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段锦
转载自:心理八八(ID:bdjxlbb)

2020年4月,北大女生包丽去世了。4个月前她因恋爱自杀导致脑死亡,男友牟某某却一直未能被追责。
不同于普通虐待,心理虐待很难追责不仅仅因为施虐者没有直接造成肉眼可见的外伤,还因为他根本就是处心积虑设计了隐秘计划,所以也被称为“隐性虐待”
只有当受虐者的日常功能严重受损时,人们才会有那么一点警觉,而此时的受虐者基本已经废了。
包丽的朋友在她自杀前曾经劝过她分手,她说自己已经什么都明白,但却分不动了。
所以,及早识别隐性虐待很重要。
包丽自杀后,在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牟某某跑到医院抓住包丽妈妈的肩膀大力摇晃,大喊“你的女儿是个骗子”、“我就是传统的山东男人”!
抢先成为受害者、保持自己的双手“干干净净”、展现良好的公众形象,是一个心理施虐者最基本的“修养”。
01
什么样的人会成为施虐者
对于施虐者人们有很多误解,这些误解让受害者遭受二次甚至多次创伤。
(1)施虐者只会欺负软弱无知的人
事件曝光后,旁观者最爱问“她为什么不跑?”,受害者也会这么认为,“我一定是做错了什么才会被如此对待”。
北大女生自杀前说,我就是个垃圾
实际上,施虐者喜欢挑那些拥有他没有或无法拥有的东西的人作为目标,摧毁美好的事物才能让他们产生优越感
和普通人的想象不一样,被选中的目标常常是有性格优势的,容易相处、适应能力强、有强大的共情能力、对生命充满希望。
2019年5月,在毕业典礼开幕前,22岁波士顿学院生物学专业男生乌图拉跳楼自杀。
乌图拉18年已经学完所有课程,在纽约一家医院担任研究员,校方发言人称他“是位很有天赋的学生,参加过许多活动”。
原本健康、活泼、有大好前程的乌图拉为什么会寻死?
家人在他的手机中发现,短短两个月内他收到来自同一个人的47000条短信,大多是同样的内容:
去自杀吧!
发信人是乌图拉18年开始交往的韩国籍女友尤银阳,乌图拉在尤的持续控制和攻击下,已经抑郁几个月了。
在一般人看来,她远远不如男友优秀。对“有毒的人”来说,摧毁一个原本健康、快乐、优秀的人,是他们的力量之源。这一点受虐者无法想象,他们被虐后只会认为自己有问题。
但他们真的不是因为不够好才被选中,而是因为实在太好了。正因为如此,亲手毁掉他们的人就更为可恨。
(2)施虐者有起码的爱心
被虐者还有能力逃离时,常被施虐者用各种手段反复拉回来,被虐者就会心软。
他们不明白,施虐者通常是人格障碍者,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就是缺乏常人都会有的同情心。
除非是为了特定目的,他们绝不会道歉,也不会感到愧疚,因为他们确信自己没有任何问题。
(3)虎毒不食子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穷凶极恶的罪犯,唯独却对家人很好,但“虎毒不食子”完全不适用心理虐待者。
在一项香农.托马斯主持的研究中,母亲是心理虐待主要的家庭施虐者。
成为母亲并不能让一个病人自动获得免疫,反而让她找到了最方便下手也不会因此被谴责的对象,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啊。

02
为什么母亲也会虐待自己的孩子?
好莱坞全盛时代的巨星琼·克劳馥死后把遗产留给了她的两个养女,还特别提到,不给另外的养女克里丝蒂娜和弟弟留一分钱
这种做法彻底激怒了隐忍多年的克里丝蒂娜,她出了一本书《亲爱的妈咪》,曝光大明星私下是如何用各种方式虐待她的孩子的。(详见“琼·克劳馥:虐待孩子的好莱坞巨星”)
这本书很快成为美国出版业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经典书籍之一,还被拍成同名电影。
得到遗产的两姐妹认为描写虐待的场面都是姐姐为了报复凭空捏造的;但心理专家认为琼·克劳馥是一位人格障碍者,她很有可能这么做。
她为什么会虐待克里斯蒂娜,却不会虐待其她女儿呢?
克里丝蒂娜记得小时候妈妈还是很温柔的,会送她回床上睡觉,坐在床前读莎士比亚的诗。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让一切都变了?
答案就在她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里。
琼质问慢慢长大开始“不听话”的女儿,为什么不肯像其他人一样全心全意地爱她?
克里斯蒂娜说,“因为我不是你的粉丝。”
美国家庭治疗学家卡瑞尔.麦克布莱德指出,自恋的母亲在情感上的过度贫乏和对自己的过度关注,让她们无法给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自恋的母亲根本不爱孩子,只把他们当做自己的门面,要求孩子听话、优雅得体、事业成功,丝毫不顾及他们个人的感受和意愿。
琼其实也并不一定爱另外两个养女,收养她们的原因就很奇葩,仅仅因为小报上赞美她的宿敌贝蒂·戴维斯的女儿“比琼的养女还要漂亮、比养子还要可爱”
只是相对而言,她们让她更有面子,而且更顺从她。
其实克里斯蒂娜什么都没做错,琼只是想要所有的灯光都打在她自己的身上。

03
施虐者会采用什么手段?
小时候邻居家的女孩,很瘦很高,但驼背,总是缩手缩脚的样子。
她的妈妈是个病西施,说话柔声细语的,大家都羡慕她有个温柔美丽的妈妈,但我搞不懂为什么她总显得有点怕妈妈。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她平时是蜷缩在妈妈床底下睡觉的。我问她为什么不睡在床上,她说妈妈睡觉轻,怕碰到她;
那为什么不睡到自己房间去?她说爸爸总不在家,妈妈害怕。
她还得意地说她很会照顾妈妈,无论夜里几点种,只要妈妈轻唤一声,她就能马上醒来。
什么样的母亲,会每晚把正是觉多的女儿叫起来两、三次,只为了给自己倒水喝?
女儿又为什么一叫就会醒,不醒的话会有什么结果?
我偶尔撞见这个妈妈骂女孩还没做好家务就跑出来玩、恶狠狠地提着她的耳朵往回走,不小心看到角落里的我,那张扭曲的脸是如何瞬间变回一朵花的。
心理虐待者都是优秀的“演员”,前一秒钟凶得像头狼,后一秒钟就能弱得像只羊。
他们展现出来的病痛和虚弱,也是一种操控手段。
刻意对外界展示最完美的一面,但是关起门来却是另一幅面孔。被虐者根本说不清到底遭遇到了什么,也就没法求助。
他们还可以借此培养帮凶“飞猴”(《绿野仙踪》里帮女巫做事的会飞的猴子),这些人就算不了解实情,也会被表象骗得站施虐者的立场,孤立受虐者,我就差点上当了。
施虐者很善于利用反复无常进行“间歇性强化”
最开始总是亲密而美好的,但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是过山车阶段。很久不理你,但突然又对你很热乎。
你不知道他怎么想,他正好可以操练你。
施虐者还会利用信任,默默记住你袒露真心的话,他们特别关注两方面的信息:一是不安全感,二是成长经历。
因为这些信息都会暴露你的弱点,他们就可以拿这些说事,把关系中的所有责任都推给你。
施虐者很善于反咬一口。明明自己很自私,却总喜欢指控对方自私。他们经常说,“你如果真爱我的话,就不会……”,激起你的愧疚心。
但你想讨论他的恶劣行为,他却连一句解释都不给,还反问你:“我怎么让你的生活更难了?
所以受虐者千万不要陷入争论的陷阱,从善意的角度猜测他们的意图。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取悦一个真正“有毒的人”。
04
施虐者为什么要伤害别人?
普通人也有可能控制或者有轻微暴力行为,但不要随便对号入座,常人和施虐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享受暴力
托马斯认为,人格障碍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主要是因为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没有形成健康依恋。
施虐者也可能曾是受害者,但他们并不值得同情。
有那么多人出生在不幸的家庭里,但依然能关心他人、努力让自己成长,但施虐者却选择变成加害者作为报复。
明明已成年,有了自由意志,还是不想反省自己,总认为别人都有问题。也只能任由自己在深渊里越陷越深,等待命运的审判。
而受虐者,虽然要经历漫长的阶段才能修复自己:绝望、学习、清醒、设立界限、恢复和维持,但他们本身并没有极大的性格缺陷。
他们只是没想到,别人会利用他们善于共情的优势反过来伤害他们。只要受虐者能重新认识经历的一切,就能拥有更强大的心智,获得新生。
这就是托马斯在《治愈隐性虐待》一书中,把受虐者称为“幸存者”的原因。
版权说明:本文来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鸣谢原作者及编辑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关注【鲁稚的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