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好少人(ID:haoshaoren
2019年11月初,一位年轻的女科学家,站上了首届“科学探索奖”的颁奖台上。和她站在一起的是,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腾讯创始人陈一丹,以及另外49位科学探索奖获奖人。
未来5年内,她将获得由腾讯基金资助的300万科学奖奖金。而这距离她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学家奖”才刚过去7个月。
她就是29岁就成为北京大学博导的女科学家、科学队长主讲老师——刘颖。
有媒体采访她,称她是“非典型科学家”。带娃,做蛋糕裱花,跑马拉松,她似乎不是那种传统型的“泡实验室”的科学家。
她说,做些‘无用之事’,一是‘放空’自己,另一个也给科研带来更多的灵感。她也告诉学生们,不是将每天时间安排满满,早晚不休,才算是“不虚度光阴”。实际上,有80%的实验都是可以砍掉的,只要做好那20%真正能够深入课题的实验就好。
刘颖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就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中学时简单的生物实验,点燃了她内心对生物科学的热爱,“考大学时铁了心要读生物专业”且“不服从调剂”。
大学毕业后,刘颖留学美国,并在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9岁便成为了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从美国回来,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她不仅入选中国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选为“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研究所国际研究学者,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自然》《科学》上相继发表多篇科研论文。
与搞科研同步,她还承担着“宝妈”的角色。“我半夜每隔两小时就要起来给宝宝喂一次奶,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宝宝不哭。”在刘颖看来,家庭与工作一样重要,她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
伴随着各种奖项,“美女科学家”的名头也越叫越响,近期,多家媒体对刘颖老师进行了专访,在访谈中,她谈到关于最初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起源、获得科学大奖的“秘籍”、中小学生的科普启蒙等多个对家长们很有启发的观点。
关于科学兴趣的培养
“记得小的时候,我很喜欢蹲在地上观察蚂蚁,看它们是怎样在发现食物后回到洞穴里召唤同伴,又是怎样分割了食物,再排着队把食物运回家的;也记得在类似此刻的深秋时节,我会想树叶为什么会变黄,为什么会脱落。
自然界的生命如此神奇,我有太多的不理解,太多的好奇。
本文转自《设计与哲学》,ID:PhilosophyDesign
直到某一次实验课上,当我们用简单的几步操作就从香蕉和草莓中提取了DNA,当我看到DNA纤维状的丝大量缠绕在实验用的玻璃棒上时,我的内心是在呼喊的,要知道,这些可是承载着我们遗传信息的DNA啊!也就是在那一刻起,我与生命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颖在“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演讲)
除了自己对自然对世界的好奇心外,刘颖妈妈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刘颖也有很大的影响。妈妈对刘颖一直抱有平等、尊重的教育态度,每一件事情上,她都鼓励她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她去做一些爬车棚、冒险的小事,学习方面也不会总盯着,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则会有要求。母亲“松弛有度”的教育方式,让刘颖有了较大的个人发展空间。
关于获奖的“秘籍”
刘颖说,自己并没有预料到自己能得到这个奖。因为她知道,周围很多科学家都在申请,大家都非常棒。因此,收到获奖通知时,还是很意外的。至于获奖秘籍,更多是因为她的研究更富有原创性。
对刘颖来说,更重要的是,做科研,更多是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当我观察到有趣的生物现象,我就会想尽办法去了解它背后的本质”,很多人会问,这些研究到底对临床或者实践有什么巨大的价值,刘颖其实比较反对这种特别功利的看法,“不断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这本身就很有意义了。
在具体研究课题的选择方面,刘颖的选择也是更多基于个人兴趣。从刘颖的求学到课题研究的一系列过程中,个人意志、兴趣,成为主导选择的关键。而非其他一些功利性的想法。
最初在国外求学时,刘颖面对很多琐碎繁琐的事务,加上两年内没有突破性科研成果,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我不断问自己初心是什么。”
最终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她坚持下来,这一段小插曲也让刘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保持最纯粹的对科研的兴趣,不要被功利的事情迷惑,不要计较太多得失。
关于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
美国留学,令刘颖感触最大的是,美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
“美国的课堂是十分开放活跃的,”刘颖说,“学生跟老师共同参与,有讨论,有提问,有质疑。”对比国内,课堂主要由老师主导,学生坐在下面听讲。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老师讲什么,学生就会记下什么,对内容的对错没有判断。
这种差别来自于对师生关系的定义。“在美国,老师讲课过程中,如果学生认为老师讲的有问题,会直接站起来质疑。”在学问面前,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拥有同样的权利获取知识,质疑知识。
此外,美国课堂倡导小组式探究学习。老师一般会提出一个问题,但是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组成4-5人小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小组分工明确,谁负责查资料、谁负责写报告、谁负责上台演讲,都由学生自己安排。
“这种主动探究学来的知识、对知识的理解,肯定比老师直接讲出来记忆更深刻。”刘颖同时表示,对于国内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老师要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让学生自己动手,保持对事物的好奇。
关于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
做大众科普,一直是刘颖计划之内的事情。当年从美国回来的一大原因,就是希望能参与更多的社会科普工作。
从2017年开始,刘颖作为“科学队长”的主讲老师,录制了12节面向5-12岁孩子的生命科学视频课程,开始真正进入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
新京报的记者,在采访时问她:您从2017年开始做科普,您觉得做中小学生科普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刘颖说,最大的难点在于家长的不理解与不支持吧。在应试教育下,我们经常会面对家长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这些知识对孩子未来考试有什么好处,您这知识点在哪啊这些问题,我就会有些反感,因为科普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保留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养成科学的一种思维方式。无论什么教育工作,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家长或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更青睐从事收入更高的工作或行业。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上,很多时候还是会回归到功利性。科学教育,有可能会被放在不太重要的角色。”
比起科学启蒙,刘颖更希望,通过有趣的课程设置,保持孩子对探索的兴趣,培育他们的科学精神。
在刘颖看来,如今,社会上科学探索活动远远比她小时候要多很多,但最后坚持做科学研究的却没几个。“不是孩子的问题,也不是资源不够,是社会价值观出了问题。”
关于生命科学未来趋势
作为一名研究生命科学的科学家,刘颖经常会被问到生命科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刘颖说,生命科学的研究趋势我个人觉得是无法预测的。首先是技术发展特别快,导致基础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日新月异,但正因为这个,基础科学也要更守得住基本问题,更纯粹些。
另外从科研本身来说,谁也不知道将会发现什么,所以我不认为有谁可以预测出未来五年或者是十年,生命科学领域可以进展到什么阶段,或者是将会有什么巨大的趋势。
我个人对未知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期待也乐于接受很多未知的东西。首先作为科研工作者,我每天都在与未知相处,探索未知,期待未知。其次从个人经历来说,我也非常喜欢尝试一些我不太熟悉的领域,比如给中小学生做科普,参加一些科普节目等。
— THE END —
版权说明:本文来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鸣谢原作者及编辑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关注【鲁稚的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