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圳虐童事件做一个简评。
深圳虐童事件,想必大家已经听说了。在此不再赘述事件本身。令人痛心的是,这不过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的,家长虐待亲生孩子案例中的一个。这个女孩的遭遇很快就会被人们忘记,而我想讨论:为什么这些人要打孩子?以及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我想首先分享育儿专栏作家卡乎,在其文章《被强奸意味着什么》中的相关评论:
王甜甜的母亲不大可能讲清楚这个道理,甚至可能也认为女儿被变得“不干净”了。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懂得,重要的是她应该有渠道去寻求帮助。在古代社会,她可以求助于长辈或族长。尽管在这件事情上,她未必能得到正确的沟通内容,但是她能获得沟通方法上的帮助。如今的乡村社会,宗族制度被消灭了,新的权力掌控者未能成为伦理权威,而现代社会中应该具有的救助体系,如政府咨询部门或NGO组织,又几乎一片空白。不仅受伤害女孩孤立无援,她的母亲也无枝可依。
这让我想起一些虐童案。前不久在贵州又发生这样的事情:父母用烧红的火钳将女儿婷婷的嘴唇、脸、屁股和大腿烙得伤痕累累,还罚她跪钉满铁钉的木板。对于这样虐待儿童的父母,法律应该严厉制裁。但是,媒体和网络上仅有“野蛮”、“凶残”的谴责声,也显得简单而粗疏。
婷婷父母对虐待孩子的说法是,孩子太不听话,骂她不听就打,打轻了不听就加重,加重了还不听就再加重,就这样一步步到了虐待的程度。使用过暴力的人都知道,这是典型的暴力依赖症。单纯依赖暴力来教育孩子,暴力升级是一种必然。这时候我们哀叹父母的无知和无能,也是一片枉然。
尽管虐待孩子的婷婷父母与疼爱孩子的王甜甜妈妈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关键时候,没有人帮助他们。假如有人能帮助他们哪怕一次,孩子的命运都有可能被改变。
我完全无意于为深圳虐童案中的家长开脱。尽管清楚儿童虐待的责任人不只是具体的施暴者自身(事实上,我们都是支持或者纵容这个暴力文化的一份子),我仍然难以做到不去痛恨这样漠视儿童生命、残暴又愚昧的成人。然而,止步于对这个家庭的谴责,无益于理解这一普遍的社会问题,寻求综合的解决方案。
我对成人对儿童的虐待深恶痛绝,以前就曾写过一篇文章: 儿童节让我们正视现实,儿童不快乐,女童更不快乐。在其中我论述了成人专制带来的儿童虐待和忽视。文中引用了《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一书的观点: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对儿童的粗暴对待甚至虐待,都广泛存在;而我们对虐待儿童的反思和挑战,才刚刚起步。
粗暴对待儿童是如此地广泛存在,并内化到人类的社会行为之中,以至于它们被深深烙印在文化、民俗、宗教、法律中,甚至被理性化为一种必须。
与保护、照料孩子的本能一样,伤害和剥削他们,也成为我们作为人的核心特征。

儿童虐待是近来且只在个别社会,才成为了一个少见的存在。被虐待和忽视,是世界上大多数儿童的普遍遭遇。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即便是在今天),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童年都是一个人地狱般的一段经历。
— Robin Grille: 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 
这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回顾了人类养育儿童的历史,并提出了终结儿童虐待的综合性方案。
书中说:养育人养育孩子的方式主要受制于两个因素: 自己童年的经验和当前的社会、家庭和个人条件,也就是有没有育儿资源和相关支持。
关于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打孩子的统计调查,也发现,儿童虐待和忽视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养育人自身有抑郁或其他精神健康问题;贫困家庭;父母是未成年人的家庭;有酒精或药物滥用的家庭。
贫困家庭更容易打孩子,一个原因是生存压力大,孩子就更显得给生活添麻烦。另外就是养育孩子所需要的文化和社会资源也更匮乏。
至于养育人的精神健康,这本书还谈到:鉴于温柔慈爱式养育是新近、只在特定地区才开始的事,鉴于人类虐待儿童历史之久、范围之无所不在,我们都是被虐待了的儿童的后代,所以整个人类的精神状态依然受制于儿童虐待的创伤,都不能说是多么健康的。
深圳虐童案中的父母,虽然未必达到精神疾病诊断手册上所列病种的标准(例如抑郁),但你能说他们的精神和心理是健康的吗?他们的童年一定目睹或者经历过暴力,才会对他人的痛苦和感受如此冷漠和麻木。他们还是男尊女卑社会的产物,所以他们专打女儿。打的时候那个恨劲儿,显然是厌女症的表现。
再次,他们当前的社会环境依然是一个孩子应该打、可以打的氛围。钱文忠教授 “孩子就得揍” 的言论都上了头条新闻,被各种转发传诵。立法、执法部门对儿童虐待基本是不作为。虐待自己的孩子依然被当作家务事,因而没有任何后果。
《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一书认为,责备个体的父母是没有意义的,政府和社区应该尽到教育养育人如何教育和对待孩子的责任、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的义务。而这些都是缺位的。
以上就是儿童虐待的历史和社会原因。虽说儿童养育正在一代代变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同体罚教育。但是这个社会改变发生地太慢了,还是
有那么多孩子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成为有病的成年社会的牺牲品。
然后等他们长大了,也会继续认同打人有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再去对自己的孩子和他人复制暴力。

虽然此刻我感到痛心和悲观,但也明白:什么也不做,就等于助长这个压迫儿童和体系。所以我选择再一次发声。改变的发生,有赖于你我点滴的行动。
这里分享我写过或者编译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和转发:
关于笨妈:
两岁男孩笨笨的妈妈,博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现于美国一所大学任教。在读书做学问之余,喜欢研究孩子教育问题,热衷分享欧美主流的教育理念、传播具有性别意识的育儿思想。同时不定期写作有关性别、家庭、女性成长和社会参与的文章。
扫码关注笨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