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第2361
7年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教育·人文·名师·媒体生态圈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导语    
原本可以在荣华富贵生活中安逸的戴小华,却无心插柳的走上寂寞与艰辛的写作之路。
使命感让她在文学天地打下一片天地,更是力作连连。她的作品:有如剝洋葱般一层层去揭开历史真相,并在剝开的同时,也在一针针地“缝合”,来努力弭平伤口,同时,自己也在弥合伤痛的过程中达到了一种反思,疗效,甚至是救赎。因为有情,她耕耘出反向强烈的《忽如归》和千万字的许多其他作品。
- 编者语
极光文学系列讲座、海外作家群星璀璨,已经完成二十三场精彩演讲。
如同极光的炫灿横空出世,短短数月间,已成为北美华文作家创作“云讲堂”,最靓丽的风景线。
发起人·总策划·顾月华女士寄语
2020年我们都在孤独中生活,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文学是人们最好的慰藉。我开始召唤优秀的文友共襄盛举,想不到如水到渠成般的顺利。
我们是一群性格比较相投的文友,我们默默地在这个工程中分担了所有细节,象一颗颗小小的镙丝钉,把一幢幢空中的楼阁稳妥地搭建起来。
左起:陈䂀、胡桃顾月华南希、应帆
然而我们背后是海外华人作家的精英们,他们认真地把自己的才思和经验倾囊相授,美不胜收的极光文学系列讲座,创造和搭建成海外文学的高端品牌形象。
系列演讲已横空出世·精彩持续中


第二十二道极光
蕉风椰雨中的文学路
——  兼谈海外华文文学前途
主讲人 戴小华
顾月华(策划·整理·总结)
【留美学子】陈屹视线 编辑
2021年8月5日星期四晚上,由顾月华策划、由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纽约华文女作家协会、皇后区图书馆新移民服务部联合举办,由陈曦、纽约桃花、南希、应帆和顾月华为主的工作团队,在云会隆重推出:极光系列的第二十二道极光。
这第二十二讲由马来西亚著名女作家戴小华担任主讲人,她的题目是:《蕉风椰雨中的文学路——兼谈海外华文文学前途 》,少君担任主持人,由郭伏良辛金顺两位做嘉宾。
少君是曾就读中国北京大学声学物理专业,美国德州大学经济学专业;曾就职中国经济日报记者,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员。
主持人 少君
他先介绍了戴小华,祖籍河北沧州,生在台湾台中,定居马来西亚吉隆坡。80年代中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工作,至今35年。在马、中、台结集出版的个人专著有《因为有情》、《忽如归》、《沙城》、《深情看世界》、《永结无情游》等25本;编辑出版《当代马华文存》、《马华文学大系》、《金蜘蛛丛书》、《海外华文女作家自选集》等65本。
她有许多作品被选入中国和马来西亚中学及大学的教科书内,并在马、中、台荣获许多重要文学奖。在马来西亚是一位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界领导及作家。
戴小华曾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现为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副会长/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永久荣誉总会长/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务顾问/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文教发展委员会主席。
戴小华首先说关于我的文学路,其实也並不是平坦的,也许应该从我怎么会走上这条路说起。她从小就喜欢文学,但从未想过要成为作家。她修读的都是行政管理和商业课程。
在她准备这场讲座时,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这首诗歌,相信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就是罗伯特•弗里斯特(Robert.Fros)写的巜从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
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从林深处。
由于戴小华在马来西亚从事华文文学创作和文学工作并非是所在国的主流文学,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她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也是许多从事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和文学工作者一样会面临到的。
既然这条路困难重重,
为何她的选择还能还坚持了35年?
在这段漫长的文学路上
戴小华将之大略分为四个阶段:
1)无心插柳的创作旺盛期
(1987–1998)
(2)肩负重任的编辑出版期
(1991–2019)
(3)欣欣向荣的文学活动期
(1990-2021)
(4)回归内心的重新创作期
(2013-2020)
主讲人 戴小华
01
无心插柳的创作旺盛期
(1987–1998)
虽然,戴小华从小就喜欢文学,但从未想过要成为作家。所以起初她修读的都是行政管理和商业课程。
后来,戴小华到了马来西亚定居,不久,家里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故(《忽如归》书中有纪录),想工作担起奉养父母的责任;然而,台湾的文凭不受当地政府承认(政治因素),于是在1986年,戴小华去美国舊金山大学修读公共行政硕士课程。
不久,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发生了震撼当地政商界的“新泛电事件”,造成两国股市史无前例暂停交易三天,余波震荡,进而引发了使无数平民百姓受害的合作社风暴,最后演变成一场马来西亚华人的经济浩劫。出于激愤,促使戴小华及时捕捉住这场重大的社会事件,以此为背景,写就《沙城》。意喻当时华人的经济堡垒其实是建立在沙滩上,根基并不稳,所以一个大浪打来就崩塌了!
她当时所以要用戏剧的形式呈现这个重大的社会事件,是因为当时深受其害的大多是一些教育程度不高的民众,所以她是有意识地运用戏剧的影响力,来达成教育意义及警示作用。
《沙城》开始在大报上连载获得热播,戴小华为这部长篇连续剧创作的主题曲<浮华烟云>歌词,也获选马来西亚娛乐从业员協会主办的第一届“十大本地创作歌词獎”。由于,《沙城》所产生的颇为轰动的社会效应,戴小华受到马华文艺界的关注,被邀请进入了马华文坛。
随之而来的重大发展是1988年4月,马来西亚十方出版社出版《沙城》,又因此书被带进中国,受到中国学界关注以致让我能独得机缘,分别受到中国暨南大学和南京大学邀请,成为中马两国还未开放民间自由往来前(1990年9月解禁),第一位被政府批准进入中国访问的“文化使者”,为时一个月(自1990年4月10日至1990年5月9日)。
戴小华趁这次独得的机缘走访中国一个月并探望从未谋面过的亲人。这趟刻骨铭心的旅程带给她的震撼和感动,又促使她写下了一系列的专 栏散文《戴小华中国行》、《冰雪之旅》、《天涯行蹤》、《深情看世界》、《闯进灵异世界》、《永结无情游》等。
这些文章分别发表在马、中、美及台港澳地区的华文报章杂志。这段时期的作品分别由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出版社为之结集出版的个人专著共计21本。
读者从她的散文中,可以感受到戴小华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情。此后她开始关注妇女问题,注意到80年代马来西亚的婚姻法、遗产继承法、家庭暴力法令及強姦刑事法典对女性都不公平。因为女性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在法律和制度上的地位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在人们观念中的地位问题。因为封建的意识形态在历史的传统中常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就算国家可以在一天之内修正法律,但也绝不能在一日之内把封建的遗毒加以消除。
女性的命运便成为戴小华撰写评论最关注的题材,也经常受邀去各地演讲配合政党及社团妇女团体以及人权组织呼吁修法(这些法令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被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戴小华尽到了一个马来西亚公民的责任。这些社会评论也都结集出版在《毕竟有声胜无声》,《戴小华眼》,《谁说我不在乎》书中。
1994年中国大陆出版的《火浴》
以及台湾出版的《悔不过今生》小说,也都是以女性的視角,企图通过敘事,关怀女性的安身與归宿以及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重要。
02
肩负重任的编辑出版期
(1991--2019)
戴小华自臨危受命,相继成为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副会长(1991-1993)会长(1993-1995)以及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署理总会长(1992-1998)总会长(1998--2014)和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1996-2002)会长(2002-2007)以来,戴小华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必须要为社会以及马华文坛做出些贡献。
在这段时间,由她编辑出版的书籍有65本。完成这些工作不仅需要积极展开各种筹款活动还需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力。这在马华文学和华人文化不被政府资助的马来西亚,无疑是很艰辛和耗时耗力的。在此,戴小华列举被马来西亚华社誉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双峰塔”两套文献资料。
第一套是总计5百万字,共10卷的巜當代馬華文存》。1998年戴小华担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就策划编辑出版这套马来西亚自1980年1月1日始至1999年12月31止,包括马来西亚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五大领域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文章。
这套文存的编辑委员会是我邀请一群学有专长、独立公正且具公信力的学者专家组成,耗时三年半共同编辑完成。2001年举行推介礼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王賡武称誉《当代马华文存》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大气魄与大动作,更为全球华人提供完整清晰的借鉴”。
2002年戴小华出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又开始积极筹款并编辑出版完成成作协前任会长云里风尚未完成的《马华文学大系》(5卷1965-1996)。自1996年开始进行,历时8年终于完成。在2004年举行推介礼时,特别邀请中国前文化部长、国际著名作家王蒙为主讲嘉宾。
这两套共20卷总字数超过1千万字的巨著,为马来西亚华社留下珍贵的文献资料。当时戴小华带领马来西亚文协和作协將有關文存及文学大系贈送給马来西亚中、大专院校圖書館、報館資料室及国内外有关学术机构及图书馆,以做為研究资料和參考。
03
欣欣向荣的文学活动期
(1990-2020)
在90年代之前,馬中兩國文化交流受到限制,戴小华是馬中兩國民間往來解禁前(1990年4月),第一位正式受邀訪華的文化使者。成為馬中文化交流的破冰之旅。之后,她又积极地参与国内外主办的各类文学研讨会、交流会、担任文学讲座会的主讲者/主持人和写作班的讲师,并受邀担任国内外各种文学奖的评审工作,以及经常受邀到各地談有关妇女杈益的問题。
因此之故,也遭到当时比较传统和封闭的人不指名道姓冷眼冷語的批评,說:作家應在家坐着寫而不是到处站在台上講。对此,她从不辩解也不在意。继续坚持做文化交流的使者。
1996年戴小华与云里风共同促成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與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和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的互访计划,不仅促进双方的文学及文化的交流,并大大增长了双方的情谊。
1993年在吉隆坡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华文女作家会议最为轰动。
该次会议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约百位知名女作家参与,包括聂华苓/齐邦媛/陈若曦/於梨华/琦君/瓯阳子/淡莹等,为马华文坛带来新的冲击,不但盛况空前,而且成果丰硕。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在会议期间,每天几版大篇幅报道外,连马来报及美国的《世界日报》和台湾的《中央日报》也特别为本届会议制作四次的全版专辑,由此可见其受注目的一斑。
戴小华所以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动这么多的文学和文化活动,主要是她认为这些活动能让世界更加认识马华文学,了解马来西亚,也能使马华文学立足本土后进一步走向世界。
04
回归内心的重新创作期
(2013-2020)
2013年底戴小华卸下作协和文协的领导职务后,就重新执笔创作。费时3年多完成的长篇纪实文学《忽如归》。2017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忽如归》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历史激流中的一个家庭的真实故事。
这个家族成员的各种命运,不仅连接着海峡两岸半个多世纪的复杂关系以及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冲击,同时也隐藏了一个大时代的流离和集体创伤记忆,讲述了不为人知的血泪故事,展现了一段不应被人遗忘的历史。
作者试图在创作中缝合被撕裂的家庭亲情与失去家园的疼痛记忆,并去构成人的个体生命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历史书写。有如剝洋葱般一层层去揭开历史真相,并在剝开的同时,也在一针针地“缝合”,来努力弭平伤口,同时,自己也在弥合伤痛的过程中达到了一种反思,疗效,甚至是救赎。
为了创作完成这部纪实长篇小说,她历经10多年搜集整理档案、报道、书信、到各地寻访当事人和知情者等一手资料。费时三年多完成。
《忽如归》其中一条隐线,就是对人类精神信仰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感悟。作者格外忧心于种族间的歧视与报复、冲突与战争,所尊崇的是不同宗教的了解与理解、包容与和谐。评论学者说:“作者描写宗教,又超越了宗教,她讨论的其实是对人类如何和谐共处,如何回归共同信仰的更高命题。作者所指向的是人类最高的共同信仰,那正是书中书写的奉献、忍耐、慈爱、良善、相助、宽容等人类的大爱。”
由于戴小华的生命历程中受到马、中、台三度情间和中华、基督教、伊斯兰、印度四种文化的影响。这些自然会显现在她的创作中。所以《忽如归》就是一种源于自我灵魂深处的、生命本质的、思想精神的一种创作。
2019年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因为有情—戴小华散文精选集》,书中共84篇文章,均是她有感而作”。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在90年代初主办了几届让读者票选当地最受欢迎的十大华文作家,戴小华都能高票当选。有些作品也能获得国内外的文学奖;並被选入马来西亚中学以及中国初中和大学的华文科教材、游记词典和选集中。
即便如此,
戴小华的内心还是有着困惑,
心虚和不自信
她曾读过一些有关文学创作的论述,有些不同论点,有人认为,虽然文学要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它必须和民众产生共鸣;另一种也有人认为,文学必须是纯而又纯,静而又静的,纯粹得像新鲜的空气,平静得像老子的哲学,这样的文学才是崇高的,永恒的。
最后,她得到了答案。
当她读了中国敦煌艺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常书鸿先生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她才有了顿悟,豁然开朗。
下面是她分享的故事:
当常书鸿先生在法国留学时,经常与一群年轻的艺术家探讨和争论同样的创作观问题。那时的他,非常推崇“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观。
因此,那一段时期,他千百遍地在罗浮宫和其他一些美术馆巡礼,对许多西方名家的绘画崇拜得五体投地,他相信这些才是世界美术的正宗、人类艺术的源泉。
直到有一天,他在塞纳河畔散步,无意中在一个旧书摊发现了《敦煌石窟图录》,刹那间,他就被里面300幅敦煌壁画和雕塑的图片震撼住了!
他觉得书中那种道劲有力的笔触,气魄雄伟的构图,完全可以和拜占庭基督教壁画相媲美。其狂野的画风,甚至比西方现代派还要奔放,而它的人物又刻划得那样生动细腻。然而,让他更为惊讶的,这些竟都是1500年前一些不知名的民间画工所创造的作品!
同时,这次意外的发现,也令他悟出人生和社会生活中所有场合都通用的重要启示。虽然我们可以无需受制于既有的艺术理论,但我们却不该忽视艺术的精髓其实是升华于民众的心灵。
像敦煌的画工,他们根本不理会世俗的想法,只是用自己整个心和灵魂去创作,去表达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对生活的真实感情,因而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即使经历千百年的风雨,仍然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其影响经久不衰。
过去,常书鸿一直抱持着“为艺术而艺术”的想法;但是,看了敦煌的壁画和雕塑之后,他被这些画工的创作态度深深感动了,他认为这群人才配被称为是真正的艺术家。自此之后,他不再将自己局限于固有的艺术理论里,封闭在狭窄的象牙塔内。他认为,文学艺术家的天职,应是真诚地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奉献给民众。
从常书鸿的亲身体悟,启发了戴小华。自此以后,戴小华不再患得患失,认为只要每个作家写他最擅长的各展所长,读者也选择他最感兴趣的各取所需,这样才会是一个非常开阔和多彩多姿的文学世界。
05
最后 
戴小华谈到海外华文文学的前途问题。
在马来西亚的蕉风椰雨中从事非主流的华文文学创作和文化工作,遭遇到的困境与无奈,所以令她特别关注“海外华文文学的前途”。
首先,海外华文文学因为不是所在国的主流文学,所以不易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再加上读者不多,书销量少,稿费低,发表园地有限,以及印刷出版条件的制约和当地政府的限制等,所以,海外华文文学要想扩大层面,深入当地社会,并能取得国际上一席之地,必须通过良好的翻译。
其次,戴小华指出海外华文文学可能出现“断代”的情况,因为第二代渐不懂华文。8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起飞亚洲四小龙在海外的投资增多,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又吸引了各国向庞大的中国大陆市场进军。中国的富强,无疑将提升华文的地位,激起一股学习华文的热潮,也将使华语跃升为21世纪亚洲最重要的商业语。懂得中文无疑更能掌握商机。于是学习中文的人数日增,东南亚各国政府也重新估量他们对华文教育的改革。
馬來西亞的華裔社會數十年如一日地維護和發展華文教育。马来西亚目前除了有政府津贴的约1300间以华文为源流的小学外,61由民间支持的华文独立中学。还有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等多家大学学院都有中文科目。
然而,在这种希望中,戴小华似乎感觉到面临着另一种危机,这种危机已非来自政治的制约,而是文学是否经得起这股经济大潮的推排、侵蚀,日趋式微的问题。
目前文学界正面临着正规文学遭到腐蚀与侵蚀的风暴,正处在纯文学理念是否能够存在的焦灼状态中。
其一、时代环境的变迁:
过去的农业社会是个文字的时代,文学曾发出过耀眼的光辉;但自社会迈进工业化,文学的语文媒介已受到图像、声光媒介的冲击,而一蹶不振。
社会虽渐富裕,但变得是以功利为导向。从国家到个人,都笼罩在一片实用主义中,致使文学教育日益没落,文学陶冶和人文教养更被视为不急之务。不仅止此,大众消费文化的形成和传播革命的影响也是致命伤。
传播革命所造成的结果,就是资讯的快速化、大量化、多样化。这种膨胀与爆炸的颠势,在文化问题上,有着悲剧性的危险。文学的传播功能渐被广播电视,微信,脸书,微博,Twitter 和斗音所瓦解,或被转移。
其二、文学工作者的心态:
戴小华一段话语重心长:事实上,华文文学发展在海外,有其特殊的意义,那就是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各种文化的融合,担负起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现代责任。所以,即使海外华文文学面临诸多困境,海外华文作家写作的动机大多不是为“经济效益”,也不是为名利所趋。为的就是对文学的热爱。
海外华文文学有它的“独特性”,戴小华启发大家在固有的中华文化熏陶下又能经由与异族文化的冲突,碰撞,交融和汇合中,吸收异族文化的营养而显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这种独特的艺术矿场也只有海外华文作家更具有优势去发掘,再将这些发掘经过熔炼和表现,化成作品,成为海外华文文学才具有的“独特性”。所以海外华文文学似乎正处在一个希望与危机并存的十字路口。
她最后寄望于海外华文作家的辛勤耕耘和海外华人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取决于华语、华文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各国政府对华文教育的政策。所以,只要我们对文学还保有深刻且强烈的关注,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开拓仍充满信心,那么文学就不会消亡。

嘉宾发言
第一位发言者:郭伏良教授
他是马来西亚彭亨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中国河北大学教授,博士,同时担任国内多家高校要职的学者,著作甚丰,主要研究方向是汉语词汇学、修辞学、国际中文教育。出版和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不少奖项,曾赴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巴西、印尼、泰国、蒙古等国,香港、台湾、澳门等海外高校讲学和学术交流。
郭伏良教授的题目《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戴小华<忽如归>语言艺术特色赏析》。他上来首先补充一个喜讯。就在前不久,今年的6月25日,戴小华女士荣获了第16届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奖。
她在发表感言时说:“虽然从事文学创作35年来获奖无数,但还是最希望能够获得马华文学奖。”并且把奖金全部捐献给了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马来西亚民众以及马华文学事业。这个奖是马华文坛的最高荣誉奖,而且等同终身成就奖,更是对这位原本是马华文坛的外来者,在经过持久的努力并取得丰硕成果后终于获得的认可和肯定。
戴小华创作领域广泛,涉及戏剧、评论、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杂文等,今天郭伏良从一个文学爱好者和国际中文教育老师的角度,分享对纪实文学《忽如归》的读书体会和感想。
题目《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戴小华<忽如归>语言艺术特色赏析》。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用来形容和赞美一个人的作品或成就来之不易,“成功”背后包含着无数的艰辛。这句话非常适用于戴小华女士。《忽如归》2017年出版后获得好评如潮,这是与语言艺术的高超运用是分不开的。
下面从三个方面做一简单分析。
一、引用修辞,表现崇高悲壮
引用:也叫用典,是通过引述名人名句,从而更加突出作品的主题,《忽如归》有两处引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用典《忽如归》在目录的前一页引用了曹植《白马篇》的诗句“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极大地提升了全书的思想境界,更加增强了戴华光誓死抗争的英雄豪气。作品以“忽如归”命名,比原来计划的书名“梦回家园”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意蕴。可以说这个“归”字,在好几个层面串起了全书的内容。“归”代表着父母回归故土,勇士回归心灵,希望海峡两岸回归统一,民族回归复兴,社会在历史激流中回归平静。“忽如归”的引用修辞深化和丰富了作品的主题。
第二个用典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作者借此“用典”突出了其大弟“为了两岸和平统一的民族大业,宁愿牺牲爱情、婚姻、孩子、家庭和自己的生命”的高尚品德,起到了重要的点题作用。易水在河北省西部,源自保定易县境内,成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代称,与戴老师祖籍河北有着非常巧合的联系。
二、象征手法,体现坚毅勇敢
象征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家深邃的思想,表达深刻的哲理,从而丰富读者的联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受。《忽如归》有两处非常鲜明的象征形象。
其一
沧州铁狮子,又称“镇海吼”,40吨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重的铁铸工艺品,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名列河北省三大古迹之首“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府里的大菩萨”。《忽如归》中这样描绘铁狮子“它头朝南,仰首怒目,四肢岔开,巨口大张,仰天长啸,对海怒吼,又像疾走奔驰……在大自然的陪衬下构成一幅苍茫、悲怆、壮阔的画面。”而且它“千百年来,历经洪涝、地震、战乱、风吹雨打……一直勇敢坚毅地坚守岗位。”作者由此感发“母亲长久以来能承受这么多磨难,大弟为了理想敢于牺牲,想必都是生命基因里受到铁狮子精神的影响。”
也可以说,戴小华在蕉风椰雨中坚持走下来35年的文学路也是靠着这种“坚毅勇敢”的铁狮子精神。
其二
蝙蝠出洞,这是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姆鲁山洞的一大自然奇观。山洞里的蝙蝠在每天傍晚成群结队飞出觅食。但不幸的是,第一批出洞的蝙蝠牺牲甚多,因为有老鹰守在洞口,它们专门吞食蝙蝠,饱食的老鹰离去后,成千上万的蝙蝠才能安全出洞。
此时,一群蝙蝠沿着洞口盘旋飞出。一会儿消失得无影无踪。没过几分钟,又一队蝙蝠冲出来在空中飞翔。成千上万只蝙蝠冲向蓝天,在天空中摆动飞跃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在此使用了象征手法并阐释了象征意义:“这简直是我无法想象的景象。我一动不动,屏住呼吸,而这一刻就永远活在了自己的心里。”“就是因为有这些牺牲者,蝙蝠的香火才得以延续。就是因为有许多像大弟一样愿意牺牲的先行者,台湾才得以解禁解严,两岸同胞终于可以相聚。”
以上两个象征形象,一是其祖籍河北沧州,一是其居住地马来西亚,既有与作家生活相关的很强的地域特色,又巧妙地表达了“坚韧不拔、勇敢牺牲”的象征意义。本来,象征的客观本体和象征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作家对本体事物的艺术描绘和阐释,就会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作家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并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三、语言朴实、真诚,韵律和谐
谢冕先生曾评价戴小华的文字“简洁明快……极少华丽的装饰。朴素、自然、真诚,是她行文的本色。但她这些看似不加雕饰的文字,却有极大的冲击力。”王蒙先生曾说:戴小华的作品“文笔洗练”也就是“简练利落”的意思。文学评论家主张优秀的作家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戴小华经过三十多年的创作实践和众多的优秀作品,在《忽如归》这一纪实文学中可以说已经形成并体现了“朴实、真诚、韵律和谐”的语言风格。
(一)语言朴实。
《忽如归》用词朴素自然,不做刻意雕饰,更不堆砌华丽的词藻。全书几乎采用白描手法,尽是平平实实的叙述,在极平凡的日常絮语中蕴含着至爱深情。用寻常词语,但极符合人物性格的特点,于平淡中蕴含着“奇崛”的表达效果。
由于叙述事件和描写人物的需要,《忽如归》也运用了一定数量的社会政治词语,穆斯林文化词语等,体现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和内容的丰富性。另外,《忽如归》也使用了一些书面语词,整齐的四字结构,既言简意赅,又抑扬顿挫,很好地概括了每章节的内容。
(二)感情真诚。
作为纪实文学,《忽如归》在句式方面是以口语句、散句为主,铿锵有力,直击人心,显示出了作者锤炼语言的不俗功力。
(三)韵律和谐。
老舍先生说过:“我自己一篇短文要写三四天,写好以后,屡屡修改,朗读数次,有不顺口的句或字就改,越改越浅显,改到清楚顺口为止。”老舍先生的女儿舒济曾指出:“父亲能成为文学语言大师,离不开朗读。通过朗读斟字酌句,从而达到语句简短,明白易懂。
因此,父亲的作品特别朗朗上口,非常适合朗读。”可以说《忽如归》就是这样一部韵律和谐、朗朗上口的作品,因而多次在作品推介会或讲座会上诵读,並且当场收获满满的感动。
从以上的介绍和分析,郭伏良认为《忽如归》在语言运用上具有朴实、真诚、韵律和谐,以及善于用典、象征手法的特色。俗话说:文如其人,语言艺术特色是作家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在体现,因而有人将其比喻为“作家的徽记和指纹”。语言艺术特色的形成是诸多因素长期影响积累的结果,与作家生活的时代、家庭背景、创作理念、个性气质等密切相关。

嘉宾发言
第二位发言者:辛金顺教授
辛金顺,1963年生,台湾中正大学中文博士,曾任教于台湾中正大学及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曾获:中国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中央日报文学奖、府城文学奖、台湾全国大专文学奖、第一届潮青文学奖及新加坡方修文学奖等。着有诗集《风起的时候》、《最后的家园》、《诗本纪》;散文集《江山有待》、《一笑人间万事》等。
辛金顺的发言着重总结了戴小华的贡献与㝍作成果,他从一个马来西亚作家所处的不良环境说起,华人文化与文学都不被列入国家文化与文学的结构之中,是属于边缘性的族裔文化与文学。马来西亚政府在政策上向来无视于华人文化与文学的存在。
因此戴小华坚持奉献自己于华人文化与文学的推广工作,甚至进行创作,心中持有中华文化薪火传承不熄的理念,以及视文学为族裔精神意识的坚持和赓续,才能一往勇前,去承担这样的服务。
他从几个方面阐述:
第一个成就:对华人文化与文学的贡献
戴小华领导文协运作二十三年;又在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领导了十二年,总编了一套十卷,涵盖1980到1999,二十年来共五百万字的《当代马华文存》,可以说是为马华文化留下了一个重要的文化集体记忆和资料遗产。《当代马华文存》,保存了那二十年马华社会各领域的言论与历史脉络,可谓意义非常重大。
除此,戴小华在2002年时出任马来西亚作家协会会长期间,承继前任会长云里风未竟的《马华文学大系》编纂工程,这一套以三十二年为期限(1965-1996),十卷共五百万字的文学大系,标志著马华文学在自立更生中,马华创作者的一个丰硕成果。因此彙编和保存了三十二年来的马华文学优秀作品,才能奠定了华人在海外文学的立足点,为马华文学留下了重要的文学史料与作品,可供日后马华文学研究者有所参考。
这一套马华文存与一套文学大系,相当程度的展现了戴小华在文化协会与作家协会主事期间的实际贡献。
除此之外,戴小华也大力推动一些讲座会、研讨会和交流会,让文化与文学因此而能通过砌磋、讨论、展示和探讨,深化和广化文化和文学的思考与创作空间。尤其在那个没有网际网络和社交网络的时代,这些活动无疑将会拓展在地写作者和读者的视域与激励作用。
第二个成就:戴小华个人文学创作
作为一个文化与文学社团的主掌者,尤其是后者,若本身毫无文学创作经验,无疑是个缺憾,而且也不足于承担起引领文学团体的重任。辛金顺教授接着介绍了戴小华的成果。幸好戴老师在写作这方面也不缺席。她是以〈阿春嫂〉这篇获奖散文作为创作的起步,剧作《沙城》出道。
她又以关心女性的命运进行了一个相当全面的审思与考察。创作出一系列作品。有的体现了女性丧失了主体认知的自我存在意识:有的突显出了女性唯有独立自主,取回自我主体的位置,或经济独立,才能为自己的命运找到一条出路等等。她念兹在兹地以小说反映了其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因此,在「家」与「家庭」之外,女性应该如何为自我寻找存在的位置,这是她的小说核心所在。
另外戴小华在旅游文学的开拓上,表现出个人开阔的旅游视野,以及传递了丰富资讯内容之行游者。她主要的旅游散文都集中在三本书:《中国行》、《天涯行踪》、《永结无情游》之中。
大致上可以从她行旅过中国、欧美和马来西亚国内的旅游散文中归纳出三个特点:
一、在其书写中国旅游部分作品,具有寻根与记忆的特质,那是具有一种自我身分追寻的意识。那块未曾生长的厚土,是祖∕父辈的后土,却不是她的家乡。
二、在欧美各处的旅游中,因与他者有所距离,使得她在异地往往能辩思出文化差异所形成的衝突与省思来。
三、戴小华在马来西亚国内的旅游,处处呈现了内在本土自我观看的主体想像视角,如她上马六甲三保山时,面对荒荒坟碑而感念华裔先民筚路褴褛、开荒
拓土那史诗似的旅路,全都辐辏成了一株残枝绿叶百年老树的象徵﹕
华人南来,移民身份转化为斯土斯民的认同,与戴小华从台湾到马来西亚,均具离乡背井,落地生根的类似身世,故怀著这样的意念,戴小华在旅游中对原住民的凝视,并非是出自于猎奇心态,而是具有对身份想像的探寻意识。
另外辛金顺谈及戴老师近期的家族传述(记实)体小说《忽如归》,此书的意义在于揭示与反省,是一本「时代证词」之书,也是一本「痛史」。作者企图通过了这本书,陈述了一个特殊时代中的「一家之痛」,以反映出那时代两岸决裂的创伤历史。
其叙述语言不是在于控诉,而是在于见证,以及在于鑑今,以免遗忘而导致历史重蹈覆辙。这样的书写,无疑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叙事,作者把自己写进了离散的生命情境中,以积极的生命态度,面对历史的审阅,同时也为海外华文文学翻开了不同于以往书写的新一章。
互动与分享
在自由发言开始后,要求发言者众,由陈屹、韩丽梅、白杨、吴敏、张凤、杨剑龙、华纯、宇秀、樊洛平等学者教授都做了精心准备的发言,令人感动。
华纯说:戴小华的写作和成就,首先归纳于:从历史文化到个人生命的经历,从深思熟虑的思维到文学上的返璞归真,她所有生命的轨迹和喜怒哀乐都跃然于纸上了。这是一种纵横时空的书写,能够让读者一起纵浪于大江大海的波澜万丈之中。
韩丽梅博士说:戴家人既有耕读诗书、齐家平天下的祖宗血脉,还有为国赴难、舍身忘死的豪迈,不仅有以天下为己任、不惜忍受身心迫害的坚毅,更有坚强善良、风采卓越的智慧。可以说,戴氏家族的风采在文学家戴小华的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
吴敏教授说:作者描写宗教,又超越了宗教,她讨论的其实是对人类如何和谐共处,如何回归共同信仰的更高命题。作者所指向的是人类最高的共同信仰,那正是小说中集中书写的奉献、忍耐、慈爱、良善、相助、宽容等人类的大爱
杨剑龙教授对海外文学持乐观态度,认为华文文学有未来的光明前途。至于我,
在自己的追求文学写作的道路上,
确实感到困惑不少,
困难重重,
但是并未能击败或挫伤
自己热爱文学之心志,
以此次策划极光文学系列为例,
虽是阳春白雪,
却并非曲高和寡,
而是受到越来越多的知音赏识,
每到此时此刻,
云集于网络,
互相问候取暖,
在这新冠病毒猖獗的一年里,
我们拥有了一个天堂,
就是极光文学讲座!!!
极光文学22讲 视频链接
蕉风椰雨中的文学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imUCLYLmR6I&feature=youtu.be
本文总结汇编作者 
极光文学系列大讲堂发起人·总策划
顾月华女士
纽约华文女作家协会终身名誉会长。海外华文女作家協会会员。
最新力作《依花煨酒》。主要作品:散文集《半张信笺》《走出前世》《依花煨酒》、传记文学《上戏情缘》、小说集《天边的星》。作品入选多部文学丛书,主要文集如《采玉华章》《芳草萋萋》《世界美如斯》《双城记》《食缘》《花旗梦》《纽约客闲话》《纽约风情》《丝路之旅》《情与美的弦音》等,文章入选主要报刋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日报、文综杂志、花城、黄河文学、美文、明报月刋等。其诗歌、散文、小说荣获多次大奨。
阅读请点击 ↑↑↑  链接
部分世界华文作家们曾经的“倩影”定格 
(由【陈屹视线】穿越访谈提供)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