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朋友带着孩子来家里看二宝。一进门,朋友家的娃就看到了小川放在地上的乐高,想先玩一会。
但朋友却阻止了他:“我们要先看妹妹,这次就是来看阿姨家的小妹妹的,对不对,乐高什么时候玩都可以。”

听到妈妈这么说,小男孩的眼神很明显地黯淡了下来。
我看到后跟朋友说:“没关系,让他先玩会儿”。
但朋友坚持让孩子去看看二宝,还要让孩子把礼物亲自送给妹妹。小男孩虽然不乐意,但为了让妈妈开心,还是照做了。
后来,直到离开,他都没再碰乐高,就算小川邀请他也没玩,反倒是按着妈妈说的,安静地陪着二宝玩。
朋友带着娃离开后,我忽然很感慨。
之前就听很多朋友夸这个孩子,说他小小年纪情商特别高,很听话、特懂事,跟妈妈出门,从来不像其他孩子一样跑来跑去、吵闹不止,总是很乖巧地待在旁边。
但经过这次的事情,我倒觉得大家似乎对高情商的理解有些偏差。很多时候,大家认为孩子情商高,其实是“被迫懂事”,是缺爱的表现。
记得曾经有一个话题很火,叫作“心疼那个懂事的孩子”。
我一直觉得,孩子明理懂事,这件事本身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也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并非坏事。
但它的成立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一切出于孩子自愿,而非自保、讨好或者恐惧。
就像一个遇事就退让的孩子,可能是出自真心的宽容大度,也可能是为了讨好身边人、害怕起冲突而做出的妥协和退让。
所以,孩子是懂事、情商高,还是缺爱,就看他在做决定时,是不是以自己为主导,有没有加入自我意愿。
 错把“缺爱”当“高情商”
约翰·弗瑞尔曾在《小大人症候群》书中提到这样一群孩子:
渴望爱却很少得到;
总是体谅他人,却不善待自己;
在内心筑起高墙,几乎不袒露真实的情绪。
他们就是缺爱的“小大人”。
很多父母会把孩子的“缺爱、讨好,”当作“情商高”,那是因为我们混淆了察言观色与同理心的区别和界限。
  • 同理心:
    是主动换位思考,用他人的视角去感受情绪、思考问题,给出一个周全的回应;

  • 察言观色:是一种被动迎合,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看别人的脸色和心情,永远在讨好别人。
然而,对孩子来说,尤其是9岁之前的孩子,时时做到“同理心”、去体察他人的情绪,是很困难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曾通过著名的“三山试验”,提出了孩子的“自我中心”理论。
到了8、9岁,孩子才开始可以指认出对面娃娃所能看到的三座大山的场景图,在此之前,他们都只会选择自己看到的三座大山的样子。▼
他认为,孩子在8岁前,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和出发点来思考、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的,只有到了9岁之后,才逐渐开始“去自我中心化”。
这个观点,从脑科学角度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我之前就不止一次跟大家提过上下层脑的概念。
人的下层大脑包括脑干和边缘系统,位于较低的部分从脖子的上端到鼻梁的位置;上层大脑则由大脑皮层及其各个部分构成,尤其是额头后面的那部分。
  • 下层大脑:负责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眨眼)、与生俱来的反应和冲动(比如打斗和躲避)、和强烈的情感(比如愤怒和恐惧);
  • 上层大脑:控制高级思维功能,比如决策、对身体和情绪的控制、自我认识、共情等......
也就是说,当人的上层脑发育良好时,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换位思考。但从目前的研究看,人类的上层脑要到24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好。
因此,小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发脾气、容易失控、比较自我,这些从心理学和脑科学角度看都是很正常的。
而小小年纪就表现出超脱年龄之上的“成熟”,多数情况下并非本意,而是被外在环境逼出来的。
表面的“听话懂事”不过是保护色,孩子的内心始终是不安的、缺爱的。
就像皮亚杰所说:
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总是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肯定为生活主导,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内心压抑痛苦。
所以,千万别再把孩子因为“缺爱”的表现当作“情商高”了,真的会耽误了孩子。
长期缺爱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①压抑自己,心底孤单自卑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样?
我觉得,在有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喜欢就大声说,不爱也懂得拒绝,这就是孩子原本的模样。
但长期缺爱的孩子,却正好相反。
他们内心渴望爱,却从不表达;有情绪只会隐忍;想拥有的东西,嘴上却说着不要。
就像《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中的“另类学霸”吴智勋。
在学校沉默寡言,每天只管低头学习,几乎不跟任何同学交流;回到家也是笔挺地坐在书桌前看书做题。
班级篮球赛推荐他去,他说“不喜欢”,但内心是很渴望打篮球的。每天都会呆呆地站在球场外看别人打篮球,然后默默走开。
同学觉得他只想学习、不需要朋友,但他其实非常孤单,羡慕其他同学的友情。
只是这一切都被父亲日复一日“倾注全家心力支持你学习,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名校,走出小县城”的说辞淹没了。
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证明自身的价值,他压抑自己玩篮球的爱好、交朋友的渴望,从小到大一路拼命学,哪怕不断消耗自己也无所谓。
但长期压抑后总会迎来不可思量的“逆反”,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会自暴自弃、喝酒打游戏,甚至辍学的原因。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要把自己以前没做过的都体验一遍。
长期缺爱、压抑自己的孩子,要么敏感脆弱、孤单自卑,要么甚至自暴自弃,都很极端。
②小时候讨好父母,长大讨好他人
从小缺爱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总是以别人的感受为先,努力去迎合他人的评价和期待,没有底线地妥协、退让。
小时候,他们会观察父母的情绪、对自己的态度,努力迎合父母的期待、去做父母想要自己做的事,而从不想自己是否喜欢、愿意。
就像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的主人公,因为妹妹从小体弱多病,所以爸妈的眼中只有妹妹,看不到松子。
为了赢得关注、获得爱,松子会不自觉地去观察爸妈,去做爸妈喜欢的事。
偶然的机会,她发现爸爸会因为小丑的鬼脸而露出笑容。从那之后,做鬼脸就成了松子从孩提时代到成人的日常,只为让爸爸能够短暂地看到自己,哪怕一眼也好。
这样的孩子,就算长大了,也依旧会讨好周围的人,可能是同事,可能是伴侣,甚至是自己的孩子,就像上瘾一样。
日剧《凪的新生活》中,28岁的大岛凪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跟同事相处总是小心翼翼,回复消息要想很久,生怕说错话惹人不开心;
跟女同事小聚合影,只有她拍的最丑,却不敢发声、甚至还要疯狂为自己的丑照点赞;
跟自己的男朋友相处也一样只有迎合、取悦的份儿。
自来卷的她为了男友,每天早起把头发拉直;一起吃饭,也都按照男友的喜好来,吃他爱的食物。
但就算如此,凪的生活也没有丝毫起色。同事继续把她当作“便利贴女孩”,男友不但不把她当回事,还公开调侃、挖苦。
不管是松子还是因为长期缺爱,她们总是想尽一切方法、付出一切代价来满足对方,只要能赢得爱的感觉。
但就算她们扭曲、牺牲自己,也依旧没得到渴望的尊重和爱,却把自己搞的心力交瘁。
这样的“讨好”可怜至极、卑微至极。
 给爸妈的一些小建议
①允许孩子说“不”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说: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在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让他可以肆无忌惮地“任性”表达,而非委曲求全地讨好,或许就是我们可以给他们的最好童年。
有机会、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本身也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和爱的表现,并且对孩子的独立人格形成也有好处。
心理学家曾对200名2-5岁的儿童进行长时间的纵向观察研究,从童年一直持续到成人。结果发现:
  • 在那些“听话”的孩子中,只有不到30%的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可以独自面对人生难题;
  • 那些从小“任性”或者说愿意表达自我观点的孩子中,有超过80%的孩子,长大后拥有独立的人格,意志坚强、不畏困难。
请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自我,因为缺少主见的孩子,长大后也只能依附他人而生活,永远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②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
那些因为缺爱而总是压抑自己、取悦他人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活在别人的嘴里。
他们想要所有人满意、获得所有人的认可。但人无完人,就算拼劲200%的努力,也依旧会有人不喜欢。
就像大家听过的“父子与驴”的故事一样:
牵着驴走,有人会笑话:真傻,有驴不骑、白费力气;
儿子骑驴,有人会说:这孩子不孝顺,让老父亲走路;
父亲骑驴,有人议论:这父亲太狠心,自己骑驴,把孩子累坏了;

父子俩一起骑驴,大家伙又说:这驴太可怜,快被压死了……
简·尼尔森说: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他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一个幸福的孩子,要学会爱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

他要明白,懂事、听话、优秀都是别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二等的,只有自在是一等的,是留给自己的。
孩子,不要奢求自己做一个事事完美的假人,要活成真实自在的真我,不管外界如何,始终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底线认知。
③每个孩子都值得无条件的爱
正如教育专家米基·法恩所说:讨好型人格来源于童年创伤,即父母从来没有或极少给过孩子“无条件的爱”。
而这样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不在少数。
很多父母给孩子的爱一直都是“有条件的”,就像《奇葩说》中庞颖分享的她的童年经历。
小时候,她一定要努力优秀,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爸妈对她的期望,她也才能顺理成章地得到爸妈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爱和关注。
但这样讨好来的爱,让她长成了“玻璃心”,不能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否定和负面评价。自己活得战战兢兢,周围的人也被压的喘不上气。
那么,什么才是“无条件的爱”
亲子专家林文采博士在《心理营养》中,把这种爱定义为“无条件的接纳”。
我很赞同这种说法,尤其是在孩子发生负面情绪或者负面事件时,父母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支持:
  • 做错事时,我们要做的是不否定、不责骂,始终接纳孩子这个人;
  • 没有达到期待时
    ,我们要做的是自己首先接纳孩子能力还不足的事实,也帮助他接受,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 失败时
    ,我们要承认孩子努力的过程,告诉他失败常有,不必灰心。

林博士的这些观点,跟我之前谈到过的“成长型鼓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努力的孩子却不够优秀,大多是因为它…
孩子成长的勇气和底气,都来自家庭。

拥有一对无话不说、可以谈心的爸妈,不管自己做对、做错,都可以在他们那里得到一样的爱,这大概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所以,想要孩子活得自在,就请给他无条件的爱。
让他不必察言观色、不必刻意讨好、不必过早成熟,就能成为被爸妈疼爱的孩子。
川妈说说
这篇文章写的挺好,我有这个自信。只有一个问题,我有些不放心,担心有些同学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等同于放任他、溺爱他。
有两种思维,在我做研究时很重要,育儿过程中也发现很必要,更是一直想告诉孩子的。 一个是看待两件看似矛盾事物的关系,不一定只能是排他的两个极端选择,还有可能是相互独立的正交关系。就像“无条件爱孩子”和“管教孩子”,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同时并行的两个育儿行为。
另一个是动态视角。不要总用静态的视角看待世界,万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孩子也是。伴随他逐渐长大,他会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当然,高情商不是“静等花开”来的,需要我们的及时干预,但过早的云淡风轻、荣辱不惊,可能也是问题。
茫茫人海别走散,看完文章随手点个“赞”“在看”,“分享”给需要的人,或者直截了当给“mom看世界”加个星标。一星一赞一在看,茫茫江湖我们不走散~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