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中国官方媒体《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的文章,称网络游戏为新型“毒品”、“精神鸦片”,点名腾讯旗下游戏《王者荣耀》,称“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处罚的力度要同步跟上”。
文章在发布的几小时内引发热议。在中国互联网服务企业遭受轮番加码的监管压力之际,此文被视作监管机构整治游戏产业的前奏信号。资本市场反应强烈,A股、港股游戏板块股票应声大跌,总市值合计蒸发接近3000亿元。其中上市公司腾讯受影响较大,一度暴跌超过10%。
在此之后,这篇文章一度被删,引发新一轮围绕资本与权力博弈的猜想。同日晚间,《经济参考报》对该文做出修改后重新发表,标题改为《网络游戏长成数千亿产业》,文中关于“精神鸦片”、“电子毒品”等字眼都已被删除,言辞有所缓和。
作为回应,腾讯同日在其官方公众号“鹅厂黑板报”宣布,将从《王者荣耀》开始,逐步对腾讯旗下全线游戏推出“双减、双打、三提倡”的七条新举措,包括减时长、减充值等,进一步加大对未成年用户的保护力度。今年以来,腾讯在游戏领域火力全开,短短半年时间发布了70多款游戏,投资了50多家游戏公司。若针对游戏行业的监管加码,腾讯显然首当其冲。
对于网游利弊的讨论,这些年从未止休。此次官媒痛批,有支持者摇旗呐喊、赞许鼓励,认为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影响严重、应该取缔这一产业;而批评者则认为,媒体夸大其词,不利于市场发展,应该理性客观对待。
财富Plus的读者也从游戏行业、监管者、家长、学校等多个视角出发,发表了精彩的、有时甚至是针锋相对的看法。我们选取了其中一些展示如下:
//////////
经济学博士、财经评论员刘春生认为,《经济参考报》一文对游戏产业“定性”不妥;如果政策和宣传口径反复,甚至会波及中国市场的营商环境:
“对于一个价值千亿、未来发展前景无限的产业如此定性,个人认为不妥。既然如此,何必之前花那么多的力气去搞这个产业,何必设置电竞专业?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玩物丧志者的借口,但政策以及宣传口径反复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不稳定感,归根结底会伤害中国市场的营商环境。市场规范化、法制化、国际化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展开看一看
//////////
清波科技创始人兼主笔、人文摄影师杨波认为,在监管压力已经造成中国科技股震荡之际,官媒一文措辞不合时宜;要解决网游上瘾的问题,需要更具建设性的对话;而腾讯等企业也需反思:
“看上周港股市场中国科技股的暴跌,腾讯创下历史新低,快手破发,可以说一片哀嚎,连监管部门都要站出来给全球投资人喊话。结果一篇文章,把树上那几只还在犹豫的鸟儿,又给吓得飞的老远。个人相信这不是媒体发稿的初衷,但是这个确实不可取,除了吓跑投资者之外,对于行业的建设性也是一大伤害……腾讯对于游戏行业的正名,也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一直没有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游戏的机制设置和防沉迷之间如何平衡……”展开看一看
//////////
读者“闲野散人”则认为,此事证明国家对于逾越底线的事情开始“及时出手”,利益相关公司应注意收敛:
“国家打击校外补课,那么现在空余时间增加,绝不能让游戏行业钻空子!对于资本,现在国家态度也是不客气了,越过底线,该出手就出手。游戏公司自身也要注意了,收入太高了,这行业也就差不多到头了,降低自身收入,别做出头鸟,我估计哪个公司也不敢放弃这块肥肉。展开看一看
//////////
读者“南桥北桥不是桥”认为,腾讯的商业模式受人诟病已久,此次监管下场符合家长期待:
腾讯圈钱氪金已经是行业内诟病已久的商业模式,通过各种诱导方式,迎合青少年的喜好,抓住了这群受众的心理疯狂吸金。近年来不断爆出有孩子从家长那里偷钱充值买装备的恶性事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次对腾讯下手,家长们应该是最高兴的,至少能够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减轻对游戏的依赖,但我认为,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国家对游戏防沉迷这块一直在收紧。很多游戏有着极为不健康的引导和暗示,这些在未来可能都会发生改变。展开看一看
//////////
新融渡资本主管合伙人张国防认为,官媒此次发声,或属于“系统化顶层体制设计”,有助于增加投资人信心:
“由点连线,成面成体系,这不仅是教育行业、媒体宣传行业范畴的行动,这是系统化顶层体制设计:社群世相中讨论归讨论,顶层设计已然有了定位、布局、节奏......让人刻度既视感的看到对整个政治经济体,对国运的投资信心,再次加强,随心精进的、喜欢的、兴致盎然的投资领域,开心的、快乐地投吧……”展开看一看
//////////
读者“黑色”认为,游戏沉迷会导致生产力流失,影响经济增长:
“从个体角度来看每天玩一两个小时玩游戏没什么问题,但是从国家主体来看这件事就很恐怖了,这意味着大量的生产力流失,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疫情严重,国内双循环经济环境下,国内的生产力和消费能力是成直接挂钩的,没有生产力就意味着没有消费,意味着无法形成闭环经济,长此以往将会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后果可想而知。展开看一看
//////////
彬语传媒董事长朱文斌认为,游戏的成瘾性与其便捷性有关,商家教人如何“上瘾”,背负了“道德的原罪”:
“某种瘾品或成瘾行为要成为全球流行,离开便捷性,那很难谈起……而另一方面,时间上的无压力,同样推广了‘瘾’……正如麦克卢汉笔下‘人体的延伸’,互联网把人类的需求带入虚拟世界,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谈论意志力或好习惯,天然有一种政治正确。那么大张旗鼓地教人如何’上瘾’,是否背负了道德的原罪?当商业世界的人用理性去解析它时,它似乎成为了可操纵的对象。上瘾的是用户,而稳坐钓鱼台的是悠游的商家。展开看一看
//////////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认为,构建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才是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正途:
“将网络游戏贬称为‘精神鸦片’属于言过其实和打错了地方。理性判断告诉我们,是否对某种东西产生依赖与沉迷,是否会造成不利于社会肌体健康的问题,与社会风气、价值观导向、行业规制以及个人品质有关,而与具体的物品不能划等号,这才是正常人应有的常识……简单粗暴的禁绝网络游戏,这是一种社会治理的不负责任的思维导向,是对建设健康有序社会的一种误导和误伤。展开看一看
//////////
民商法学教授倪受彬提出了针对游戏成瘾的治理之道:
“一方面对精神鸦片要限制种植,包括分时和限时。比如最长不超过多长时间,晚上超过11点不能接入。对游戏接入要实名并分级。对一些暴力血腥者,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网络服务提供商要承担‘合格消费者’的查验职责,类似于西方的烟酒向未成年人限制销售。游戏毕竟不是鸦片,不能全部否定。但是要鼓励游戏制作的高质量。通过人才培养,并通过市场竞争,限制寡头垄断而导致的游戏内容的粗俗和低级。展开看一看
//////////
读者“老猪窝地盘”认为,是否沉迷游戏,取决于个人的自控能力,比起“一刀切”,更应该做的是教会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的人,和有能力自我负责的人,就有权利要求更多的自由。反之,对于一个孩童,你不能要求他对自己的行为负担完全的责任,你也不能要求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样的人生。这对于一个巨婴似的成年人也适用……所以,这个社会应对游戏的态度,就不应该是给孩子们撑开一个农业大棚,让孩子们在温室里长成巨婴,而是让巨婴们学会自我管理,让他们自己走出温室。”展开看一看
//////////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认为,游戏成瘾问题的本质在家长:
“家长首先要改好自己的习惯,才能把孩子给改好,这个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家长自己玩,不让孩子玩,肯定是适得其反的。从社会环境来说,家长还要考虑到,孩子是在社会之中的,在家里教孩子不要说粗话……但孩子到了学校里,班里有同学会说,他也会学,如何影响孩子在家外的行为,是更困难的。我们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规规矩矩的,必须要能适应这种有瑕疵的社会才行。展开看一看
//////////
读者“无根生一”认为,在孩子游戏成瘾上,家长要防微杜渐,学校则可以辅以益智游戏:
“小孩子爱玩游戏其实一直都是非常正常的事,只不过现在的游戏变成了电子化的,对儿童的视力和身体素质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并且与金钱的融合度更好,对孩子的价值观也会带来伤害。除了平台企业要做好游戏网盾保护外,孩子的家长首先要重视对孩子的管教,不良习惯都需要防微杜渐,而学校则有必要开展益智游戏来引导孩子吸收积极健康的思想。展开看一看
//////////
读者“一袋米”认为,电竞行业作为新兴产业,正在迈向正轨:
“网络游戏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兴产业…… 电竞所带来的收益绝对不容小视,受到疫情的影响,与传统体育项目无法正常展开不同,主流电竞赛可以线上直播,利用线上赛事继续维持商业收益。如今不少高校围绕电竞开设了电竞专业,可见电子竞技已然有了自己运行轨道……前几年电子竞技也正式归为体育项目,每年的电竞比赛如英雄联盟的S级赛事等像是世界杯、欧洲杯一般,也是一场属于电竞人的盛会。展开看一看
//////////
读者“布吉路”认为,与网络游戏相比,令人上瘾的短视频更值得关注:
“将电子游戏称为精神鸦片并不妥当,电子游戏跟短视频、音乐电影等任何娱乐项目一样,都是人们业余生活的调剂品,也是一个庞大的产业。要说上瘾的话,可能刷抖音还更上瘾,更加占用用户的时间呢,游戏都成洪水猛兽的话,那么短视频是不是更加需要整改呢?展开看一看
如果您对本话题感兴趣,欢迎点击下方财富Plus小程序,发表您的观点。
//////////
你的气质,最接近哪位领袖?
3分钟告诉你答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