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交站注入更多想象力。
△ 生活中常见的公交车站,设有候车厅、路线资料表和站牌。图为伦敦的一个公交车站,疫情期间,伦敦交通局(TfL)在伦敦各地的公交车站台张贴了告示,提醒人们注意保持社交距离。图片来源 | TransportXtra.com
你印象中的公交站是什么样?针对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公共空间,你又能想象出怎样的利用与呈现方式?
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选出 6 个公交站设计案例。它们都在保证公交站基础功能的前提下,让公交站拥有了更多符合现代社会新需求的可能性。
尼科(Nicoe)公交站
@ 日本
没有下雨,对面的人为什么还撑着伞?
△ 从对面看过去,等车的人就好像在撑着雨伞。图片来源 | SUPPOSE DESIGN OFFICE,摄影师 | Toshiyuki Yano
撑着雨伞等公交,其实也能变成一种风景。日本建筑工作室 Suppose Design Office 观察到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握住形态不同的雨伞,觉得这样的场景“从另一侧看很有趣”,以此设计了 Nicoe 公交站。
△ Nicoe 公交站的设立位置以及周边环境。图片来源 | SUPPOSE DESIGN OFFICE,摄影师 | Toshiyuki Yano
伞面和细长的支撑部都采用了白色,与后面的绿色的树木形成了对比。雨伞的内部印着蓝天白云的图案,虽然设计具有现代感,但这个公交站也自然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里。
△ 整个车站的顶部都是由雨伞组成的。图片来源 | SUPPOSE DESIGN OFFICE,摄影师 | Toshiyuki Yano
帕拉福尔斯(Palafolls)公交站
@ 西班牙 
# 等车,看书,还是聊会天?
△ Palafolls 公交站的外观及周边环境。图片来源 | MIAS ARCHITECTS,摄影师 | Gael del Río
把公交站巧妙融入到自然环境里的,还有处在郊区与村庄交会点的帕拉福尔斯(Palafolls)公交站。这个公交站由数根钢筋和一系列任意排列的窗户组成,从远处看,这些窗户就好像被风吹动了一样。虽然是静止的建筑,却能和周围的自然景色相互呼应,呈现出动态的画面。
△ 看似任意排列的窗户都固定在了金属结构上,以保持平衡状态。图片来源 | MIAS ARCHITECT,摄影师 | Gael del Río
窗户一半透明,一半白色。人们既可以在等公交时透过玻璃直接抬头看看天空和田野,也可以坐在白色玻璃下看书、聊天——在享受自然光时,避免刺眼的阳光直射进来。这些窗户就像一个个画框,无论是晴天、雨天还是在夜晚,人们都能通过窗户随时随地欣赏外面的乡村风景,并置身于风景里。
于默奥(Umeå)公交站
@ 瑞典

# 如何让等待公交车的体验更具有吸引力?
△ 这个公交站是一个实验性公交站,于 2019 年 10 月欧盟北极论坛(EU Arctic Forum)期间首次开放。图片来源 | Rombout Frieling Lab
在靠近北极圈的瑞典于默奥,提起等公交,意味着人们可能要在零下 30°C 时站在暴风雪中瑟瑟发抖。为此,荷兰建筑设计工作室 Rombout Frieling Lab 和瑞典研究院合作设计了“生存之站”,作为在寒冷地区使用的原型公交车站。
“等公共汽车可能会很烦人,因为您必须不断地观察到站的每一辆公交,以确保不会错过自己的那一班。”Rombout Frieling Lab 创始人 Rombout Frieling 说,“但这个车站会帮助您找到需要的那班车。”
Rombout Frieling Lab 设计了一个包含照明和扬声器的车顶,在公交车到站前 20 秒,车顶就会发出微妙的灯光和声音。每条公交线路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照明风格,比如,去老玻璃厂的公交车驶入时,会播放玻璃主题的声音,发出闪烁的黄白色灯光。即使是还未走到车站的人,在远处也能通过灯光和声音来知晓公交车站的情况。
△ 在 Rombout Frieling Lab 设计的公交系统里,每条公交线路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照明风格。图片来源 | Rombout Frieling Lab
常见的公交车站会有候车座位,但这个公交站却没有可以坐下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悬挂在车站天花板上的木制旋转吊舱,从外观上看酷似豆荚的包裹层。
Rombout Frieling Lab 发现,在寒冷的天气和下雪天里等车的人们,通常宁愿站着或斜靠在某个承重物上,而不是坐在座位上。下雪天里,户外公交车站的座位还会有积雪的问题。于是,他们设计了可以让通勤者斜靠着等车的吊舱。吊舱的旋转功能不仅保护了通勤者免受冷风的吹袭,确保木板上不会积雪,还方便了除雪机通过公交车站,清除大雪天的积雪。
△ 旋转吊舱的御寒功能和除雪机清洁的示意图。图片来源 | Rombout Frieling Lab
Rombout Frieling Lab 认为,在对隐私的保护和对区域的划分上,人们更青睐于私家车而不是公交车。因此,他们希望这种可旋转的吊舱还能具备社交功能,随时创建不同的等候环境:旋转吊舱,和其他人交谈,形成小型的社交空间;背对其他的吊舱,避免和陌生人面对面等车的尴尬,拥有自己私密的等车空间。
△ 巴士站的屋顶和吊舱均采用当地木材制成。图片来源 | Rombout Frieling Lab
裕廊东中部的概念巴士候车亭
@ 新加坡 
# 挑战传统
△ 裕廊是新加坡“智能国家”项目的创新试验区,这个公交站也是试验的项目之一,只计划运行一年时间。新加坡政府希望根据这个公交站的受欢迎程度和收到的反馈意见,来决定是否要继续建造类似的公交站或便利设施。图片来源 | citygreen
来自新加坡 DP 建筑师事务所(DPA)的一群年轻建筑师认为,公交车站并不仅仅是功能性的。通过增加想象力、创意设计和技术,公交车站可以超越其实用功能,作为一个有趣的社交空间,使通勤者的等待变得有趣而丰富。位于新加坡裕廊东中环裕廊入口路沿线的 Project Bus Stop 就这样诞生了。
这个公交站项目(Project Bus Stop)是概念性的公共汽车候车亭,它是一个更大的计划—— Project Blind Spot 的一部分。Project Blind Spot 计划是 DP 建筑师事务所发起的一项企业社会责任倡议,旨在挑战物体和空间的传统思维和设计。而 Project Bus Stop 项目试图探索一个可以供人们在此通勤、聚会和分享故事的空间,一个充满体验性和活力的公共交通网络。
△ 新加坡公交站项目(Project Bus Stop)的概念图片以及秋千座椅。图片来源 | citygreen
这个公交站不仅设计了更大、更舒适和更方便的座椅,也专门划出了轮椅和婴儿车乘车区,设置了可显示公交车到达时间的智能互动板和可提供数据分析的摄像头,信息图也设计得清晰易懂。
△ 新加坡公交站项目(Project Bus Stop)的轮椅专用乘车区。图片来源 | DP ARCHITECTURE
DP 建筑师事务所还与包括新加坡信息通信发展局、土地运输局、国家环境局、国家图书馆局、国家公园局、新加坡土地局和市建局在内的多家机构合作,为这个公交车站增设了 Wi-Fi、移动电话充电点、电子书、书本交换角、艺术品展览区、自行车停放处甚至秋千等多种设施,并用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绿色屋顶,来显示它作为花园、图书馆、画廊、自行车公园的各种可能性。
△ 新加坡公交站项目(Project Bus Stop)内一棵 3 米高的大树以及太阳能电池板屋顶。图片来源 | citygreen
克雷斯巴德(Kressbad)公交站
@ 奥地利
# 车没来?要不先看场网球比赛吧。
△ 克鲁姆巴赫拥历史悠久的建筑文化和手工艺文化。在公交站从设想到完工的全过程中,除了设计师外,村里的居民、村委员会、本地的建筑师木匠和商人都有参与。图片来源 | 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
等公交车还是看网球比赛?两件看似毫无关系的事情,在奥地利克雷斯巴德公交站,可能会变成纠结的选择题。
2012 年,奥地利克鲁姆巴赫的行政管理机构在全球范围内邀请了 7 名建筑师重新设计这个村庄的 7 个公交站。他们只对建筑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公交站的规模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来自挪威的建筑师 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 成为了克雷斯巴德公交站的设计者。这个公交站附近最主要的设施就是网球场和当地网球俱乐部的会所。该俱乐部会举办网球课程,也会不时举办一些小型业余比赛。考虑到这个因素,建筑师认为公交站必须有第二种功能——成为一个可以观看球场上网球比赛的看台。
△ 网球场的看台高于周围围栏的高度,以便人们观看网球比赛。图片来源 | 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
在布雷根策瓦尔德(Bregenzerwald),一栋建筑可能既是住宅也是动物厩舍,一层为动物厩舍,二层以上为住宅。这种建筑类型在该地区广泛可见,由此,建筑师获得启发,设计出一层为等候室,二层为看台的公交站。
△ 人们可以通过方向来区分公交站的不同功能,等车的人们面向一侧,看比赛的人则在对侧。图片来源 | 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
这个公交站的两层都选用当地传统技术制作的木瓦材料来建造,屋顶形状和体积风格也保持一致,延续了当地的建筑风格。
△ 建造这个公交站用的所有材料均在当地采购,并由当地木匠手工制作。图片来源 | 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
维尔卡维斯基(Vilkaviškis)汽车站
@ 立陶宛
# 不乘车也可以游玩的公交车站
△ 该公交站获得了 2022 年欧洲联盟当代建筑奖-密斯·凡·德·罗奖(European Union Prize - Mies van der Rohe Award)。图片来源 | Balcytis Studija,摄影师 | Norbert Tukaj
维克塔维斯基(Vilkaviškis)是立陶宛省的一个小镇,只有约 1.1 万名居民在此生活。由于立陶宛小城镇社会福利和服务供应不足,越来越多的人正从这里移居到大城市或国外。
这个公交车站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也需要承担公共空间职能。但在这个近 4000 平方米的三角形地块里,还生长着众多老树。建筑师直接选择环境与自然融合的处理方式,将车站屋顶在树木生长的地方全部镂空,并保留了原本开放的生长环境,让树木成为建筑空间的组成部分,然后在剩余地块建造封闭的空间。
△ 维克塔维斯基(Vilkaviškis)车站的设计草图及实景照片。从高空向下看,树木都“冲破”了屋顶。图片来源 | Balcytis Studija,摄影师 | Norbert Tukaj
建筑整体以白色为主色调,并增大窗户面积,减少人们对室内外的分隔感。虽然不是在公园里,但光影依然随处可见。这些设计都使绿树环绕的公交车站更像一栋休闲建筑。
△ 从公交车站内部向外看去,仿佛置身公园。图片来源 | Balcytis Studija,摄影师 | Norbert Tukaj
这个公交站的开放性也吸引了很多并非以乘车为目的的居民。建筑物里的开放空间可以用来开音乐会,也可以成为当地农贸集市、户外咖啡馆等公众活动场所,为居民们创造了一个可以聚在一起的公共空间。
△ 车站的外部与对面的比尔卡维斯基文化中心(VilkaviškisCultural Centre)中间没有间隔,人们的日常娱乐活动范围增大了不少。图片来源 | Balcytis Studija,摄影师 | Norbert Tukaj

延伸阅读


文:林洵 | 编辑:赵慧
校对:李起光 | 微信编辑:吕姝琦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在看吧 :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