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6个月到5岁期间,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出现了“内八字”或者“外八字”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大部分都属于生理性的,是因为协调能力和行走能力发育尚不完全引起的,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就会逐渐好转。但是也有一些情况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些辨别”内八“”外八”真假的相关知识。
内八字
内八字是一种下肢的旋转变化,这种变化引起脚或者脚趾指向中线。
常见内八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跖骨内收畸形
也就是脚部的畸形,孩子的脚相对于别的孩子来说会偏向中线,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孕期就已经产生了,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大约是0.1%-1%。
跖骨内收畸形引起的内八字脚一般来说都是双侧对称的,而且都比较轻微,大部分在2岁左右可以逐渐自行缓解。

2.胫骨内旋
一般来说在1岁到3~4岁的孩子多见,2/3是双侧,一般在5岁前自行缓解。这样的孩子俯卧位检查时,脚是朝着内侧的(股足角向内)。

3.股骨前倾
虽然股骨前倾也是与孕期胎儿的体位有关的,但是往往在3~6岁期间才会逐渐明显并被诊断,在孩子6岁之后可以逐渐好转,通常在11岁之前会自行恢复。
正常7-8岁的孩子,外旋和内旋都是45度
股骨前倾的孩子,外旋程度减少,内旋角度增大,有的孩子腿几乎可以平放到检查台上
股骨前倾的孩子喜欢W坐,家长可能会担心W型坐会否加重宝宝的股骨前倾,其实并不需要担心。换句话说,我们并不需要制止孩子W坐,因为这不会改变自然病程。

胫骨内旋和股骨前倾和遗传有关。父母小时候的情况以及恢复的情况有助于预测孩子的情况发展,请放心,这并不会有长期的功能影响。
但是,也有一些病理性的原因会引起内八字,所以,如果孩子有以下这些情况的话,就需要去医院就诊来除外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内八字:

1.出生史的异常,比如说早产儿或者出生时候缺氧。

2.发育里程碑的异常,比如说大动作明显晚于正常儿童。
3.孩子3岁前有很明显的偏好用某侧手。
4.内八字不对称,或者内八字的同时伴随有行走时候的疼痛、跛行、摔跤或者是内八字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
这些情况可能预示着孩子存在神经肌肉方面的疾病或者存在髋关节、小腿或者足部的发育异常,需要及时就诊并进行相应治疗。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生理性内八字,大部分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就可以逐渐自行消退,即使没有完全消退的孩子,也很少会合并功能问题,所以对于生理性内八字的孩子,并不建议使用特殊的鞋子、支架这些无效且容易给孩子引起心理后遗症的治疗手段。
外八字
外八字是一种下肢的旋转变化,只是这种变化引起脚或者脚趾远离中线。
常见外八字的生理原因有以下几种:
1.髋关节外旋挛缩
胎儿在子宫内的时候会小腿和脚向内旋,而髋和大腿向外旋转,这会导致髋关节外旋挛缩。这样的孩子在开始站立和学习走路的时候开始出现两侧对称的外八字,一般在12月龄左右恢复。
2.胫骨外旋
常常出现在4~7岁儿童或者青春期早期儿童,这种情况大多是单侧出现,右侧最为常见。这样的孩子俯卧位检查时,脚是朝着外侧的(股足角向外)。
胫骨外旋常常不能自发改善,而且胫骨外旋导致的足外八可能会逐渐加重,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
3.股骨后倾
这种原因引起的外八字比较少,常见于肥胖儿童,这种外八字是双侧的、对称的。股骨后倾可能和骨关节炎、应力性骨折和股骨头骨骺滑脱有关。
胫骨外旋和股骨后倾也和遗传有关。父母小时候的情况以及恢复的情况有助于预测孩子的情况发展,也请放心——不会有长期的功能影响。
但是,同样也会有病理性的因素引起外八字,例如神经肌肉方面的疾病或者是髋关节、骨骼之类的异常,所以如果孩子有以下这些情况的话,就需要去医院就诊来除外病理原因引起的外八字。
1.出生史的异常,比如说早产儿或者出生时候缺氧。

2.发育里程碑的异常,比如说大动作明显晚于正常儿童。
3.孩子3岁前有很明显的偏好用某侧手。
4.外八字是单侧的、不对称的或者是出现了逐渐加重。孩子伴随疼痛或者跛行,频繁摔跤。
这些情况提示孩子可能是由于病理性原因出现的外八字,就需要针对病因处理,同时对于影响生活质量的外八字进行干预。
生理性内八字一样,随着生长发育大部分都能好转,生理性外八字恢复的可能性小于内八字,但是只是出现髋部、膝部疼痛等症状时需要治疗。即使足外八字没有完全恢复,也极少出现长期功能问题(发生率为1/1000)。特殊的鞋子、支架这些干预已经证明是无效的,并且会引起孩子不适。
【王萍医生在卓正医疗北京区域诊所出诊,您可以通过400-822-0909或“卓正诊所”小程序预约】

本文知识点:儿童保健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以上关键词

即可获得相关知识点文章

参考文献

1.儿童足内旋介绍. uptodate
2.儿童足外旋介绍. uptodate
「免责声明」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同医生讨论和咨询。对本文如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