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悦影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悦影科技”)将于2021年8月18日—2021年8月21日通过线上直播举办第四届脑影像编程技术实战班。本实战班重实战操作练习,保证每位学员能够快速掌握脑影像编程技术,助力学员的科研工作。
培训班简介
       近些年来,fMRI技术成为研究大脑的最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特别是在神经和精神疾病的辅助诊断、客观生物标志物寻找、发病机制研究、药物和非药物手段对大脑调控效应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尽管目前用于fMRI数据分析的现成工具包有很多,但是这些工具包功能有限并且使用起来比较死板;另一方面,fMRI技术和分析方法快速发展,各种分析方法层出不穷,而这些工具包的更新往往不能跟上这些新方法,因此,要想把最新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数据,掌握脑影像编程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鉴于此,为帮助相关领域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研究生尽快掌握脑影像编程技术,进一步提成脑影像数据处理水平和能力,助力手头科研项目,悦影科技拟在线举办本次脑影像编程技术实战班。
面向对象
      本次脑影像编程技术班面向0基础或有一定MRI数据分析基础的研究人员或临床医生,如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以及神经内科、康复科、精神科、放射科等领域的医生或临床科研人员。
课程内容和安排
时间
课程名称
内容简介

第一天
晚上
内容1
数字图像基础介绍
1.介绍数字图像的基本知识,图像在电脑中的存储等
2.fMRI成像原理
内容2
Matlab读取文件技巧
1.读取文件需要的基本知识:路径介绍,批量读取(正则化操作),循环,判断语句介绍等
2.Matlab基础操作、常用函数等
第二天
晚上
内容1
影像模板(mask
1.影像模板mask介绍,并根据模板批量提取多个被试影像指标(以VBM为例);
2.制作统计学差异脑区模板,制作不同差异脑区和脑区的交并集;提取差异脑区的信号,计算和临床量表的相关性;
3.相关分析(皮尔逊相关、spearman相关)
内容2
排除协变量对结果影响
编程实现排除协变量的影响:头动,年龄,性别,服用药物情况等。
第三天
晚上
内容1
编程实现功能连接1
自己写程序实现功能连接:voxel wise功能链接
内容2
编程实现功能连接2
自己写程序实现功能连接:ROI wise功能链接
第四天
晚上
 内容1
高级编程操作(灵活利用现有工具包)1
1.学会提取现有软件中的某些有用函数,来实现个性化操作:比如利用rest画小球的方法提取脑区信号;
2.利用BCT软件实现基本图论指标的计算
内容2
高级编程操作(灵活利用现有工具包)2编写SPM批量处理脚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地点和费用
上课形式:线上直播,届时会在报名群中通知参会具体方法
费用:2500元/人(含资料费、学费)。
优惠政策如下:
1.个人早鸟价:7月21日前报名并缴费成功的,优惠200元
2.团体报名优惠价:3人及以上一起报名,按照2000元/人的团体优惠价。
3.老学员优惠价:参加过前三届脑影像编程技术实战班的学员可以免费参加本次线上培训班;参加过悦影科技其他MRI培训班的学员,按照1500元/人的优惠价;
报名和缴费方式
报名方式:请发送回执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缴费方式:银行转账(银行信息详见回执),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户请加赵老师微信索要),也可以现场刷公务卡。
咨询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宗亚
电话/微信:15560177218
备注
       请学员自行准备笔记本电脑,推荐Win64位系统、i5、8G内存等基本配置;通过银行转账和支付宝转账的学员请在发送回执后尽快办理转账,便于我们安排相关事宜。直播严禁录像,主办方提供发票
Word版报名回执表可以加赵老师微信索要,也可以在百度网盘进行下载,网盘下载地址: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3u5lIVL0yjb821sOfwGXg
提取码:e3d2
授课质量和在线支持服务保障
      为保证授课质量,我们邀请的所有授课老师均为一线的科研人员(博士教师或者博士研究生)。培训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与授课老师交流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平台,不仅使得学员能够学到扎实的MRI分析技术,而且能够与授课老师产生思维的碰撞甚至后续的科研合作。
      悦影科技一直秉承“专业,诚信,合作,共赢”的服务理念,我们坚持“一次学习,终身服务”的原则,免费提供后续的学员疑问的在线解答和技术支持,凡是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员,都有一次免费再学习的机会,确保参加学习的学员真正掌握本次培训班的课程内容。
磁共振培训班授课师资简介
韩老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整个研究生阶段,一直从事多模态磁共振脑影像研究工作,熟练掌握功能、结构等各项分析手段。参与及发表SCI二区及以上论文近30篇,其中第一作者9篇。熟练掌握Matlab,python和R语言环境下的编程,擅长快速掌握和探索磁共振最新的研究方法。
黎老师,博士在读,拥有多年脑影像数据处理与科研实战的经验(作为第一作者或者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多篇),熟练掌握MATLAB与Python编程。
南老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核磁共振图像处理、智能信息处理。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1项,横向课题2项,并发表与磁共振数据分析相关的SCI论文十余篇。
范老师,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目前主要利用功能和结构磁共振以及经颅刺激技术研究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和恢复机制。擅长脑功能和结构网络静态和动态分析。参与撰写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汪老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认知神经心理学专业博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特聘副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磁共振和脑电等开展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同时利用神经反馈和经颅直流电/磁刺激等进行神经活动和脑功能或疾病的干预。擅长临床认知实验设计与任务呈现、功能与结构像磁共振数据分析;利用matlab和R语言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可视化;致力于多中心临床大数据的建立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探索,强化临床研究的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军委项目等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5篇(含JCR分区一区两篇),参与发表SCI文章数十篇。
李老师,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健康与康复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核磁共振影像数据分析及复杂系统网络建模与仿真研究,拥有多年的核磁共振数据分析的经验,承担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12篇。
谢老师,博士,主要从事精神疾病的影像医学研究。熟悉功能磁共振静息态、任务态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掌握Matlab编程及磁共振常用分析软件的使用。目前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6篇。
李老师,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健康与康复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核磁共振的大脑认知障碍的早期检测、临床诊断应用以及治疗。目前为止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获得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熟练掌握Matlab编程以及核磁共振相关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科研服务

第一届多模态磁共振脑网络分析实战班(郑州,2021.6.19—22)

第一届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分析实战班(西安,2021.6.26-29)

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