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本届东京奥运会,杨倩为中国代表团拿下第一枚金牌。奥运会闭幕之日,李倩为中国队再添一枚银牌,最终中国代表团38金32银18铜收官
▲ 69秒,超燃!!!(视频来源:新华网)
中国代表团,平安凯旋!
本期《瞭望》特稿|中国健儿拼搏奥运赛场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体育强国。捷足者固然可以先登,后来者未必不能居上
庞大的体育训练人口,体教结合、科学有序的培训体系,领先的科学训练方式,这是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有力注脚
中国奥运健儿在奥运赛场拼搏奋斗的姿态,正是14亿中华儿女追梦的姿态
中国健儿拼搏奥运赛场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桃元
▲ 8月5日,中国队教练李隼(左二)和选手陈梦(右二)、孙颖莎(右一)、王曼昱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后庆祝胜利 王东震摄
  9秒83!苏炳添百米跑出个人最佳成绩,打破了黄种人的极限,成为全亚洲的骄傲;男子81公斤级举重运动员吕小军挺举举起204公斤,获得海外网友怒赞;14岁的中国跳水10米跳台女选手全红婵决赛跳出3个满分动作,向世人表演“水花消失术”……
▲ 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 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这是全红婵被教练高高举过头顶庆祝 许畅摄
  东京奥运会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而被迫推迟一年。在疫情仍未得到彻底控制的背景下举办的奥运会,在展现新冠肺炎疫情可防可控坚定信心的同时,更向世人展示着奥运健儿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坚定意志。
 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的突出表现证明,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正在从量变迈向质变。中国网民理性、成熟的观赛表现,印证着一个泱泱大国的风度与胸怀。
  通过东京奥运会这个窗口,世人可以直观地感知这个时代力量的消长、时与势的嬗变。
▲ 朱亚明在男子三级跳远中摘得银牌,实现了中国男子三级跳远历史性突破
体育强国从量变迈向质变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体育强国。捷足者固然可以先登,后来者未必不能居上。中国奥运军团用成绩证明了这个道理。
  截至北京时间8月6日21:00,中国代表团金牌数继续排名第一,包括跳水、举重、射击、乒乓球和羽毛球等项目,参赛的多位选手走上了领奖台。
▲ 7月24日,在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 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倩夺冠,赢得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 鞠焕宗摄
  在里约奥运会没有收获金牌的中国体操队,这次以三金三银二铜的成绩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证明中国仍是体操强国。
  赛前人们心中没底的游泳项目,中国分别以破亚洲纪录、奥运会纪录、世界纪录的骄人成绩,夺得了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女子200米蝶泳、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的金牌。
  就连一直被视为中国弱势领域的田径项目,这次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苏炳添在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跑出惊人的9秒83佳绩,打破了黄种人9秒90大关,以半决赛第一名的成绩昂首进入决赛,成为电子计时以来第一个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黄种人,并以9秒98的成绩获得决赛第6名。
▲ 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
  铅球名将巩立姣奋力一掷,以个人最佳成绩收获金牌。男子三级跳远选手朱亚明以17米57的成绩斩获银牌,女子链球运动员王峥以77.03米名列决赛第二名。中国男女4×100米接力都进入决赛,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据此指出,中国田径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 巩立姣夺得女子铅球冠军,这也是中国在田赛项目上的首枚奥运金牌
优势项目继续保持优势,弱势项目强势崛起,中国竞技体育水平呈现总体跃升的态势。这一态势背后的支撑力量,是各类少儿体育运动学校、俱乐部培养的幼苗,经过层层培训、选拔后进入省市队、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最后进入国家集训队。
  这次创造佳绩的运动员,很多都是在校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比如,苏炳添就被称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副教授”——他是北京体育大学在读博士生、暨南大学副教授。
  社会力量成为少年体育培训的中坚力量,大学成为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摇篮,中国竞技体育已经进入了“体教一体”的新阶段,这是体育强国的突出特征和强大底气。
▲ 刘诗颖一投定乾坤,第一投便锁定中国队奥运史上首枚标枪金牌
 中国竞技体育近年来的飞速进步,还在于中国体育科研为竞技体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针对游泳运动研制了智能测量与数字训练系统。其中,直接穿戴的姿态测量装置重量仅16克。该系统可获得运动员在训练时的姿态、速度、位置、角速度、加速度等运动信息,通过视频采集与同步显示功能,为教练团队确定训练方案、优化技术动作、减小阻力进而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依据,在聚焦专项技术能力测试及科学化训练的“精、准、快”上取得突破。
  东京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中国赛艇队,也在训练中使用了“风洞”技术。模拟水和风这两种流体的相互作用,以便在12米长的赛艇上找到协调4名运动员运动的最佳方式。
▲ 8月2日,中国队选手钟天使(右)与鲍珊菊在比赛中。当日,在东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中,中国队夺冠。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卫冕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争先赛冠军的钟天使,从2019年起便进行风洞实验和自行车动力学实验,科研人员对她的参赛骑行服进行了面料改进建议和对骑行服减阻效果分析,为其卫冕提供了科技助力。
庞大的体育训练人口,体教结合、科学有序的培训体系,领先的科学训练方式,这是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从量变迈向质变的有力注脚。
成熟的大国心态
  被寄予夺冠厚望的中国女排,在这次奥运会小组赛中未能出线。中国绝大多数网民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并寄语女排姑娘们:“赢也爱你,输也爱你,最爱拼搏的你。”
▲ 7月31日,中国队球员李盈莹(中)在比赛中进攻。在东京奥运会女子排球小组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意大利队。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中国女篮小组赛三战全胜,以小组头名、净胜分第一名的成绩晋级淘汰赛。在8进4比赛中,第三节结束还领先对手9分,却在末节崩盘,以7分之差惜败塞尔维亚女篮。对于这支大量起用新人,有着极大潜力的新军,中国网民并未苛责,而是温言相慰:“这是走向成功的代价”“中国女篮未来可期”。
  众多网民认为:“我们已经在赛场内外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不需要仅靠一枚奥运金牌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 王春雨成为第一个跑进奥运会田径女子800米决赛的中国选手
从对奥运会金牌的追逐,到理性对待竞技体育的胜负,中国观众观赛心态的变化,映射出大国心态的养成与成熟。
  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大度、温情不断上演。汪顺向连续参加5届奥运会的匈牙利名将切赫鞠躬致敬;张雨霏主动拥抱了刚刚战胜白血病的日本天才游泳少女池江璃花子;卢云秀帆板夺冠后,与对手一起跃入海中庆祝;中国羽毛球女双选手陈清晨、贾一凡决赛失利后,同样也以拥抱祝贺了对手……
▲ 卢云秀帆板夺冠后,与对手一起跃入海中庆祝(来源:@东京2020年奥运会)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赛场上拼命对决,赛场下惺惺相惜。这一刻,运动员们卸下了压力,忘掉了疲惫,不分国界,不分你我。无论赛场内外,中国奥运健儿都以优异的表现,践行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这是对奥运精神的真诚礼赞。
追逐梦想的姿态
  37岁,举重男子81公斤级,奥运冠军。在吕小军“火”起来之前,相信很少有人会将这3个毫不相干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就是这位37岁“高龄”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举重项目中实现了对其他对手的碾压。
▲ 7月31日,吕小军夺冠后庆祝。当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81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吕小军夺冠。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吕小军奥运夺冠一事在欧美健身圈几乎已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而且,在他夺冠的第一时间,国外最大论坛网站便将一篇名为“永远的吕”的文章置顶。
  吕小军在国外的“火”,并不只因为这一次奥运夺冠。早在2012年,就曾有国外粉丝将吕小军的日常训练视频,上传在国外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上,目前已经达到28万粉丝量。
  YouTube数据显示,关于吕小军的每一条视频几乎都能在平台上取得非常高的播放量。其中一条做深蹲动作的视频,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40W+播放量。
  夺冠之后,吕小军在国外知名社交媒体软件Instagram上的最新消息,点赞量仅仅10分钟便超过了2500次。
  国外网友的留言中,全是对吕小军一边倒的崇拜。吕小军在国外的“火”,并非没有原因。拥有绝对力量,却又低调、谦逊,为吕小军在国外网友心中加分不少。
  苏炳添32岁,巩立姣32岁,奥运会的四朝元老、夺得本次奥运会射击双人10米气手枪金牌的庞伟35岁……实现梦想,与年龄无关,与对梦想的坚守有关,与追逐梦想的坚实脚步有关。中国奥运健儿在奥运赛场拼搏奋斗的姿态,正是14亿中华儿女追梦的姿态。LW
刊于《瞭望》2021年第32期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视频号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