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
想要学到纯正的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作品是最好的选择。可很多诺奖得主的作品专业性太强,普通读者看起来往往云里雾里。
但是,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的作品却是一个令人惊喜的例外,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对当今世界的现实问题有着深刻的洞见,丰富的案例和直观有力的数据,读起来丝毫不觉得枯燥、乏味。
挑战日常认知,反直觉结论,是这两本书的一大亮点。比如,《好的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印度在2013年曾通过一个粮食补贴的法案,政府每月为穷人提供5公斤免费粮食。但由于采购、仓储和物流等成本的存在,每为老百姓送出10公斤的粮食,就要损耗价值3公斤粮食的财政拨款。
为避免不必要的损耗,政府想把这笔钱直接转到穷人的账户上,让他们自己去买食物。很多人反对,觉得直接给食物比给钱更稳妥,因为给钱很可能被穷人胡乱花掉。
然而,在后来印度政府展开的试点中,穷人们都很合理地使用了这些钱。唯一的变化是,由于得到的钱可以买到更多食物,人们的营养水平普遍提高了。
类似的问题,其实中国也有。中国关于农村的农用地能不能买卖的争论持续至今,信奉市场的人主张土地应该自由买卖,信奉政府管理的则认为应该禁止土地买卖,这是对农民的保护,免得农民盲目卖出土地,好吃懒做,最后连饭都吃不上。
印度的经验证明,不应该低估穷人自主决策的能力。基于直觉的判断,往往是错误的;政府良好的初衷,很多时候反而会限制穷人改善自己生活水平的途径。
还有“减税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这样的传统观念,在比对美国和丹麦的经济数据后,发现大幅减税的里根时代,其实并没有比其他时期的经济表现更好,美国的财政赤字恰是从里根时代积累起来的。
而丹麦的税率比美国的税率更高,按照低税率更有利于经济的说法,丹麦应该比美国更贫穷。可事实上,丹麦不仅人均收入高于美国,而且贫富差距也比美国小得多,丹麦的政府还以廉洁和高效享誉世界。
这种反直觉的例子既可以提升智识的增长,又添加阅读的乐趣。
书中还有很多关于贸易、技术和人口流动等问题的讨论,这两本书不仅适合经济学门外汉阅读,也同样适合在经济学上已经有了很多思考的学术爱好者。阅读这两本书,不仅是一次智力上的提升,还可能会是一次价值观的重塑。
为此,先知书店诚荐这两本难得易懂的经济学好书:《好的经济学》&《贫穷的本质》。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