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失控玩家》最近在北美可是红透半边天。

上映后,不但稳坐北美票房冠军宝座,还在IMDb上拿到了7.6分的好评,烂番茄新鲜度高达82%。作为一部爆米花娱乐片,它确实满足了大部观众的期待。
而对于国内影迷们来说,《失控玩家》更多属于一部解压燃片。有大场面特效,好笑的段子,随处可见的游戏梗,从平凡到开挂的男主……
大多数影迷们都发出感叹:能有这样一部让人开怀大笑的爆米花电影,足够了!
可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却是又爽又丧。
影片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生活在“自由城”的银行出纳员盖伊瑞安·雷诺兹 饰,某天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游戏角色中的NPC(非游戏玩家角色),在女主米莉朱迪·科默 饰的帮助下,一同对抗游戏公司老板安托万,寻找属于NPC们的梦幻岛。
对于盖伊这一角色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平凡男主逆袭之路。
电影开头是男主日复一日原装设定:每天早上按时起床,精神抖擞地看会儿小金鱼,穿好固定搭配的蓝衬衫、西装裤后,来到楼下的咖啡店点上一咖啡,脱口而出标志性的口头禅
直到女主角米莉出现,他的行为轨迹才发生变化。盖伊不但破天荒地和戴眼镜的劫匪产生冲突,而且还拿走了他的眼镜,企图寻找已经走远了的米莉。
就在盖伊不经意地带上眼镜后,他才发现,生活了那么久的自由城里,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比如地上的红色十字箱(补充玩家血量的血包);
面前转动的虚拟罗盘(武器仓库);
以及每个戴眼镜的人头上显示的各类数字(玩家详情和等级)。
他首次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异样,也触发了自己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角色的觉醒,走上了从配角到主角的开挂之路。
影片后半段,出现了两个世界的危机。一方面,在现实世界中,塔伊加·维迪提饰演的大反派安托万,打算摧毁《自由城》这款游戏;另一方面,在游戏世界中,盖伊等一大批NPC角色即将面临瓦解。
原来,现实世界中的米莉和好友键盘曾创造了一款养成类游戏,但他们的这一成果被安托万所窃取,并且以此创造了《自由城》这款游戏。
安托万本打算神不知鬼不觉地利用米莉等人的成果,继续开疆拓土,用《自由城2》掩人耳目,却被盖伊的觉醒打乱阵脚。
所以,《失控玩家》看似在游戏内和游戏外两个世界间不断跳跃,故事线索让人有些眼花缭乱,但其主线依旧是关于底层对抗上层的反叛。
《失控玩家》的爽感源于这种逆袭剧情的套路,也源于影片中的各种彩蛋和致敬。不管是整部电影的架构,或是其中包含的各种游戏梗、流行文化梗,都能正中游戏迷们的下怀。所以,很多人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也在享受寻找彩蛋的过程。
比如影片中的《自由城》这款游戏,其实就在仿照《侠盗猎车手》。这两游戏中都充满了暴力抢劫、帮派斗争、飞车追逐和街头格斗等各种元素。
而影片最开始,查宁·塔图姆在空中飞身下降进入游戏的设计,又和现在大火的《绝地求生》(即所谓的“吃鸡”游戏)以及《堡垒之夜》如出一辙,这两款游戏的进入方式都是从天而降。
不仅如此,塔图姆饰演的游戏玩家角色,还在遇到盖伊之后,跳起了所谓的牙签舞。这款网红舞蹈同样来自游戏《堡垒之夜》。
当然,在武器、道具这些游戏中时常出现的物件上,《失控玩家》同样出现了很多让人感到惊喜的桥段。比如米莉和盖伊在空中逃生用的飞行器,便来自《堡垒之夜》;而米莉用的带有传送功能的弹炮枪,则来自游戏《传送门》。
甚至于,在“键盘”家中的装饰摆件上,也出现了一些致敬彩蛋。比较引人注目的有“吃豆人”的摆件,这是源于古早时代的同名游戏。
除了游戏彩蛋之外,《失控玩家》中还有不少有趣的电影彩蛋。比如盖伊每天起床后所做的一系列的行为,致敬了1993年的奇幻喜剧片《土拨鼠之日》,比尔·莫瑞在不断重复的一天中,每天也遭遇着循环往复的生活细节。
另一个令大多数影迷会心一笑的场景,则是盖伊对于海边的痴迷,以及海的尽头和游戏世界的边界相一致的设定,这些都让人不禁想到了《楚门的世界》。金·凯瑞饰演的楚门,同样在海的尽头,发现自己生活的世界其实是虚构编造的。
本片最大的“惊喜”,是出现在高潮部分的各种迪士尼大IP。在盖伊和魁梧的Dude进行格斗时,他先是拿起了美国队长的盾牌,镜头甚至在此时切换到了克里斯·埃文斯的“吃瓜”画面;随后,他又手拿光剑,背景音乐响起了《星球大战》中的主题曲。
毫无疑问,这种级别的彩蛋,确实能让我们兴奋惊喜一把!
当然,更多隐藏的流行文化彩蛋,还需要影迷们进一步的深度挖掘。IMAX也在官方出品的限量版海报中,将电影里的各色彩蛋罗列到一个大都市画面中,以供影迷们探寻。
不过,这部电影最让人惊喜的部分,反倒不是这些彩蛋,而是本片对于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
斯皮尔伯格的游戏电影名作《头号玩家》,它同样有关于未来世界中的游戏发展,让一群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方向的平凡小子,从游戏“绿洲”里面获得勇气和荣耀。
但是,《头号玩家》的归旨,更多是在反思游戏对于现实生活的吞噬,当游戏世界成为所有人的精神殿堂时,现实还有何立足之地?所以,影片最后,让男主角韦德·沃兹听从游戏宗师哈利迪的劝告,每周关闭游戏《绿洲》两天,让人们更加关注生活。
《失控玩家》则不同,它看似是在讲述现实生活里的一群人——米莉和键盘——极力挽救《自由城》这款游戏,可实际上,这部电影是在借《自由城》来批判现实世界
影片的归旨在一开始就借游戏中的画面道破玄机:为什么自由城的街头上,戴眼镜的人可以肆无忌惮地欺负没戴眼镜的人,而且后者只能无限制地忍受?
从设定上来说,这一现象当然是由于戴眼镜的人是玩家,没戴眼镜的人是非游戏玩家,即电脑程序。人类玩家手刃NPC获得游戏体验感,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如果将这一关系放置到现实生活中,便会出现一个残酷的社会现象:戴眼镜的游戏玩家其实是那些既得利益者,如金融财阀等,而那些NPC其实是平凡的大多数。
套上这一层关系后,便会看到《失控玩家》里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平凡的大多数每日都过着重复单调的生活,他们如同盖伊和巴迪那样,说着千篇一律的对话,做着被安排好的机械般的工作。
而既得利益者们,则可以花样翻新地选择不同的武器,靠收割“NPC角色”赚取经验值和财富,并可以对这些无关紧要的“人”拳打脚踢。
这才是让人真正感到痛苦和绝望的地方。
在电影世界中,按照通俗剧模式,最后盖伊率领NPC们反抗《自由城》游戏的管理者,找到了游戏世界中乐园。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大概率不会出现。
这就让《失控玩家》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导向:一方面,它用极致娱乐化的手段,为我们炮制了一段缤纷可乐的游戏串烧,并以凡人逆袭的故事给予我们勇气;但另一方面,它又结结实实地提醒我们,现实中的残酷鸿沟,早就在游戏里不经意地上演了,只不过,看似是游戏玩家的我们,实际上依旧是群NPC而已。
好文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一键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