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基本上每天都能在垃圾桶里看见没有动过的剩菜剩饭,整鸡整鸭都能看到。”
“14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点,加在一起就不是小数字。”
“餐厨垃圾总要人收,如果所有人都只张嘴、不干活,这么多垃圾怎么办?”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徐步云
  酒喝人情菜吃味。婚宴、寿宴、升学宴、招待宴……名目繁多的各类宴会,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推杯换盏上,离席之后,桌上的饭菜往往三成以上被丢弃,面临“变身”垃圾的命运。
  当一些餐饮从业者盯着营收额,甚至误导消费者;当一些人对舌尖上的浪费,早已从不忍直视到习以为常时,上海餐厨垃圾收运员裴元却难掩心中的无奈。
舌尖上的浪费惊人
  餐厨垃圾主要分为厨余垃圾和餐饮垃圾。厨余垃圾主要是在厨房中产生的垃圾,比如菜叶、果皮之类;餐饮垃圾主要是餐馆和食堂的剩饭残羹。裴元介绍说,他们平时收运的餐厨垃圾中,后者占了一大半,“大概在七成左右”。
  近年来,餐饮产业的迅速升温在拉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庞大的浪费现象。
  从业十多年来,裴元明显感觉到餐厨垃圾不断增多。
  他负责的是上海外滩和周边片区,由于地处繁华地段,垃圾产出量更加突出。“以前正常情况下,一辆车一天的收运量是八九吨,现在基本上在15吨左右。”
  据裴元估算,他负责的区域,大大小小的餐馆有三四百家。而在一些垃圾统一收运的大商场,一天就能堆满三四十个垃圾桶。
“每天都能在垃圾桶里看见没有动过的剩菜剩饭,连整鸡整鸭都能看到。还有一些水果,吃了一半就直接扔掉,看着其实还很新鲜。”
  大餐馆浪费明显,小饭店也不例外。裴元说,在收运的时候发现,有些小面馆的垃圾桶里,全是白花花的面条。“都是客人没吃完直接倒掉的,看着让人心疼。”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裴元,比常人更反感糟蹋粮食的行为。他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泽湖边上的一个小乡村,当地村民过去主要靠种地打鱼为生。因为知道种地的辛苦,自然就舍不得浪费。
  平时休息的时候,裴元会刷刷手机缓解工作的压力,偶尔看到一些吃播短视频。看着堆积成山的食物和大快朵颐的主播,他也感到困惑:“人的肚皮就那么大,怎么可能吃得完?就算吃完再吐出来观众也不知道!”面对这种为了博眼球浪费食物的内容,他觉得可恨又无可奈何。
  相关调查显示,全世界每9个人中就有1人还在挨饿。国家统计局之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消费环节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以养活约3.5亿人。
  裴元对这些让人难以置信的数字并不熟悉,但却道出了一个朴素的常识:“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不少人还在贫困地区,每个人都浪费一点,加在一起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总要有人干脏臭的职业
  2007年,裴元来到上海,在一些私人公司打零工,后来经朋友介绍进入餐厨垃圾收运行业。刚开始,他主要跟在老师傅后面帮忙,考了驾照之后,成为一名垃圾收运车驾驶员。
  换工作服、检查车辆、带上水杯……从早上九点出车,一直到下午七八点下班,裴元每天的工作就是一个一个点位收集垃圾。当收运车装满后,他会送到集中处理点倾倒,然后再折返。
  “不是在干活的路上,就是在回来的路上。”连续的高温日,让裴元吐槽自己每天就像待在烤箱里。他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因为干活的时候都在马路边,没地方遮阳。为防止中暑,他还在自己的车上备了降暑药。
  另一方面,餐厨垃圾本身属于湿垃圾,分量比干垃圾重很多,搬运起来更吃力。有时还没跑一会,衣服就从上到下湿透,能拧出水来。即便累得大汗淋漓,他也没多少时间休息,因为“需要收运的点位数量实在太多”。
  为确保当天的餐厨垃圾能够当天处理完,裴元和片区的餐饮商家建了一个微信群,随时在群里发送自己车辆的定位,方便他们提前把垃圾运到附近的点位,大大提高了收运速度。
  “餐厨垃圾不允许暴露。当天的垃圾不及时处理就会发酵变质,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餐馆第二天的垃圾也无处安放,这样会越堆越多。”裴元说。
  除了高温,浑身臭味也是裴元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搬运垃圾的时候,他能察觉到过路的行人看到他就主动绕开,还会不自觉地把鼻子捂起来或者用手扇一扇。他坦言,看到大家嫌弃甚至厌恶的眼神,心里还是会不好受。但垃圾的臭味无法避免,只能宽慰自己:“没必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家人一开始也不理解,觉得我年纪轻轻的干啥工作不好,非要选择这种又脏又臭的职业。”但裴元表示,既然选择了干这行,就要把手头的工作做好。“餐厨垃圾总要人去收,如果所有人都只张嘴、不干活,那这么多垃圾怎么办?”
杜绝浪费根在自觉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生群体、公务聚餐是餐饮浪费的“重灾区”。其中,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而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
  今年,在疫情和汛情的双重夹击下,粮食安全再次引发人们的危机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遏制餐饮浪费的紧迫性显得比往年更为强烈。
  其实,为了制止餐饮浪费,国家和地方各个层面都相继出台了一些规定,铺张浪费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观,但始终无法杜绝。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近年来,在很多饭店餐馆与机关食堂,都能看见各式各样的宣传标语,鼓励人们养成节俭的习惯。“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裴元问。
  自助餐浪费计费、餐馆提供小份菜、提倡分餐制……一些地方甚至早已开始了立法探索,但在裴元看来,杜绝餐饮浪费归根到底还得靠每个人观念上的转变和行动上的自觉。
  裴元每天收运的餐厨垃圾,都会被送到处理厂回收并二次加工,但他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源头端解决问题,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希望更多人能转变认知,意识到点得多没面子,吃得完才有面子。”裴元说。LW
刊于《瞭望》2020年第36期
延伸阅读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