是我们家长需要密切关注的。需要随时根据情况作出调整。越是在这个时候,越应该主动关注孩子,做到平稳过渡。
对普娃来说更加关键,我们上课外班很多时候并不是超前学习,确实是因为学校有些知识不到位,所以大家才会将此视作“刚需”。
课内必须要满足这种刚需,才能真正起到让学习回归校内的初心。
学校托管政策
校内托管相当于我们当年下午的三四节课,甚至连内容都完全一样,比如北京最新出台的“双减”细则:
第一阶段完成体育锻炼,保障学生每日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第二阶段开展课业辅导和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17点30分。
但这似乎并非强制性。所以,真的想上课外班的孩子依然会一切照旧。
真正要把孩子留在校内,办法只有两个
  • 要么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强制;
  • 要么达到或超过课外班的效果。
除此之外,都很容易大打折扣。
其实在“双减”之前,就有一些地方试点了课后服务,但买账的家长寥寥。
原因是学校将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年级的孩子混在一起,只提供看管,老师也只有一个。
所以,只要时间上允许的家长,宁肯接回家去。
但此次“双减”的规格极高,力度极大,所以这种应付公事的情况应该不会太严重,但究竟能够把高层的精神落实到什么程度,依然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
此外,北京的“双减”政策中有这样一条:“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教育部门可通过遴选,适当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
我看到有些分析认为,应该鼓励家长也参与其中:
如果家长是木匠,是维修工,是科学家,是市场营销人员,其实都可以走进学校,给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工作,并带孩子们感知和体验一下。
对此,我持保留意见。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尤其是素质类的教育本身是好事。但实施起来往往会变味。
比如,学校可能会或明或暗给家长们安排任务,在家长群里接龙,变相强制家长轮流前来学校分享。
政策原本是给家长减负,让家长能更从容地接送孩子上学。但如果变成上面这样,反而有可能让原本正常工作的家长必须请假到学校来参与素质教育。
这种好心办坏事的情况,相信不少家长都有亲身体会。
体育和美育教育
我之前写文章专门诟病过现在孩子的体育教育(戳这里
带娃看了奥运会,才发现最该补的课是体育!》)
现在很多学校,除了正常的体育课之外,课间活动几乎都强制要求学生在室内进行。这显然与加强全民体质的大方向相悖。
我理解学校对安全问题的考量,但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并不可取。
“双减”后,体育的重要性也得到进一步强化,这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是好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好身体,一切都是空谈。
当我们不再为了奥运奖牌数而纠结时,从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的迈进也成为下一个目标。但没有全民运动,体育大国也就无从谈起。
这些看似“唱高调”的话,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措施上去,而“双减”对体育的重视也要由各个学校去实施。
体育本身是为了强身健体,至于具体的项目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去选择。但在学科培训的裹挟下,连体育培训也有些跑偏,过分看重技巧和项目,体质却并没有本质提升。
这除了要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外,学校也责无旁贷。
美育教育也跟体育类似,“双减”主要冲击了学科教育,对非学科教育的影响相对较小。可是我们也看到,中考、高考似乎都有意要加大这两类的分数占比。
过往经验表明,只要考试,就难逃内卷。
无论体育还是美育,都是应该开展的活动。但如何掌握度却很考验实施者的能力。
尤其是美育。如果只是要求考试,而校内没有配套的学习,那么非但不会减轻负担,反而会重蹈前几年学科类教育负担越减越重的覆辙。
毕竟,体育和美育教育的校外费用,比起学科类培训只高不低。
学校应该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考试应该考到什么难度?
我个人认为,比较合适的度是学校提供类似于我们小时候那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最终仅仅进行“考查”,而且难度非常基础
美育尤其应当如此,毕竟艺术还是需要一些天赋的。很多时候就算砸钱也砸不出效果,何况是没钱可砸。
如果校内考试难度太高,就会导致家长不得不花费大价钱去校外补习,把原本学科类培训的时间和资金转向音体美,这样的后果只是换了一个“内卷”的赛道而已,而且会导致更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彻底掉队。
现在的政策是站在国家百年战略的层面,以“共同富裕”为基本导向,所以高层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但具体实施效果,依然值得我们普通家长密切关注。
3
写在最后
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用回忆童年的方式,对标了“双减”政策的大致方向。以如今已经身为家长的70后/80后的亲身经历,帮助我们认识这个重磅政策可能达成的效果。
然后梳理了新学期的政策落地过程中,普通家长有可能怀有的担忧。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做好准备,更好地迎接新学期可能发生的变化。

即便你所在的地方短期没有出台具体政策,但不要低估高层的决心。
如此高规格的政策一定会严格落实,不可能像以前那样雷声大雨点小。
正如我之前所说,这一次,我选择相信减负,也必须相信减负。
我们家长需要要做的,是在看清大方向的前提下,明确自己的孩子培养目标,然后再根据手头的资源,对外界的环境变化做出调整。
从这个角度来看,“双减”也是对家长合格与否的一场检验。
作者简介:妙爸,美国海归,麦肯锡和哈佛大学等顶尖机构的御用翻译。在公众号翻译官奶爸(ID:FanyiguanDAD)里记录陪伴两个女儿成长的故事。专攻英文启蒙、STEM教育和大语文。
点击名片
关注我吧
下方查看精选文章
欢迎点赞
分享
给更多朋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