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今年6月份,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 (ChinaXiv) 正式上线。而人们熟知的arXiv从初创至今也有了20多年的历史。随着开放获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预印本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预印本服务器的存在究竟是利是弊?学术界和出版界如何看待?让我们看看Cell主编兼细胞出版社总裁Emilie Marcus的讨论。同时欢迎大家留下自己的见解。
预印本平台的诞生,对传统科技期刊带来了一定冲击。但若妥善利用,对于科所工作者来说会是一件好事。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我国科学家于3月7日晚将论文提交给美国《物理评论快报》期刊,并于3月8日将论文的预印本提交给全球最大的论文预印本系统arXiv平台开放发布。论文直至4月1日才被《物理评论快报》接收,4月23日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在线发表,4月27日正式发表。这篇论文从投稿到正式发表时滞达51天。据该论文的执笔者和通讯作者、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曹俊透露,从3月7日投稿到4月1日被接收的这24天中,这篇未正式发表的论文就被引用了22次。
中国也没有落后,在今年推出了我们自己的综合性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中科院副秘书长汪克强指出了三点优势:营造出公开透明的科技成果交流共享空间,有助于科研人员公平竞争;保障优秀科研成果首发权认定,有助于扩大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原创成果涌现;缩短科技成果发布周期,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快速流转、有效转化。
然而问题总要从多角度来看。以Cell Press (细胞出版社) 为例,他们的期刊对于预印本文章的态度非常明确:如果作者提交一篇已经出现在预印本服务器上的文章,那么文章会被正常接纳。实际上,Cell Press已经刊登过很多这样的文章。不过,他们可能会先跟作者聊聊这个话题,了解一下作者的想法。在经历过很多案例之后,一个生物学期刊主编是如何看待和讨论预印本的呢?
预印本的地位如何?它算不算出版物?
一直以来,关于预印本文章和同行评议文章的争论就没有停歇。预印本文章应具有同样地位?还是说该被当作“二等公民”对待?对于其可引用性又该怎么看?
科研人员们早已习惯于在学术会议上介绍自己的工作进展,聆听同行的反馈,与他们交流。对于这种形式,大家没有任何异议。会议上的演讲显然是不能被引用到论文中的,这也是人们的共识。如果预印本的目的在于介绍工作和科研交流,那么它何需可引用性呢?是不是只要在这个平台上,科研人员可以发表自己的稿件,和其他人交流探讨,这就足够了?如果不具备可引用性,那么也就削弱了水货文章溜进来的动力。不过,不可被引用对于预印本来说是否也有弊端呢?
预印本文章是否具有首发权?
作者对于预印本的一大期待就是渴望获得文章首发的认可和保护。如果你将文章放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希望获得首发权,是不是也要考虑其他人先放上去的东西?而编辑们是否应该将预印本内容视为已存在的文献资料,来评估新提交的文章?
同行评议与非同行评议
全世界的科研人员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帮助那些非专业学者,特别是决策人,来理解学术圈中同行评议、严谨性、可靠性和证据等方面的重要性。非专业人员容易受到伪科学的迷惑,尤其很多虚假内容包装得巧妙,销路还不错。好在很多科普和学术工作者都在努力发挥作用,去伪存真。
然而预印本服务器的出现给决策人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是不是只要提醒大众在阅读未审核过的内容时擦亮眼睛就万事大吉?如果学术界如此渴望分享、引用和传播非同行评议内容,那么同行评议的存在还有意义吗?
文章送审后,能否再提交预印本?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预印本下的评论内容,无论正面还是负面,是否应纳入期刊编辑的考虑因素?评论的来源 (合作者或者竞争者) 是否重要?如果文章已经公开,那么同行评议和出版决定,哪个将更为紧要?文章提交预印本后,期刊审稿人会不会理所应当地放缓审稿速度?
预印本的社会责任
对于生物学家来说,一些明显的顾虑会导致他们考虑预印本。首先,同行评议过程有可能被拖长,有时出于正常原因 (审稿人建议的重要实验和修订可能会需要数个月),有时则不然 (审稿人故意拖住作者或向作者谋求不合理要求)。
这个过程从某种角度讲是“离线式”的——作者认为文章已经完美了,审稿人则不这么看。同时,没有其他人能参与到对话中来。同行评议过程,尤其对那些有着严格编辑规范的期刊来说,可能长达数月,同时可能也会限制作者对评议内容的深度反馈。对比之下,有很多期刊对文章要求较多,但同时拥有快速出版通道 (有时从文章提交到发表仅需两个星期)。
如果速度是主要驱动因素,学术界又如此看重同行评议,那么有没有其他途径能够加速这一过程呢?2016年2月,惠康基金会曾发出倡议并号召全球众多知名机构对Zika病毒相关内容提供开放获取,并鼓励非同行评议内容在预印本服务器上的传播。Cell Press对此表示担忧,认为此举将提高非同行评议内容的可信度,这关系到社会责任,对人类健康可能会带来潜在的直接影响,故没有签署协议。
同时,Cell Press专门制定策略,加速了Zika病毒文章的审阅过程,并提供了开放获取。
预印本就是人人平等的科学社区?
有些人提出这样的担心:预印本使作者可以自行评判其工作内容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这会威胁到期刊品牌的权威。
确实,不止一名作者曾表示,预印本提供了自由,当他们觉得文章完备的时候就可以发表,而无需期刊编辑或审稿人的意见。不过,如果人们真觉得作者就是其工作的最佳评估人,那么我们恐怕也就不需要同行评议了。
关于引用的困境
请看这样一个真实案例,这是关于引用的问题,也是关于科学严肃性的问题。
作者A本周在Cell发表了一篇文章。出版三天后,作者B愤怒地发来邮件,她四个月前曾在生物学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贴出了完全一样的选题,结果相似 (或相悖),但作者A并没有引用她的工作。作者B希望Cell督促作者A发表一次勘误,并引用其预印本文章。
如果说作者B的文章四个月前发表在期刊JCB上,选题一致,结果相近 (或相悖),那么这事很简单。因为好的学术和好的出版都需要将你的研究与相关文献结合起来,无论结果是否一致。这种情况下,作者A应该当发表勘误,引用作者B的文章。
但是回到BioRxiv的案例上,作者A并没有看过作者B的文章,也不想拿来引用。显然他也没有义务去查阅所有预印本的文献,来了解那些潜在需要被引用的内容;而作者B,很可能应机构或资助方的要求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表了文章,以求拿到首发权。但问题现在没有人需要强制性地去引用或者认可那些先发的预印本内容。这实在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一个预印本服务器就够了?
根据ASAPbio (生物科学和出版促进会) 的基本方针,生物学界最好只存在一个独立而完善的预印本服务器,正如arXiv之于物理学那样。不过目前,BioRxiv和PeerJ两者并存,也没有哪家显示出合并的意愿。而且,arXiv也已经开始进军生物界。
不过,在今年ASAPbio大会的前几周,有讨论提出要再建立两到三个服务器。就目前的形势,每家机构、投资单位以及出版商都希望拥有自己的服务器。这种扩张对于生物学界来讲是否有利?倘若没有益处,又该如何限制?就期刊或者其他资源库来看,我们并没有见过什么成功的例子。
预印本与信息过剩
总有科研人员在提出这样的问题:要读的文献太多了。如果人们希望通过预印本服务器看到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工作,同时又对最终通过同行评议的文章保持关注,以了解其变化和改进,那么这岂不是更加重了科研人员的负担?
当然,我们并非必须去阅读预印本内容,那么创建这个系统的意义又在哪里?假如你不去阅读的话,相比那些已经阅读过预印本的竞争对手,岂不是已经处于不利的位置?
对于预印本内容的其他要求
预印本作者是否也应像多数同行评议期刊那样,有责任将数据和试剂公布出来,使其他人也可以重新进行实验?如果是这样,谁应该为这种机制的执行去负责?如果出现抄袭、伪造数据、欺诈,或者其他因预印本导致的作者权益问题,谁来裁决?预印本是否也可以撤稿?
预印本这种形式对学术界已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但就其未来的发展、规范和应用等问题,还需要学术人投入更多的精力,共同探讨。中国预印本发布平台是否能够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http://crosstalk.cell.com/blog/lets-talk-about-preprint-servers
《科技日报》
本文由知社原创编译整合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投稿、授权、合作事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ID: scholarset
回复“目录”或“”,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