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禁乱刻乱画
微信号:luankeluanhua2016
里约奥运会曲终人散,以26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三的中国,创下了自亚特兰大奥运会以来的成绩新低。雅典32金,北京51金,伦敦36金,中国上次金牌数20+,在金牌榜上跌出前2,还要追溯到2000年的悉尼。
好在,这届观众已经不太在乎金牌了。1988年兵败汉城,举国上下如丧考妣;近三十年后,大家在忙着参与霍顿孙杨的口舌之争,追捧洪荒少女傅园慧,看秦凯何姿公开虐狗,并到处认领宁泽涛、张继科等一批老公……金牌?who care?一脸懵逼的主流媒体忽然发现,提前准备好的批判“唯金牌论”的文章已无用武之地,反倒是要对矫枉过正的“重在参与论”强调竞技体育输赢也很重要。
竞技体育的本质是drama,作为一出戏,其核心正在于基于胜负所产生的悬念、故事与英雄。对于那些平日里从不参加运动,每四年收看一次奥运新闻(毕竟看直播要考虑时差)的观众来说,曾经金牌是满足他们大国崛起幻象的伟哥,如今没有金牌则成了大家摆出宽容pose的助力。但对于真正热爱体育的人,金牌永远是值得追求的目标,只不过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追求金牌的方式。
自1984年重返奥运会以降,中国的金牌就始终离不开举国体制的襄助。中国体育号称有六大梦之队——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举重、射击,每届奥运会,这六支队伍基本能包揽中国代表团一半以上的金牌,再加上其他项目的加成,便构成了中国在金牌榜上的基本面。
不过中国人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六大梦之队所在项目,均无高度职业化背景,换言之,中国是以举国之力滋养的专业体育对阵别国的业余选手,才构建起这些项目上的不对称优势。反观职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竞技体育项目中,中国足球、篮球积弱日久,田径、游泳也与一流强国相去甚远。
不同项目的金牌含金量并无分别,但冠军的影响力却可以有云泥之别。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里约夺金,举国欢腾的程度,怕是乒乓球连拿N届奥运冠军也无法比拟。女排固然在国人心中有着特殊情结,但多数人在平日里也未必算得上排球迷。再想想2001年中国足球仅仅是冲出亚洲,引发的狂欢就足以与申奥成功比肩,若是有一天足球、篮球有机会冲击世界冠军、奥运金牌,可以想见那将带来怎样的狂潮。
当然,我们有生之年未必见得到这番场景。中国人争金夺银的希望,大抵还是要寄托在依托举国体制的非职业化项目上。里约奥运会,中国金牌数量下滑,主要问题就在于有些梦之队梦幻不再。六大梦之队里,乒乓球、跳水、举重算正常发挥,射击和羽毛球表现都低于预期,体操更是输的一塌糊涂。
不过,赢未必就是好事,输也未必不好。类似乒乓球这种项目,中国队连续三届奥运会包揽全部四枚金牌,别人参加比赛就是为了让你打哭,对于一项运动未见得是件好事。羽毛球虽然统治力不在,但从长远来看,对这项运动的推广却是大有裨益。
以往谈及中国在某些项目上的垄断,必然有人拿美国篮球举例——美国人在篮球领域同样大包大揽,怎么不见有人担忧篮球运动的未来?殊不知乒乓球与篮球并无可比性。美国篮球确实强大到天下无敌,但篮球运动的核心赛事却并非奥运会,而是NBA。NBA之外,FIBA体系下还有欧洲的俱乐部与国家队赛事,奥运比赛之于篮球运动,更像蛋糕上的樱桃。尤其是对于成长在NBA体系下的巨星而言,奥运金牌固然可以装点门面,却不是荣誉体系里的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人当然也希望自家垄断的项目可以理直气壮的强大,不至于每次包揽金牌之后还要担心别人从此不和自己玩。但这绝不是一厢情愿地把乒超联赛发展成乒乓球NBA这么简单。要知道NBA只是水面之上的冰山,水面之下,是美国体育制度的优越性保证了NBA的繁荣,保证了美国体育超强的竞争力。
看看美国人在奥运会上的稳定表现,就知道美国体育的强大力量。苏联解体之后,一茬接一茬的美国运动员每隔四年就能收割回三四十枚金牌。美国人既不“唯金牌论”,也不会嚷嚷什么“重在参与”,仿佛每届奥运会如此表现是一种理所当然。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吗?(苏联依靠举国体制的确能赢美国,但这个标本已然崩溃,显然没有学习的价值。)
中国的体育制度,和美国完全不同,是继承自苏联体系的举国体制。举国体制这些年来遭遇过许多批判,但部分中国人为举国体制寻找合法性的诉求也从未中断。以前是因为国弱民穷,又需要在体育领域争口气,激发民族自豪感,所以集中资源搞单点突破,表现极致就是北京奥运会的51枚金牌。这个策略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今天已经不必臧否,也已失去其时代背景——近两届奥运会中国人对金牌显然已经不那么在意了。于是又有些人为举国体制找出了新的合法性——这是为穷孩子提供的上升通道。譬如女排英雄朱婷,生在农家,若是没有举国体制,几乎没有可能成为奥运会女排比赛的MVP。
这可以算作是当代版的“何不食肉糜”——君不见举国体制下残酷的淘汰率与被淘汰者的生计无着,那些被练到身体变形的跑步名将、体操女童,那些离开了体制直面残酷人生的才力、张尚武们,无一不是举国体制的献祭品。一个朱婷的成功,背后是千千万万的朱婷们沦为垫脚石,如果这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体制也算是一条上升通道,那只能说整个社会已经丧失了理性,甚至泯灭了人性。
中国官方之所以抱着举国体制不放,无非是因为这个体制养活了一群既得利益群体,同时还能保证中国体育在奥运会上的竞争力。不过若是计算投入产出比与稳定性,举国体制实在算不上什么高效率的选择。就拿中美在奥运赛场上的大国对抗来说,除了北京奥运会借助主场之利在金牌榜上超越了美国(在更反映整体水平的奖牌总数上依旧少于美国),中国体育显然不具备和美国体育正面抗衡的实力。至于“上升通道论”,在不实行举国体制的美国,家境贫寒的艾弗森和詹姆斯不是一样也出人头地了吗?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对举国体制进行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反对者的反对理由也是一如既往:不要举国体制,难道学美国全面市场化?那些没有群众基础的举重、射击、跳水、体操项目,恐怕不仅梦之队难以为继,连运动员都要绝种了。受市场欢迎的项目,短时间内又难以取得大成就。届时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数暴跌,谁能负起这个责任?
然而这种声音恰恰暴露了这些反对者的目光短浅。他们只看到了美国体育表层的全面市场化,四大职业联盟的风光无限,却不知道美国体育真正的根基在于校园。在美国教育体系里,很少有学生不参加体育活动,有天赋脱颖而出的学生则会进入各个层次的体育俱乐部,成为职业半职业的运动员。美国体育丰厚的人才储备,来源于发达的校园体育,同时又能通过产业化的竞技体育赛事实现对校园体育产出资源的“接盘”——这样一套体系,保证了美国体育几十年来人才辈出,几乎从无断档之虞。如今,中国以体育特种兵对抗美国体育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本朝太祖看到这一幕会不会痛心疾首?
中国在没有市场化基础的运动项目上奉行举国体制,重金保障国家队的训练与比赛,并非没有合理性。但举国体制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在选材层面上完全取代了校园体育,让体育和教育形成高度分离的态势。从普通学校里的体育特长生,再到体校,县-市-省各级队伍,练体育的学生不上学几乎成了公理。而普通学生则要面对运动无门的窘境,从场地、器材到各种业余赛事的组织,校园体育几乎完全缺位。有些学校甚至想方设法阻止学生参与运动,哪怕是在教育资源非常发达的北京,依然还存在着头顶“优秀教育家”光环的校长禁止学生踢球的现象。
举国体制是否需要改良?当然需要。改良不是革命,并非要把整套体制推倒重来,而是以“帕累托改进”的方式,逐渐增加对校园体育的投入,把现行的选材机制逐步融入到校园体育体系中去。如果有一天,类似朱婷这样的穷孩子,不是因为伯乐慧眼识才的偶然因素才得以走上运动道路,而是从小通过在学校里参加体育比赛脱颖而出,从校园体育的体系中进入国家队或者走上职业运动员之路,中国体育的金牌才具备真正普惠民众的意义。
与此同时,还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让有市场基础的赛事真正职业化(中超和CBA是不折不扣的伪职业化),让有群众基础的项目构成大众体育的业余赛事体系(跑步已有这个趋势,乒羽同样可以复制)。这肯定是一个漫长的改革进程,但当校园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形成一环扣一环的完整体育生态时,中国人的体育强国之梦,才有可能照进现实。
题图摄影︱StockSnap
版权声明:欢迎转载,无需授权,署名与否看良心。
——今日补刀——
感谢北京体育大学对我长达四年时间的熏陶与教诲。虽然这所学校也是举国体制的产物,但没有在其中求学的经历,我显然无法像今天这样深层次地理解中国体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