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末的资源是BBC出品的英文版《少儿动物世界纪录片,欢迎下载。
如果你因为最近的“双减”政策,尤其是跟英语有关的“双减”新闻而不知所措,相信我这个资深翻译官奶爸的文章能解答你的绝大多数疑问。
本文不止分析政策,还会提供在家自学英语的实用攻略。 
1
内卷之王,矫枉必然过正
“双减”政策官宣后,首当其冲的学科非英语莫属。
第一,政策原文明确提到了“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所以,幼儿英语团灭。
第二,文件指出,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所以,线上外教几乎团灭。
请注意:这两类课程都是团灭,不像新东方和学而思这类传统学龄培训机构那样可以从周末和节假日转战周中,所以已经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如果你之前报了任何相关课程,能退费立刻退费,退不了费,能多上课就多上课,不要抱幻想。
再加上最近关于“上海期末不再考英语”的消息也传得沸沸扬扬。虽然这条规定早已有之,但恰逢“双减”,所以被各界放大。
一时间,家长们对英语学习不知何去何从:难不成英语要凉?
首先,我必须承认,英语确实是最近这些年当仁不让的“学科内卷之王”。
原因在于:
01
语文校内难度已经很大,校内高分本就不易,现在大语文上马,战线铺得很广,即便学起来压力也大,但语文就像“玄学”,不容易量化和对标,也就不太容易给人焦虑。
02
数学中的奥数虽然是历史更悠久的“卷王”,但奥数毕竟要拼一些智商,不是所有孩子都有卷的资格。而如果单纯看课内,其实要求不高,区分度慢慢降低。
03
英语却不一样,校内难度巨低,随便掌握一点原版启蒙方法,就很容易甩下校内。而语言类学科又不太需要智商,只要有方法,够努力,大部分孩子都挺能打。
方法和努力原本都是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尤其是努力。所谓内卷,本质上就是无效的过分努力产生的一种负面表现。
具体到英语上,就是明明是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小学生,英文阅读水平却“超过美国土生土长的高中生。
这种事情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不是问题,因为神童没有错。但如果发生在许多不是神童的人身上,那就有问题了。
尤其是当这许多过分努力的非神童令更多正常努力的非神童满怀焦虑时,那就更成问题了。
我之前在《小学实现英语自由,这事儿靠谱吗?》里面就说过,小学过KET或PET其实都没有问题,阅读能力达到或略超美国同龄人中位数也不是问题(毕竟这个中位数水分很大,而且仅限于阅读)
但再高级别的考试,我并不建议盲目追求。英语水平本身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认知存在较大差距。
站在“双减”落地的现在,回头看今年3月3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不再承办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MSE)的通知,就会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来讲,“双减”确实减得好,连我这个极力推崇走原版阅读路线的家长都拍手称快。
据说,某思在一线城市的最高英语班型,甚至要求一年级孩子拿着KET证书去报名。要说这种情况还不算内卷,我是不信的。
不过,也有不少人对在线外教一刀切式的取缔颇有微词。
在正式文件没有发布前,我也一度认为这个领域应该归入非学科类素质教育。但没想到政策如此决绝。
可静下心思考后,也就不难理解背后的意图。许多家长和机构这些年的确有些过分偏执,积重难返,所以矫枉必然过正:想要达到纠偏的目的,就必须在初期“用力过猛”,否则但凡留下一点点空子,都会有无数的人钻过去。
2
英语还学不学?肯定学!
分析完了政策本身,下面就该回归到英语学习上来。
既然政策对英语的打压如此严厉,我又如此拥护政策,为什么还说“终于能好好学英语了”呢?
我今天主要回答两个问题:
  1. “双减”后,英语还学不学?
  2. 如果学,该怎么学?
第一个问题,我的答案很明确:学!
  • 首先,高考和中考英语都会考。
  • 其次,上海也只是把小学阶段的英语学科“考试”变成“考查”。
所以,即便是单纯从应试角度来看,尽管英语可能主课地位可能不保,但不可能连文化课的地位都直接被剔除。中考和高考这两关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会取消英语。
但最重要的在于,英语是一种工具,而且确实有不小的实用价值。
英语是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全世界有110个国家将英语作为母语、官方语言或普遍的第二语言。所以,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通过英语这种工具获取资讯就显得更加重要。
有的人或许认为现在的翻译工具已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我作为一名职业翻译,对这个问题比较有发言权。
英语确实冲击了翻译行业,但仅限于低端层面。就是原本完全看不懂意思的人,现在可以借助翻译工具大致了解说了什么。但真正要细致了解原文,翻译工具暂时还做不到,有时甚至会翻译出截然相反的意思。
即便是今后的工具真的可以大幅改善,也永远无法取代直接的交流。
想要了解英语在你心目中的作用,可以做一个极端的设想。
退一万步讲,学校真的完全不考英语了,甚至压根就不学英语了。你会怎么选择?
确实会有大批人不再学英语,但同样会有大批人继续学英语。但到那时,这只是一门特长,一项技能,一种工具,学习起来会更加从容。
更何况是这种极端情况几乎不会发生,所以,英语肯定要学!
3
死记硬背,成为过去
在“双减”落地后,学英语的方法确实可以变一变了!
课内的课本难度本身就很小,没什么好调整的。
说到这里,顺便科普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吐槽英语课本难度太低,认为不合理。
但你可能忘记我们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忘记了祖国各地的发展有多么不平衡。义务教育阶段需要照顾全国的整体情况。
北京上海的孩子可能觉得简单得令人发指,可山区的孩子可能都跟不上进度。政策制定者和教材编撰者需要通盘考虑全国的整体情况。
所以,大城市认为英语课本过于简单是常态,需要在课外提高是刚需。
但过去几年,这种刚需在资本的裹挟下被过分放大,引导错了方向,才有了现在的矫枉过正式的纠偏。
以前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只要不是原版启蒙路线,都会存在生硬背诵和学习语法的现象。
我前几天在某群见到的一位群友,言之凿凿地“教育群友一定要默写课文来学习英语
这种观点像极了之前的语文:在没有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生硬地背诵课文原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而如今几乎所有人都已经意识到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才是正道。
英语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大量课外阅读,只是靠生硬地背诵课内的课文和语法规则,根本无法体会一种语言的精髓,连基本的语感都难以形成。
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所批判的“填鸭教育”。这种方式,最多只够应付小学。
事实上,小学英语成绩之所以具有欺骗性,恰恰就是误以为靠背诵课本就能学好英语。
等到学得深了才发现,连校内进度都跟不上,此时再要靠大量阅读来恶补,就真的有点来不及了。毕竟,初中的课程强度远远大于小学,课外阅读时间所剩无几。
我们在解读政策时也不要只停留在字面,而是应该更深刻地理解背后的深意。“双减”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核心在于:降低应试压力,加强素质提升。
这其实第二轮教育改革以来,一以贯之的理念。关于之前几轮教育改革的成果和本轮改革的背景,我在《“双减”落地后,你的孩子未来会成为怎样的“打工人”?》中有过详细介绍,可以直接点击蓝字前往阅读。
语文的素质,就是从生硬背诵到广泛阅读,从格式作文到深度思考。

数学的素质,就是从机械做题到思维训练,从盲目拔高到打牢基础。
英语的素质又是什么呢?

以我多年从事翻译工作和亲身辅导女儿英语的经验来看,就是从死记硬背语法知识,转向大量吸收原版内容。本质上与语文异曲同工。毕竟,无论母语还是外语,归根到底都是语言
所以,在“双减”背景下,更应该回归英语的工具属性。
4
听说读写,实操详解
具体应该怎样学呢?
安心阅读
以我自己家为例,妙妙依然会以RAZ为主线,但细节上可能会做一些调整。
因为我最近发现她的认知水平达到了上限,有些时候做题出错并不是英语本身的问题,而是语文和认知没有到位。
这也就牵扯到原版路线的内卷问题。
我在网上见过不止一个牛娃,四五岁的年纪,读的RAZ级别比妙妙还高。妙妙的S级是G3,也就是美国三年级的水平。而她开学是四年级,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略微落后美国同龄人。
可是那些四五岁的中国娃却能读懂高级别RAZ里面的复杂抽象概念(比如“宪法),这的确令我感到不可思议。
转头再看看同样四五岁的熙熙那副萌萌的样子,实在感觉有点无语。
而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也少不了校外培训机构和资本的助推。“双减”之后,这种过于博人眼球的情况估计会收敛不少。
所以,对于原版阅读路线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妙妙现在这个状态,我不会再一味去追赶进度,而是会在发现瓶颈后转过头来提升母语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否则强攻英语也不会有太大效果。
毕竟,一个人的母语水平决定了外语水平的上限
但在英语阅读本身上,放慢RAZ进度的同时,还应该阅读更多相同难度的章节书。通过扩大广度来夯实基础,提升语感。(在公众号对话框中输入“章节书”三个字,获取常见原版桥梁章节书AR蓝思值列表。)
我特意在“阅读” 前面加了“安心”两个字,指的就是在“双减”的环境下,给我们这些普娃家长更加从容的空间,而不会因为外力而乱了阵脚。
影视资料
“双减”的目的是在减轻负担、减少焦虑的前提下健康学习,不是让大家停止学习,更不是鼓励文盲。
所以,切莫误会了政策意图。所以,如何寓教于乐就成为更重要的话题。
大语文方面,我推崇多看电视(详情戳这里
大语文时代的金钥匙,原来藏在电视里(附资源)》)
。英语也一样可以借助影视资料达到同样的目的。
中文世界有各种纪录片。英文世界同样如此,在前期通过动画片夯实了听力能力后(详情戳这里
英文动画片这样看,效果至少翻一倍(附资源)》)
,再加上利用RAZ学习了更多的科普词汇后,就可以慢慢过渡到观看英文科普内容。
其实本质目的就是在国内营造半英语环境,让孩子在悄无声息间无痛掌握更多的语言技能,而不是一本正经坐在课堂里,去背诵枯燥的课文和语法规则。
影子跟读&表达能力
由于线上外教基本遭到团灭,很多地方的线下外教资质又难以保证,而且价格偏高。所以口语方面就更加难以借助外力。
要训练口语,我可以分享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练习同声传译时常用的“影子跟读”。
步骤很简单,找一段难度合适的原版音频资料,戴上耳机(一定要戴耳机,否则你的发音会对听力形成干扰),然后播放音频。音频里的老外说什么,都要在语调、语速、抑扬顿挫方面尽量模仿原音。
音频里面说什么,你就跟着说什么,中途不要暂停,就像影子一样一直跟着音频推进。
这样做的目的是纠正发音和强化肌肉记忆,还可以加强英文的节奏感,避免用中文的节奏感去套用英文。
我的建议是:
开始的时候最好用自己熟悉的资料,之前读过的最好。不要以为你读过甚至背过就可以做好这一点,因为语调、语速、抑扬顿挫可能都不到位。
现在则相当于有一个native speaker在拉着你进步。
熟练之后再慢慢加大难度,比较理想的状态是看原版电影和原版新闻也可以做到同步影子跟读。
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除了纠正发音和肌肉记忆以外,自身的表达能力也是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在没有外教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这方面其实可以借鉴中文的方法。
比如,我们给孩子读完中文书,为了锻炼他们的表达和概括能力,往往会让孩子复述一下故事。
英语也可以这样来做,读完绘本就扣上书,让孩子用英文来复述故事。请注意,复述不是背诵,没必要完全一样。当然,最初可能难以跳过背诵这个阶段,毕竟初级的绘本本身也没有多少内容。
但是如果家长水平到位,可以做适当的引导。如果还没有认字的孩子,那就干脆让他们拿着绘本给你讲讲,或者指着绘本上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对话。
不要怕语法错误,先敢开口再去谈语法,慢慢修正。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尝试即可,切忌盲目攀比。
后期如果有机会,本奶爸可以专门录一段视频来演示这个过程。
小一点的孩子还可以玩英语过家家,拿着积木和娃娃进行角色扮演,用英文进行对话。应用最简单的TPR语句就可以操作(点击蓝字即可访问原文)
不会的单词和语句,家长可以查查词典,也可以看看我之前在书单里面介绍过的参考书(详情戳这里
当了15年翻译的奶爸带俩闺女读1500本英文书,小学英语自由的书单这一份就够了(完整版)》)
年龄大的一点的孩子,非常建议写一点英文故事,或者自己安排简单的演讲。随便任何题材,哪怕是流水账也可以。会写、会说最基本的内容即可。
关于英文作文,家长懂得批改最好,即便不懂,现在也有很多工具可以利用。
比如网易有道词典就有英文批改功能。按照上图所示
,点击“英文批改”,在弹出来的界面输入孩子的英文小文章后,常见的语法错误基本都可以批改到位。
5
剑桥五级,
切勿为了考试而考试
听说读写的方法都简单介绍后,再来说说很多人都关心的剑桥五级考试。
就像前文所说,我个人对这些考试并不排斥,但我从来不主张为了考试而考试。尤其是这种完全没有强制性的考试,更没有必要硬上。
考试的目的是查缺补漏,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目标——了解了考试对听说读写的要求后,就去提升相应的能力。
注意是提升能力,不是刷题。参考我前文提到的方法即可。
我个人的态度是:英语能力最好高出考试要求的水平一个等级后,简单熟悉一下题型即可直接检测。说白了就是裸考或半裸考
之前没有“双减,很多人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就去参加培训班,为了通过考试而背单词和刷题,这样不仅与考试的初衷背道而驰,也不利于真正提高水平、培养兴趣。
至于更高等级的考试,尤其是FCE及后续等级,我并不太推荐。追求更高的应用水平无可厚非,但在认知水平没有达到的情况下硬上,只会消耗原本就不多的热情。
这个建议不仅适用于剑桥五级,也不仅适用于英语,对所有学科的所有考试都适用。
6
减掉了负担,放下了执念
在这样的重磅政策下,看不清方向是正常现象,手足无措更是人之常情。
其实,稳定心神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想清楚一件事情:无论政策如何变化,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战略不会变,家庭养育优秀孩子的初心也不会变。
只不过,在政策环境和资源供给发生变化的当下,需要转变一些思维,对具体方法做一些调整。
学习确实会辛苦,但不应该痛苦。“双减”减掉的不只是孩子和父母的负担,还有我们心中那份不太健康的执念。
好比戴惯了墨镜,猛然摘下后必然会因为强光而睁不开眼。但习惯后就会发现,这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没有了墨镜的遮挡,周遭的景色才能真正生动鲜活起来。
以上,共勉。
作者简介:妙爸,美国海归,麦肯锡和哈佛大学等顶尖机构的御用翻译。在公众号翻译官奶爸(ID:FanyiguanDAD)里记录陪伴两个女儿成长的故事。专攻英文启蒙、STEM教育和大语文。
点击名片
关注我吧
本文为大家准备的资源是BBC出品的《少儿动物世界》。
你的分享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亮“在看”,再在公众号的对话框里回复“动物世界”四个字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END
下方查看精选文章
欢迎点赞
分享
给更多朋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