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四大名著真是太熟悉了。无论是电视里面每个暑假在各大电视台轮播的老版本,还是不停翻拍、改编的相关题材新版电影电视剧,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经典永不过时
四大名著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推荐给初高中生。其中《西游记》《水浒传》推荐初中段的孩子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推荐高中段的孩子阅读。
为什么要花时间去阅读这些故事和人物都耳熟能详的古代小说呢?
随着5G、流媒体这类的大众传媒工具越来越先进,人们接收信息的数量在以几何数的速度增加。面对海量信息,人脑会过滤掉不感兴趣的内容。你仔细回顾一下,是不是碎片化、标签化、娱乐化的内容更能够刺激你阅读?
层出不穷的“梗”和直白挑动情绪的观点,让你根本来不及进入下一步的思考。请孩子回顾一下他心目中张飞的形象,只要他看过鬼畜视频,一定会告诉你,张飞就是那个说“俺也一样”的黑脸大汉。
张翼德怒鞭督都
我们是需要培养深度阅读的能力的。一部近百万字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对阅读者专注力、耐心和想象力的考验都是巨大的。阅读原著的魅力之一,就是读者能够通过文字在脑海里去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你发现和你关注的,都是你自己独特的体验,不是其他人加工之后特意呈现给你的。
四大名著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故事,还有历史。在文章的背后,活跃的是整个时代。为什么刘备作为盘踞一方的枭雄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逼得雪夜上梁山?为什么俏晴雯被赶出大观园之后含恨病死?
在恢弘的时代巨著下,个人只能留下微不足道的印记。时代的浪潮推着人物往前,它扑灭了一些人,也造就了一些人。而更多的人,则是不会被记录的存在。
这些著作里塑造的人物并不是简单贴几张标签就可以概括的。就今时今日的道德标准来看,书中人物的善恶立场值得商榷,再光伟的人物形象上都有些许阴翳。我初读《西游记》的时候,甚至大吃了一惊,因为书中刻画的孙悟空,在前期并不是我们熟知的那位嫉恶如仇的孙行者。
他出生不久就成为了水帘洞的王者,求取仙法的初衷是为了长久的享受美猿环绕、洞天福地的好日子。求到长生仙术之后,发现猴子猴孙被欺负,便立刻打上门去灭了魔头烧了洞府,还腾云驾雾去百里之外的傲来国卷了人家武库里面的无数器械。之后,他就像列朝列代占山为王的土匪一样开始圈地盘收小弟,被结拜的妖王们吹捧得晕头转向,跑到龙宫强抢定海神针、闯冥府毁生死簿,天不怕地不怕,直到闯出大祸。
读原著的时候,你会发现那寥寥数语之下有太多可以想象和扩充的空间。作者通过故事发展去反馈人物的立体性和成长性,读者在一路追随的过程中,结合自身人生际遇,得出不同的观后感。
正如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所以,孙悟空可以是《大话西游》里面的魔神形象,也可以是《悟空传》里的齐天大圣。他可以身着金甲一棒横扫十万天兵,也可以趿着破鞋被混沌巨兽一拳打飞。他时而是洒脱不羁的盖世英雄,时而是头戴紧箍的落魄中年。他的形象千变万化,喜欢他的人不分老幼。
埋香冢黛玉泣残红
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文字。因为文字的记载,得以让人们跨越时间和空间,去倾听去感受。因为文字的流传,有一些名字从此不朽,有一些故事不会被遗忘。
在我们过去的百年时光里,《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这四本小说以其构建世界之宏伟、故事之壮阔、情节之精彩、人物刻画之鲜明,成为如今中国人心中当之无愧的必读经典。
今天推荐的这一套四大名著由凤凰出版社带来,采用的是60g米黄字典纸,护目不伤眼。32开本,单色印刷,排版简洁大方。
本套丛书是全本、导读、注音、释义的无障碍读本,书中每一回前加入的导读方便读者了解整章剧情概要。书中的注评由特级教师给出,生僻词语及重难语句备注有释义,部分标注有读音,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方便孩子理解熟悉。书的最后,注评老师还给出了一些阅读和思考的题目,供孩子去发现和探索。
经典名著,推荐给所有文学爱好者阅读。相信这四本书,你不会只读一遍。
▼ 点 阅读原文, 购买中国古代经典无障碍读本:《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