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慢慢妈,江湖人称楠姐。
四年前慢慢这个小女生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一切都起了大变化。时而震惊,时而欣喜,一路走来痛并快乐着,感悟和收获都很多。
所以我开了这个公号,作为一片自留地,记录慢慢的成长,也分享育儿路上的各种点滴。
去年10月份教育部发布政策,体育、美育进中考;这个月初又提出要让“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两项艺术特长”,教育的风向已经发生了变化。
落实到每一个小孩、家长和家庭头上,体育和美育显然要纳入
基础教育
的范围了。不难预料,今后各类兴趣班又将大火。

那么兴趣班怎么选才能省时、省力、省钱,看看我带慢慢做的功课吧!⬇️
慢慢上幼儿园以后我化身撸课狂魔。
但在这20家网课之前,也就是大概半年前的去年冬天,我还做了一件事:
家为圆心、三公里半径画个圈;
对圈内全部艺术类、体育类和乐器类的少儿培训机构,按照“网上调研——初步筛选——电话咨询——二次筛选——预约试听”的步骤逐个调研;
最后盘点出,不多不少一共40家⬇️
向上滑动查看全部
这40个兴趣班,就是去年冬天我和慢慢的重点任务——四面寒风无处去,兴趣班上渡光阴

所以这一篇,也是顶着寒风、真刀真枪干出来的真货
你能想到的关于“报班”的所有问题,这篇里基本都能找到答案。而且和上一篇网课一样,经过大半年的实践检验,又多了新的体验和反馈,可以说是2.0版本了!
兴趣班大体可以分三类:
第一类:学科类。
语、数、英、二外等直接和应试教育相挂钩的科目学习。

语数英不用多说,在小孩充分显现出某一种天赋之前,对大多数普通孩子来说,最好的兴趣就是这三大学科,最优的特长就是“学习好”
这部分的启蒙,我准备自己来,比如中文和英文的启蒙;或者家庭教育为主,外部课程为辅,比如数学启蒙。
关于学科启蒙我曾经写过下面这些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
第二类:体育类。
包括球类: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
其中乒乓球需要身高不低于115厘米,羽毛球要求至少五岁以上同时身高达标。
足球的好处是能保证充分的户外活动,一节课一般90分钟,小孩能充分放电。但受天气、雾霾等的影响比较大。
一般的商业培训机构要求小朋友达到3岁8个月或4岁,但如果只是试课的话也可以接受稍低一些的年龄,比如慢慢试课的时候不到三岁半。
慢慢去年冬天上的足球课。
3-6岁的体育类兴趣班基本上以激发兴趣、体能训练和培养感觉为主。比如慢慢参加的试听课一部分是让球“听话”,按照教练的指令“带球 ”到指定的地点:
一部分是沿着指定的路线、向着固定目标奔跑,比如画八字跑:
再就是最后加入一小部分“对抗”,让小朋友们感受追赶和抢球:
网球、羽毛球和篮球在小孩四岁以后可以逐渐练起来。我带慢慢试篮球课的时候她三岁半,已经完全能跟得上教练的指令,一节课下来进步很明显。
网球费用相对比较高,有的还会单收场地费(比如天气受限需要换室内场地时)。
球类里篮球确实对身高发育有好处。
冰雪类:
滑雪、轮滑

轮滑目前商业培训机构的年龄要求是三岁,同时需要穿上轮滑鞋能够不太费力地抬起腿。但这个起步年龄明显偏低,小孩至少要到四五岁才能进行这项运动。
滑雪相比前面提到的普通球类,不论是室内滑还是户外滑,也不论环境、场地如何,价格都高了一大截。而大部分室内场地的环境都不算太好。换句话说,体验差、烧钱快。
武术类:跆拳道
这一项不建议7岁以下儿童正式学习。目前大多数商业培训机构都以三岁为年龄红线,但都以学习礼仪和体能训练为主。
当然正规的培训机构在低龄儿童训练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方面还是能保证的,这个需要自己甄别。
骑行类:我选了平衡车。
主要是因为慢慢喜欢,我也想她在每天自己自由骑之外,接受一些更科学的指导、挑战一下更有难度的技术,更高更快更强。
优点是可室内可户外,当然上户外泵道需要达到一定水平。除此之外这项运动对锻炼小朋友的身体协调能力确实有好处。
“我和我心爱的小车车”
比如平衡车骑得好的孩子,再学骑自行车就十分容易。慢慢从两岁多起骑了不到一年的平衡车,前段时间学自行车,不带辅助轮,下午出去练了一个小时就学会了。又骑了两次以后,变得非常熟练。
其他:游泳、跑步、爬山等。
我自己是重度游泳爱好者,曾经全年坚持游泳、每周四次每次1500米,对长期游泳的好处深有体会。所以没有给慢慢找任何机构去试课,打算到年龄就直接送去学习。
学游泳最好满6岁,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更强,同时最好找专业的教练,一次性把动作学标准,比学歪了再改要容易得多。
这项运动还有一个好处是丰俭由人:既可以学会以后自己游,也可以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继续由专业教练带着游。
再就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不会造成运动伤,是相对安全的一项运动。

而跑步、骑行和爬山,不仅是运动项目本身又都是很好的亲子活动或家庭活动,简单易行、成本低、效果好。
第三类:艺术类
包括舞蹈、声乐、表演、主持、美术、书法等。
其中舞蹈和美术占了大半壁江山。
舞蹈主流的划分是芭蕾和中国舞。3-6岁儿童可以进行的训练是芭蕾基训和软开度训练。而正式学习无论是芭蕾还是中国舞,都要6岁以上,考级也一样。
所以那些号称四五岁就考过了舞蹈几级的,听听就算了。
芭蕾又分成三个考核体系:北舞、英皇、中芭。
北舞芭蕾是传统的俄式芭蕾,练功苦、要求高,比较枯燥但更专业;英皇芭蕾对肌肉力量和灵活性要求较低、更注重“表演”、更能体验到舞蹈的乐趣。
中芭是中央芭蕾舞团自己的体系、教材和师资,专业性足够的同时,在表演机会上也比前两个多得多。入学需要考试、面试,分班分得比较细。
年初慢慢考入了中芭。
都是严谨规范、专业认证的舞蹈体系,学习人数都不少。但去年6月份起英皇考级在国内部分地区被叫停了,有意学习的可以特别关注。
在舞蹈老师的选择上,最好是是主流院校(比如北舞)的舞蹈教育专业本科毕业,但在绝大多数商业培训机构中,能满足这一条的其实很少。
舞蹈表演和舞蹈教育是不同的专业,不是会跳舞就能当老师。所以如果希望好好学习舞蹈,还是要尽量去专业机构找足够专业的老师。
美术是比舞蹈更加遍地开花的项目。文章开头提到的40家机构里,美术类的有13个。
是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门槛已经低到遍地开花了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培训机构遍地都是,需要想一想,再辨别一下。
声乐课一般商业机构从三岁半就可以开始上,开始主要学习咬字、培养乐感。但在小孩声带没有充分发育的阶段,不建议去正式学习唱歌。真感兴趣的话,可以先培养乐感、打基础,到七八岁以后再参加合唱团之类的演唱团体。
在北京这样的合唱团很多,比如春天合唱团,每周在中山公园里的中山音乐堂训练表演,再比如在校的金帆合唱团。另外少年宫也会有类似的团体。
再就是第四类:乐器类
这一类就复杂多了,有不同的分类体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但据说目前主流乐器学习是有鄙视链的:
鄙视链的顺序怎么定的不清楚,但近些年因为特长生入学制度的取消,一些冷门乐器的培训市场热度也逐渐消退了。
横向比较一下上面提到的四大类兴趣班。
从学习年龄上:
学科类早于艺术类早于体育类早于乐器类。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在小孩六岁上小学之前,所有学科类的学习,都应该叫做“启蒙”。它需要严格区别于“超前学”。

既然是启蒙,多早都不算早。六个月读绘本、一岁背古诗现在都常见。效果多少肯定有点。但语言的学习,肯定越早越好。
艺术类的项目至少要两岁半以上,三到四岁可以开始尝试。
这个阶段小朋友的软硬件都得到了优化升级,比如语言能力足够进行清晰的沟通,精细动作和肌肉力量足够完成某些动作,专注力和理解力的提升加强了学习力,性格发展和兴趣偏好也逐渐显现。

只要足够关注自己的小孩,这个阶段你其实很容易在舞蹈绘画或是声乐表演中挑出他们感兴趣的。

比如慢慢,相比运动类项目,她明显更喜欢也更擅长音乐舞蹈。
上英皇芭蕾课。
大部分体育类的项目至少需要达到四岁,正式训练至少要到五六岁。
乐器类是开始最晚的。因为对小孩的发育要求比较高。比如需要更高的专注力,需要“吹拉弹唱”等等更强的生理条件。
从学习费用上:
乐器类高于艺术类高于学科类高于体育类。
乐器类的费用是最高的。比如钢琴,目前北京之类一线城市的价格是350-400元/节/45分钟,理想的学习节奏是每周两节课,最少一周一节。
此外还有租或买钢琴的费用。比如在培训机构上课同时租琴练习,一年费用大概3-4万。如果想长久学习,买一架还可以的钢琴也要3-5万块。
艺术类中舞蹈的单节价格在200-300之间,其中芭蕾的价格又高于中国舞,有些做的很花哨、提供很多增值服务的培训机构单次课价格会到300块以上。
美术一般在200块左右。再贵的话,就要自己考察清楚了,别交智商税。
学科类的价格高地主要在线下英语学习,一年的费用2万块左右。基本配置是每周两次课,一次中教一次外教。
体育类是价格最低的。当然这里说的体育类项目是前面列出的“平民运动项目”,不包括“贵族运动”(这个后面会说)。除了网球价格稍高一些,其他项目单次课价格基本都在200元左右不多,年消费1万以内基本就够了。
从普适性上:
学科类大于体育类/艺术类大于乐器类。
普适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价格决定的。比如学科类如果选择主要靠家庭教育,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利用起一切起床后、吃饭前、放学以后的时间,经济又方便。

体育类最亲民。价格更容易接受,场地也比较好找,练习起来也更容易。
艺术类项目虽然大体价格高于体育类,但也因为初期阶段舒适度都较高,同时也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场所,几乎已经成了小孩的基础教育,每个家庭的必备。
乐器类就真的一言难尽了。说它普适性低绝不仅仅因为价格,而是
它本身就真的很难。
枯燥、难坚持、极大考验亲子关系,很长时间内看不到成效。等到有点成效可以展示一下了,突然发现好像没什么机会——
比如钢琴,会演奏的话生活享受度会很高,演出也不用自带乐器,但参加乐团的机会就很少,因为交响乐团通常是为管弦乐团而作的;
再比如提琴,小提琴独奏曲目众多,容易出彩,在乐团里人数很多,很有存在感,并且乐团的首席也是第一小提琴组的第一小提琴手;它还便宜、便携……可它入门就是比钢琴难得多,而且竞争激烈,想进乐团并不容易;
大提琴倒是竞争少了、更容易被乐团录取,但小孩基本背不动,大人背着也很累,飞行还要考虑行李位;
低音提琴就更稀缺了,甚至“能扛得动你就赢了”,但就不光是考虑行李位的问题了,还得专门给它买张机票……
总之对待乐器类的兴趣班,不要轻易开始,也不要轻易结束,但发现真的没法继续的时候,及时止损。
除了上面的几大类,还有一些运动项目没有提到,
比如马术击剑高尔夫、冰球棒球橄榄球、乐高编程机器人、天文航模各种棋,之类的。
为什么没提是有原因的⬇️

越靠前的越“贵族”、越“精英”、越贵。除非打算爬藤还有顺义妈妈的实力,普通家庭的话还是不要拼了。如果小孩真的好奇,体验一下是无妨的,但就真的只限于体验一下吧。
有些“贵族运动”是先成为所谓“贵族”才(有必要)去做,不是你做了就变成“贵族”。
类似的还有这个⬇️
家长不具备一定基础、没有相应的家族素质和家庭氛围的,慎选。
比如慢慢我没有给她选围棋或是国际象棋之类的项目,主要就是因为我自己不擅长也没有什么兴趣,既不能陪练也不能在家里制造相应的氛围。
单靠小孩自己拼,除非她有极高的天赋,不然太难了。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些因素是需要考虑的。
比如距离。
不管是上学、上幼儿园还是上兴趣班、课外培训,离家近都是真香。
所以我给慢慢选的都是家附近三公里之内的,超出两公里的都很少。交通方便、位置不偏、好停车更加分。
但有一点要注意,兴趣培养和训练到一定阶段,老师起关键作用的时候,就要跟着老师走,这个时候就不能再把距离放前面考虑了。
比如小孩本身的长短板。
不要总想着靠某项运动让安静的文静的小孩变得活泼起来,也不要总想着靠培养艺术细菌让活泼好动的小孩变得沉静内敛,那都是违背本性的。
兴趣的培养不能适用木桶理论,不是要补短,而是要扬长。不然的话不光孩子痛苦,投入产出比也太低。
再比如家长的资源。
这里的资源包括家庭一切可投入的金钱、时间、精力和智力,也包括家长和家庭层面可以带来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教育要走个性化路线,不能跟风。
说了这么多,兴趣班怎么选,需要综合考虑几个因素:
第一,家庭的实力和基础。经济基础是一切的基础,别盲目追求“高大上”和“贵族”,别跟风。家庭层面能hold住,能支持,能给到更多资源,是最佳的。
比如我曾经带慢慢去试过马术课,综合考虑价格、路程、需要付出的巨大成本后,坚决抵制住了各方狂轰滥炸的推销。
第二,小孩的兴趣和天赋。没有兴趣,一切白搭。
这里的“天赋”不是说一定要达到“天才”的程度,而是相比其他方面,这一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比如慢慢,她在语言方面和音乐舞蹈方面的优势尤其明显,比大多数孩子都要资质好一些。但是在运动方面,就比同辈明显弱了不少,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再比如她对太空、宇宙非常感兴趣,从小“立志”要当宇航员,为了配合和发扬她这个兴趣点,我经常带她去天文馆和科技馆。

第三,在机构水平基本持平的情况下,首选离家近的。尤其是前期小孩年龄还小,距离太远各方面压力都会比较大。
但如果师资的水平有明显差异,或者就是奔着某位名师去的,比如学乐器的学到一定阶段想要进一步提升或走专业路线就要“拜名师”,那这个时候就不能再拘泥于距离远近了,只能跟着老师走。
最后一点,及时止损!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因为心疼沉没成本而不敢放弃。
相关阅读:
- End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