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
题图来源:我在他乡挺好的
编辑:鲨鱼辣辣

前不久耳机坏了,有点心疼又有点开心,因为终于可以买新耳机了~
我每天努力工作,不就是为了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想买啥就买啥嘛。
可是,跟我想的不一样,当我真的准备下单 AirPods Pro 的时候,我却开始犹犹豫豫……
为什么我奋斗到 30 岁了连买个 AirPods Pro 还要纠结很久?
不过我发现,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身边的朋友同事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纠结和犹豫。
为什么纠结?
答主 @Cecilia 说是因为「支付意愿」
衡量一件东西「贵不贵」,不在于其绝对价值,而在于你的「支付意愿」。
比如,你觉得一件衣服价值 100 元,它的售价为 200 元,你会觉得贵;它的售价 20 元,你就觉得「划算」,甚至有种自己「节省/赚」了 80 元(100-20)的快感;它的售价 100 元,你觉得「合理」——但不一定会产生购买行为。
说回 AirPods Pro,一对耳机售价 1999 元,到底贵还是不贵,取决于你对它的支付意愿——而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很多,包括:
  • 价值观
  • 对物品的预期
  • 对品牌的满意度
如果你觉得纠结,可能是品牌的营销不到位,也可能你并非品牌的目标客户。
可能有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什么经济学的大道理,只是有更重要的「心之所向」罢了。
答主 @可可沛沛说是因为「坦然和真实」
4 月初去小区里的超市采购,发现精品水蜜桃,28 块一斤,又大又漂亮。
我挑了一个,计划切成 4 块,一人一块,尝个新鲜。
结果拿去一称,15 块 8。我觉得有点肉疼,有这个钱还不如买只大菠萝。一只大菠萝才 10 块钱。
我把它放回去了。
超市不大,我挑酸奶时,听到超市巡检员在问称重员:「这桃咋回事?」
原来,巡检员发现水果摊上赫然出现一只贴了标签的水蜜桃,就跑来问称重员。我担心称重员因为我的缘故挨训,便赶紧走上前去:「那是我放的」
巡检员问:「你咋称好了又不要了?」
我说:哈,我一称看 16 块,觉得好贵啊,就放回去了。他点点头,表示理解。把标签撕了,放回去。
在这一瞬间,我突然发现自己变了。以前的我,根本不会说「我买不起」这种话。
因为觉得丢人。我怕别人看出来我没钱。我怕别人看不起我。我怕别人嘲笑我。
从那以后,我好像突然就想明白了。
我需要真实的生活,不需要朋友圈里的生活。
别人爱怎么看我就怎么看我,我不在乎。
于是,我能够坦然说出:我买不起。
人生艰难,一个中年人,上要赡养双亲,下要抚育子女,买不起一件昂贵的外套很正常,舍不得买新的耳机很正常,舍不得花 15 块 8 买一只水蜜桃很正常。
答主 @real 也回忆起了过往,他认为这种纠结是因为「承担着责任」
在十多年前的时候,我在东莞一个工厂做研发。
那时候我用六七百块买的黑莓二手手机,但是产线上大把作业员买了诺基亚 N95,四千多。
我要供房子,养老婆,每月省吃俭用只在公司食堂吃三块的午餐(公司有补贴),对于我认为不是必须的东西,一般都不会买,可是我认识的一个技术员周末总要去一次 KTV,每次几百块就花完了。
现在,经济还算宽裕,给儿子报兴趣班每年几万块我没觉得贵,给孩子买书买网课每年几万块我没觉得贵,我和我老婆一对一扶助了云南的两个学生我没觉得贵,但老婆给我买了套西装四千块我心疼好久。
因为我们承担了责任。
相比之下,答主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可能更像年轻的我和同事们,在成长中,逐渐转变着身份:
说实话,有时候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我爸一双皮鞋可以穿三年,还不舍得换。一个手机打开微信,要卡好久但还是津津有味。
而我一年学费接近一万,他总是准时的打进我银行卡。各种考证费用加一起也要快破 3 万了,他也从不多问。
但当我工作以后,知道了挣钱不容易,用了四年的 ip6,因为心疼钱舍不得换新手机。穿了两年的 AF1,鞋面都泛黄了舍不得买新鞋。
而当我休假心血来潮请我爸吃饭时,我付钱时眉头都没皱。得知他睡眠不好,给他买高价枕头时,刷卡的动作也很潇洒。
他总是假装生气,劝我要省着些花钱,但他收到礼物时,嘴角却忍不住的上扬。
我才明白,有些东西衡量标准不是贵不贵,而是值不值。
为了购买一对 AirPods Pro 而纠结,不是抠、也不是奋斗失败;只是有更多比它更值得你花钱的地方——投资买房,筹备婚嫁,抚养子女,赡养父母。
说到底,我们奋斗的初心,可能也并不仅仅是为了买一对耳机吧。
最后,希望大家都有买得起的实力,也有不买的底气,因为快乐的生活从来不指望某个商品。
知乎热门文章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戳「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回答
觉得赞同就点亮「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