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就是阅读。
而且我可以跟你打包票:
不上网课,不专门教识字,不背古诗,更不念什么古文,只要你能坚持每天带小孩阅读,Ta上学以后的语文成绩,包括写作,也绝对差不了。
成绩导向之外,能力层面也会在平均水平之上。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为什么这么自信?讲个我自己的故事。
上学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总是第一,从小学到高中每次作文都会被当范文念,人生第一笔收入是小学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挣的几十块稿费。
但我在课堂45分钟之外很少在语文上花时间,不做语文作业,也很少复习。全靠课堂听讲和记笔记,语文书一下课就被借走抄笔记了。尤其是大考之前,语文书统统不见,不知道被传到了哪里。
更夸张的是,初中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是个特级教师,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心把我也培养成老师,有一次上课突然撂挑子,把我抓上讲台替她讲了一节课。
好多人问过我语文怎么学,我回答不出来。因为我从来没“学”过语文。如果非要找个说法,那就是我从小真的很爱看书。
爱看书到什么程度呢?
从两三岁翻《看图说话》一直到大学,除了上课上学以外的其他时间,几乎都在看书
都看什么呢?你能想到的当时的小孩能见到的各种书。
小人书,少年文学、儿童文艺、童话大王,日本漫画、故事会,中外名著、革命故事,金庸、三毛、张爱玲,福尔摩斯、希区柯克、保尔柯察金和卓娅舒拉,读者、译林、日报晚报,最后闹书荒连慢慢姥爷的《大学语文》课本和毛选都看了。
这要感谢慢慢的姥姥姥爷,在零花钱上从来不限制我(大概知道除了书我也不买别的),要多少给多少,买什么书都可以。
他们也从来没说过“少看闲书”之类的话,看多少看多久都可以(毕竟是连不做语文作业都不管的家长)。
慢慢两岁时带她去红领巾公园,看到这个卓娅的大碑。慢姥姥居然还记得,跟慢慢说:你妈小时候看过这个。
上大学以后更加自由,也有了更多的书可以看。开始看法律的、财经的、历史的、哲学的。有段时间看了不少心理学的书,很想转专业去美国读心理学,于是真的大二跑去考了GRE,开始联系学校。

工作以后看书的时间少了,而且很“功利”,都是和工作内容有关的。但每次去香港出差,还是会“斥巨资”拖回来一些在内地买不到的书。
也许有人要说了,阅读有用,不代表上网课之类的就没用。或者如今的“大语文”和从前不一样了,要求更高了。
话是没错。但这里就有个抓主要矛盾的问题了。
又得把教改政策搬出来了:
高考语文提高到180分,阅读理解、写作的广度难度增加,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提升。
逐字看,高考改革后语文难在哪儿?阅读、写作。
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这些内容⬇️
看看划红线的关键字:
语感、语理、语境,想象、审美、欣赏,从哪里来?靠大量的阅读积累。
灵感和创造,继承和借鉴,是从哪个层面说的?写作。而写作的能力归根到底也是来自阅读。
所以学语文这件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政策说得明明白白了:
我难就难在阅读和写作,都给我多读。
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事半功倍。

多说一句,拿语文网课举例吧,我试过一个这样的课,把一句话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小孩听,手把手教小孩怎么造句怎么扩充句子,从什么时候起人类要这样学说话、学遣词造句了?让人哭笑不得。
拿上这种课的时间和花销,多买几本书,多读几本书,比什么都管用。
慢慢喜欢上读书是从快一岁时给她定了巧虎开始的。里面配套的小绘本最开始是洞洞书之类,她每天翻来覆去地玩。
渐渐巧虎不够读了,我开始关注童书、四处给她选书。后来开始英语启蒙,她的阅读范围一下子扩大了很多,有了点读笔很多时候我也被解放出来。
不光在家看,出门也要带上几本,玩累了就地坐下来看一会儿。
后来养成习惯,每天早上一出卧室就去她的地盘找书看,吃完早饭回去接着看。
她的书也从最初的几十本,变成了几百本、上千本;两岁以后加入了英语阅读,更是数量激增。
现在她快四岁了,书太多我早就没法再整体统计,只阶段性地为她准备阅读“饲料”,几个月内要读的各类书和图册,都放在小推车上。
全部的书至少80%以上她都看过,而且看了不止一遍,内容都很熟悉,有些看得多的英文绘本已经能够跟读或复述。
阅读变成了她的生活习惯,就像刷牙洗脸一样。除去每天必做的英语“功课”(之前是阅读,最近几个月加上了高频词和自然拼读的学习)和每晚睡前雷打不动的亲子阅读,碎片时间她也经常会随手抓起一本书读起来。
那么阅读习惯要怎么养成?在慢慢身上我有意做了一些事,现在来看对阅读习惯的培养确实起到了作用。

划分独立的阅读区域

阅读是对环境要求很高的一项活动,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还要坐卧舒适、取放方便。家里“风水”最好的区域,应该是属于阅读的。
这种环境上的仪式感,就告诉阅读的人,坐到这里就要开始安静的阅读。就算条件有限,也可以专门开辟出一块专门的区域,一个角落或者只是一把阅读椅都可以。
我把家里光线最充足的一个卧室几乎搬空,整个房间专门给慢慢玩耍活动用。小月龄的时候书少玩具多,书籍和玩具都放在一处。慢慢从小除了吃饭睡觉外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个房间自由活动。
后来书的数量成倍增加,她两岁时我又在客厅腾空了书架收纳她的英文读物,添置了专门的小书桌。后来又在她的卧室开辟了一个小角落,专门放她的睡前读物,定期更换。

从此她的固定的阅读区域就有三个了:
自己的专属活动房,玩玩具的时候想读了随手就可以拿到;
英文书在客厅书架,取了书到小书桌去读;
睡前读物在卧室小床旁边,自己挑好后在小床上读。
这样布置的一个好处,就是在她经常“出没”的地方,总会有书出现,随时向她发出“来读”的邀请。
另一个好处是她想读书的时候就会条件反射似的去这三个地方找,很快就能进入阅读状态。

玩具、书籍存放有序

杂乱无章、四处摆放的玩具和书会破坏小孩的专注力。环境干净清爽,在玩耍或阅读时就不会因为一抬眼看见什么,突然被勾起了兴趣,中断正在进行的活动。

环境保持安静

慢慢出生以后我们几乎不再开电视,除了每天半个小时给她看英文动画片或童谣。偶尔看一下也是在晚上她入睡以后。对小宝宝强行要求专注不现实,只能是家庭成员尽量减少干扰。

不干涉、不打扰、不强求

对阅读的内容不干涉。不管读中文还是英文,读科普还是非科普,都让小孩自己决定。一本书读十遍八遍也没有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不打断。只要不涉及安全和用眼健康,就可以完全不受干扰地读下去。少喝几口水,晚吃会儿晚睡会儿,都不是问题。不强求开始,也不强求结束
这些都是一个目的:保护小孩的阅读兴趣。

观察、配合、引导

不打扰但要在旁边观察,不干涉不代表什么都不用做,不强求但是要适当引导。

我很喜欢在慢慢独自玩耍或阅读的时候偷偷观察,很容易发现她的口味。比如她选书的偏好就很明显:
题材上她喜欢更虚构类的,不喜欢非虚构类;
内容上她喜欢食物和动物,对植物不感兴趣;
画风上她喜欢线条简单颜色鲜艳的,不喜欢朴素的配色和复杂构图;
观察以后我就可以对症下药了。比如配合她,迎合她的口味。不按照我的审美给她买书,尽量挑色彩视觉冲击强、构图简单的;以她的喜欢的内容为中心进行发散,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素材,做成一个主题。
举个恐龙的例子吧。除了分级读物和绘本中出现的恐龙的内容,我还带她看了DK百科中的恐龙章节,Super Simple Songs中所有关于恐龙的儿歌,去自然博物馆看恐龙,买了玩具模型认识不同种类的恐龙。
除了迎合,有时候也要引导她关注一些她习惯性忽略的内容。比如亲子阅读的时候多挑几本她很少“翻牌子”的非虚构类书籍;把希望她多看的书放在最显眼最容易拿到的地方;带她去户外大自然或博物馆看实物激发兴趣。
去铁道博物馆参观,感受真实的火车驾驶室。

营造氛围、潜移默化

要小孩喜欢阅读,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喜欢阅读。一边天天拿着手机刷不停、或者守着电视看不够,一边又要求一个几岁的小孩儿去读书也挺分裂的。
我一般在给慢慢买书的时候搭上几本自己的,或者有意把我的书摆在明面上,一来方便有空就随时抓起来读两页,二来给慢慢“打样儿”。
也会在卧室放一些书,告诉她虽然妈妈白天没有时间读,但晚上她睡着后妈妈会读这些。她对这些现在还看不了的“大人书”就会特别感兴趣。
外出活动会有意多带她去人文场所,比如美术馆。除了大量的书画作品,美术馆一般都会有一个书店,这会让小孩 产生一个错觉:“书这种东西果然到处存在”,阅读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在各美术馆的书店或图书墙专注地“探索”。
但我很少带慢慢去少儿书店或绘本馆。原因是确实没有发现书籍质量和环境都优秀的去处;一些网红书店人总是爆多,很多光线也欠缺,实在不是坐下来读书的好选择。

固定时间、全情投入

这个说的是亲子阅读。小孩能够自主阅读之前,只能由大人带着共读。
亲子阅读最好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进行,比如晚上睡觉前,这更容易让小孩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
亲子阅读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半小时到一小时足够了。所以每天抽出这样一段时间,放下工作、家务和手机,专心带小孩读几本书,抛开阅读不说,本身也是非常好的亲子活动。
最后总结一下让小孩爱上阅读的小Tips:
  • 家长“以身作则”;

  • 创造合适的环境;

  • 顺应、保护兴趣;

  • 观察、配合、引导;
  • 重视亲子阅读。
好读书不求甚解,带孩子一起享受阅读吧!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